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上的「奪命」香爐,百年來殉命者數不勝數,現在終有改動

2020-12-06 騰訊網

「有心燒香,無論早晚」——民諺

從周代開始,便有道士在武當山居住修行,如周代的尹喜。而後有漢代的陰長生,更有唐代的呂洞賓等等。

當然,令武當山聞名天下的,想來應該是明朝洪武初年在這裡開創了一個三豐派的道士張三丰。因為張三丰此人,武當山在明清兩朝的香火曾數度興盛。時至今日,武當山已經為中國道教第一名山,更有「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無雙仙山」之稱。

南巖,是武當山三十六巖當中最美的一巖。之所以說這裡最美,是因為這裡有一座伸出懸崖之外的龍首石雕。這座石雕長達三米,寬僅有三十釐米。石雕龍首之上放著一個香爐,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龍頭香」。

然而,因為龍頭香下臨萬丈深淵,所以自龍頭香建成以來,因敬香而從上面摔下萬丈深淵的人不計其數,其情其景令人慘不忍睹,因而它又有「奪命」香爐之稱。

一、敬香殞命

武當山南巖的兩儀殿明間正對面,不知何時倚崖鑿石雕刻了一座龍首石雕,高高昂起的龍首之上端舉著一座香爐。龍頭香高舉香爐指向金頂,如神龍飛天一般,氣勢磅礴。因而,不知有多少香客,每年都會冒著生命危險去燒龍頭香。

龍頭香出挑石樑,將三米長的石樑懸於兩儀殿之外,但其寬度還不足半米。因此,少龍頭香的人,必須跪著從窄窄的石樑爬上龍頭。點燃香火之後,還要跪著慢慢退回去。若是平地,這倒也沒什麼,但龍頭香下面便是萬丈深淵。因此,為了燒龍頭香而墜巖殞命的人大有人在。

對此,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既然燒龍頭香這般危險,那為何還有人搶著去燒龍頭香呢?難道他們不知道如此敬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嗎?事實上,燒龍頭香有多危險,古人也非常清楚。

但對於古人來說,燒香拜神,是一種非常莊嚴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敬香拜神就講究一個「心誠則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的父母生命臥床,除了看病吃藥之外,古人的想法便是敬香拜神。他會去祈求神靈保佑,以便讓自己的父母安然無恙。

既然如此,那怎麼來體現自己的孝心呢?很顯然,要「幾經磨難」、「受盡痛苦」方顯孝心可嘉,方顯自己的虔誠。如此一來,冒著生命危險去武當山南巖燒龍頭香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結果,為了體現自己足夠虔誠,不知道多少人去燒龍頭香,結果失足墜下山崖,丟掉了自己的生命。很顯然,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是一種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對於為官者來說,這卻顯得太過俗庸了。

二、禁燒龍頭香

清康熙十一年,時任湖廣總督的蔡毓榮聽聞龍頭香的事跡之後,心中頗不是滋味。於是,他向皇帝上奏,希望皇帝能夠下令禁燒龍頭香。對於這樣的請求,皇帝覺得非常奇怪。因為在皇帝看來,百姓行孝燒香正是一件好事,沒理由要去禁止。

而蔡毓榮知道每年有許多人因燒龍頭香而殞命,這絕不是單純的行孝,而是一種愚孝。因此向皇帝繼續奏請,稱盡孝不等於愚孝,孝道自在人心,所謂禁燒龍頭香並非禁止敬香拜神,而是禁止百姓行愚孝之舉。

除此之外,蔡毓榮還跟皇帝道明香稅對百姓的負擔等等。聽聞蔡毓榮對燒龍頭香的種種弊端,康熙皇帝也算英明神武,當即同意了蔡毓榮的奏請。後來,蔡毓榮在武當山南巖龍頭香和兩儀殿之間的一個平臺上設立了一塊石碑。

這座石碑就是「禁燒龍頭香」碑,除了設立這座石碑中之外,還設了一個加鎖的欄門,以此來阻擋百姓的愚孝燒香之舉。石碑上有碑文,內容詳細介紹了龍頭香置於萬丈深淵之上的危險性,並且說明行孝心焚香者需深明大義。

