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利用差示吸收-葉綠素螢光-氣體交換測量技術深入研究光合...

2020-11-27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近日,德美科學家運用差示吸收葉綠素螢光氣體交換測量技術在國際頂級刊物《Plant Cell》上在線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構建突變體,然後結合高級氣體交換測量系統GFS-3000雙通道PAM-100測量系統Dual-PAM-100、以及動態LED陣列差示吸收光譜儀KLAS-100等尖端光合生理研究設備,對突變體光合作用的光反應、暗反應、電子傳遞、跨膜質子動力勢,電子傳遞體的活性等進行了直接全面的測定和分析。為研究結果提供了可靠的直接證據支持,並在國際頂級刊物《Plant Cell》發表。這項研究代表了光合生理最新研究動向,具有很好的借鑑和啟發意義。

 

    研究摘要:菸草能夠根據合成ATP和NADPH的需要嚴格控制ATP酶和細胞色素b6f複合體的量。雖然細胞色素b6f複合體能夠通過催化光合電子傳遞的限速步驟調控光合同化過程,但同樣重要的ATP酶在光合調控過程中的意義和作用尚不明確。該研究分別通過反義轉基因技術抑制細胞核編碼的γ亞基(AtpC)的合成,同時通過葉綠體轉基因技術對葉綠體中atpB基因(編碼β亞基)的起始密碼子進行點突變來抑制ATP酶的合成。兩種策略所得轉基因植株中ATP酶的含量可降至野生型的100到<10%。結果表明,雖然電子傳遞鏈的組分並未發生太大的改變,但由於質體醌在細胞色素b6f複合體處的再氧化速率下降(光合調控)使得線性電子傳遞被嚴重抑制。另外,非光化學淬滅在很低的光強下即被激發,這大大降低了CO2同化的量子效率。研究發現其原因是穩態下跨膜質子動力勢升高,導致類囊體腔過度酸化,從而誘導了光合調控及位於天線的激發能耗散,最終導致了光合的下降。

 

    研究中用到的主要儀器(點擊連結可查看詳細信息):

    光合氣體交換及葉綠素螢光同步測定:GFS-3000 +3055FL螢光附件

    質子動力勢pmf測定:KLAS-100

    葉綠素螢光、PSI差示吸收和PC的測定:標準版Dual-PAM-100和特殊版DUAL-PAM(PCP700同步測量)

    參考文獻:http://www.plantcell.org/cgi/doi/10.1105/tpc.110.079111

 

 

圖1. AtpC反義植株ATP酶含量下降發育遲緩。

(A) 野生型(WT)、弱(atpC2)和強(atpC1)反義株系

(B) RNA凝膠條帶,可見植株表型與AtpC mRNA受抑制程度相關。

(C) AtpC反義植株蛋白質凝膠條帶。為便於相對比較,依次為野生型25和50%稀釋樣品,野生型樣品,弱和強反義植株樣品。PSII核心亞基(PsbD),cyt-bf(PetA),PSI(PsaA)及ATP酶(AtpA)。

(D) 77K葉綠素a螢光發射光譜,表明轉基因植株天線結構未發生改變。

 

 

4. 同化能力及線性電子傳遞受到ATP酶活性的限制

(A) ATP酶活性(gH+)與ATP酶含量的關係

(B)   同化速率(基於單位葉面積)與ATP酶活性(gH+)的關係

(C) 線性電子傳遞(基於單位葉面積。通過葉綠素a螢光分析得到,並經葉片吸光係數修正。)與ATP酶活性(gH+)的關係

 

 

5. ATP酶含量下降導致穩態類囊體跨膜PMF升高

(A) 類囊體跨膜總pmf對不同光強的響應,由ECS信號在光暗轉換時的最大振幅(ECST)得到。

(B)   Pmf的組分ΔpH和ΔΨ對不同光強的響應。根據慢馳預動力學中由相反離子通過類囊體膜的ECS的比例求得(ECSinv),與ECST有關。在GTG-atpB及反義株系中,總pmf大幅增加,特別是在低光強下。pmf的ΔpH組分略有下降。

 

 

