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難產緊急求助 專家支招在其產道內滴石蠟油
紅網5月31日訊 (瀟湘晨報記者 蔡侃)劉先生有兩隻烏龜養了15年了,一直很聽話。可最近3天,其中較大的那隻龜女總顯出很煩躁的樣子,在家裡轉來轉去,劉先生仔細觀察,發現它是要下蛋了,但卻遭遇了「難產」。
兩隻烏龜已養15年很通人性
劉先生住在長沙市韭菜園路附近,家裡的兩隻烏龜最開始是孩子養,那時它們身長才5釐米左右,後來孩子長大出國了,小烏龜也長大了,大的身長已經有18釐米左右。「養了15年,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劉先生說,平時大烏龜和小烏龜就放在洗手間的一個臉盆裡,每天早上他去洗漱,小烏龜總要從盆子裡爬到他腳上來,等他把它捧起來放在手上,小傢伙就會伸出腦袋,將一條腿提起,另外3條腿立在手掌上。
劉先生說,它們一直很聽話,很通人性的,「有一次想放生,可放不掉,他們自己又回來了」。但是這3天,龜女突然變得不聽話了,從臉盆裡爬出來到處轉悠,還發出「啊、啊」的叫聲。
要下蛋了可三天也沒下出來
前天下午家裡剛好來了客人,龜女又在家裡四處亂竄,被劉先生一不留神關在了陽臺上。晚上,它不停地「敲門」。開始劉先生以為是天氣太熱引起大龜病了,但昨天早上,無意中他發現烏龜後面鼓起兩個坨,一摸,硬硬的。「原來是要下蛋了!」劉先生很欣喜,可是又發愁,它怎麼三天還下不出來呢?
看著大龜可憐的樣子,劉先生很著急。突然想到電視裡的海龜就是在沙灘上下的蛋,於是他趕緊弄來一大袋子細沙,倒在一個大臉盆裡,將大龜放進去,而大龜也安靜下來。隨後,劉先生就上班去了。
上午11點多,劉先生放心不下龜女,開車回家一看,它又從臉盆裡爬出來,躲在了客廳的桌子底下,還是沒有下出蛋來。「我也沒見過烏龜下蛋,還真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環境。」劉先生想到了求助本報。
專家支招讓主人做助產士
記者請教了長沙動物園獸醫院副院長胡曉寧,他指出,母烏龜養了十五六年後便會下蛋,一般是窩在細沙裡就能下。像這隻烏龜三天還沒下出蛋估計是「難產」。主人可以在其產道內滴上石蠟油,以滋潤產道,並讓它多喝水。此外,人還可以輔助它下蛋,就是按住蛋慢慢地摸,朝外擠。等烏龜下完蛋後可餵一些消炎藥給它吃。
[新聞回放]
剖腹取出14個龜兒子
2005年6月23日,成都416醫院成功搶救了一位特殊的「超級媽媽」:7名醫護人員及動物員的獸醫耗時2小時為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凹甲陸龜做了剖腹手術,共取出14個烏龜蛋。該手術不僅驚呆了現場所有人員,還創下成都醫療史上的奇聞,並誕生了一種新手術——烏龜難產手術。
醫護人員想盡辦法才將麻醉藥注入烏龜的體內,成功為其全身麻醉。由於烏龜的腹甲特別硬,主治醫生只得將它翻了個身,讓其四腳朝上,並拿來約為3毫米的鑽頭,小心翼翼地在腹甲上鑽了三個約為3釐米左右的小洞,然後沿著這三個小洞,在腹甲上劃開一個約為5平方釐米的「小窗戶」,再小心翼翼地用手術刀劃開輸卵管,將手伸進去,先後取出14枚紅紅的、軟軟的烏龜蛋,最小的28.2克,最大的竟達34.1克,比鵪鶉蛋還要大許多。
(責任編輯: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