同時,也說明禁燒龍頭香並非是不讓香客敬香拜神,而是杜絕小人去行僥倖之舉。這座石碑矗立在華表旁,以勸諫眾百姓香客,如果要燒香拜神,則直接在大殿內焚香便可。

「禁燒龍頭香」碑設立之後,果然再無百姓香客冒死敬香,數百年過去,龍頭香已然成為武當山一道美麗的風景。近年,為了讓香客敬香時更安全,更有儀式感,又在華表旁放置了一個大香爐,以方便香客朝聖。

現在的龍頭香,經過改動之後明顯變得「人性化」了許多。對於現在的遊客和香客來說,龍頭香已經成為了一種景點。當然,或許有人會奇怪,清朝康熙年間,眾多百姓香客為什麼會遵從禁燒龍頭香的禁令呢?

三、以孝為由

前文說過,龍頭香自建造以來,有不知道多少百姓香客前往敬香。他們面對失足摔下萬丈深淵的危險視而不見,究其原因,就是為了體現自身的行孝之舉。以此為由的話,旁人若阻擋香客去燒龍頭香,那便是要犯眾怒的一種行為。

那麼,禁止百姓香客去燒龍頭香,這顯然也是一個問題。就如康熙皇帝所言的那般,百姓香客敬香,是一種行孝的善舉,他們為什麼要遵從禁燒龍頭香的禁令呢?對於蔡毓榮來說,這並非是一個問題,同樣的,對於古人來說,這也不是一個問題。

百姓香客去燒龍頭香,是為了行孝,那麼禁燒龍頭香以孝為由便也足夠了。「禁燒龍頭香」碑設立之後,蔡毓榮還大肆宣傳,告訴百姓不能因孝心而去涉險。因為登高臨淵本身就是一種涉險的行為,而這種行為很明顯與「身體髮膚授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古訓相悖,所以要去燒龍頭香本身就是一種不孝之舉。

換個角度這麼一想,那些前來敬香拜神的百姓和香客一下子就不敢去燒龍頭香了。如此一來,在禁燒龍頭香的禁令下達之後,百姓和香客才沒有對此糾纏不休。

現如今,數百年時間過去了。武當山南巖已經成為三十六巖中最美麗的一處風景。南巖龍首石雕矗立在絕壁深淵,仍舊如同欲飛翔的神龍一般,展現著美麗的身姿。而龍首上高舉的香爐,已經逐漸變成了一件文物。

儘管這裡的龍頭香已經幾百年沒人上過,但香客來到這裡,依然可以來這裡參觀,依然可以在旁邊的大香爐敬一炷香。而龍首上的小香爐,帶著一抹傳奇色彩,靜靜地觀看著世事的滄桑變遷。

結語:

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寶貴的一種財富。當然,對不同時代的人來說,世界觀和價值觀也都不一樣。就如同古人那般,也許孝道就是生命當中最重要的東西,他們為了行孝可以放棄生命。但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這種觀念就很難理解。

