郭守敬望遠鏡觀測數據對外發布—新聞—科學網

2020-11-23 科學網

 

記者今天(9月16日)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已將我國自主創新研製的郭守敬望遠鏡巡天觀測所獲得的數據對外公布,供國內用戶和國外合作者使用。其公開的光譜數共計220萬條,已超過目前世界上所有已知的恆星巡天項目的光譜總數,是目前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

 

郭守敬望遠鏡(即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英文簡稱LAMOST)是我國自主研製的中星儀式主動反射施密特望遠鏡。它創造性地應用主動光學技術,實現在觀測中鏡面曲面連續變化,不同瞬間是不同的施密特光學系統,突破瞭望遠鏡大口徑與大視場難以兼得的瓶頸,實現通光口徑最大4.9米,視場直徑最大5度,是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即大視角)望遠鏡,也是世界上新型的可以實現10米以上更大口徑的大視場望遠鏡的最好方案。

 

LAMOST於2001年8月動工建設,2009年6月通過了國家發改委驗收。2011年9月實施了為期9個月的巡天觀測,共觀測了401個天區,獲得54萬條信噪比大於10的恆星光譜和37萬顆恆星參數星表。2012年9月28日,LAMOST啟動正式巡天觀測,到今年6月15日圓滿結束了第一年巡天觀測任務。從8月26日起,LAMOST所獲取的數據開始供國內用戶和國外合作者使用,光譜數共計220萬條。

 

據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介紹,利用LAMOST的光譜數據,已經取得了一系列較高質量研究成果。在M31/M33及其鄰近的135平方度區域內新發現500多顆類星體,這是目前我國天文學家利用自主設備在該天區發現的世界上數目最多的類星體樣本;發現了近3000顆白矮星,其中206顆是新發現的DA型白矮星;利用LAMOST數據已發表SCI論文16篇。今年7月,已確定國內外7家科研機構所提交的15個課題作為「LAMOST巡天重點課題」。

 

