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醫生詳解最先進的癌症治療方法——免疫治療

2020-11-27 騰訊網

1月15日:小到中雨 氣溫 2~5℃

新聞報料電話:0715—8128787

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願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

癌症,這個詞總會帶給人們沉重的聯想

癌症患者集中的醫院腫瘤病區

是否總是愁雲慘澹、氣氛壓抑?

近日,在市中心醫院腫瘤三病區

醫護人員開展了一場

「有愛無痛 與『艾』同行」宣教活動

為患者講抗癌知識,送去關愛和溫暖

掃去患者心頭的陰霾

醫生向患者介紹了近幾年新興的治療手段

免疫治療的機制及適應症

癌症免疫治療

免疫療法被稱為治癒癌症的新希望,該治療方法獲得2018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免疫療法主要是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科學家發現,儘管大多數腫瘤都能引發免疫系統的反應,但仍有部分腫瘤能躲過免疫系統的「偵測」,並在擁有正常免疫功能的病人身上擴散。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癌細胞上的「PD-L1 蛋白」,能跟免疫細胞上的「PD-1 受體」結合,讓免疫細胞無法正常運作。

如果能夠阻止癌細胞和免疫細胞「握手」,那麼就可以「重啟免疫細胞」,讓免疫細胞重新正常工作。免疫療法就是用「PD-1抑制劑」來解開腫瘤細胞的偽裝,讓自身的免疫細胞把癌細胞殺滅。

那麼,免疫治療有哪些好處呢?

(1)免疫療法能治療已經廣泛轉移的晚期癌症。部分標準療法全部失敗的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免疫治療後,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免疫療法有「生存拖尾效應」。響應免疫療法的患者,有很大機會高質量長期存活,這批曾經被判死刑的晚期癌症患者通常被稱為「超級倖存者」。這種「拖尾效應」是免疫藥物和化療或靶向藥物最大的區別。

(3)免疫療法是廣譜型的,適用的患者群體包括十多種癌症類型。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癌、霍奇金淋巴瘤、頭頸癌、膀胱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等等。異病同治成為了現實。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適合免疫治療,醫生提醒,還是要根據具體病情來看。腫瘤免疫治療是未來治療腫瘤的一個發展方向,目前這樣的技術還在不斷的研究發展中。

醫護人員還通過臨床中常見的案例,向患者介紹了腫瘤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一些常見不良反應,以及遇到這些不良反應的正確處理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宣教活動中,醫護人員在科室主任的帶領下,為患者送上了新年的禮物,把一份份暖人心的關愛送進了病房,不僅溫暖了每位患者的心,也進一步增進了醫患之間的感情。

市中心醫院腫瘤科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傳遞科普知識,希望每一位患友通過患教會活動都能掌握與自身疾病相關的保健方法,以提高生活質量,促進疾病的康復。