再比如說,古代女子將貞潔看的極重,反觀現在這個時代,人們的思想足夠開放,毫無貞潔可談。很顯然,這就是不同時代不同觀念的碰撞。

至於敬香拜神一事,也許古人受時代環境所束縛,思想上比較迷信一點。但這也不過是一種追求心靈上安寧的手段。即便現在這個時代足夠開放,但仍有很多人會在某些時刻下意識的拜神求佛。譬如說,求神拜佛讓自己考一個好成績,求神拜佛讓自己找個好工作,或者求神拜佛讓家人一生平安等等。追根究底,不過是一種安慰和心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武當山上的「奪命」香爐,百年來無數人在此處喪命,現在稍有改動
    在武當山上,有很美麗的風景,也有很多人類最原始的親戚。在現代,武當山是我國的5A級風景區,而在古代,它也是當仁不讓的道教聖地。談到道教,就不得不說起人們去道教會做什麼,一般情況下,去道教的人都會祈求上天保佑,上香就是其中的一道程序,為表示虔誠之心,人們還會磕上幾個頭。
  • 武當山上的「奪命」香爐,百年來殉命者不計其數,現在稍有改動
    搞不清楚界限的距離就會出現困擾,有的還會喪命的,在武當山頂有這麼一件事情頻頻發生,人們會來到武當山上龍頭香,大家為了前程拿著自己的命來搏,結果釀成了一道又一道慘劇,真的是現實版的教訓,那麼上龍頭香的事件是怎麼回事呢?
  • 武當山上「奪命」龍頭香,百年來殉命者不計其數,現在稍有改動
    武當山險峻而又景色優美,是古代認為可以當作道家得道成仙的地方,作為道家思想和武術思想的結合地就難免受到宗教的影響,呈現出眾多道教用的香爐,而武當山頂也有一個香爐,它代表著武當山宗教的結晶,是每一個忠誠的信徒的寄託,它就是武當第一香,龍頭香。武當第一香的歷史來源已久,早在元代就有設立,同時它又被稱為龍頭香,由於設立在武當山的懸崖之上所以龍頭香又一奪命香而著名。
  • 武當有座「奪命」香爐,因太多遊客為燒香喪命,現在終於有了改動
    少林武當是武術界最大的兩個宗派,而作為知名景點的武當山,每年也會迎來許多慕名前往的國內外遊客。在武當山有一座非常特殊的香爐,一般來說,人們上香是為了向滿天神佛求的一些保佑或者好處。但是在這座香爐上香,卻要冒著生命危險,數百年來,無數人因為在此上香而墜入懸崖喪命。
  • 懸崖上的「奪命」香爐,百年來殉命者不計其數,爐上雕工精美絕倫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我國人是越來越喜歡出去旅遊了。而在眾多類型的旅遊景點中,似乎山水風景和寺廟風景最受歡迎。一般在甚多知名的山景中,山頂之上都會有寺廟的存在。大家來這樣的旅遊景點,既可以爬山觀賞美麗的山景,還可以拜佛。爬到山頂拜佛似乎顯得更加的有誠意一些。
  • 香爐峰景區門口很擁堵 其實登香爐峰頂的山路有七條
    當車流快到香爐峰景區大門時,在大門附近執勤的交警把散亂的車輛疏導成一個車道的車隊。進入大門口後,車隊依然是走走停停,記者看到,與擁擠的上山車流相比,對向駛來的下山車卻非常流暢。山路兩邊,偶爾可以看到有私家車違法停靠在路邊,交警的罰單牢牢貼在汽車的車窗玻璃上。
  • 飲恨香爐峰!200國軍為什麼沒有拿下只有7個鬼子的碉堡
    戰鬥剛一打響,五連和六連的官兵們便在夜幕的掩護下向香爐峰衝去。但此時的敵人已經從最初的驚嚇中回過神來,在曹長昭英郎的指揮下依託工事進行頑抗。在接下來的兩晝夜中,由於地形不利加之火力薄弱,以致國軍雖然增加了兵力,但對香爐峰發起的多次攻擊均未得手。 這就釀成了嚴重後果!
  • 紹興香爐峰景區門口很擁堵 其實登香頂山路有七條
    當車流快到香爐峰景區大門時,在大門附近執勤的交警把散亂的車輛疏導成一個車道的車隊。進入大門口後,車隊依然是走走停停,記者看到,與擁擠的上山車流相比,對向駛來的下山車卻非常流暢。山路兩邊,偶爾可以看到有私家車違法停靠在路邊,交警的罰單牢牢貼在汽車的車窗玻璃上。
  • 倚天屠龍記:武當七俠損失三個,背後原來是這個門派在搗鬼
    又在武學最高殿堂少林寺待過很多年,師承當時的頂級高手覺遠大師,有九陽真經這樣的絕世神功打底,又練過正宗的少林寺功夫羅漢拳,這樣的際遇是非常珍貴的,無限的提高了他的上限。在少林寺,十幾歲就打退了當時來寺挑戰的頂級高手何足道,張三丰也因為這件事不得不離開少林寺。
  • 揭秘一千多年前金陵香爐廟慘案虢國皇太子遇害真實經過
