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的爐耳都有什麼寓意?古人的智慧,讓人折服

2021-01-09 香木堂

靜室之中焚香,觀輕煙嫋嫋;

閉目養神細嗅暗香縈繞,倏忽,超然物外了。

香道文化的品鑑過程是需要靜心與耐心的,

心無雜念,才能調理心境並從中思考。

浮於表面的圖個意境,實在是辜負了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的香道文化。

當你了解了歷來香爐的設計巧思,定會由衷感嘆老祖宗的智慧。

上期淺談了爐蓋的學問,

漏看上期內容的香友,可以點這裡查看↓↓

淺談各朝香爐文化發展之爐蓋的巧思

今天為大家揭秘一些常見爐耳暗含的寓意!

我們常見的爐耳有橋耳、衝耳、朝冠耳、象耳、獅首耳、龍耳等等,每一款爐耳都有其獨特的寓意。

建議轉發收藏本文備用,購買或禮贈香爐時可以拿出來參考。

橋耳

橋耳爐因雙耳斜朝上立於口沿,正視如拱橋形,故稱橋耳爐。

橋是媒介,有通達之意,廣受官商人物偏愛。

在《宣德彝器譜》(三卷本)中關於橋耳爐記錄為,宣德皇帝鑄造了三座橋耳爐分別賞賜工部尚書及其左右侍郎。

連乾隆皇帝也是橋耳爐的粉絲,有圖為證。

清 姚文翰繪 乾隆賞古圖

《乾隆賞古圖》(現藏故宮博物院),在圖中的醒目位置,就細緻寫實地描繪了單獨陳設於室內中央的一隻乳足大橋耳爐,可見乾隆皇帝對橋耳爐的偏愛。

董邦達繪製的《乾隆皇帝松蔭消夏圖》中,也有橋耳爐的身影。

董邦達《乾隆皇帝松蔭消夏圖》局部

乾隆皇帝坐於松蔭下,石案上擺著弦琴、書卷和一隻沖天耳小爐,由此可見橋耳爐在清代宮廷的地位,屬實為當時文人雅士必備的消夏雅器。

衝耳

衝耳爐最具商周古青銅鼎彝之風,爐耳向上展開呈祈拜姿態,有上達天聽之意。

所以任何神佛廟堂、書齋廳堂,凡表虔心敬仰,均可擺放。

衝耳爐也是宣德爐中備受青睞的爐型,它簡潔明雅,不附著,不贅飾,單單只是鼓腹巧耳的形狀已足夠大方明確。

爐腹飽滿,爐耳向上展開呈祈拜姿態,爐口和爐頸平緩圓轉,器型端正,油潤可愛,肅穆而古樸。

朝冠耳

朝冠耳又被稱為「判官耳」,是最為吉慶的香爐。

由古代官員上朝時所戴的官帽形制,故而又被稱為「官帽耳爐」,有加官進爵之吉兆,頗富吉祥寓意。

朝冠耳一直是中國香爐的經典耳形,朝冠耳爐在中國臺灣和東南亞地區也頗受追捧,可能是因為吉祥如意的寓意很合當地人的喜好。

而很多工匠在朝天帽翅旁又加上了增福增壽的銅錢、壽桃等裝飾品,所以更有祈福和祝願的意味。

象耳

大象自古以來就是吉獸,性格溫順、任勞任怨,有「太平有象」的說法。

明宣宗在象耳爐製成後,將其賞賜給了工部尚書和侍郎,鼓勵其不畏勞苦、負重致遠的意思。

普賢菩薩騎白象、文殊菩薩騎青獅,都有普度眾生、廣結佛緣的意思。

象耳寓意「四海昇平、吉祥平安」,更寓意「福壽天地無雙」。

獅首耳

宣德帝制獅頭爐,賜與兵部尚書,大都督等高層軍職要員。意蘊「獅為百獸之王」,取其威儀,以率六軍之統。

獅子在古時被稱為瑞獸,又稱為勇獸。

鼓聲一震,自具威嚴,古時多兵部所用銅爐,現代多放置於廳堂鎮宅之用。

龍耳

龍為興雲雨利的神獸,自古被皇家作為貴族的象徵,明清更是君主的象徵,龍耳爐多為皇家祭祀之用。

龍耳置在爐身兩側,神態威武、霸氣。

蚰龍耳

蚰龍耳,「龍之形簡也」,蚰龍有光素清雅之風範

據記載,蚰耳爐器形仿自宋代定窯器,耳彎如蚰,得名蚰龍,寓意福山壽海,財源廣進。

蚰耳爐為宣爐中最具代表性的款式,其形婉轉圓融,久觀不厭,寓意絕佳。

據記載,明宣宗愛之彌篤,置於書房為伴。

器型不同,爐耳的寓意也會隨之改變。

香友們選購香爐前務必提前了解香爐的寓意,最好是可以貼合需求,禮贈他人時寓意顯得尤為重要。

想了解更多香道知識嗎?歡迎關注我或私信我,每天學習更多靠譜、專業知識!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的智慧讓人折服
    可是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會被老祖宗的智慧所折服,比如逆天的兵馬俑工程、古代水利修建明珠—靈渠,國際釋教藝術地—敦煌莫高窟等,今天我們也舉一個貼近生活的例子來展現古人的智慧,被狗咬了以後古人是這麼處理的。
  • 古人打完井後,為什麼要扔倆烏龜下去?古人的智慧讓人折服
    而且古人沒有辦法檢測地下水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質,這時候投放烏龜下去,如果幾天後它們還是怡然自得地活著,那就代表這口井是安全的。而且古代水井通常無人看守,若有心懷不軌之人向井中投毒,那喝井水的一家人都要遭殃。如果這時候井中有烏龜的話,即使被投毒也能立馬從烏龜的狀態看出來,從而更加增加了井水的安全性。
  • 古代沒有金屬探測器,用什麼來調查銅礦呢?古人智慧讓現代人折服
