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主義」:非黑即白的世界觀如何讓你走向深淵?

2020-12-02 暖心理精選

作者:譯言讚賞

來源:譯言(ID:yeeyancom)

想想那些你認識的最幸福、適應性很好的人——你對他們的思維方式有什麼看法?他們是否固執己見,世界觀非黑即白?對自己和身邊的人是否要求刻板?當面對壓力、遭遇不幸時,他們會不會容易舉輕若重,難以釋懷?總之,他們是否具有絕對主義的思維方式?

「絕對主義」是指規模或機率中表示總體性的概念,短語和詞語。絕對主義思維沒有細微差別,它忽視給定主題的複雜性。

絕對主義通常有兩種形式「二元式思維」「絕對命令」。二元式思維——也可指「黑和白」或「全或無」的思想,描述了一種二元觀,即生活中的事物不是「這個」,就是「那個」,沒有中間物。絕對命令是人們為自己和他人提出的特別嚴格的要求。該術語借鑑於伊曼紐爾·康德的道德哲學,其基礎是以義務和規則為基礎的道德準則。

在我們的研究中(更廣泛地說是臨床心理學),絕對主義思想被認為是一種不健康的思維方式,它會破壞情緒的調節並阻礙人們達成目標。然而在不同程度上,我們所有人都傾向於這種思維——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因為這比處理生活中真正複雜的事物要容易多了。1984年美國心理學家蘇珊·費斯克和雪萊·泰勒首次引入認知吝嗇這個術語,它描述了人類如何尋求最簡單和最不費力的思維方式。細微差別和複雜性是昂貴的——它佔用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所以我們儘可能地試圖走捷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歧視和偏見,且形成習慣。這就是為什麼啟發式研究(出於直覺的「直覺」判斷)在行為經濟學和政治科學中如此有用

但是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通過絕對主義思維節省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有代價的。為了成功應對生活中的事情,我們需要欣賞細微差別,理解複雜性並接受靈活性。當我們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比如我們的目標、關係和自尊屈從於絕對主義思維時,那後果會是災難性的。

《臨床心理科學》最近的一篇研究報告中,我與我的合作夥伴,英國雷丁大學的神經科學家湯姆·約翰斯通一起研究了不同心理健康聊天群組中的6400多名在線成員們的自然語言中的絕對主義思維。從一開始,我們預測那些有抑鬱、焦慮和自殺意念的人會有更為絕對主義的看法,並且這將表現在他們的語言風格上。

從癌症到養育子女主題,與19個不同的在線控制聊天群組相比,抑鬱症和焦慮組普遍的絕對主義話語大約高出50%,自殺意念組則高出大約80%

以前,心理健康障礙最著名的語言標記是過度使用第一人稱單數代詞,如「我」,「我」和「我」,而較少使用第二和第三人稱代詞。這種使用代詞的方式反映了抑鬱症中常見的孤立和自我關注症狀。消極情緒詞也是心理健康障礙的一個強有力的語言標記,然而研究人員已經表明,實際上,代詞在鑑別抑鬱症上更可靠。

我們發現普遍的絕對主義詞彙比代詞和負面情緒詞彙都更適合做標記。與代詞相比,他們在心理健康組和對照組之間產生了更大的差異,他們更好地跟蹤了心理健康組,而不是負面情緒詞。矛盾的是,與自殺意念組相比,消極情緒詞在焦慮和抑鬱症組中使用的更普遍。

我們是如何知道,絕對主義詞彙的大量使用實際上反映了絕對主義思維,而不僅僅是極端情緒和心理困擾的結果呢?在第二項研究中,我們計算了事先和絕對主義思維(邊緣型人格障礙和飲食失調)有關的心理健康狀況下,絕對主義詞語的普遍,以及和絕對主義思維無關的心理健康群體的詞彙使用(創傷後應激障礙和精神分裂症)。

所有小組都表明,雖然具備同樣程度的心理壓力,但只有事先與絕對主義思維相關的群組才提高了絕對主義詞語的使用水平。這證實絕對主義詞語的大量使用只針對絕對主義思維,而不是針對心理困擾本身。

儘管存在相關性,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絕對主義會導致抑鬱。在第三項研究中,我們測試了這樣的群組,參與者認為他們已經從抑鬱症狀中恢復過來,並寫出了對於恢復表示積極,鼓勵的帖子。

我們發現,積極情緒詞彙的使用提高了大約70%但他們繼續高頻率使用絕對主義詞語,這尤其高於對照組,且更接近於焦慮和抑鬱組的水平。關鍵在於,那些以前具有抑鬱症狀的人更有可能再次患病。因此,即使當前沒有抑鬱症狀,他們更傾向於絕對主義思維這種做法表明它可能在導致抑鬱發作中發揮作用。

這些研究發現為近來進入臨床心理學的「第三波」療法提供了支持。其中最著名的是「正念」但他們都提倡靈活的觀點,接受和從信仰中獲得的自由。正念的早期代表是著名的心理學家約翰·泰斯代爾,他的實驗室已經提供了一系列經驗數據來支持其效力。在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2001年研究中,劍橋大學的蒂斯代爾及其同事發現,「絕對論,二元思維方式」預兆了將來抑鬱的復發。