圖6. 線性電子傳遞速率下降,PSII受體側過度還原,以及ATP酶減少加速誘導了qN的升高。

(A)   線性電子傳遞的光飽和曲線,通過PSII yield測定並經過葉片吸光係數修正。ATP酶含量下降嚴重抑制了線性電子傳遞。

(B)   PSII受體側的氧化還原狀態(qL). 隨著光強升高,PSII受體側逐漸下降。需注意強反義株系和GTG-atpB在低光強下即表現這種效應。

(C)   非光化學淬滅(qN). 反義株系和GTG-atpB在較低光強下qN即開始升高,這導致了激發能的熱耗散增加,光合量子效率下降,因此光能利用率較低。

 

 

圖7. ATP酶突變體中流經cyt-bf的線性電子傳遞受抑制

(A)   PSI和高能鏈依賴光強的供體側氧化態隨光強的變化

Cyt-f(B)和P700(C)的還原速率減緩,表明光合調控導致線性電子傳遞受到抑制

相關焦點

  • 葉綠素螢光研究的全球趨勢及未來十年的預測
    葉綠素螢光(Chlorophyll Fluorescence)是探測植物光合作用和脅迫的最廣泛使用的技術。
  • FKM葉綠素螢光顯微成像技術研究C4植物葉片花環結構的光合特性
    一般的葉綠素螢光儀與葉綠素螢光成像儀都可以測量NPQ。但是這兩種儀器都不能分別測量不同顯微結構和細胞的葉綠素螢光動態變化曲線並計算NPQ等葉綠素螢光參數。目前國際上唯一具備這種測量能力的儀器只有FKM(Fluorescence Kinetic Microscope)多光譜螢光動態顯微成像系統。
  • 華南農大「葉綠素螢光和植物表型論壇」圓滿結束
    接下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陳貽竹研究員以「用正確測定的葉綠素螢光參數來正確的分析和理解光合行為」為題,詳細介紹了植物光合行為的一些基本概念、葉綠素螢光參數的生物學意義和測量中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並舉例進行了說明。
  • 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監測葉綠素螢光
    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監測葉綠素螢光為全球植被光合作用畫張「全家福」 來源:中國氣象報   發布時間:2020-06-23   依託衛星遙感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將這幅圖景「畫」了出來。2009年日本全球溫室氣體觀測衛星(GOSAT)成功發射後,人類依託遙感數據首次實現縱覽全球植被光合作用的「全貌」,並期待這幅「畫作」可以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擔當起碳匯(植被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計量者」。11年過去了,這幅「畫作」還有哪裡需要完善,如何才能雕琢得足夠寫實?
  • 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監測葉綠素螢光
    依託衛星遙感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將這幅圖景「畫」了出來。2009年日本全球溫室氣體觀測衛星(GOSAT)成功發射後,人類依託遙感數據首次實現縱覽全球植被光合作用的「全貌」,並期待這幅「畫作」可以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擔當起碳匯(植被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計量者」。11年過去了,這幅「畫作」還有哪裡需要完善,如何才能雕琢得足夠寫實?
  • 葉綠素螢光測定、成像培訓講座
    而葉綠素螢光儀是研究作物光合作用的最有效輔助手段之一,對研究作物光合生理、高光效利用、光合調控、逆境脅迫以及植物與環境的相互用作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實驗室根據科研需求,再次購置可攜式葉綠素螢光測定儀。至此,實驗室已有可攜式葉綠素螢光測定儀、調製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和雙通道葉綠素螢光測量系統等葉綠素螢光測定、成像儀器。
  • 全球視角下葉綠素螢光技術的使用趨勢及展望
    每天收到這樣的好資訊近日,Plant Phenomics在線發表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lonso Zavafer等人題為《Global Trends of Usage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Projections for the Next Decade》的研究論文
  • 光合作用氣體交換分析的入門指南
    葉片氣體交換對於分析光合作用過程和發展更有生產力、水分效率、耐脅迫的作物來說至關重要。由此導致結合紅外氣體分析和葉綠素螢光(Chl-Flr)能力的商業植物光合作用系統應用的快速擴展。本文介紹了使用這些植物光合作用系統時的原理、常見誤差來源、基本測量方法和設計方案。
  • 用哪些葉綠素螢光參數可監測植物熱脅迫
    已經使用許多不同類型的測量來研究植物熱脅迫,包括NPQ,Fv/Fm,OJIP和量子光合產量Y(II)的葉綠素螢光測量。本應用指南討論了哪些協議是最有效,最快和最容易測量的。  NPQ:  儘管NPQ可用於測量熱脅迫(SchreiberU.2004),(TangY.,WenX.,LuQ.YangZ.,ChengZ.
