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2070年,全球五分之一陸地平均氣溫超29℃,人類該咋過?

2020-12-04 小雨來侃侃

如今全球變暖已經是世界上的一大趨勢,即使今年的夏天來的比較晚,我們也能感受到今年的氣溫比往年似乎要高了,而且我國的首個高溫城市竟然出現在了北方,也是讓人感到驚訝。科學家在最近的研究中表示,50年以後,也就是2070年,全球將會有超過1/5的面積成為熱帶地區,1/3的人口將遭遇高溫洗禮。

科學家預測在207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超過29度

科學家的推測並不是空穴來風,他們使用了一個氣候發展模型,研究了從遠古時期到現在地球的氣溫變化,統計得出了這個結論。從該模型的研究結果中,科學家認為,如果人類再不約束自己的行為,在未來幾十年內,全球變暖所產生的後果是人類無法忍受的。到了那個時候,全球將有超過1/5的地區會上升到撒哈拉沙漠的炎熱程度,平均氣溫將超過29度。

如今地球已經突破了70億人口大關,面對如此龐大的數量,地球的各項資源也面臨著非常巨大的壓力,50年以後,地球的人口數量還在持續增長,因此科學家推斷,在2070年全球大約有1/3的人口會經歷這個炎熱的時代。到了那個時候,冰川融化勢必會淹沒地勢低洼的地區,而人口一直在增長,因此人們不得不尋找新的棲息地。但是地球的陸地面積畢竟是有限的,到了那個時候,人類也許會因為棲息地開展一系列戰爭。

全球變暖對洋流也會產生影響,世界經濟格局將洗牌

全球變暖影響的不僅是人類的生存,對於氣候環境來說也是不可逆的改變。科學家認為全球變暖是一個惡性循環,前段時間西伯利亞地區突破了38度高溫,南北兩極的冰川呈融化的趨勢,如果50年後所有的冰川融化,那麼埋藏在厚重的凍土層下的溫室氣體就會得到釋放,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溫室效應,進入惡性循環。

全球變暖對于洋流運行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氣溫逐漸升高,大量的海洋資源會隨著暖流進入到北極,海洋是生命最初的誕生地,人類賴以生存的很多物質離不開海洋生物,因此大量的海洋資源流向北極後,勢必會引起經濟行業的重新洗牌,新一輪的世界霸主戰爭也許會開始。

可以說,如果全球變暖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那麼未來的人類生存勢必面臨很大的威脅。雖然目前各個國家制定了保護環境的各項政策,但是在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下,這些努力似乎有些杯水車薪了。大家認為50年後人類的生存會面臨如何境地呢?

