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和骨量減少一樣嗎?骨量流失青睞哪些人群?請儘早了解

2020-12-04 骨科大夫時代

骨骼承載著人體的生命質量,作為重要的支架,一旦出現了問題,身體受到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平日裡大部分年輕人都認為骨骼的養護是中老年人的問題,跟自己無關。骨量就像投資,骨量高才能老來受益。

打個比方,骨骼就是一根木頭,如果養護得好就是脆生生的。如果裡面糠了,就會朽壞呈現空心狀。骨量並不是看不見摸不著,只存在於人體的內部。微笑出現的牙齒、敲打鍵盤的指甲都是由骨骼組成的。

人體的骨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流失,也就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到來四五十歲就得補鈣了。骨量就是骨密度,如果密度降低了就會變脆變軟,走路腰酸背痛、關節咯吱咯吱響等症狀都會一一出現。

骨質疏鬆和骨量減少並不是同一個概念,骨密度流失到一定程度才會造成骨質疏鬆。所以說想要養護好骨骼,一定要儘早。等到骨質疏鬆來臨,需要面臨的問題就更多了。大多時候,消無聲息地骨量偷偷的離開,人們並沒有發現。

有效研究表明,女性朋友要比男性骨量流失的更快。尤其是絕經之後的女性,隨著雌激素分泌減少,卵巢功能不如從前,骨量會加劇流失,要是活動的時候不小心,很容易引發骨折。

中老年朋友陰雨天說得最多的話就是胳膊疼、腿疼、關節痛。年齡是骨質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並且如果父母在中年未過更年期前就患有骨質疏鬆等疾病,一定要儘早關注自己的骨骼健康。

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鈣質。喜歡抽菸喝酒的朋友血液中有害物質較多,會影響鈣質的生成和吸收,如果想要晚年腰好腿好身體好,建議儘早改變不良習慣。同時,喜歡喝咖啡的工作黨也要注意,咖啡同樣也會影響鈣質吸收。

我們經常會羨慕明星骨量小,穿什麼衣服都好看。實際上,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人,如果骨架較小,平常一定要多補鈣。本來身體中的骨量就比別人少,要是流失了,只會更早的患上骨科疾病。

鈣質不足也和運動有關。有些人為了美白平時不願意出現曬太陽,體內缺乏了轉換維生素D的硒元素,骨量流失就會增快。不愛運動的人,肌肉都是軟塌塌的,其實要想骨量好,運動少不了,曬曬太陽會更好。

有些患者骨量流失是不可避免的,身體本身患有一定的慢性疾病,像腸胃炎、腎炎、高血壓等,都可能造成流失。身體有了疾病肯定還會服藥,有些藥物中的物質會加大鈣的排洩,骨量自然而然就會減少了。

想要骨量好,飲食得補起來,平時生活中要多吃水果蔬菜和乳製品,維生素和鈣吸收充足,骨量蹭蹭往上漲。當然了,補充前最好先檢查一下自己缺不缺,別到時候骨量過重對於身體也是不利的。

