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問答 | 超聲骨密度檢查可以用來診斷骨質疏鬆症嗎?

2021-01-10 醫脈通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原創作品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導讀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常見的老年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劇,其發病率也在同步增長。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群中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約為40%~50%,全國骨質疏鬆症病人超過1億,男女之比為3:7,其中,80%為老年患者。

雖然人們對「骨質疏鬆」這個名詞耳熟能詳,但對它的認識往往是「一知半解」,甚至謬誤多多。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人不認為骨質疏鬆是一種病,而把它看作是機體衰老的正常生理表現,對骨質疏鬆遠遠不像對待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那麼重視。即便體檢查出有骨質疏鬆也往往不以為然,或是認為吃點鈣片就行了。其實問題遠非這麼簡單。今天從骨質疏鬆症的基礎知識入手,回答基層醫生常見的疑問。

1.「骨質疏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骨骼由有機物(主要是骨膠原)和無機礦物質(主要是鈣和磷酸鹽)構成。如果把骨骼比作是一座建築,有機物相當於房屋的鋼筋,提供了骨骼的柔韌度;無機礦物質相當於混凝土(水泥),提供了骨骼的硬度,兩者有機結合,骨骼才能既堅固又有韌性。

人體的骨組織是一個「活」的器官,每時每刻都處於動態變化(即「骨重建」)之中,破骨細胞不斷地清除「受損或老化」的舊骨,成骨細胞不斷地促進新骨形成,以此完成骨骼的「新舊更替」(即骨重建)。隨著機體的衰老、激素的變化,一方面由於骨膠原蛋白的分解大於合成,使得骨骼中的有機質逐漸減少,骨骼韌性下降;另一方面由於骨骼中的無機礦物質(主要是鈣質)流失增加,使得骨骼的硬度也開始下降。骨骼中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流失引起「骨量減少」,進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骨質疏鬆」。

2.骨質疏鬆症如何分類?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降低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徵,導致骨脆性增加和易於骨折的代謝性骨病,臨床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型。

其中,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又進一步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和特發性骨質疏鬆三種。「絕經後骨質疏鬆症」一般發生在婦女絕經後5~10年內,大多數骨質疏鬆病人屬於此類;「老年性骨質疏鬆症」一般指女性65歲、男性 70 歲以後發生的骨質疏鬆;「特發性骨質疏鬆」是指發生於青少年,原因尚不明確的骨質疏鬆症。可以看出,絕經後雌激素的急劇減少引起的骨質疏鬆症主要影響步入更年期的女性;而當她們進入70 歲之後又因骨代謝改變會發生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男性患者發生的是老年性骨質疏鬆症。

繼發性骨質疏鬆症是由於可以影響骨代謝的疾病(如甲亢、甲旁亢、庫欣綜合症、性腺功能減退、1型糖尿病等)或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所導致的骨質疏鬆。

3.骨質疏鬆有哪些危險因素?

具有骨質疏鬆症危險因素的人就是容易得骨質疏鬆症的危險人群。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分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

骨質疏鬆症的不可控因素包括:種族(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與基因有關)、老齡、女性絕經、母系家族史,這些因素都是我們自己不能控制的。人不能選擇自己的人種、性別、親屬等,人也不能改變衰老的趨勢。

可控因素:低體重、性腺功能低下、吸菸、過度飲酒、咖啡及碳酸飲料等、飲食中營養失衡、蛋白質攝入過多或不足、高鈉飲食、鈣和(或)維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攝入少)、缺乏運動、制動、熬夜、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或應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肝素、抗癌藥等)。

4.骨質疏鬆格外「青睞」哪些人?

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老年人,尤其是絕經後婦女(包括因卵巢切除導致雌激素下降的女性)。

2)鈣和維生素D攝入不足、蛋白質攝入不足或過量者。

3)缺乏戶外運動,尤其是長期臥床者,也包括缺乏運動和光照的辦公室「白領」。

4)明顯消瘦、體重過輕者。

5)長期服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甲狀腺素、抗抑鬱藥物等。

6)有吸菸、酗酒等不良嗜好,喜歡喝咖啡、濃茶及碳酸飲料者。

7)合併某些疾病,如內分泌疾病(甲亢、甲旁亢、糖尿病等)、肝腎疾病、胃腸道疾病、多發性骨髓瘤、類風溼性關節炎等。

8)有骨質疏鬆家族史者(如父母有骨質疏鬆病史或輕微跌倒後發生骨折的經歷)。

5.為何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骨質疏鬆?

