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KM葉綠素螢光顯微成像技術研究C4植物葉片花環結構的光合特性

2021-01-19 易科泰生態技術

葉肉細胞和維管束鞘細胞組成的「花環」結構,是C4植物的重要特徵。C4植物的葉肉和維管束鞘細胞除了在結構上表現出這種特殊的「花環」,更重要的是形成其區別於C3植物的特殊光合途徑,使得C4植物能夠耐受更高的光強,並獲得更強的乾旱抗性。


 

而對於光系統II(PSII)來說,過剩光能最快速的分子適應機制是與葉黃素循環相關的非光化學淬滅(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過剩光能通過NPQ以熱能形式耗散,保護光系統II免受光抑制和光損傷。

 


C4植物光合作用中的暗反應雖然都是在維管束鞘細胞的葉綠體中發生的,但葉肉細胞和維管束鞘細胞的葉綠體都具備光系統II。那麼在高光和乾旱下,這兩種有很大差異的光合細胞的NPQ又有什麼差異呢?它們對C4植物的高光與乾旱耐受性的貢獻又有什麼差別呢?一般的葉綠素螢光儀與葉綠素螢光成像儀都可以測量NPQ。但是這兩種儀器都不能分別測量不同顯微結構和細胞的葉綠素螢光動態變化曲線並計算NPQ等葉綠素螢光參數。目前國際上唯一具備這種測量能力的儀器只有FKM(Fluorescence Kinetic Microscope)多光譜螢光動態顯微成像系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的研究人員使用這套系統研究了兩個玉米品種維管束鞘葉綠體的非光化學淬滅NPQ對乾旱脅迫的響應。這一研究中使用的FKM多光譜螢光動態顯微成像系統由易科泰生態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同時易科泰Ecolab生態實驗室為其優化了顯微葉綠素螢光成像測量參數。在顯微葉綠素螢光成像圖中,玉米葉片顯微結構中的「花環」清晰可見。FKM系統進行顯微葉綠素螢光成像時,還可以分別對葉肉和維管束鞘葉綠體進行脈衝調製式葉綠素螢光淬滅動力學分析。螢光淬滅動力學分析可以獲得一系列反映植物光合生理的量化指標。這一研究中主要分析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參數:最大光化學效率Fv/Fm和非光化學淬滅NPQ。Fv/Fm在植物未受到脅迫、生長良好時非常穩定,而在受到脅迫後,會隨著脅迫程度升高而降低,是應用最廣泛的衡量植物抗性與受脅迫程度的指標之一。中度乾旱脅迫沒有造成葉肉葉綠體中Fv/Fm 的明顯變化,但重度乾旱脅迫下,葉肉葉綠體中 Fv/Fm水平顯著下降。維管束鞘葉綠體的Fv/Fm 在中度乾旱脅迫下即發生明顯降低。

 

左:乾旱脅迫下玉米葉肉和維管束鞘葉綠體Fv/Fm顯微觀測;右:乾旱脅迫下玉米葉肉和維管束鞘葉綠體NPQ顯微觀測

 

而作為本研究的主要目標,FKM 技術不僅在維管束鞘細胞中檢測到NPQ,並且發現,隨著乾旱脅迫加劇,維管束鞘細胞中NPQ水平顯著上升。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相較葉肉細胞,維管束鞘 NPQ 受乾旱誘導升高趨勢更明顯,表明該細胞中可能具有更優越的過剩光能的非光化學淬滅能力。結合最大光化學效率Fv/Fm和非光化學淬滅NPQ結果,說明相比於葉肉細胞,玉米維管束鞘細胞在乾旱下更傾向於耗散更多的光能來保護光合系統,而不是更多地維持光系統光合能力。FKM多光譜螢光動態顯微成像系統是目前功能最為強大全面的植物顯微螢光研究儀器,是基於FluorCam葉綠素螢光成像技術的顯微成像定製系統。FKM使科研工作者在藻類和高等植物細胞與亞細胞層次深入理解光合作用過程及該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變化,為直接研究葉綠體中光合系統的工作機理提供了最為有力的工具。

1. 劉文娟等,2020. 兩個玉米品種維管束鞘葉綠體的非光化學淬滅對乾旱脅迫的響應. 中國農業科學  53(8): 1532-1544

 

北京易科泰生態技術公司提供植物表型與脅迫響應研究全面技術方案:

 