很多人認為世界是嚴酷的,正是生活中的壓力和不幸使人們感到沮喪,而不是他們的思維方式。大大錯了!無數人遭受不幸,卻沒有感到沮喪或焦慮,而另一些人似乎並沒有遭受任何不幸,但卻滿是憂鬱和焦慮情緒。斯多葛學派的哲學家(和原來的奴隸)埃皮克特圖斯認為,『人們不是被事物幹擾,而是被他們對事物的看法所幹擾』。這是一種完全、徹底和絕對正確的態度。

譯者:曉曉曉萌199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譯言(ID:yeeyancom)

責任編輯 | Spencer、Claire

相關焦點

  • 中國「象牙女王」被判刑: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一畢業,楊鳳蘭就開始為坦贊鐵路建設項目擔任翻譯,並且在坦尚尼亞成家,生下一女,為了紀念非洲的經歷,女兒的名字還專門用了一個「非」字。後來,她擔任坦尚尼亞中非民間商會副主席,積極活躍於中非關係的建設中。而另一方面,和這些華人相處,你可能根本無法憎恨他們,你甚至會喜歡他們——因為他們對來自中國的、陌生的你非常友好,他們無條件關心你,幫助你。是這種糾結,讓我跟國際野保組織合作時立下了「不協助逮捕華人」的原則——儘管這個原則被很多外國人不理解,甚至是攻擊。
  • 鬼谷子:層次越高的人,越明白這個真相,這世界從不是非黑即白!
    由此可見,川總很可能不是故意的,他就是這麼一個「非黑即白」的人,比如他正忙著跟譚德賽論戰。現在都0202年了,這樣做是不是太幼稚了點呢?三當然了,不可否認這種極端的觀點總是很洗腦,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這個世界上就是非黑即白的。
  • 《寄生蟲》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總有一些灰色地帶!
    電影裡的富人你看到最後也不會覺得他們是壞人,而窮人呢,也不是我們在很多電影中會看到的那種敦厚老實的形象。你能感受到他們機靈也很狡猾。這些僅僅是他們能在社會上生存的必要前提。而狡猾和欺騙,在電影裡通過戲劇的方式被很好地消解掉了,所以最終在觀眾面前呈現出來的階級對立有很多的灰度,而不是非黑即白,因此也多了很多玩味的空間。
  • 絕對主義國家與現代性:源自歐洲的現代國家,如何成為一種世界潮流?
    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更多從結果而非原因來解釋國家之間的制度差異,更多從現代官僚制和憲政主義這種理性化進程來考察,較少考察理性化進程是如何遭遇傳統世襲制和專制的非理性化抵制的,故無法解釋不同國家在各種地緣軍事壓力下的結果,無法理解18世紀後期歐洲版圖上呈現出的不同的現代國家類型。因此,在作者看來,一個利維坦國家的基本形態,應該取決於政權體制的結構形式和國家機構的組織方式兩個因素的不同組合。
  • 《動物狂想曲》:哪有所謂的非黑即白
    由此可見,《動物狂想曲》裡的動物形象沒有非黑即白的標籤。大灰狼不見得狡猾兇狠,小白兔未必純潔,紅鹿也不是一直光彩照人。這世上並沒有所謂的非黑即白。
  • 大部分人的投資觀:線性思維,非黑即白,拒絕獨立思考...
    大部分人的投資觀:線性思維,非黑即白,拒絕獨立思考......中國確實是全球範圍內最大的一片韭菜田!情緒、衝動、線性思維、非黑即白、既要又要還要、渴求一夜暴富、拒絕獨立思考、陰謀論、喜歡吃福利……說白了,大家認定入世後的經濟增長,乃「理所應當」。而眼下的困境,更多的是有壞蛋,或者白痴所致。比如,川普這也就引出了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到底中國經濟輪轉的驅動器是什麼?
  • 「君子」、「小人」——非黑即白,論晏殊被「汙名化」的深層原因
    原本是在仁宗皇帝授意下推行新政,本是處在同一陣營的晏殊與範仲淹等人,在後世卻逐漸走向了「對立」。  不得不說,對於當時的君子黨來說,已經被政治利益衝昏頭腦,他們對於評判是非曲直的度量衡,完全趨向於「非黑即白」。
  • 《非黑即白》蛇蠍女主太上頭,短短12集,卻拍出了美劇的燒腦味道
    其中,一部12集的搜狐視頻自製的《非黑即白》引起了觀眾的追捧。目前,無論是會員還是非會員,只要打開搜狐視頻都能觀看此劇。一部雙男主的古裝劇《陳情令》大火,肖戰飾演的魏無羨,王一博飾演的藍忘機都成為觀眾心目中的優秀男主,二個演員給這兩個角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肖戰和王一博成功出圈,成為頂流。
  • 沒那麼多非黑即白
    所謂的灰色,就是既不是黑色、也不是白色,而是介於黑白之間、既黑又白的顏色。在我們小時候,歷史老師也好,父老鄉親也罷,總是告訴我們某某某還是個好人、XXX是個壞人,比如張居正是好人,白的、嚴嵩是壞的,黑的。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有時候,好人也會做黑事。
  • 《迷途深淵》前言
    都市、校園、愛情、驚悚、恐怖、懸疑、刑偵,甜蜜、欺騙、背叛、反轉,你想要的全都有。 富家大少爺校園養成記,看富少李淵怎麼從直男變成暖心男友,從小白變的逐漸沉穩。 小小的305宿舍,四個人各懷心思。都是棋盤中的棋子,這盤棋最終誰能奠定勝局?