由於女性青春期發育及骨骺閉合均早於男性,並且體重和肌肉量大多比男性低,對骨骼的應力刺激偏弱,因此,女性的骨密度,尤其是骨量峰值比男性要低,這是原因之一;其次,絕經期隨著雌激素斷崖式下降,致使骨量流失速度遠遠高於男性,由於這兩個方面的原因,使得女性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遠遠高於男性,是男性患者的2~8倍。

6.骨質疏鬆症的症狀及危害

(1)腰背疼痛、腿腳抽筋:腰背疼痛是骨質疏鬆最常見的症狀,患者常常表現為不明原因的腰背痛,彎腰、咳嗽、肌肉運動、大便用力時疼痛加重,仰臥時疼痛減輕。此外,骨質疏鬆患者常有頻繁性的腿腳抽筋。

(2)身高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後出現。當身體出現骨質疏鬆時,椎體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形成駝背。嚴重骨質疏鬆的患者常多個胸腰椎壓縮變形,使身高變矮。

(3)脆性骨折: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嚴重的併發症。嚴重骨質疏鬆的患者輕度摔倒或日常的肢體動作即可導致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最常見部位是脊椎、髖部和前臂遠端。

(4)呼吸功能受損:如患者出現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影響胸廓活動,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由於缺氧而導致的胸悶、氣短、呼吸困難、活動耐力下降等症狀。特別容易得感冒和肺炎。

骨質疏鬆引起的疼痛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脊柱變形、骨折,可致殘,使患者活動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增加肺部感染、褥瘡發生率,影響患者生命質量和增加死亡率,也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7.如何診斷「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的診斷分為臨床診斷和儀器診斷。如果病人已經發生「脆性骨折」,即在輕微外力的作用下就發生骨折,如咳嗽兩聲就導致肋骨的骨折,下樓梯僅僅踩空一下沒有摔倒就導致小腿骨折,這種情況不做骨密度檢查就可以直接診斷為骨質疏鬆症。但是對於沒有發生骨折的病人,則需要藉助骨密度檢查來診斷骨質疏鬆症。檢查方法是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檢查腰椎和股骨頸的骨密度。骨密度高低用T值(T-Score)表示,T值表示被測對象的骨密度與同性別、健康青年人峰值骨密度平均值相比,相差多少個標準差(SD)。數值前面「+」、「-」號表示高於或低於正常青年人骨峰值;後面的數字,是指被測人的骨密度與正常同性別青年人骨峰值之間差幾個標準差。如+2.0表示被測人的骨密度高於正常同性別青年人骨峰值2個標準差;-1.5表示被測人的骨密度低於正常同性別青年人骨峰值1.5個標準差。

診斷標準:T≥-1.0SD屬正常;-2.5SD<T<-1.0SD為骨量減少;T≤-2.5SD為骨質疏鬆。達到骨質疏鬆診斷標準同時伴有一處或多處骨折時為「嚴重骨質疏鬆」。

很多體檢機構採用的是超聲骨密度檢查,測量部位是雙手指或是足跟,這樣的檢查結果只能作為篩查,不能作為骨質疏鬆症的最終診斷。如果篩查有問題,建議再到醫院做雙能X線骨密度檢查明確診斷。

8.為什麼說預防骨質疏鬆要「趁早」?

人體骨骼中的礦物質含量在30歲左右達到最高,醫學上稱之為「峰值骨量」,此後峰值開始逐漸下降。年輕時增加鈣攝入和適當運動,可以促進骨生長,提高骨密度的峰值。人體中的「骨礦銀行」在年輕時儲備越多,到老年發生骨質疏鬆症的時間就會推遲,程度也比較輕。如果在青少年骨骼發育時期基礎打得不好,「峰值骨量」偏低,就容易提前發生骨質疏鬆。因此,預防骨質疏鬆症要從年輕時做起,從小就要注意鍛鍊、常曬太陽、注意膳食平衡及補鈣。

(作者:王建華)