    書中記載了3000多年前商代之前黃帝與大臣薄高的對話:「上有丹沙,下有黃金;上有慈悲石,下有銅金;上有陵石,下有鉛錫紫銅;上有赭石,下有鐵。」。從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在黃帝時期,各個礦區的分布規律已經整理得很好,論述得很科學。在沒有地質儀器的古代時期,是前人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智慧。
  • 古代將軍的「看雲識天氣」,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可不像現在一樣可以收聽天氣預報來獲知未來的天氣狀況。但是在當時,人們不管是日常出行,還是下地耕作,都要受到不少天氣的影響。這時候,聰明的古人已經憑藉著他們自己長期以來對天氣的觀察,總結出了一套準確率頗高的預測天氣的方法,並且還把這套方法運用到實際的生產生活中去了。這便是今日小編要聊的古代將軍的「看雲識天氣」,有些現象如今用科學都解釋不了。大家可別覺得這是小編信口胡謅的,小編這麼說當然是有真憑實據的。早在唐朝就有文獻記載,當時人們的「觀天法」。
  • 古人打井後,為何要放魚和烏龜下去?老祖宗的智慧令人折服
    相信不少人小時候曾經聽過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年輕總是心火旺盛,對於老一輩的話不愛聽,但是等到自己長大了成熟了就會知道,原來古人幾千年以來積攢的智慧不管在那個時代都不會過時,有一些道理回味起來當真是讓人佩服。
  • 出土的這5件文物,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圖3被網友稱為穿越品
    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覷,雖然近幾百年各方面發展都很迅速,並不能說明現代人就比古人聰明,而是客觀條件所決定。近年來,考古學家發掘出不少堪稱逆天文物,無不是古人智慧的結晶,甚至有些仿佛是從現代穿越過去的。圖一是陶製管道,不過它屬於秦朝時期的文物,作用和結構跟現在的管道幾乎沒啥差別。
  • 古人智慧讓人折服
    王莽用煤和墨水染髮並不是正兒八經的染髮工具,在沒有化工染髮劑的古代,他們有其他的東西代替。蓮子草屬於菊科植物,把蓮子草攔腰折斷,杆子裡流出的液體暴露在空氣中片刻就會變成黑色,唐朝人就喜歡拿蓮子草作為染髮的材料。
  • 「清明插楊柳,端午掛艾草」,古人留下來的民俗智慧,都有受用
    不僅僅是工作這麼簡單,其實艾草還有一些需要講究的地方,而這些地方更是體現了古人留下來的民間智慧,現在所有的家庭也是同樣受用。掛艾草絕不是為了端午節而完成任何這麼簡單,這一傳統的民俗習慣背後,其實艾草是有一定的預防疾病的作用。
  • 武當山上的「奪命」香爐,百年來無數人在此處喪命,現在稍有改動
    在武當山上,有很美麗的風景,也有很多人類最原始的親戚。在現代,武當山是我國的5A級風景區,而在古代,它也是當仁不讓的道教聖地。談到道教,就不得不說起人們去道教會做什麼,一般情況下,去道教的人都會祈求上天保佑,上香就是其中的一道程序,為表示虔誠之心,人們還會磕上幾個頭。
  • 武當山上的「奪命」香爐,百年來殉命者數不勝數,現在終有改動
    然而,因為龍頭香下臨萬丈深淵,所以自龍頭香建成以來,因敬香而從上面摔下萬丈深淵的人不計其數,其情其景令人慘不忍睹,因而它又有「奪命」香爐之稱。 對此,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既然燒龍頭香這般危險,那為何還有人搶著去燒龍頭香呢?難道他們不知道如此敬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嗎?事實上,燒龍頭香有多危險,古人也非常清楚。 但對於古人來說,燒香拜神,是一種非常莊嚴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敬香拜神就講究一個「心誠則靈」。
  • 老祖宗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五樹又是何樹,背後有什麼寓意?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長河源遠流長,古人將智慧傳到了後世,而我們也將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傳承好歷史,眺望下一個,美好的時代。而對於歷史文化來說,我國的民間文化意寓也頗為有趣,尤其是各種各樣的民間趣事所流傳出來的「俗語」雖然看似風趣,但若細品起來,倒也不無道理,而我們這次提這「五樹進宅,人窮家敗」俗話翻譯出來得到的便是古人對於植栽方面的一些民俗限制,而了解過後到也還有理有據呢。
  • 香爐峰景區門口很擁堵 其實登香爐峰頂的山路有七條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擁堵?想要登香爐峰,是不是還有其他通暢的路可以走?昨天上午,記者帶著問題進行了深入實地採訪。現場體驗 1公裡的上山路 開車要1小時26日上午9點20分,記者開車來到香爐峰景區,可當車子一經過二環南路與會稽路交叉口時,只見進香爐峰景區的汽車排到了二環南路的非機動車道上。