相關焦點

  • 葉綠素螢光測定、成像培訓講座
    植物光合作用是作物產量形成的基本反應,多年來,科學家對作物光合作用機理進行了大量研究,但由於光合作用極為複雜,缺乏有效的研究儀器設備等
  • FluorCam大型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落戶河北農大
    ​近日,北京易科泰生態技術有限公司為河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安裝了一套FluorCam大型開放式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該系統能夠快速靈敏、無損傷、反映光系統II對光能的利用,相比於葉綠素螢光儀,具有高通量和直觀易讀的特點,是研究植物光合生理狀況、植物與逆境脅迫關係的極佳工具。該系統的落戶為園藝學院對優質白菜、茄子品種的選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 華南農大「葉綠素螢光和植物表型論壇」圓滿結束
    ,在過去三十年中一直使用葉綠素螢光技術進行植物生理研究,在葉綠素螢光領域有豐富的使用經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並培養了大批科研人人才。這些都涉及到馴化,所以在檢測分析光合和螢光數據時,這是個不可迴避的科學問題   又例如一片葉子,由於氣孔異質分布和葉片本身的結構,在不同部位測出的值是不同的,更何況葉片在白天的任何時段接受的光還是波動的。光合速率25.7±0.8的真實性低於25.7±6.8。
  • ...論文:利用差示吸收-葉綠素螢光-氣體交換測量技術深入研究光合...
    近日,德美科學家運用差示吸收、葉綠素螢光和氣體交換測量技術在國際頂級刊物《Plant Cell》上在線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雖然細胞色素b6f複合體能夠通過催化光合電子傳遞的限速步驟調控光合同化過程,但同樣重要的ATP酶在光合調控過程中的意義和作用尚不明確。該研究分別通過反義轉基因技術抑制細胞核編碼的γ亞基(AtpC)的合成,同時通過葉綠體轉基因技術對葉綠體中atpB基因(編碼β亞基)的起始密碼子進行點突變來抑制ATP酶的合成。
  • 模塊式植物表型分析技術方案(七) ——擬南芥UV脅迫的響應機制
    本研究中就使用了光合儀和光合聯用型FluorCam葉綠素螢光成像儀,同步測量了光合作用光響應曲線和CO2相應曲線。封閉式FluorCam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是目前國際上唯一可以進行葉片OJIP成像測量的商用儀器。在不需要成像圖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FluorPen葉綠素螢光儀測量OJIP曲線及相應參數。
  • 易科泰葉綠素螢光技術國內應用案例
    葉綠素螢光具有靈敏、快捷和對植物無損傷的特點,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一個敏感的探針。葉綠素螢光在植物脅迫、病害檢測、表型研究、突變體檢測等植物科學方面廣泛應用。  北京易科泰生態技術有限公司獨家代理的歐洲PSI公司的FluorCam葉綠素螢光系統及手持式螢光儀等產品,已經得到全國各大高校、農科院等研究機構的認可和使用,與中科院植物所、中國農大等頂尖單位進行合作交流。同時,國內外發表的文獻已經超過500多篇,本文就近期國內用戶發表的文獻進行介紹。
  • FluorCam-OJIP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落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科院海洋所將利用該系統開展海藻光合功能基因、遺傳發育及新品種選育等研究。左圖:安裝照片;右圖:現場測試的OJIP快速螢光動力學曲線 OJIP快速葉綠素螢光誘導動力學曲線是最經典的螢光動力學曲線之一,是深入研究光合作用原初反應的便捷方法。
  • 螢光顯微成像技術簡介
    光學顯微鏡將螢光光譜技術利用到顯微成像技術上可以基於樣本發射螢光的特性對單個分子物質的分布進行成像,監測細胞內部特定螢光團標記的成分的確切位置以及相關的擴散係數,其成像系統結構如上圖所示。3.2 結構光照明顯微成像技術寬場螢光顯微鏡低對比度的問題可以通過在系統中加入結構光照明調製來解決,如正弦條紋照明裝置,這樣就可以通過算法重建得到光學切片圖像,這種方法結構簡單容易實現且成像速度較快。
  • 綜述:螢光壽命顯微成像——技術和應用
    若成像基於螢光發光團的螢光強度進行數據分析,則可稱之為螢光強度顯微技術。此類顯微技術通過顯微鏡的目鏡收集樣品各個位置的螢光強度,便可以得到生物組織的形貌,具有較髙成像空間解析度,但受螢光團濃度的影響,其測量精度和定量分析能力都不理想。
  • 葉綠素螢光研究的全球趨勢及未來十年的預測
    葉綠素螢光(Chlorophyll Fluorescence)是探測植物光合作用和脅迫的最廣泛使用的技術。
  • ​C3、C4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較