相關焦點

  • 甲癌術後防骨質疏鬆,檢查骨密度就夠了嗎?
    這時,醫生多半會囑咐甲友關注骨骼健康,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因為TSH抑制治療的主要副作用之一就是增加骨質疏鬆風險。這時,甲友心中可能就會有疑問:「如何及早發現骨質疏鬆?」「如果開始抗骨質疏鬆治療,該如何評判療效?」骨密度檢測方式甲友們術後恢復好了,拿到左甲狀腺素片準備要出院的時候,有些醫生可能會提醒要每年檢查一次骨密度。
  • 靜悄悄的殺手——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早期無明顯症狀,部分患者檢查時才發現骨密度下降。>骨質疏鬆症的診斷依據病史、體格檢查、骨密度測定、影像學檢查及必要的生化測定。臨床上診斷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應包括兩方面:確定是否為骨質疏鬆症和排除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01 骨密度測量 骨密度是指單位體積(體積密度)或者是單位面積(面積密度)所含的骨量。
  • 雙能X線骨密度儀,骨質疏鬆檢查的金標準
    01 WHO和專家們:檢查骨質疏鬆的金標準 儘管如此,專家們表示骨質疏鬆可防可治,只要做到「早篩查、早防治就可有效降低骨折風險。我院從美國GE公司引進的雙能X線骨密度儀,其檢測結果WHO和專家們確認的「檢查骨質疏鬆的金標準」。
  • 認識骨質疏鬆症
    導致骨質疏鬆症有哪些危險因素? 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素分為不可控因素與可控因素。 1. 不可控因素 主要有種族( 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白種人高於黃種人,而黃種人高於黑種人) 、老齡化、女性絕經、脆性骨折家族史。
  • 骨質疏鬆,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骨質疏鬆患者越來越多。骨質疏鬆性骨折是引起老年患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然而,骨質疏鬆症和糖尿病一樣可防可治,早期篩查和幹預,可以降低骨質疏鬆症帶來的危害。
  • 這幾招讓你享受高密度人生!
    骨質疏鬆症並沒有獨特的表現,它的發生發展常是不知不覺的,故常說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無息"的疾病,它的早期可以無任何不適表現,或只是活動後輕微的骨痛而不引起大家的注意。當疾病逐漸加重時,可出現一系列的表現,包括最常見的周身骨痛、腰腿痛及關節痛,嚴重情況下出現駝背、身高變矮及骨折。4、骨質疏鬆症是遺傳病嗎?
  • 防治骨質疏鬆常見誤區 |骨質疏鬆症|骨密度|內分泌|防治|疾病|骨折...
    因此加強對骨質疏鬆的早期診斷、有效防治迫在眉睫。但是在骨質疏鬆防治過程中經常存在一些誤區。誤區一隻有老年人才會有骨質疏鬆?老年人易發生骨質疏鬆。事實上,除此之外,女性絕經後5-10年內亦好發骨質疏鬆症,青少年也有特發性骨質疏鬆症的報導。
  • 骨質疏鬆能治好嗎 骨質疏鬆症應該注意什麼
    骨質疏鬆在中老年人群中是常見病,那麼骨質疏鬆能治好嗎?一般除了慢性病、絕症類、過敏性類疾病不能根治外,大多數疾病還是能根治的,所以說骨質疏鬆能治好嗎?接下來本文就為大家揭開這一題。骨質疏鬆能治好嗎?
  • 警惕骨質疏鬆,骨密度篩查很重要!
    很多關於骨關節方面的疾病或多或少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骨質疏鬆症就是其中的一種,平時看起來可能沒什麼大礙,但是嚴重起來甚至可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所以骨質疏鬆症的防治很重要。什麼是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質疏鬆症是以骨強度下降、骨折風險性增加為特徵的骨骼系統疾病,骨強度反映骨骼的兩個主要方面,即骨礦密度和骨質量。
  • 世界骨質疏鬆日:有三類人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的應該如何...
    原標題:世界骨質疏鬆日:有三類人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的應該如何防治?   骨質疏鬆,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是全身骨骼所發生的一種病變,也是骨骼所發生的最常見的疾病。骨質疏鬆,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患者一開始可能並沒有什麼感覺。但是,隨著他們的骨骼質量、承重能力的下降,進而就會發生骨骼疼痛、變形,還極容易導致脆性骨折的發生。
