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上的「奪命」香爐,百年來殉命者不計其數,爐上雕工精美絕倫

2020-12-06 老梁聊聊天

文/老梁【原創文章,歡迎個人用戶轉載分享!】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

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我國人是越來越喜歡出去旅遊了。而在眾多類型的旅遊景點中,似乎山水風景和寺廟風景最受歡迎。一般在甚多知名的山景中,山頂之上都會有寺廟的存在。大家來這樣的旅遊景點,既可以爬山觀賞美麗的山景,還可以拜佛。爬到山頂拜佛似乎顯得更加的有誠意一些。只不過在我國一座知名的山景之上竟然有一個「奪命」香爐。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

這個香爐位於武當山之上。武當山有多出名,這個已經不用小編多說什麼了吧。山頂自賞的風景那真的簡直不要太迷人,景色秀麗非常優美。而在這樣一個神仙般的地方存在著一個非常特殊的香爐。據悉曾經有人為了上香而因此丟掉了性命寧。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說這個香爐是一個「奪命」香爐的原因。說了這麼多相信很多人應該都已經知道這個香爐在哪兒了吧。

這個香爐就位於武當山南巖上的龍頭香。它位於懸崖之上,給人一種脫俗的感覺。與周圍的自然環境融為了一體。因為它所在的位置非常的危險。但對於這樣一個香爐的存在,很多人都表示,這是為了考驗大家上香的誠心,只要成功上了香,就說明這個人有誠意,那麼自己所求的事情也一定能夠實現。所以很多人為了這個就會冒著生命危險去上香,但最終的結果怎麼樣大家也都知道。如今景區為了保護大家的生命安全,對這個香爐也做出了一些改變。

這個香爐看上去似乎並不是很起眼,但其實非常不簡單。根據一些資料的記載,龍頭香是古代工匠利用原雕、鏤雕等多種雕刻手法雕刻而成。在香爐上還有兩條手工雕刻的龍,栩栩如生,雕工了得。幾乎每一個人在看到這個香爐的時候,都對它的雕工讚不絕口。大概古人將這個香爐放在這樣一個危險的地方,大概也是為了考驗上香人的虔誠吧。

我們都知道上香是有很多講究的,尤其是為了顯得自己有誠意,在姿勢上都非常有講究,一般選擇上這個香爐的人都是跪著從龍身上跪著走到香爐跟前,上上香之後,再用跪立的姿勢退回來。但因為這個位置實在是太危險,基本上沒有人成功。為了上香從這裡掉下去的人已經不計其數了。因此,這個香爐被稱為是奪命香爐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如此危險的存在,自然是要被管束的,所以在清朝康熙年間的時候,這裡就已經被禁止上香了。並且為了勸解那些來這裡上香的人,還在這裡立了一塊石碑。大概內容就是上香其實不一定要去這樣一個危險的地方就能代表自己的虔誠,無論是什麼時候還是要珍愛自己的生命的。而如今武當山作為旅遊景點,龍頭香如今也已經被柵欄圍了起來,並且香爐也被上了鎖,遊客想要觀賞這個香爐也就只能在柵欄外看一眼了。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麼多吧。對於這個香爐的存在,不知道你有什麼想說的嗎?對於求神拜佛這種事情,大家真的相信嗎?大家都去過哪兒上香?感覺哪兒的最「靈驗」呢,我們可以在下方評論區中探討留言哦!

