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版權到底是什麼版權?

2021-01-21 影視娛樂法

影視行業從業人員在將影視劇作品對外發行銷售授權時,會涉及到各種發行渠道,例如影院院線、網際網路、電視臺、廣播電臺、飛機、火車、汽車等。

其中在涉及到飛機系統時經常使用一個詞語:航空版權。

其實我國的著作權法中並沒有「航空版權」這個法律術語,那麼影視行業內的「航空版權」,究竟對應的是哪些法律術語呢?

航空版權如何進行定性,需要分兩種情況:

一、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

航空器上,在沒有實現網絡的情況下,涉及的是複製權、放映權;

如何將視聽節目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播放給乘客呢?

大致需要兩步:

第一步把影視劇作品拷貝到終端設備中,涉及的是複製權。

複製權,即以印刷、複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第二步打開終端設備,將影視劇作品放映給乘客,涉及到的是放映權。

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二、在有網絡的情況下

在有網絡的情況下,包括點播系統、航空WIFI、航空區域網、航空網際網路,涉及的是信息網絡傳播權;

飛機上的WiFi服務分為兩種:

一種是區域網,類似於原先飛機上配備的娛樂點播系統,可以看電影、聽音樂、玩遊戲或是和同航班的乘客聊天。

另一種是空地互聯,通過衛星轉發數據實現空中上網,即不再是只能訪問飛機上的區域網,而是可以訪問外網網際網路。

信息網絡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實施信息網絡傳播權並不限於通過「網際網路」實施,也可能是「區域網」實施。

無論是通過航空區域網,還是航空網際網路,涉及的都是信息網絡傳播權。

航空版權到底是什麼版權?結論如下圖所示:

三、是否涉及廣播權?

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廣播權則是依託於無線和有線廣播信號技術向公眾傳播作品的權利。廣播是種非交互式傳播的方式,就是說公眾獲得作品的時間和地點是受到控制的。

因此目前在飛機上播放影視劇作品,是不涉及廣播權的。

四、是否涉及發行權?

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複製件的權利;

著作權法上的「發行權」要遠比影視行業內通常所說的「發行權」範圍要小得多,並且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此處發行的對象是有形載體。有形載體指的是作品的原件或複製件,此處的複製件指的是以印刷、複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原件製成的複製品,不包括以信息網絡方式傳播作品。因信息網絡傳播行為不存在有形載體,故而不構成侵犯發行權。

至於點播權、播放權,都不是法律術語,需要根據具體的場景來確定其權利性質。

以上你都搞清楚了嗎?