    至此,作為虢國當時,國內最大武器營滻河兵器製造,總舵主葛洪,因,皇帝下令暫時關停有關武器製造,節省開支,用於支援金陵城建造,所以,葛洪也為自己放了長假,他準備去一趟金陵,順便去看一下金陵城築城一些近況,另外,了卻自己的一個未完成心願,那就是他,自從被朝廷重用,從河北翼州,調往長安出任滻河兵器營製造總舵主,一晃十年過去,由於,常年身處外地,這十年,也沒有回過家,探望過家人,所以,前不久,金陵來了書信
  • 銅香爐歷史介紹與大明宣德銅香爐鑑定方法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關於銅香爐,首先我們得先了解其歷史。銅香爐在我國的歷史由來已久,最早的叫法叫香薰爐,漢代著名的博山爐就是人們為薰香而設計的。所以銅香爐也叫薰香爐、香薰或者香爐,最初採用青銅為材料,漢代的博山爐就是青銅製成的。
  • 「地衣鎮角香獅子」,承載唐宋文化的「香爐」藝術
    此外,唐朝政權對於科舉制度的改革與重視,讓很多出身貧寒的子弟有機會進入仕途,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這些人對生活充滿了希望,更多有能力的人開始參與國家政治生活。「貞觀,永徽之際,紹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進者,終不為美。」——《唐摭言》唐朝政治,經濟,文化的蓬勃發展為香爐設計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日照香爐生紫煙」中「香爐」到底是什麼?詩詞大會20位高手答錯
    相信喜歡古詩詞的朋友都有一種感受,有時候我們平常經常讀到並且使用的詩句,我們理解的意思其實和這句詩原本的意思並不相同。就像蘇軾在《春宵》一詩中名句「春宵一刻值千金」,現在被廣泛用來形容男女情愛,但實際上這句詩在原詩中就是字面意思,說的是春夜短暫而可貴,有勸人珍惜時光的意思。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夢幻西遊:辭舊迎新——盤點2020年對玩家影響較大的6個改動
    獅駝嶺的沒落源於鷹擊、泰山壓頂的崛起源於速度(現已被平衡)、定心、逆鱗狀態套沒落使得動物套異軍突起……五開小姐妹無底洞的火熱,也或多或少仰仗著「奪命咒」的施法時間短、平、快。 4月21日一則關於施法的改動徹底讓五開炸了鍋,無底洞「奪命咒」被優化,施法後有一個類似於「附著」的環節,讓奪命咒施法在怪物身上延長了一小段時間。
  • 追本溯源尋千古 混沌初開武當生:玉鏡照虛空
    受此思潮的影響,武當本山修行的各個流派也在調整,融入佛教的教理教義和進一步弘揚老子無為之道。應當提出這個時期也是武當文始派出現重大分支的時期。宋代時期武當山還出了一位著名的道士,就是後來開創華山文始派的開山祖師——陳摶。陳摶是五代宋初的著名道士,字圖南,自號扶搖子,毫州真源(今安徽毫縣)人,一說西蜀崇龕縣(今四川安嶽縣境)人。
  • 夢幻西遊:策劃改動固傷無底洞,奪命咒施法被修改,更華麗不花錢
    無底洞應該是現在夢幻人氣最旺的門派了,以前的五盤絲現在已經極難見到,可是五無底洞卻數量不在少數。這個魔族的門派一出來就被慣以全能王的稱號,它的作用是真的很明顯,可以奪命咒輸出不低其他固傷差,地湧金蓮的加血雖然數量少,可是總體的加血量是很多的。
  • 流失日本百年的漳州肉身佛將回國!肉身千年不腐,肌膚有彈性
    石香爐為何是鐵證?  漳州活佛宮已毀,沒有留下有價值的資料。1997年,漳州文史學者黃戴德先生開始研究活佛宮,並找到了活佛宮的遺址——玄壇宮村。如今,這座石香爐的發現更成了活佛宮存在於玄壇宮村的鐵證。
  • 晚清民國時期銅香爐身價漲10倍
    晚清仿明銅香爐  近日,記者從武漢市收藏品市場得知,以前是收藏市場冷門的銅香爐,近兩年收藏價值逐漸凸顯,部分工藝精美的晚清民國時期銅香爐近幾年價格翻了10倍。  徐東古玩城一銅香爐藏家謝先生介紹,品相好的銅香爐,三年前才兩三百元,現在都賣到了兩三千元。
  • 銅香爐應該如何保養?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選擇銅香爐放置在家中供奉神佛,或者是放置書房提神醒腦,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銅香爐表面會有一定的氧化,造成銅香爐的整體形象變得不那麼美觀,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說,我有幾個保養銅香爐的小妙招,有興趣的人可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