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orcam大型開放式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 在河南農科院完成安裝

2021-01-09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日前,我公司的Fluorcam大型開放式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成像面積達20*20cm)在河南農科院完成安裝與調試,將為經濟作物(花生、大豆、棉花等)的育種、栽培等相關科研貢獻力量。

  

  

  河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建設了國家油料改良中心河南花生分中心、國家大豆改良中心鄭州分中心、農業部黃淮海油料作物重點實驗室、花生遺傳改良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研究平臺。研究領域涉及花生、棉花、大豆、油菜品種遺傳改良、育種技術、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等。

  此次引進Fluorcam大型開放式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旨在利用葉綠素螢光成像技術在植物生理、光合機理等研究領域的獨特優勢,開展經濟作物育種篩選、抗病品種抗病機理等各項科學研究。

  

​上左:感染了褐斑病的花生葉片。上右:該葉片的QY成像圖

  

上左:QY值大於0.5的成像圖。上右:QY值小於0.5的成像圖

  北京易科泰生態技術有限公司(www.eco-tech.com.cn)和易科泰生態技術Ecolab實驗室致力於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國際先進生物生態科研技術,提供植物表型分析、作物脅迫敏感性與抗性檢測、光養生物反應器/藻類培養與在線監測、生態毒理學檢測技術方案和實驗服務與合作。目前實驗室配備有FluorCam封閉式螢光成像系統、FluorCam可攜式螢光成像儀、FL3500葉綠素螢光儀、AquaPen藻類螢光儀、PlantPen手持式螢光儀、FMT150光養生物反應器、MicroMac1000全自動營養鹽分析監測系統、FMSCO2/O2呼吸測量分析系統等,歡迎聯繫實驗合作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焦點