本文作者:影視娛樂法張春傑律師,未經作者許可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黑洞捅破版權「黑箱」 保護網絡版權我們需要做什麼
    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生產與流動的速度遠超以往,人們在對這些信息的使用和消費過程中,版權問題隨之而來。這不僅涉及利益的分配,也事關表達的自由。此次視覺中國事件,讓信息消費者、生產者多年積累的焦慮一併迸發:生產者擔心自己的勞動成果得不到保護,消費者害怕自己莫名其妙掉入「版權陷阱」。這些看似衝突的焦慮,其實都指向一個根本問題:什麼是版權保護的初心?
  • 花粥抄襲致歉再敲警鐘,音樂版權著作權到底是哪些?
    向花粥這樣自己作曲、作詞的音樂人才,在就音樂創造、音樂改編和音樂演繹方面來說靈感和靈性都要求不低,可以這麼快的做出回應想來對音樂版權和著作權還是很了解的。說到這裡,會有人問到底版權著作權是什麼啊?下面就聽小編來給大家解讀一下:一、什麼是音樂著作權?什麼是翻唱侵權?
  • 名詞解釋:版權產業
    名詞解釋  版權產業  版權產業的概念最早由美國提出。1959年,美國發表了《美國版權產業的規模》研究報告,1990年起,美國國際智慧財產權聯盟(IIPA)每隔一到兩年就發布一份版權產業報告。2004年,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對版權產業概念進行界定,認為版權產業是指版權可發揮顯著作用的活動或產業,包括核心版權產業(出版、錄音、電影、廣播電視、軟體、網絡等所有產值來自版權的產業,這也是狹義版權產業的概念)、部分版權產業(電視機、錄像機等為核心版權產業提供便利設備的產業)、相互依存的版權產業(建築、紡織、家具、玩具、燈具等與版權相關的產業)、非專用支持產業(批發、零售等促進版權傳播、發行的產業)。
  • 西安版權 |由「視覺中國事件」所看到的版權保護難題
    至此由一張黑洞照片所引發的視覺中國圖片版權爭議似乎終於塵埃落定。如今再回顧整個事件的發酵過程,暴露出來的其實是一直都沒有被充分重視的圖片版權保護問題。4月21日,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姚建軍在「助力一帶一路 建設大美西安」—2019文化金融法治(西安)高峰論壇上接受採訪時表示:「視覺中國事件引發了中國圖片版權領域的震撼,同時也引發了業界對版權保護問題的思考。」
  • 從視覺中國版權事件談起:濫用版權碰瓷式維權或違法
    ● 視覺中國並未獲得圖片版權,卻以權利人的名義銷售圖片版權或進行維權,這種行為侵犯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應當向權利人賠償損失。同時,對於付費購買圖片版權的使用者而言,視覺中國提供有權利瑕疵的圖片,也構成合同違約● 在智慧財產權的圖片領域,盜圖侵權現象常見,很多人主觀認為在百度搜索到的圖就能直接用。
  • 黑洞照片版權收費?視覺中國想錢想瘋了?
    但到了今天,中國圖片版權方視覺中國突然在其網站宣布這張照片屬於其擁有版權,用戶要想使用必須向視覺中國付費!筆者突然心中一股怒火躥升,科研的圖片什麼時候收費了?!       黑洞圖片版權到底屬於誰?什麼是CC4.0?那就是ESO所有官網發布的圖片、視頻您都隨便用,這叫CC4.0。任何人、任何機構都有免費、自由使用這些圖片的權利,標註一下來源就行。比如NASA在使用這種圖片的時候,就標註Credit:Event Horizon Telescope,et al。什麼是et al?這是拉丁文的縮寫,意思是除了EHT,還有其它機構有這圖的版權。
  • 一個音樂軟體不聽歌,還版權意識提高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手機裡下載了很多的音樂軟體,可是依舊不能滿足你聽歌的欲望,引得網友們紛紛吐槽;商家到底是怎麼了?是他們提高了版權意識嗎?還是有其他的隱情呢?
  • 透過「黑洞照片」爭議看圖片版權
    原標題:透過「黑洞照片」爭議看圖片版權 視覺中國不會想到,自己會因為一張「黑洞照片」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4月10日,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正式對外公布,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而視覺中國因將這張照片標為其「版權所有」而受到各界質疑,更引發法律界對圖片版權問題的廣泛探討。
  • 如何避免陷入版權「黑洞」?
    2019新媒體圖片版權行業高峰論壇在光谷圓滿舉辦!行業大咖熱議版權保護!    萬多:重視版權保護,避免圖片侵權  武漢市網絡媒體協會秘書長萬多重點從「什麼是版權圖片、如何重視版權保護、怎樣避免圖片侵權」等三個方面進行了精彩的分享。並向在場來賓們講述了幾個真實的侵權案例。