科室形象

點擊播放 GIF 0.0M

全媒體記者:周萱

編輯:周萱

監製:向東寧

出品:新媒體中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20%的癌症病人因免疫治療獲益,免疫治療成為癌症最有前景的治療
    近幾年腫瘤的免疫治療一直是熱門話題。據相關數據統計,大概20%的癌症病人因為免疫治療而獲益,其中有部分癌症病人甚至可以長期獲益。所謂長期獲益,就是有部分癌症晚期的病人經過免疫治療後可以長期生存,這對癌症晚期的病人來說是一種革命性的治療方式和治療藥物。
  • 本庶佑的治療癌症方法
    自我父親、舅舅等親人罹患癌症去世後,我便長期關注癌症治療的進展狀況。以往,治療癌症只有外科手術、放療和化療三種方法。手術好理解,就是通過X光設備,找到患者腫瘤的所在位置,開刀切除腫瘤。因為使用這兩種方法治療癌症,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死人體內的正常細胞,即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劑量要是用得足夠的大,癌細胞是能全部殺死,但還沒等病人身上的癌細胞全部殺死掉,病人體內的正常細胞也可能先都被殺死了。所以醫生只能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劑量來保守治療,這樣就無法徹底殺死癌細胞。於是病人便依賴外在的照射或藥物,不停地在與癌細胞之間作拉鋸戰。
  • 肺癌免疫治療
    癌細胞本身可以釋放出可以控制免疫系統的物質,免疫系統雖然能夠識別癌細胞,但做出的反應卻不足以破壞殺傷癌症細胞。為了克服以上的問題,研究人員找到了幫助免疫系統識別癌細胞並增強其反應能力的方法,從而殺死了癌細胞。這就是免疫治療(有時也在不同場合被稱為生物治療),是調動自身免疫系統去攻擊殺傷癌細胞。2、為什麼醫生患者都在關注免疫治療?
  • 癌症免疫治療十大挑戰
    與最後一點有關,在這種情況下,基因工程小鼠模型最能代表人類疾病。傳統上,通過使用Cre-LoxP系統敲除腫瘤抑制基因或誘導體細胞突變,從而開發了這些模型,從而導致了從頭產生腫瘤。由於這種誘導腫瘤的方法不能模仿人類癌症發展過程中發生的突變的順序累積,因此這些模型代表了通常對CIT反應不佳的免疫學上寒冷且遺傳穩定的癌症。因此,迄今為止,臨床前研究結果向人類癌症的轉化一直受到限制。
  • 免疫治療癌症的成功率-北聯nk免疫細胞
    近幾年,癌症的治療牽掛是不少醫患的心,繼手術治療、放化療外,免疫治療儘管很多尚在研發階段,但無疑給腫瘤患者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那免疫治療癌症的成功率是多少呢?一起看看相關的介紹吧。
  • 15000字深度長文,詳解人類癌症與免疫治療發展史
    正文  代謝是外在的免疫,免疫是內在的代謝;代謝的本質是同化,免疫的本質是清除。15000字深度長文,詳解人類癌症與免疫治療發展史。1868年一位叫威廉.布希(WilhelmBusch)的醫生第一次報導,有意使用丹毒感染癌症病人後腫瘤顯著縮小。1891年,美國紐約紀念醫院骨科醫師威廉.科利(WilliamB.Coley,1862~1936)開始以注射細菌進入腫瘤的方法治療癌症,創立「科利毒素」療法。
  • 癌症免疫治療成效取決於合適的生物標記檢測
    免疫系統或成為癌症治療的一大關鍵。在日前召開的一個癌症免疫治療論壇上,專家表示,有別於直接針對腫瘤的傳統療法,免疫治療是重新啟動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惡性細胞,癌症患者應接受生物標記檢測,找出更適合自己的免疫治療方案,以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 張毅:撬動癌症治療的「支點」——腫瘤免疫治療
    通俗來講,就是腫瘤患者機體內自我抵抗的兵力不足,我們臨床醫生採取外源性幫助的方法增強腫瘤患者自身抵抗力,以此來消滅體內的腫瘤細胞。另一方面,而對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是因為免疫系統反應異常過激而導致的,因此臨床上常採用抑制患者免疫功能的措施來進行治療。 問題二:腫瘤免疫治療的「工作過程」是怎樣的呢?
  • 新技術助力癌症個體化治療
    當談到戰勝癌症時,一些免疫細胞比其他免疫細胞更強大。但是,即使是最訓練有素的眼睛和今天的先進科學工具也很難從細胞中辨別出最強的抗腫瘤細胞。斯克裡普斯研究中心科學家吳鵬博士開發的一項新技術旨在改變這一狀況——提供一個新的平臺,推動個性化癌症治療。由於分離病人身上最有用的免疫細胞難度很大,個性化治療一直受到阻礙。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10月22日的《細胞》雜誌上。
  • 親歷者詳述武警二院做癌症免疫治療全過程
    魏則西生前在網絡問答社區「知乎」提到,自己因罹患癌症在北京武警二院腫瘤生物中心接受生物免疫療法DC-CIK。據北京武警二院醫生介紹,該技術是斯坦福研發出來,能夠保二十年,且該醫生提及此項技術多次被央視等媒體報導。魏則西因此接受該療法,前後花費二十多萬元,但幾個月後癌細胞轉移至肺部。  今年4月,魏則西不幸去世。
  • 未來十年免疫治療將使大部分癌症消褪