四川省的宜居城市,並非成都,而是我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

我國「盛產」美女的3座城市,膚白貌美身材好,旅遊景點還眾多

相關焦點

  • 武當山上的「奪命」香爐,百年來殉命者數不勝數,現在終有改動
    因為張三丰此人,武當山在明清兩朝的香火曾數度興盛。時至今日,武當山已經為中國道教第一名山,更有「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無雙仙山」之稱。 南巖,是武當山三十六巖當中最美的一巖。之所以說這裡最美,是因為這裡有一座伸出懸崖之外的龍首石雕。這座石雕長達三米,寬僅有三十釐米。石雕龍首之上放著一個香爐,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龍頭香」。
  • 武當山上的「奪命」香爐,百年來無數人在此處喪命,現在稍有改動
    談到道教,就不得不說起人們去道教會做什麼,一般情況下,去道教的人都會祈求上天保佑,上香就是其中的一道程序,為表示虔誠之心,人們還會磕上幾個頭。一般的香爐,也不值得拿出來說,但在武當山上,有一個「奪命」香爐,百年來無數人在此處喪命,現在稍有改動。這個號稱奪命香爐位於武當山南巖,名叫龍頭香。
  • 武當山上「奪命」龍頭香,百年來殉命者不計其數,現在稍有改動
    武當山險峻而又景色優美,是古代認為可以當作道家得道成仙的地方,作為道家思想和武術思想的結合地就難免受到宗教的影響,呈現出眾多道教用的香爐,而武當山頂也有一個香爐,它代表著武當山宗教的結晶,是每一個忠誠的信徒的寄託,它就是武當第一香,龍頭香。武當第一香的歷史來源已久,早在元代就有設立,同時它又被稱為龍頭香,由於設立在武當山的懸崖之上所以龍頭香又一奪命香而著名。
  • 武當有座「奪命」香爐,因太多遊客為燒香喪命,現在終於有了改動
    武當山不但在道教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其獨特秀麗的風景也吸引了無數遊客前往。說起武當山,人們往往會想起很多武林高手的故事。少林武當是武術界最大的兩個宗派,而作為知名景點的武當山,每年也會迎來許多慕名前往的國內外遊客。在武當山有一座非常特殊的香爐,一般來說,人們上香是為了向滿天神佛求的一些保佑或者好處。但是在這座香爐上香,卻要冒著生命危險,數百年來,無數人因為在此上香而墜入懸崖喪命。
  • 武當山上的「奪命」香爐,百年來殉命者不計其數,現在稍有改動
    搞不清楚界限的距離就會出現困擾,有的還會喪命的,在武當山頂有這麼一件事情頻頻發生,人們會來到武當山上龍頭香,大家為了前程拿著自己的命來搏,結果釀成了一道又一道慘劇,真的是現實版的教訓,那麼上龍頭香的事件是怎麼回事呢?
  • 銅香爐歷史介紹與大明宣德銅香爐鑑定方法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關於銅香爐,首先我們得先了解其歷史。銅香爐在我國的歷史由來已久,最早的叫法叫香薰爐,漢代著名的博山爐就是人們為薰香而設計的。所以銅香爐也叫薰香爐、香薰或者香爐,最初採用青銅為材料,漢代的博山爐就是青銅製成的。
  • 玩木質手串根本在材質:以不帶雕工為主選
    原標題:玩木質手串根本在材質:以不帶雕工為主選   沉香福在眼前手串對比目前的2000萬-3000萬元/噸,其價格上漲數以千倍。   為珠子操碎了心的玩家對海黃「對眼」鍾情有加,尤其是對顆顆都「對眼」的海黃手串簡直到了頂禮膜拜的程度。從審美角度講,海黃佛珠的極品並非「對眼」,因為大眾化的追求心理必然會導致千篇一律的複製再複製,及與其花紋相類似的仿品大量湧現,審美疲勞也會隨之發生。觀其幾乎雷同的「對眼」。猶如印刷品一樣的乏味。
  • 老先生收藏的銅爐銅塔,古玩市場上已不多見
    三足鬲式銅爐。明代宣德年間開始用暹羅進口風磨銅製爐,銅爐工藝達到頂峰,是為宣德爐。以至於後世「逢爐必宣德」,真正宣德年間的爐已極罕見,宣德爐已成為後世銅爐的統稱。如今市面上多為做舊的「新」貨,淘到老爐,考驗眼力。螭龍銅花插。青銅舍利塔。
  • 「地衣鎮角香獅子」,承載唐宋文化的「香爐」藝術
    文化上,唐王朝的蓬勃發展給許多人帶來了民族自豪感,直接促進了國家文化的發展。此外,唐朝政權對於科舉制度的改革與重視,讓很多出身貧寒的子弟有機會進入仕途,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這些人對生活充滿了希望,更多有能力的人開始參與國家政治生活。「貞觀,永徽之際,紹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進者,終不為美。」