嚴俊指出,利用LAMOST的巡天數據,天文學家不僅能夠探尋從銀河系逃逸出的超高速星,揭開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面紗,而且還可以探知銀河系的物質(特別是暗物質)分布,揭示銀河系中各組分的化學和動力學特徵。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中國郭守敬天文望遠鏡發布首批巡天光譜數據研究成果
    我國自主創新研製的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郭守敬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可以幫助您。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9日在位於和河北省承德市的興隆觀測站宣布,使用中國自主創新研製的郭守敬望遠鏡,中外科學家取得一批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興隆觀測站距離中國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公元1231年-1316年)的家鄉河北邢臺約570公裡。
  • 時域中解析度光譜巡天首項成果發布—新聞—科學網
  • 郭守敬望遠鏡發現變星新奧秘—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來自中科院雲南天文臺的消息,雲南天文臺雙星與變星研究團組錢聲幫研究員等人日前在利用我國郭守敬望遠鏡的光譜巡天數據,並對盾牌座德爾塔型變星進行分析研究時
  • 中國郭守敬巡天望遠鏡構建世界最大恆星光譜庫
    郭守敬望遠鏡巡天4年來,已捕獲700餘萬條高質量恆星光譜,超過此前全球所有已知光譜巡天項目獲得數據的總和。什麼是光譜?郭守敬望遠鏡第一次讓我國在銀河系科學研究領域站在世界前沿,從數據產出來看,2012年正式巡天其水平就領先了國際10年。」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劉超說。
  • 郭守敬巡天望遠鏡構建世界最大恆星光譜庫
    700多年後,以郭守敬命名的光譜巡天望遠鏡(全稱: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探尋宇宙又獲得重要進展。郭守敬望遠鏡巡天4年來,已捕獲700餘萬條高質量恆星光譜,超過此前全球所有已知光譜巡天項目獲得數據的總和。什麼是光譜?
  • LAMOST望遠鏡即將冠名郭守敬望遠鏡(組圖)
    點擊播放按鈕,可以「聽」新聞    LAMOST望遠鏡坐落在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  16臺多目標光纖光譜儀和32臺CCD  4000光纖及其定位單元    李勇說,我國元明時期,以《授時曆》包括《大統歷》為代表的傳統中國曆法,其編算和研製工作達到頂峰,而發達的歷術離不開發達的天文觀測、天文理論、天文儀器。  河北省邢臺市郭守敬紀念館宣教部副主任馬瑞紅在這次研討會上發言說,郭守敬在其最具代表性的簡儀等天文儀器研製中,有著諸多創新。
  • 星海尋「鋰」 郭守敬望遠鏡完成一期光譜巡天觀測
    郭守敬望遠鏡完成一期光譜巡天觀測,成果豐碩——星海尋「鋰」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沈 慧近日,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為首的科研團隊宣布:依託大科學裝置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一顆奇特天體——其絕對鋰豐度高達4.51(相當於太陽中鋰含量的3000倍)。  那麼,這一發現有何意義?請聽發現者們娓娓道來  據科研團隊介紹,這顆奇特天體「居住」在銀河系中心附近的蛇夫座,距離地球約4500光年,其質量不足太陽的1.5倍,鋰元素含量卻是太陽的3000倍。
  • 郭守敬望遠鏡發布光譜巡天重大成果 發現宇宙中鋰豐度最高恆星
    依託大科學裝置郭守敬望遠鏡(LAMOST),我國科學家在銀河系中心附近的蛇夫座距地球約4500光年的位置發現了這顆富鋰巨星。它的質量不足太陽的1.5倍,鋰元素含量卻是太陽的3000倍,將國際上鋰含量觀測極限提高一倍。
  • 郭守敬望遠鏡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北京時間2019年11月28日凌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的這一項重大發現。LB-1的藝術想像圖 (喻京川 繪)。國家天文臺供圖觀測恆星級黑洞的兩種傳統方法黑洞是一種本身不發光的神秘天體。任何物質,包括光也無法從它身邊逃離。
  • 國家天文臺利用郭守敬望遠鏡搜尋熱亞矮星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而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具有強大的光譜獲取能力,具備搜尋大量熱亞矮星的潛力。不過,熱亞矮星的傳統搜尋方法是使用測光數據進行篩選,然後人工檢查以確定熱亞矮星候選體。由於LAMOST光譜數據沒有一致的測光數據,因此該方法並不適用於在LAMOST數據中搜尋熱亞矮星。 研究人員提出的最新方法使用一種新的機器學習算法HELM方法對熱亞矮星進行分類。
  • 國家天文臺首次向公眾發布重大成果:蒼蠅座有個黑洞是轉圈的「胖子」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2日對外發布三項天文觀測新成果,依次是對銀河系恆星做「人口普查」、快速射電暴、黑洞數據。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新聞發言人薛隨建介紹稱,第一項成果是中國自主建造的、目前世界上光譜獲取率最高的天文望遠鏡「郭守敬望遠鏡」(LAMOST)所獲得的光譜數據。
  • 郭守敬望遠鏡再立大功,中歐科學家聯合發現了591顆高速恆星
    藉助我國郭守敬望遠鏡和歐空局蓋亞天文臺收集到的數據,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領導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在銀河系發現了591顆高速恆星,其中有43顆達到了銀河系的逃逸速度,終有一天它們會脫離銀河系。該研究的論文也在2020年12月17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增刊》上。高速恆星在天體物理學方面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發現。
  • 郭守敬望遠鏡捕捉黑洞之王 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記者近日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中國天文學家依託我國自主研製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這顆7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顛覆了人們對恆星級黑洞形成的認知,有望推動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
  • 科學家首次利用射電觀測發現褐矮星—新聞—科學網
    、雙子星天文臺和美國宇航局的紅外望遠鏡(IRTF)合作,首次利用其無線電波長發射直接發現了一顆冷棕矮星。 天文學家第一次利用這些望遠鏡的觀測結果,發現並描述了一顆冷褐矮星的特徵。這顆被命名為BDR J1750+3809的星體,是第一個通過無線電觀測發現的亞恆星——迄今為止,褐矮星已經在大規模的紅外和光學探測中被發現。
  • 中國天文望遠鏡重大成果!銀河系比你想像的更大!
    8月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在北京舉行了郭守敬天文望遠鏡一期巡天科學成果新聞發布會,宣布為期5年的一期光譜巡天觀測已圓滿完成。LAMOST望遠鏡(圖源science)等等,這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郭守敬天文望遠鏡是什麼神器?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 科學家獲取太陽活動區快速演化高分辨力觀測結果—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饒長輝帶領的太陽大氣高分辨力探測技術研究團隊成功獲取太陽活動區快速演化高分辨力觀測結果
  • 國產望遠鏡帶你看「全新」銀河系
    中國科研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發現,銀河比我們此前想像的大得多。    這臺望遠鏡能夠對4000個天體同時進行觀測,是目前天體光譜觀測效率最高的望遠鏡之一。它除了給銀河系畫像,還在尋找第二個地球、發現宇宙「化石」等方面建功赫赫。
  • 第二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發布—新聞—科學網
    記者25日從中國天文學會了解到,第二批1136條火星隕擊坑的中文推薦譯名發布。
  • 我國天文望遠鏡巡天新發現:銀河系比以前認為的更大!
    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宣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英文簡稱LAMOST)
  • 走進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兩岸媒體人回望LAMOST十載巡天路
    據介紹,興隆觀測站目前口徑大於50釐米的望遠鏡共有9臺,分別為:郭守敬望遠鏡(LAMOST)、2.16米天文望遠鏡、1.26米紅外望遠鏡、1米反光望遠鏡、60/90釐米施密特望遠鏡、85釐米反光望遠鏡、80釐米反光望遠鏡、60釐米反光望遠鏡、50釐米反光望遠鏡,具備完備的高、中、低色散光譜和高精度測光觀測設備,探測能力覆蓋光學波段和近紅外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