老話長談,多進行體育鍛鍊,像女性朋友可以試著做做瑜伽,男性朋友打打太極拳,輕強度的運動既能舒緩身心還能降低骨量流失。

骨量減少可不是小事,嚴重了易造成骨痛、骨折,影響正常的活動能力,關注自己的骨骼健康,吃足運動好,才會有效減低患病的風險,給自己和家人省心。

相關焦點

  • 以下這些行為,讓骨量流失,有些人仍在做,增加了骨質疏鬆的風險
    一、哪些壞習慣會導致骨質疏鬆呢?(一)吃含鹽量高的食品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們缺鹽不可,鹽多了也是不可以的。鹽的組成成分是氯化鈉,鈉和鈣會進入血液進行循環。過多的氯化鈉,會影響鈣的攝取。長期食用高鹽食品會導致我們身體缺鈣,讓骨量流失。(二)經常抽菸菸草中的尼古丁會阻止腸道吸收鈣,導致鈣大量的流失。
  • 骨質疏鬆症骨量減少怎麼辦?專家教你吃三餐
    說到骨質疏鬆症的預防,與鍛鍊一樣,飲食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不過從小到大,您可能從沒想過通過飲食來預防骨質疏鬆。當然,您喜歡吃乳製品,但您大概會第一個舉手贊成,那更多是為了享受美味,而不是促進骨骼健康。現在您到了年紀,醫生或許已經對您的骨骼狀況表示出關切,或許也提到了「骨質疏鬆」這個詞。
  • 骨質疏鬆能治好嗎 骨質疏鬆症應該注意什麼
    骨質疏鬆在中老年人群中是常見病,那麼骨質疏鬆能治好嗎?一般除了慢性病、絕症類、過敏性類疾病不能根治外,大多數疾病還是能根治的,所以說骨質疏鬆能治好嗎?接下來本文就為大家揭開這一題。骨質疏鬆能治好嗎?
  • 年過35,就要關注骨量變化,具備19項風險更要警惕
    骨質疏鬆,是1種以骨量低下、微結構破壞為特徵的骨病,會導致骨脆性增加及骨折風險。骨質疏鬆與年齡密切相關,因為,人體骨量變化就像1條拋物線,先增長,到35歲左右達到高峰,然後逐漸減少。因此,年輕人就要開始關注骨骼健康。那麼,有哪些因素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預防時,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呢?咱們現在來解析。
  • 世界骨質疏鬆日:儘早預防,別讓「寂靜的疾病」將來找上你
    骨質疏鬆症因發病隱匿,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常常被稱作「寂靜的疾病」和「沉默的殺手」,已經成為當下困擾中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之一。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系統認識一下——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到底是一種什麼病?但是,骨無機質和骨基質會隨著年齡的增加等比例的減少,骨組織的顯微結構隨之發生改變,致使骨組織的正常負載功能發生變化。所以說,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它的顯著特徵就是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從而導致骨的脆性增加並且容易發生骨折。骨質疏鬆症首先表現為骨骼中的基質含量明顯減少,鈣、磷等無機鹽成分保持基本正常。
  • 知識問答 | 超聲骨密度檢查可以用來診斷骨質疏鬆症嗎?
    隨著機體的衰老、激素的變化,一方面由於骨膠原蛋白的分解大於合成,使得骨骼中的有機質逐漸減少,骨骼韌性下降;另一方面由於骨骼中的無機礦物質(主要是鈣質)流失增加,使得骨骼的硬度也開始下降。骨骼中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流失引起「骨量減少」,進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骨質疏鬆」。2.骨質疏鬆症如何分類?
  • 男性也會骨質疏鬆,一旦骨折,後果會重於女性,該咋辦?請看此文
    請大家看看以下的這一組數據,我們就可以知道男性骨質疏鬆的人群是否少了: 根據2020年男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當中的數據顯示,我們國家50歲以上人群的骨質疏鬆症,總體患病率為19.2%,男性患病率為6.0%;40-49歲、50歲以上
  • 骨質疏鬆的「剋星」找到,並非牛奶,每天敞開喝,養骨更護骨
    骨質疏鬆是目前困擾人群眾多的骨關節疾病,主要是因為生活水平的身高引發的,骨質疏鬆目前的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的死亡率,因此平時要多加重視,並且骨質疏鬆對於人的傷害屬於緩慢性和隱匿性的,所以一般骨質疏鬆早期不會被發現,一般都是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骨質疏鬆,但是那時已經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嚴重的傷害了
  • 忠告更年期女性:不想被骨疏鬆折磨,可常吃1「素」,助骨量提升
    這是因為雌激素在鈣質的代謝過程中其實發揮著關鍵的影響作用,一旦女性進入更年期,雌激素分泌量迅速下滑,就會導致骨鈣的吸收量不足和骨形成量的減少,從而更容易導致骨疏鬆的狀況出現。因為骨鈣過度流失,導致牙齒的基本構造成分遭遇破壞,因此就更容易出現晃動不穩的表現。3、胸口發悶因為胸部畸形,骨骼出現異常導致肺活量減少,進而影響到患者的心肺功能,患者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胸口悶等症狀。
  • 骨質疏鬆年輕化,真的與飲食有關嗎?--中國數字科技館
    骨質疏鬆年輕化,真的是吃壞了嗎? 從醫學角度來看,骨質疏鬆是一種以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徵,導致骨質脆性增加的全身性骨代謝疾病。骨質疏鬆的主要危害是引發骨折,尤其是髖部骨折。骨質疏鬆的確與飲食有關。