  • FluorCam大型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落戶河北農大
    ​近日,北京易科泰生態技術有限公司為河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安裝了一套FluorCam大型開放式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該系統能夠快速靈敏、無損傷、反映光系統II對光能的利用,相比於葉綠素螢光儀,具有高通量和直觀易讀的特點,是研究植物光合生理狀況、植物與逆境脅迫關係的極佳工具。該系統的落戶為園藝學院對優質白菜、茄子品種的選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 FluorCam-OJIP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落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近日,北京易科泰工程師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安裝了1套FluorCam封閉式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該系統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進行OJIP成像分析的系統。
  • FluorCam葉綠素螢光成像技術應用研討會
    —— 會議時間 ——2020年7月7日 (周二) 14:30 – 15:30—— 會議主題 ——FluorCam葉綠素螢光成像技術及其應用葉綠素螢光成像研究技術介紹、國際知名的 FluorCam產品功能介紹及安裝應用案例等—— 主講人 ——李 川北京易科泰公司Ecolab實驗室高級工程師研究領域:植物/藻類光合作用機理、植物逆境脅迫、植物生理生態、
  • FluorCam螢光成像系統落戶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近日,北京易科泰生態技術有限公司在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安裝了FluorCam封閉式GFP/Chl. 螢光成像系統,用於植物葉綠素(Chl)螢光成像分析和GFP綠色螢光蛋白成像分析。
  • 易科泰葉綠素螢光技術國內應用案例
    北京易科泰生態技術有限公司獨家代理的歐洲PSI公司的FluorCam葉綠素螢光系統及手持式螢光儀等產品,已經得到全國各大高校、農科院等研究機構的認可和使用,與中科院植物所、中國農大等頂尖單位進行合作交流。同時,國內外發表的文獻已經超過500多篇,本文就近期國內用戶發表的文獻進行介紹。
  • 葉綠素螢光測定、成像培訓講座
    而葉綠素螢光儀是研究作物光合作用的最有效輔助手段之一,對研究作物光合生理、高光效利用、光合調控、逆境脅迫以及植物與環境的相互用作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實驗室根據科研需求,再次購置可攜式葉綠素螢光測定儀。至此,實驗室已有可攜式葉綠素螢光測定儀、調製葉綠素螢光成像系統和雙通道葉綠素螢光測量系統等葉綠素螢光測定、成像儀器。
  • FKM葉綠素螢光顯微成像技術研究C4植物葉片花環結構的光合特性
    而對於光系統II(PSII)來說,過剩光能最快速的分子適應機制是與葉黃素循環相關的非光化學淬滅(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過剩光能通過NPQ以熱能形式耗散,保護光系統II免受光抑制和光損傷。
  • 會發出螢光的葉綠素(下)
    但這次是科學家第一次在涉及到光合作用的生命系統中證實了量子效應的存在。該研究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植物、陽光以及與其相關的許多事物,還可能為我們帶來酷炫的新技術。接下來就讓恐龍哥哥為你解讀一下。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綠色植物、和某些細菌利用葉綠素,在可見光的照射下,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主要是澱粉),並釋放出氧氣的生化過程。
  • 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監測葉綠素螢光
    一切的起點,要從被稱作「光合作用的籤名」——葉綠素螢光現象說起。植物葉綠色分子吸收光輻射後,大部分能量用於進行光合作用,一部分光能轉化為熱量耗散掉,很少一部分能量轉化為波長更長的光,即葉綠素螢光。葉綠素螢光與光合作用密切相關,因此可用於檢測植被狀況,估算總初級生產力,也就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碳總量。
  • 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監測葉綠素螢光
    一切的起點,要從被稱作「光合作用的籤名」——葉綠素螢光現象說起。  植物葉綠色分子吸收光輻射後,大部分能量用於進行光合作用,一部分光能轉化為熱量耗散掉,很少一部分能量轉化為波長更長的光,即葉綠素螢光。葉綠素螢光與光合作用密切相關,因此可用於檢測植被狀況,估算總初級生產力,也就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碳總量。
  • Pearl Imager活體成像系統——靈敏,簡單,高效的螢光成像技術
    Pearl Imager活體成像系統(圖1)極大的彌補了傳統螢光成像的缺點,其獨特的近紅外螢光優勢大大推動了螢光成像在各種生命活動、疾病過程深入認識中的應用。Pearl Imager活體螢光成像系統     Pearl Imager螢光成像技術特點:    對於任何的活體光學成像系統,檢測組織滲透的深度是考慮最多的因素,而這一因素又和光吸收;光散射;螢光發散以及組織吸收係數息息相關。良好的背景噪音和信噪比,較高的靈敏度也是活體成像的關鍵之一。
  • 葉綠素螢光動力學曲線和快速葉綠素的異同
    葉綠素螢光動力學曲線和快速葉綠素螢光誘導動力學曲線的異同   早在1931年Kautsky和Hirsh就認識到光合原初反應和葉綠素螢光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們次報告了經過暗適應的光合材料照光後,葉綠素螢光先迅速上升到一個值,然後逐漸下降,達到一個穩定值。此後,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步認識到螢光誘導動力學曲線中蘊藏著豐富的信息。
  • 利用衛星遙感技術,來監測葉綠素螢光
    我們都知道植物是靠著光合作用來給自己提供「呼吸」的,而為這個過程發揮關鍵作用的就是植物的葉綠素。目前我們已經掌握了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監測葉綠素螢光,以此來研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早在幾十年前,人們就已經發現了葉綠素這種物質,並且植物學家也已經認可了這種通過對於鋁塑進行標記的螢光監測手段。
  • LCproT新一代智能光合作用測量系統
    ,從而有效避免測量和環境控制響應時間慢、氣滯及水汽管路凝結等問題  強大的系統擴展功能,可與葉綠素螢光儀、FluorCam葉綠素螢光成像無縫聯接同步測量光合作用與葉綠素螢光參數等  高於環境溫度15度或低於環境溫度10度或跟隨環境溫度模式)  不具備  溼度調控  0-75mbar溼度調控  不具備  GPS  具備  具備  可更換測量室  寬葉室、窄葉室、針葉室、擬南芥等小型葉室、果實測量室、多功能測量室、土壤/小型植物測量室  葉綠素螢光測量
  • 【中國新聞網】中國成功研發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
    【中國新聞網】中國成功研發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 2020-05-20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中科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在成功研發出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及手術導航技術基礎上,進一步利用螢光探針吲哚菁綠(ICG),開展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在人體肝癌成像上的應用,解決了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臨床轉化的問題。
  • 葉綠素螢光研究的全球趨勢及未來十年的預測
    葉綠素螢光(Chlorophyll Fluorescence)是探測植物光合作用和脅迫的最廣泛使用的技術。
  • 中國農科院研究人員解析葉綠素合成關鍵酶原葉綠素酸酯氧化還原酶的三維晶體結構!
    近期,Nature 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聯合國內外相關單位共同完成的題為「Structural basis for enzymatic photocatalysis該研究首次解析了葉綠素生物合成關鍵酶--光依賴型原葉綠素酸酯氧化還原酶(LPOR)的三維晶體結構,揭開了光合作用終極能量來源的生物學轉化「閥門」真實結構,闡明了光碟機動酶的結構學基礎和光依賴型還原酶的動力學機制。
  • 專家報告 | 葉綠素螢光衛星遙感—原理與應用
    日光誘導葉綠素螢光(SIF)是近十年植被遙感領域最亮點的研究前沿。自然光條件下,SIF信號不到入射能量的1%,地表微弱且與反射光混疊的葉綠素螢光還受到大氣輻射傳輸的強烈幹擾,如何利用衛星遙感方式,將微弱的SIF信號,從背景反射光中高精度分離並探測出來,具有極大的科學挑戰。
  • 黑龍江開放式球墨鑄鐵X射線實時成像有限公司-採購
    黑龍江開放式球墨鑄鐵X射線實時成像有限公司-採購,這些結構件將成為主要承力部件,它們不但型面複雜,而且因製造方式多採用整體成形技術,因此,其檢測方式及關心點與過去用傳統方式製造的複合材料結構將有明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