相關焦點

  • 美國家科學院稱:到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遭遇酷熱!
    據一份周一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論文顯示,在未來50年內,地球將會經歷一個史無前例的升溫過程,屆時將會有超過五分之一的面積變得像撒哈拉沙漠一樣酷熱!根據研究顯示,地球將有20%的陸地的氣溫將在未來50年內升高到類似撒哈拉沙漠的那種炎熱氣候,這表示年平均氣溫將會高於29℃,但在目前,地球山谷只有0.8%的區域達到這個「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嚴酷條件!
  • 若不加大碳減排,50年後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可能面臨極限高溫
    該論文稱,鑑於地表升溫速度高於海洋,而且熱帶地區的人口增長更快,因此在碳排放持續增加的情景(RCP8.5)下,到2070年,全世界人類生活環境的平均氣溫將較距今300年的前工業化時期上升7.5攝氏度,約為全球平均溫升的2.3倍。 50年後地球會有多熱?
  • 人類危機?到2070年,將有超過30億人生活在酷熱之中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隨著地球溫度慢慢升高,到2070年,將有30多億人生活在溫度「接近不適宜居住」的地方。人類整體的生活將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對於人類生活來講是一次巨大的危機。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增加,那麼很多人生活的平均氣溫將超過29°C。這個溫度被認為是在「適宜居住」溫度之外,在過去的6000年裡,人類在這種「適宜居住」溫度繁衍生息。也是在這個溫度帶集中了幾乎全球最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人性化看待?
  • 2070年極限高溫降臨
    35億人居住環境將不宜生存近6000年來,人類在宜居的氣候條件下繁衍生息。全球大多數人口集中生活在狹窄的氣候帶,這些區域年平均氣溫為11~15℃,只有少數人口生活的地區年平均氣溫為20~25℃。「人類對適宜氣候條件的持續需求令人驚訝,這也表明了人類生存和繁衍的基本約束條件。」
  • 科學家警告:2070年,35億人或被驅逐到不宜人類繁衍的環境中
    ,在2070年後,將會有35億人被驅逐到「被認為不適合人類繁衍生息的氣候環境中」。這項研究來自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等研究機構,科學家們回顧了過去的6000年歷史,發現人類生存的最佳溫度點,也就是地球氣溫的「宜居帶」,或者說「生態位」,是全球年平均氣溫在11至15攝氏度之間。在這樣的氣溫下,地球表面大氣層擁有合適的能量,氣候環境溫和,萬物生長繁榮,適合人類的繁衍生息。
  • 科學家警告:2070年,35億人或被驅逐到不宜人類繁衍的環境中
    、生態學家和氣候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周一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研究警告稱,人類如果再不住手,沒有克制地燃燒化石燃料,在2070年後,將會有35億人被驅逐到「被認為不適合人類繁衍生息的氣候環境中」。
  • 地球工程對全球陸地氣候格局影響及其差異特徵
    以往的「氣候變化」說法聽起來很被動,太過溫和,而科學家在談論的其實是人類的災難。當前聯合國的專家和組織也在考慮改變相關術語,用意義更強的語言來描述人類當下面臨的困境。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古特雷斯在2018年9月份的發言中用到了「氣候危機」(climate crisis)的表達,認為人類面臨著緊迫的生存危機。
  • 50年內超三分之一動植物物種或消失
    2月12日,據外媒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通過綜合有關因氣候變化而滅絕的信息、物種移動的速度和對未來氣候的不同預測,他們估計每三種動植物中就有一種可能面臨滅絕。研究人員分析了全世界538個物種和581個地點的氣候環境等數據。
  • PNAS前沿:悲觀預測50年後全球氣候,35%的區域不再宜居
    探尋歷史上所留下來的人類足跡,他們大都生活在年均氣溫為11°C-15°C的區域。例如北京的全年平均氣溫在11°C-13°C之間,上海在18.5°C左右。近些年來,隨著氣候變暖,年均氣溫15°C這樣的描述已經出現在避暑勝地的宣傳詞中。
  • 荷蘭專家:2070年氣溫將上升到59度,留給人類的時間已不多
    據《每日郵報》5月6日報導,一項新的氣候研究表明,如果人類不及時應對氣候變化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那麼2070年時,全球將有數十億人處於「幾乎不適合居住的高溫環境」當中,人類必須即刻行動來阻止這種糟糕情形的發生。
  • 由於全球變暖到2070年世界上一半的熱帶植物物種可能難以發芽
    然而,這種想法從未在植物中進行過測試。"由於氣候變化在全球是一個大問題,我們希望在全球範圍內了解這些模式,並對植物環境個別層面的許多研究進行構建。他們觀察了當前溫度——1970-2000年最溫暖的三個月的平均溫度——並預測了2070年的溫度。然後,研究人員將植物現在經歷的溫度與預測的2070年的溫度進行比較。
  • 荷蘭專家:2070年氣溫將達59度,熱到沒法活
    據《每日郵報》5月6日報導,一項新的氣候研究表明,如果人類不及時應對氣候變化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那麼2070年時,全球將有數十億人處於「幾乎不適合居住的高溫環境」當中,人類必須即刻行動來阻止這種糟糕情形的發生。
  • 研究報告警告:全球五分之一脊椎動物瀕臨滅絕
    報告顯示,過去40年間,全球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類動物以及魚類物種平均有30%已經滅絕。報告警告稱,世界上五分之一的脊椎動物也面臨滅絕威脅,每周有一種脊椎動物物種被列入瀕危名單。  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的專家對2.5萬種脊椎動物進行分析後發現,陸地哺乳動物數量減少了四分之一,海洋魚類數量減少了五分之一,淡水魚類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二。
  • 外媒:平均氣溫上升1度 全球氣候踏入"未知領域"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喬安娜•黑格教授表示,2009年在丹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是失敗的,這就讓此次巴黎峰會在防止危害方面顯得尤為重要;哥本哈根會議被公認為是一次大災難,因此更加彰顯了各國齊聚巴黎的重要意義。英國氣象局1月至9月的數據表明,由於受到碳排放量增長和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2015年全球平均氣溫較之工業化以前首次升高了1度。
  • 未來5年全球平均氣溫或升高1℃
    本報綜合訊7月上旬,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最新氣候預測稱,未來5年(2020-2024年),每年全球年均氣溫有可能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水平至少高出1℃,並且,其中至少一年的氣溫高出1.5℃的可能性達到20%。
  • 預測全球變暖對人類影響:未來歐洲死亡人數或猛增
    預測全球變暖對人類影響:未來歐洲死亡人數或猛增 2017-08-0803:29:02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2017年08月08日 03:29
  • 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近四分之一是南極洲幹的!200年後有意外表現!
    人類在發展,但是肉眼可見的陸地卻在漸漸縮小,海洋將逐漸佔領地球的陸地,究其根本,溫室效應讓地球進入加熱狀態,最明顯的就是海平面的劇烈上升!研究表明,近百年來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釐米,並且未來還要加速上升。
  • 臺灣2020年平均氣溫創74年新高
    中新社臺北12月29日電 臺灣氣象部門29日表示,截至12月27日統計,臺灣2020年平均氣溫為24.62℃,創74年新高。氣溫升高的同時,2020年臺灣降雨較往年大幅減少,中部地區降水僅有往年的五至七成,旱情嚴重。
  • 2100年全球夏季平均氣溫圖,中國的情況似乎很樂觀
    這不是童話故事,這是三十多年前成都平原的真實寫照,現在看起來似乎有些矯揉造作,29度都受不了,現在動輒三四十度,那不只有鑽冰箱了?是的,我們現在都在「冰箱」裡生活,沒有空調很多人恐怕無法度過炎熱的夏季。這不是危言聳聽,隨著氣溫的升高,越來越多的問題浮出水面,地球已變得越來越不適合人類居住。
  • 世界氣象組織:未來五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持續上升 實現《巴黎氣候...
    瑞士當地時間7月9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氣候預測指出,未來五年(2020—2024年),全球年平均氣溫或將比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升高至少1°C,並且很可能在0.91°C~1.59°C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