  • 古人打井為何要丟倆烏龜進去?看完解釋,古人的智慧果然深不可測
    中國是最早被發現的打井食用地下水的國家,我國的很多迷信都和水流有關,比如水流經過墳墓的地方,子孫後代會有榮華富貴,水路就是財路等等。在古老的工業相當發達的我國,有許多神話故事和文明都流傳了下來,最典型的就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文明,與此相關的神話故事有大禹治水、精衛填海等等。
  • 「日照香爐生紫煙」中「香爐」到底是什麼?詩詞大會20位高手答錯
    相信喜歡古詩詞的朋友都有一種感受,有時候我們平常經常讀到並且使用的詩句,我們理解的意思其實和這句詩原本的意思並不相同。就像蘇軾在《春宵》一詩中名句「春宵一刻值千金」,現在被廣泛用來形容男女情愛,但實際上這句詩在原詩中就是字面意思,說的是春夜短暫而可貴,有勸人珍惜時光的意思。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翡翠鷹有什麼寓意你知道嗎?
    翡翠鷹經常能將鷹那種威武的雄姿展現出來,特別是鷹的一雙眼睛,目光如炬,仿似傲視蒼生般的姿態讓人折服。鷹是一種十分兇猛的動物,生命力也是動物中最長的,被譽為"蒼穹之王"。
  • 古人云:女人顴骨高,什麼不用刀?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字字有道理
    這句話大家肯定都聽過,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一個人不能從外貌上判斷。只有相處久了,才能認清對方。話雖如此,但是古人卻很相信"觀人"術,喜歡通過觀察人來預測一個人今後的行為。《易經大全》中就有一些觀人方法,被稱作"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早年研究《易經》,並結合書中內容加以應用。
  • 橄欖核雕都有什麼寓意
    橄欖核雕題材眾多,你們了解這些題材分別代表什麼寓意嗎?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那些核雕界常用的題材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寓意!五子戲彌勒除了多子多福,合家歡樂的寓意,還有這樣一種說法,五子代表五種人物:財、色、名、食、睡,五種人戲弄彌勒都不為所動,寓意心靜如水,不受誘惑,防止小人近身!對於這兩種最常見的題材,還有一種特別的搭配方式,將兩者放一起,名字諧音「財迷」,一看就知道代表了什麼樣的寓意!
  • 懸崖上的「奪命」香爐,百年來殉命者不計其數,爐上雕工精美絕倫
    只不過在我國一座知名的山景之上竟然有一個「奪命」香爐。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這個香爐位於武當山之上。武當山有多出名,這個已經不用小編多說什麼了吧。山頂自賞的風景那真的簡直不要太迷人,景色秀麗非常優美。而在這樣一個神仙般的地方存在著一個非常特殊的香爐。據悉曾經有人為了上香而因此丟掉了性命寧。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說這個香爐是一個「奪命」香爐的原因。
  • 古人云: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什麼意思?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很多古語都有深刻的含義,是古人對於生產以及生活的結晶,其中蘊含著很多人生哲理,作為後人我們應該了解並傳承下去。只有這樣,古語才能更好地被人們所熟知而並不至於被遺忘。在眾多的古語中有一句話很有哲理「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這句話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意思。一、什麼叫做有事鍾無豔?
  • 「地衣鎮角香獅子」,承載唐宋文化的「香爐」藝術
    一、香爐文化開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經過幾代王朝的發展,在唐宋王朝時期形成了具有時代特徵的香爐,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中國的香爐文化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到了秦漢時期,由於封建迷信文化的發展,香爐發展迅速,唐宋時期,香爐發展已經發展的比較完善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能看到香爐的縮影,深刻反映了當時古人的信仰,日常生活和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