    C3植物如小麥、水稻、大豆等,通常被認為是高光呼吸、低生物學產量植物,高CO2補償點,淨光合強度低。C4植物如甘蔗、玉米、高粱等,被認為是相對低光呼吸、高生物學產量植物,低CO2補償點,淨光合強度高。兩者在維管束鞘細胞、葉肉細胞、花環結構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
  • Fluorcam大型開放式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 在河南農科院完成安裝
    研究領域涉及花生、棉花、大豆、油菜品種遺傳改良、育種技術、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等。  此次引進Fluorcam大型開放式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旨在利用葉綠素螢光成像技術在植物生理、光合機理等研究領域的獨特優勢,開展經濟作物育種篩選、抗病品種抗病機理等各項科學研究。
  • FluorCam葉綠素螢光成像技術應用研討會
    —— 會議時間 ——2020年7月7日 (周二) 14:30 – 15:30—— 會議主題 ——FluorCam葉綠素螢光成像技術及其應用葉綠素螢光成像研究技術介紹、國際知名的 FluorCam產品功能介紹及安裝應用案例等—— 主講人 ——李 川北京易科泰公司Ecolab實驗室高級工程師研究領域:植物/藻類光合作用機理、植物逆境脅迫、植物生理生態、
  • 論文推薦||珍稀瀕危植物毛果木蓮幼苗光合特性及對遮陰處理的響應
    對光環境適應策略有差異的植物有不同的生態習性。目前,光環境影響瀕危植物的更新方面已經得到關注,如通過人工遮陰方法模擬不同光環境,以探究不同光環境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反應,這些研究成果可作為瀕危植物的就地/異地保護及繁衍等的理論指導依據。
  • 全球視角下葉綠素螢光技術的使用趨勢及展望
    每天收到這樣的好資訊近日,Plant Phenomics在線發表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lonso Zavafer等人題為《Global Trends of Usage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Projections for the Next Decade》的研究論文。
  • Plant Growth Regulation:植物葉片色素功能與反射光譜指數的變化
    不同發育階段葉片的葉綠素螢光成像葉片發育過程中,其色素組成是受調節的。為了更好地了解色素的功能,本文研究了六種亞熱帶景觀植物葉片龍船花(Ixora chinensis Lam)、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 Linn)、紅楠木(Eugenia oleina Wight)、芒果(Mangifera indica L.)
  • 用哪些葉綠素螢光參數可監測植物熱脅迫
    由於要經歷漫長的炎熱夏季以及未來全球變暖的預期,植物熱脅迫成為科學界普遍關注的課題。已經使用許多不同類型的測量來研究植物熱脅迫,包括NPQ,Fv/Fm,OJIP和量子光合產量Y(II)的葉綠素螢光測量。本應用指南討論了哪些協議是最有效,最快和最容易測量的。
  • 光合參數與螢光參數之間的關係
    光合參數與螢光參數之間的關係   光合參數和螢光參數往往會同時出現在光合研究的相關文獻中。一般來看研究光合生理的實驗都要有光合參數也有螢光參數,數據才顯得完整。近年來隨著高精度、高時間解析度的螢光儀(如英國Hansatech公司的FMS-2螢光儀,Handy PEA植物效率儀)的問世,兼且螢光儀以其測定方便,快捷,數據量大等優點很快受到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睞。涉及螢光參數的文獻也越來越多。甚有些不太清楚的人甚說螢光參數就可以完全代替光合參數,不用測定光合直接測定螢光參數就可以。然而光合和螢光之間究竟是怎麼樣的關係呢?我們實驗的時候怎麼選取呢?
  • 可攜式土壤呼吸和植物生理生態定點觀測系統在內蒙農牧科學院驗收...
    :  n  土壤呼吸速率  n  植物生理生態指標,包括莖流、莖杆生長量、葉溫、冠層溫度、空氣溫溼度、風速風向、光合有效輻射、土壤水分、降雨量等  n  葉綠素螢光參數,如F0、Ft、Fm、Fm』、QY、QY_Ln、QY_Dn、NPQ、Qp、Rfd、PAR、Area、Mo、Sm、PI、ABS/RC等50多個葉綠素螢光參數,及3種給光程序的光響應曲線、3種螢光淬滅曲線
  • 植物病害檢測評估技術方案
    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影響下,發生一系列形態、生理和生化上的病理變化,阻礙了正常生長發育的進程。植物在病原物的侵害影響下生理機能失調、組織結構受到破壞。植物病害是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的拮抗性共生,其發生和流行是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結果。植物病害多發生在植物的葉片,從而影響植物葉片的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