  • FluorCam大型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落戶河北農大
    ​近日,北京易科泰生態技術有限公司為河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安裝了一套FluorCam大型開放式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該系統能夠快速靈敏、無損傷、反映光系統II對光能的利用,相比於葉綠素螢光儀,具有高通量和直觀易讀的特點,是研究植物光合生理狀況、植物與逆境脅迫關係的極佳工具。該系統的落戶為園藝學院對優質白菜、茄子品種的選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 FluorCam-OJIP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落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科院海洋所將利用該系統開展海藻光合功能基因、遺傳發育及新品種選育等研究。左圖:安裝照片;右圖:現場測試的OJIP快速螢光動力學曲線 OJIP快速葉綠素螢光誘導動力學曲線是最經典的螢光動力學曲線之一,是深入研究光合作用原初反應的便捷方法。
  • 光合參數與螢光參數之間的關係
    光合參數與螢光參數之間的關係   光合參數和螢光參數往往會同時出現在光合研究的相關文獻中。一般來看研究光合生理的實驗都要有光合參數也有螢光參數,數據才顯得完整。   葉綠素螢光產生的基本原理:      圖1葉綠素螢光產生的基本原理模式圖   從圖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葉綠素分子吸收光能(
  • 葉綠素螢光動力學曲線和快速葉綠素的異同
    葉綠素螢光動力學曲線和快速葉綠素螢光誘導動力學曲線的異同   早在1931年Kautsky和Hirsh就認識到光合原初反應和葉綠素螢光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們次報告了經過暗適應的光合材料照光後,葉綠素螢光先迅速上升到一個值,然後逐漸下降,達到一個穩定值。此後,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步認識到螢光誘導動力學曲線中蘊藏著豐富的信息。
  • 利用衛星遙感技術,來監測葉綠素螢光
    近日我國的北鬥三號衛星已經發射完畢,我國的衛星技術處於世界前列,衛星方面也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而且也為科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都知道植物是靠著光合作用來給自己提供「呼吸」的,而為這個過程發揮關鍵作用的就是植物的葉綠素。
  • 使用CCM-300測量樣品中葉綠素含量
    ,榆樹(UlmusminorMiller)和地錦(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L.)進行葉綠素含量和螢光的測量,研究葉片發射螢光的比率和葉綠素含量間的關係。  2、結果  2.1不同波長與不同物種葉綠素含量的關係  當波長大於735nm時,吸收光和反射光均對葉綠素含量不敏感;在700nm~710nm範圍內吸收和反射光均對葉綠素含量敏感(圖1)。葉片對685nm波長的發射螢光吸收最強。
  • 論文推薦||珍稀瀕危植物毛果木蓮幼苗光合特性及對遮陰處理的響應
    毛果木蓮的野生植株極難發現,開展相關的天然種群保護研究較為困難。導致毛果木蓮瀕危的原因可能是其自然生境遭到破壞,其幼苗更新生境發生變化,尤其是光環境。目前對毛果木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種水平的種子檢驗及育苗技術、種群水平的資源分布現狀和保護措施,前期的研究表明,毛果木蓮幼苗在水分充足的條件下,對光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 光合有效輻射吸收係數(FAPAR)的地面測量方法研究
    植被光合有效輻射吸收係數(fAPAR)是指地表植被對太陽光合作用有效輻射(PAR)的吸收效率。
  • 會發出螢光的葉綠素(下)
    《自然-化學》雜誌刊登了一項新的研究。科學家發現參與光合作用的分子能像非生命物質那樣,表現出相同的量子效應。儘管在此之前,就有研究指出,量子相干性在光合作用的能量傳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作用。但這次是科學家第一次在涉及到光合作用的生命系統中證實了量子效應的存在。該研究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植物、陽光以及與其相關的許多事物,還可能為我們帶來酷炫的新技術。接下來就讓恐龍哥哥為你解讀一下。
  • 葉綠素含量有多少?測一測反射光就知道 葉綠素的作用
    > | A- 葉綠素含量是反映作物光合能力與氮素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那麼,植物葉片中的葉綠素含量該如何測定呢?記者8月6日從位於南京農業大學的國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中心獲悉,他們成功構建了作物葉綠素含量光譜監測統一模型,該成果已發表在國際頂級遙感期刊《環境遙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