  • 真正的大國工匠:盤點那些精美絕倫的累絲金工文物!
    顧名思義,累絲金工是將金銀拉成絲,然後將其編成辮股或各種網狀組織,再焊接於器物之上,謂之累絲。立體的累絲作品製作最難,須事先經「堆灰」的手續。如圖這隻栩栩如生的金絲蝴蝶正是寶貴的累絲文物!這是珍藏於北京海澱區博物館藏的明代銀鎏金累絲花蝶頭飾,明朝時期許多精美首飾都採用了累絲工藝,顯得既華美又生動。
  • 海洋上的高空之王——白腹海雕
    大家好,我是駝駝,很高興又與大家見面了,今天我和大家聊了一下海洋上的高空之王——白腹海雕的故事吧。白腹海雕,廣泛分布於印度、亞洲南部、澳大利亞海岸及我國東南沿海、海南島、西沙及南沙群島。通常活動於海岸及河口地區,有時也出現在離海岸不遠的丘陵和水庫上空,一般不遠離海岸,是一種典型的海岸鳥類。
  • 香爐的爐耳都有什麼寓意?古人的智慧,讓人折服
    當你了解了歷來香爐的設計巧思,定會由衷感嘆老祖宗的智慧。上期淺談了爐蓋的學問,漏看上期內容的香友,可以點這裡查看↓↓淺談各朝香爐文化發展之爐蓋的巧思今天為大家揭秘一些常見爐耳暗含的寓意!我們常見的爐耳有橋耳、衝耳、朝冠耳、象耳、獅首耳、龍耳等等,每一款爐耳都有其獨特的寓意。
  • 世界上最大的雕——食猿雕
    食猿雕:也稱作菲律賓雕。體型大,體長91釐米,翼展200-250釐米,體重6500克,壽命30年。食猿雕是一種大型的猛禽,翼展可以達到2.5米,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鷹類,食猿雕主要的食物來源是猴子,所以有「食猴鷹」之稱。當然也會捕捉一些其他的生物,食猿雕在吃到猴子的時候十分兇殘,先是啄瞎猴子的眼睛,然後再用利爪將猴子撕成碎片,目前食猿雕現存的數量十分稀少瀕臨滅絕的危機。
  • 文房百器,爐為首器—清代 三足雙耳銅香爐(帶底座)
    >藏品介紹: 中華民族用香歷史流長久遠,不僅孕育出深蘊博大的中國香文化內涵,同時造就各式香器香具的發展演進,香爐作為焚香、承香的主要用器,地位自然舉足輕重。古人焚香祭天祈福、禮敬神佛,點香淨化室內環境、養心安神,文人雅士品香鬥香以追求閒情風雅,皇 室貴 族及官商巨賈以香薰衣以示身分尊貴,香爐無不派上用場。香爐除了作為敬佛或是祭祖的禮器外,還是文人雅士的心愛之物,置於廳堂或擺於書房案頭,讀書時點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紅袖添香夜讀書」的美妙意境。
  • 在一塊木板上,雕出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在我國,木雕的種類比較繁多,每一種流派都經過了數百年的流傳發展,逐漸各自形成了獨特的工藝風格。像北京宮燈、臺灣木雕、寧波朱金木雕、江蘇泰州彩繪木雕、山東濰坊紅木嵌根雕等等流派大多都是按地域來分的,最為著名的是泉州木雕、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這五大流派被稱為「中國五大木雕」。
  • 中式薰香:嫋嫋香菸情境一爐
    從香學的角度說,爇香法、懸掛香囊等方法沒有煙塵汙染,取其香而避其煙,是一種無碳綠色的方式,而燃香、悶香有煙火產生,祛溼的效果會更明顯,留香時間也更長,但是會有較大的煙霧。若是呼吸道有問題的人接受不了煙火,也可用精油薰香替代,它更加側重於居室氣味的改變。當然,少不了那些古香古色的香器,才能做到情境交融共一爐。
  • 地球生命之謎——來自懸崖上墓葬的秘密
    早在11世紀,託勒姆人遷居在這座懸崖下,這裡到處都是石頭,土地奇缺。為了珍惜每一寸土地,他們把房屋都建在懸崖上,在懸崖上開出蜂窩般的洞穴,除了住房之外,還有穀倉和空中墓場,在一座離地100英尺的小洞中,竟堆放著3000塊屍骨。
  • 揭秘一千多年前金陵香爐廟慘案虢國皇太子遇害真實經過
    ,故念舊情,妄開一面,命令其聽候處理,暫且,將葛洪逮捕,發配關中於滻河灞橋關押,約定十日,關押禁閉,在押反省。,在此前2.6米,基礎上,繼續對南城牆,進行最後加高施工。身為長安縣武器營葛氏,在金陵南城一處虢國官設祭壇---香爐廟出現,由於一時飢餓,便偷偷從皇帝趙氏剛,焚過香案几上,偷了幾顆供果,藏衣服裡,之後,偷偷跑去廟宇後面,蹲在一角,狼吞虎咽偷吃皇帝供果充飢,葛洪被在場官員逮著,但,官員見此情景,也因,當時食物太缺乏,也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