  • 【世界骨質疏鬆日】骨質疏鬆知多少
    ,其目的是對社會大眾普及有關骨質疏鬆症的知識,以預防和減少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 診斷主要依靠雙能X線骨密度檢查 目前骨質疏鬆最常用的診斷指標就是骨密度(BMD)測量。
  • 「骨質疏鬆」偏愛這類人,這樣可以快速測出你的骨密度
    這些都是屬於骨質疏鬆症的症狀。什麼是骨質疏鬆?通俗來說就是骨頭的質量不好了,骨頭密度降低了,骨頭的微細結構破壞了,變脆了,容易骨折了。診斷骨質疏鬆症標準是骨密度檢查T值 ≦-2.5。江中二附醫院骨傷科聞金生介紹,骨質疏鬆症是老人的常見病,骨質疏鬆症在早期,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和體徵,有些患者甚至在10-20年內沒有任何不舒服,這也導致了多數患者沒有得到早期幹預。到了中期,出現腰、膝等其他關節的疼痛,經過幾天的休息症狀可減輕,所以很多人認為骨質疏鬆症並不是很嚴重的病,忽略了它即將帶來了危害。自測!這些症狀你有嗎?
  • 哪種RA患者容易骨質疏鬆?查個血就知道了
    對國內外文獻查閱發現[2],國外很多專家指出老年RA患者一旦得不到有效的控制[3],更容易並發OP,因此及早發現OP對患者受益良多,但如何診斷OP呢?目前醫院中最常見的檢查便是雙能X線骨密度儀(DXA)了,但是所有醫院都有這項檢查嗎?所有患者都有條件做這個檢查嗎?除了這個還有沒有其他檢查也可以發現OP呢?
  • 男性也會骨質疏鬆,一旦骨折,後果會重於女性,該咋辦?請看此文
    最近謝醫生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在門診主動來要求醫生開骨密度檢查,看自己是否骨質疏鬆的50多歲的女性越來越多了,但男性朋友,為零!難道說男的就不會得骨質疏鬆嗎?男性就不會被骨質疏鬆所困擾嗎?
  • 世界骨質疏鬆日 醫生教你看懂骨質疏鬆症!
    人民網成都10月18日電 (朱虹)什麼是骨質疏鬆?它有哪些症狀?該去找哪個科室的醫生看?在世界骨質疏鬆日到來前夕,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骨質疏鬆專科門診副主任醫生羅琳就相關知識進行了普及。
  • 骨質疏鬆發現即「晚期」?身體出現3個「異常」,勸你早查骨密度
    骨關節疾病的患者近年來越來越多,特別是骨質疏鬆的患者正在逐漸增加,鹽湖區今年開展的關愛骨健康公益檢測活動,就有一大批中老年人前去檢查了骨密度,通過儀器的檢驗,很多人發現自己有骨質流失的現象,骨質疏鬆會給身體帶來很多傷害,尤其是骨折,老年人很難恢復,但是骨質疏鬆來臨時並不是沒有任何症狀
  • 什麼是骨質疏鬆- 梅州日報數字報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減低,骨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 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 根據最新國家統計年鑑6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為36%,其中男性23%,女性49%。 一但出現骨質疏鬆,早期多無症狀偶有乏力、疼痛、肌肉抽動,後期出現腰背疼痛,也可能全身骨骼疼痛,嚴重時翻身起坐及行走都有困難。
  • 不知道已經有骨質疏鬆,定期篩檢,可減少它帶來的傷害
    另外,老年人還應關注骨質疏鬆帶來的健康威脅。它帶來的風險不可小覷,可通過定期篩檢來預防。骨質疏鬆容易骨折,而骨折直接影響患者的行動力,甚至會引發心腦血管、褥瘡等多種併發症,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如果骨折較為嚴重,患者很可能需要長期臥床,因此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同時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傷害和打擊。因此,骨質疏鬆帶來的危害不可不慎。
  • 骨質疏鬆症的康養常識
    調整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飲食結構 鼓勵攝入優質蛋白、高鈣膳食,戒菸、戒酒,限制咖啡及碳酸飲料的攝入,並儘量避免或少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甲狀腺素。
  • 骨密度小於-2.7,是骨質疏鬆嗎?骨病醫生告訴你
    對於平時關注骨骼健康,並且定期做檢查的人來說,說起骨密度來並不陌生,人的骨骼是由大量的鈣質以及礦骨質組成的,他們一起組成了骨骼中的重要成分——骨基質,而骨密度就是指單位面積中所含的骨基質含量,在現在的臨床上,是判斷骨質疏鬆的標準,所以我們在檢查的時候,通過檢查骨密度的方式來檢查我們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