  • 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克蘇魯系電影推薦
    評語:這部電影雖然是克蘇魯世界觀的故事架構,但是整體效果差強人意,角色著急,智商低下,劇情較迷。2016年還有人拍非商業的克蘇魯世界觀電影,可見導演也是個狼人。作為克蘇魯迷忽略劇情的話,可以用獵奇心態去觀摩一下裡面的怪物,但如果你喜歡克蘇魯的同時還喜歡那種角色蠢萌,動作呆傻,表演僵硬,番茄血漿,腦洞黑大的電影話,這也不失為一部佳片。
  • 彭軻:西方對共產主義中國的態度,一直是非白即黑
    當代中國並不在意別人如何看自己,正穩步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也不在意別人如何看自己對社會的嚴格控制,很多美國人和歐洲人都擔心中國正在崛起成為一個掌握了高科技的反烏託邦。然而西方的這種焦慮感與中國並沒有太多關係,它其實更多地反映了西方對自身未來的悲觀判斷。
  • 性取向並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個連續譜?
    事實證明,性取向從來就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它反而是一個連續譜,基因和環境一起決定了人們的性取向,以及人們性取向表達的可塑性,甚至還決定了性取向隨時間變化的程度。石牆暴動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很難做到客觀地看待同性戀。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對同性戀的偏見來自聖經裡的內容。
  • 十分鐘帶你看完《黑暗之魂》全部世界觀與劇情
    所以我整理了一些關於黑魂世界觀的的資料,讓喜歡這款遊戲的玩家更了解這款遊戲。所有的一切都將失去;一旦你顯現了〝刻印〞。那是詛咒的證明。黑暗之印。無論過去未來,甚或是光明。當連失去的事實也不再記得,你將成為非人。...........你應已知曉。不,不知道也好。
  • 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
    「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電影《唐人街探案2》裡肖央說過,遊戲《王者榮耀》裡成吉思汗說過,這句話出現過的地方有很多,那麼原話出自哪裡,你知道嗎?圖片.源於百度尼採對於這句話的論述是持之以一種懷疑論的態度,「與魔鬼搏鬥的時候要謹防自己也變成魔鬼」。
  •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這句話如何理解
    原文出自尼採的《善惡的彼岸》,整句話為:「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一、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這句話的意思是,與強大的敵人戰鬥的時間長了,必定因為過多的關注和了解,讓自己也成為像對方那樣的人;當你審視邪惡的時候,邪惡也如同一面鏡子審視著你的內心。人性是複雜的,沒有單純的善,也沒有單純的惡,很多時候,兩者之間是相互轉換或者共存的。
  • 5本克蘇魯風格小說推薦,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推薦5本克蘇魯風格小說推薦,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第一本:《不可名狀的日記簿》 作者:悲傷之人的絕唱書評:克蘇魯跑團文,不可名狀的日記簿是一款全球同步發行的完全潛入式遊戲,以跑團內容為核心,讓所有玩家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觸。
  • 食品安全難以做出「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斷
    是否安全不是一個「黑」與「白」的二元判斷。它是一個從小到大的連續變量——所謂的「風險」,不會有「零」,現代社會也很難有「巨大」。我們所面對的,是「多大的風險算有害」,與「多小的風險算安全」。  許多人會說「我一點風險也不想要」——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安全風險」與食品成本密切相關,風險越小,成本越高。比如黃麴黴毒素是強致癌物,但它在糧食生長中幾乎無法避免。
  • DNF一萬次深淵測試數據:畢業時的深淵次數決定你是歐皇還是臉黑
    DNF從來不缺人才,今天一位暴躁老哥二話不說直接甩出了10000次深淵數據圖,及相關結論,驚呆了一票勇士,我們一下來看看他說了什麼。玩家:dnf看爆率沒用的。。,我一個月前出了啟明星,然後這個月連續清泉,氣氣畢業了。
  • DNF「氪不改命玄可改非」,每日深淵頻道推薦,幫你圓夢!
    以後每天上午10點,準時為大家帶來深淵頻道推薦,想要「脫非入歐」的兄弟們,注意關注歡樂Tree查看每天更新的刷深淵頻道了!今天的幸運史詩裝備是啟明星的指引,還在為刷不齊恍惚之境套的兄弟們,你們可要好好看今天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