  • 版權推動音樂娛樂生態建設 酷狗參展2020成都數字版權博覽會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1月27日,2020成都數字版權交易博覽會開幕,展會以「版權新生態、數字新經濟」為主題,超300家企業參展,聚焦探索數字版權發展趨勢。作為參展企業之一,酷狗音樂現場展示依託6000萬版權曲庫,為用戶提供的「聽、看、唱、社交」 等多元音樂服務體驗,以及包括在線音樂、在線K歌、音樂直播等「一站式」音樂娛樂文化平臺。酷狗參展2020成都數字版權博覽會酷狗音樂十幾年來見證並推動著音樂市場的發展,是備受用戶及版權方、音樂人青睞的「常青樹」。
  • 還有什麼不是視覺中國的?一張黑洞圖片引出版權行業大「瓜」……
    還有什麼不是視覺中國的?什麼情況?200名科學家   橫跨5大洲8個望遠鏡陣列   耗資耗時無數才完成的國際項目   你視覺中國是出錢了還是出力了?
  • 新鮮趣事 | Netflix購買《流浪地球》版權
    ▼Netflix購買《流浪地球》版權 Netflix購買《流浪地球》版權
  • 《聲臨其境》引發版權維權連續劇?
    4月9日,VFine Music又發布了版權聲明,再次重申湖南衛視的上述行為涉嫌侵權。據悉,這不是雙方之間的第一次版權糾葛。就在兩個多月前,VFine Music曾指責湖南衛視旗下多檔綜藝節目涉嫌侵犯其多首音樂作品版權。截至目前,誰是誰非尚無結論。記者就此採訪湖南衛視,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湖南衛視尚未進行回應。
  • 最美的期待原唱到底是不是周筆暢 為何她沒有版權
    2018年的時候,《最美的期待》被評為流行音樂全金榜2018上半年20大金曲獎,據說這首歌的版權,當時是南徵北戰這邊賣給了《繭鎮奇緣》電視劇方,然後電視劇方又找到了周筆暢來唱,所以說歸根究底這首歌的版權在劇方手裡,周筆暢應該是沒有拿下這首歌的版權。
  • 「A站,你就會瞎買版權」
    事實上,《Rick and Morty》也確實在按照這樣的軌跡成長的:2019年7月10日,AcFun宣布買下《Rick and Morty》前三季所有劇集的版權,讓《Rick and Morty》成為了A站獨播,順便引進了相關周邊;2019年11月,A站再次購買了《Rick and Morty》第四季的版權,試圖與北美市場保持同步更新——套用上面論證的公式,再考慮到A站背靠的快手生態
  • 顏強專欄:版權驚變英超退場 體育並非不可或缺
    版權驚變,英超退場一條推送,驚起一瀾死水。英超新賽季即將開賽前,英超官方宣布取消中國大陸地區媒體版權,5.25億英鎊的合同。之前英國媒體已經傳了一個多月,認為「海外版權收入危險」,這當中突出案例,就是英超海外賣得最貴的中國大陸地區媒體版權,在合同執行付款上,出現了「嚴重滯後」。英超2010—20賽季最後10輪比賽,都是疫情之後重啟空場進行,新賽季何時恢復觀眾入場猶未可知,媒體版權收入尤其重要。
  • 馬來西亞猴子瘋狂自拍:版權歸誰?
    這些照片很快地吸引大家的關注,成為全球媒體的頭條,有人討論照片的真偽,也有人好奇版權是黑冠獼猴的還是屬於David Slater,後來演變成 David Slater 和維基媒體的糾紛,攝影師主張他的權利,但維基媒體認為按下快門的是黑冠獼猴,版權並不屬於器材的擁有人而拒絕撤照,這幾張照片目前仍在共享資源平臺上,更引起廣泛討論,有人認為應該移除,也有人認為要保留下來。
  • 視覺中國「黑洞」風波:版權生意無錯,但得取之有道
    最新消息顯示,天津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已依法約談網站負責人,責令該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徹底整改;國家版權局也發聲,稱重視圖片版權保護,依法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各圖片公司要健全版權管理機制,規範版權運營,合法合理維權,不得濫用權利。
  • 版權保護相對論:中國太慢,美國太貪
    版權保護的美國往事版權是什麼?世界上第一部版權法是英國的《1710 年版權法》,定義為「一部通過賦予印刷書籍拷貝的作者或購買者一定期限權利,以鼓勵學習的法案」。這意味著版權本身是一個多方利益博弈的產物:一方面,版權法保護了原創者的利益,通過商業化來激勵原創行為;另一方面,商業化也給文化傳播帶來了阻礙,長此以往只有最富裕的人才能欣賞到最新的文化產品,不利於人類知識分享和傳播。因此,隨著版權立法的迭代,版權被明確區分為商業階段和公有領域兩部分。
  • 視覺中國圖片版權事件輿情研究
    編者按:4月11日,視覺中國網站被指將剛公布的人類首張宇宙黑洞照片版權歸為己有,此外還被發現售賣五星旗、國徽、團徽的版權,遭到共青團中央官微和眾多知名企業的「圍懟」。一時間,視覺中國圖片版權問題引起網絡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