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享的一篇議論文很多家長非常的喜歡,今天再次分享一篇議論文的寫法,希望對孩子們有所幫助
議論文是議論說理表達作者的見解和主張的文章。一篇完整的議論文應當具有論點、論據和論證三個要素。論點就象一面旗幟,要讓這面旗幟飄揚起來,就必須有堅強的支柱這支柱就是論據。加上確鑿充實的論據,就是一篇好的議論文。在寫作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審題
論述文是一種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議事說理為主要內容的文體。審題即仔細研究分析題目或材料(材料作文)的意義和要求,做到定範圍、定中心、定角度、定寫法。議論文常見的幾種審題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辨析議論文標題中常見的詞
論:針對一事一物作較深刻的分析和闡述,在論述事物的基礎上要求能聯繫實際。
辨:即辨別。以辨為中心詞構成的文題,都要求文章或分辨真偽正誤,或區分事物性質,或闡述正確觀點。在寫作中還要求有較強的論辨色彩。
說:是解釋的意思,要求闡發事物所含的道理。這類題目的文章屬於闡釋性議論文。寫作時要求議論中有趣、說理明白透徹。
談:就像與人說話一樣說清事理,態度要誠懇,語言要親切、不板臉孔。
贊:正確歌頌,既要講述事物的性質和要求,又要求表彰歌頌。這類文章的議論往往與抒情敘事混合在一起。
議:對是非曲直發表自己的意見,屬雜感性質的議論文。-般僅著眼於基本道理的闡述,議論的角度宜小,文章的結構包較簡明。
評:對一種觀點作者有鮮明立場的評判,或褒或貶,但都以理服人。
駁斥:用於駁論性文章,擺事實、講道理,擊中論駁的要害,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立場。
2.認清題目和論點之間的關係
為準確地確定議論文的論點,必須認清題目和論點的關係。一般說來,題目和論點之間有以下五種關係。
(1)題目本身就是論點或含有論點。在邏輯上,論點是用判斷形式表現的;在語法上,論點是以句子形式來表現的。這類題目在議論文寫作中較多,也較容易確定它們的論點。
(2)題目僅提供了提煉論點的範圍(如「小議金錢」)。
(3)題目含有比喻意義。審題時,要找到它的比喻義,然後再根據比喻義來確定論點。如《滴水可以穿石》。
(4)題目是問句的形式,其答案就是文章的論點。
(5)題日由兩個概念組成(如《求學與愛國》)。審這一類題目時,要搞清兩概念的含義及兩者的關係,準確揭示兩者的關係。只有這樣,才能確定好論點。
二、辯證的分析
寫議論文,常會犯一種說過頭話的毛病。強調某種道理,但由於強調得太過分,成為偏理。例如,有的同學寫《逆境與成才》這樣篇議論 文,在闡述逆境能激勵人成才這個觀點時,舉了古代的左丘明、司馬遷,當代的陳景潤、張海迪等在逆境中成長的例子後寫道:「只有在艱難的環境中,才會激勵人成才,所以我們要成才,就必須自覺地到艱苦的環境中去經受考驗。」這個觀點,粗略一看是不錯的。但事實上它只強調了事情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在順境中更出人才的道理,就無形中被否定了。其實,我們當代的青年,生活在社會主義祖國的大地上,有較好的物質條件,是更應成才的。能不能成才的關鍵是在於一個人有沒有大志,有沒有勤奮踏實、刻苦努力的精神....這樣認識,才比較辯證較為深刻。如何將道理說得辯證深刻呢?就需自覺地運用唯物辯證法去觀察、分析問題,唯物辯證法要求我們客觀地、聯繫地、發展地、全面地看問題。我們如果在作文過程中自覺地運用唯物辯證法去分析問題,闡明道理,就可以防止以偏蓋全的毛病。把道理說得深刻,就比泛泛說理高出一籌。
三巧妙論證
要把議論文寫好,講究一點論證的技巧是很必要的。往往由於恰當運用了某一種論證方法,使文章或通俗易懂,或形象生動.或邏輯嚴密,從而增強了說服力。下面介紹幾種行之有效的論證方法。
1.根據典型事實進行論證
我們在文章中闡明正確的觀點或反駁錯誤觀點,往往舉出一定的事實作為論據,這種論證很有說服力。
運用這一方法須注意:
第一,事實必須確鑿可靠。如果只舉一些道聽途 說或未經核實的事,看來似乎有了根據,其實只是浮而不實,不能真正說明,而且很容易被推翻。
第二、事實必須有一定的典型意義和代表性。事實多不一定等 於理由充足,傳說一一個師傅要考兩個徒弟,每人給他一值籮花生看誰能最快地答出每個花生仁是不是都有粉衣包著。大徒弟趕緊一個一個地剝去了。二徒弟端詳了一番,然後從肥瘦熟生等各種類型裡揀了幾個,總共不到一把。剝完這一把花生,他就得出結論說,所有的花生仁都是用粉衣包著的。這二徒弟用的是典型事例進行論證的方法,是簡潔而有說服力的。
2.根據科學原理進行論證
有時寫議論文,主要根據正確可靠的科學原理進行論證。運用這一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對經典著作必須完整地、準確地理解它、運用它,絕不能斷章取義或牽強附會。
3.比喻論證
比喻論證是用人們熟悉的、易懂的具體事物來證明人們較生疏的、難以理解的抽象道理的種論證方法,例如魯迅在《拿濟主義》一文中,+分巧妙地論述了對待外國文化批判與繼承的關係。
4.類比論證
類比就危通過與同類事物作比較,來揭露某事物本質的論證方法。
在進行類比論訛時,要特別瞥惕出現機械類比的錯誤。所謝機被類比就是只羅列些現象進行類比,或者把實質上不同的東西生拉硬扯地拿來進行類比。這樣的類比不但不能證明出正確的道理,甚至會導出謬誤。
5.層進論證
層進論證,是指對文章的中心論點一層比層深人地進行論證,最後得到結論的方法。這種方法在駁論中用的較多,其特點是由淺人深,由表及裡,從而能透過現象,抓住本質。 層層深人,是寫好議論文的一個重要條件。有的同學不懂這個道理,在寫議論文時,不是先把論述的層次理清楚,先說什麼,後說什麼,使之由淺人深,步步深人。而是抓到什麼寫什麼,層次不清,甚至次序顛倒,形成文章虎頭蛇尾,缺乏後勁。這樣的議論文是很難說服讀者的。
6.反駁要擊中要害
寫議論文經常要用到反駁。把錯誤的理論駁倒了,正確的理論也就立得住了。怎樣才能反駁有力呢?這裡用得著一句俗話:「打蛇要打七寸」,「七寸」是蛇的要害所在,打中了就能置於死地。寫駁論文章也一樣,必須抓住實質,擊中要害,文章才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