  • 骨科醫生:骨質疏鬆的3個預防方法,比吃鈣片還有效,趕快收藏
    骨質疏鬆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一般骨質疏鬆多發生於中老年人,是隨著年齡不斷增大,骨量減少所導致的一種疾病一般來說,人在30歲是骨量會達到峰值,人在35歲之後,骨骼中的鈣質就會逐漸流失,骨量也會減少,這時如果不注意補鈣,或者是有一些不利於骨骼的事情,就會加速骨量的流失速度,從而加快骨質疏鬆症的到來。就像是徐先生,現在才42歲的年紀,骨骼年齡就像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已經出現了骨質疏鬆症。
  • 女人過了50歲,容易患骨質疏鬆?醫生:注意3件事,骨骼更強健
    人一到50歲,年逾半百已是知命之年,凡事都可以看開,可身體卻也大不如從前,對於女人來說,更是迎來了更年期,特別是絕經後的女人,更容易得到骨質疏鬆的青睞。骨質疏鬆是一種體內骨量減少,骨內組織結構出現損壞,功能減弱,骨脆性增加,極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 鹽吃多了會得骨質疏鬆?4個加速鈣流失的傳言,只有2個可以信
    有數據統計發現,我們國家的居民膳食中普遍存在鈣攝入不足的問題,如果青少年時期鈣攝入不足,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而中老年人鈣攝入不足,則會導致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增加。我們身體裡的鈣從35歲開始達到高峰,35歲之前骨骼不斷累積營養物質,可等到35歲以後,骨量就會慢慢流失。正常情況下,骨量以每年1%的比例下滑。這個時候就應該注意鈣質的補充,避免流失過多導致骨質疏鬆的發生。
  • 純天然「強骨劑」就在身邊,經常吃,增加骨密度,遠離骨質疏鬆
    1、牙齒鬆動如果一個人到了中年時期,其沒有牙病,但是牙齒鬆動了,則可能是骨質疏鬆導致的。到了中老年時期,骨密度在慢慢的下降,牙齒中的構造狀況也是一樣,當出現牙齒鬆動情況時,多半離骨疏鬆的距離也不遠了。2、身高縮短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骨小梁(在椎體內部)被破壞,其數量會慢慢減少,這樣就導致能承受負擔的能力下降了。椎體也因此而變得疏鬆且脆弱,容易導致其變形,身高也會縮短。
  • 我就抽根煙,怎麼還跟骨質疏鬆搭上線了?
    菸草中含有許多已知或潛在毒性的化學複合物, 如尼古丁、焦油、重金屬如鎘、硫代氰酸鹽、一氧化碳、亞硝胺和hydroxyquinones。也因此,老菸民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肺氣腫等呼吸性疾病的概率也十分高。但是除了肺部疾病外,長期吸菸還會對呼吸系統外的疾病造成損害,從而增加其他疾病的隱患,骨質疏鬆就是其中之一。
  • 骨質疏鬆的檢測手段有哪些?
    本文轉自足踝醫家骨質疏鬆症是「靜悄悄的流行病」,很多人在早期根本沒有症狀,那麼,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症呢?3、常規生化指標:血清鈣,血清磷,25(OH)維生素D3,1,25(OH)2維生素D3,血尿常規,肝腎功能,PTH等02、常用的檢測手段 1、X線攝片法:四肢及/或脊柱正側位,對低骨量或早期骨質疏鬆不敏感。主要用於診斷骨折。進一步可做CT 或 MRI。使用歷史最早,其測驗結果不能量化。
  • 不管骨質疏鬆多久,醫生:堅持3件事,骨量蹭蹭漲,和骨松說拜拜
    這其實都是骨質疏鬆引起的,骨質疏鬆在醫學上被稱之為「沉默殺手」,主要是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隨著骨量流失情況越來越嚴重,患者可能會受到輕微外力發生骨折。 在中老年群體中,骨質疏鬆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上了年紀後,人體中的骨鈣流失,骨量減少,骨密度降低,骨骼的強度和質量都明顯下降
  • 世界骨質疏鬆日:關於骨質疏鬆,專家告訴你不知道的「真相」
    雙鯨藥業首席醫藥顧問柴雨力博士"隨著骨質的流失,患者的骨骼會像風化的石頭一樣變得稀疏鬆脆,年紀一大稍一用力就發生骨折,且肌肉關節持續疼痛、關節畸形變得駝背,身形'縮水',嚴重者因髖部、腰椎等骨折而臥床不起,引發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系統並發病而死亡(被稱為老年人最後一次'骨折')。"柴雨力博士說道。
  • 「醫說」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聽醫生淺談骨質疏鬆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溫鑫 濟寧報導千裡之堤潰於蟻穴,隨著骨量的流失,再緻密再堅硬的骨頭也會變得疏鬆以至於不堪一擊。今天就請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劉亞平給我們講解一下骨質疏鬆症的特點、誘發因素、發病症狀、治療等有相關知識。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鬆症最大的危害就是骨質疏鬆性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常見的骨折部位是腕骨骨折、椎體骨折、髖部骨折。
  • 骨質疏鬆,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骨質疏鬆患者越來越多。骨質疏鬆性骨折是引起老年患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然而,骨質疏鬆症和糖尿病一樣可防可治,早期篩查和幹預,可以降低骨質疏鬆症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