    很多醫生,甚至一些科學家都認為腫瘤太複雜了,而且越研究發現它越複雜,經常會看到癌症的細胞,以百計、千計乃至萬計的基因發生突變。在同一種癌症,甚至同一個病人的不同癌症細胞中,基因突變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往往,一個癌症病人可能會有幾個甚至幾十個癌症起始基因或者說癌症關鍵基因,這麼複雜的基因突變與相互關係,讓很多科學家及醫生都悲觀地認為自已這輩子肯定是看不到癌症被治癒的時刻,甚至我們的下一輩也看不到癌症被治癒的希望。
  • 免疫治療是什麼?細胞免疫治療的「前世今生」
    細胞免疫治療是通過人體自身免疫細胞來抵禦、治療疾病,目前主要被應用於腫瘤治療與感染性疾病(如HIV、HBV)治療的領域。在2013年,癌症免疫治療被《科學》雜誌評為年度最重要的科學突破之一。
  • 癌症免疫治療的新力量出現!
    與具有不利微生物的患者相比,具有「有益」腸道微生物組的患者顯示出對免疫治療的增強響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腸道微生物群在癌症治療中的作用,特別是微生物群與癌症免疫檢查點的聯合效果被證實,腸道菌群可以顯著改善癌症的免疫治療的效果和患者的預後。《Science》:免疫療法效果如何?先問問你的腸道菌群!
  • 有了免疫治療,我們離「攻克癌症」還有多遠?
    相對於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在國內的臨床實踐剛剛開始,還沒到「亂」的那個地步。 當然現在的問題是,醫生或患者會可能會選擇一些價格相對便宜,但還沒有適應證的 PD-1 單抗,這種現象在臨床實踐中確實存在。我們希望各位同道臨床醫生儘量遵循獲批適應證來用藥,這一點上我覺得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 癌症:單純免疫治療 有效性不足30%
    癌症,已經連續多年成為江蘇的頭號死因,對於它的研究,科學界和醫學界這些年在加速奔跑中實現跨越,出現了各種新的治療模式。日前,「免疫+放療」的模式成了明星網紅組合。這真的能成為癌症患者的救命稻草?「免疫+放療」模式成明星組合江蘇省衛健委日前公布的「2019年江蘇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 年,全省居民的首位死因為惡性腫瘤,構成比為30.20%,也就是說,江蘇去年死亡者中三成源於癌症。據了解,癌症已經連續多年為江蘇的頭號死因,所以,很多人「談癌色變」。與之對抗的除了積極預防就是有效治療。我們能不能試試免疫聯合放療的模式?
  • 暴利下的癌症免疫治療:投資幾十萬年收上千萬
    在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下,腫瘤免疫治療是一項被許多癌症患者稱為救命稻草的治療方法:抽出病人的血液,在體外激活抗腫瘤的細胞並培養「一支狙殺癌細胞的軍隊」,再回輸到患者體內。也是一項部分患者的最後一搏:在手術、化療、放療後仍無緩解或癌症復發時,籌集重金為生存爭取最後一線希望。
  • 癌症的免疫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哪些?是時候該知道了!
    癌症的免疫治療起源很早,起初人們把一些病原微生物注射到患者體內,以激發機體的抗腫瘤活性,標誌著免疫治療的開始,大約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但大多免疫治療效果微弱,經過不斷的失敗之後,現在,免疫治療已是癌症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
  • 基於樹突細胞的癌症免疫治療手冊(患者版)
    因為DC是最有效的抗原呈遞細胞,因此,利用它們的多樣性可能產生改進的治療性疫苗。一旦開始招募,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將第一時間為大家公布。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一種樹突狀細胞疫苗,其擴大了免疫系統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反應,這是最常見的肺癌形式。
  • 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都用了,為何癌症還會復發
    癌症的治療,從患者以及醫生的角度來說,有兩件事最頭痛:癌症原發病灶沒有辦法根除;或者雖然根除了原發病灶,但是又出現了癌症的復發。正是因為存在著這兩件事,讓癌症才成為了難題。那麼為何癌症原發病灶很難根除、容易癌症復發呢?給大家好好說一下。1.手術為何難以根除原發病灶?
  • ...腫瘤藥物治療史上的三次革命——從化學治療到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這就意味著,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7.5人被確認為癌症。從這些數據就足以說明對手的「兇猛」,但是人類從來沒有因為恐懼而停止對癌症病因、疾病機制和治療方法的探索。 腫瘤的治療包括三大金剛:外科治療、放射治療、藥物治療。而這三大金剛「組合」治療成為對抗這個頑疾的主要方法,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