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細節改變生活

2021-01-08 荊楚網

從一個下鄉「知青」到工農兵大學生,從一名藝術工作者到一個成功的下海商人,宋文強一直沒有忘記自己心中的夢想。經宜昌市專利事務所代理申請,他的多項發明獲得國家專利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如今,他正在為下一個目標——自己的發明大批量生產繼續努力。

  折騰常用的玩意兒讓生活變得更簡單

宋文強的多項發明都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對大家習以為常的一些東西,經過宋文強稍微的改動就成了一些非常實用、便利的生活用品。

普通的衛生紙架,使用時需要兩個手的配合,在出紙口裝上一個薄薄的塑料片,單手就能輕輕地拉開紙巾;提到攪拌雞蛋,一般人的第一選擇是用筷子攪,不過那樣很難攪勻還容易濺出來。他的發明很簡單,將一個手動刮鬍機拆開,借用它的機械原理,在前面裝上一個攪拌頭,雞蛋很容易就攪勻了。

鞋底清洗機是用一個塑料盒加上一個圓柱狀的滾筒組裝的。因為沒有產品可以借鑑,又要符合方便又簡單的原則,宋文強費了不少心血,經過幾年的摸索,2000年,這種可使人免去進門換鞋的產品終於上市了,腳直接踩在上面,前後踩動滾筒就可以清洗鞋底了。

宋文強的發明還有拉杆式窗簾裝置、防偽酒瓶等,「我主要是折騰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玩意,把這些東西用著不舒服的東西改一下,讓它用起來更順手一些。」

把每一個靈感升華快樂其實很容易

宋文強1952年出生,是地地道道的宜昌人。他是1969年的「老三屆」,1975年湖北藝術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前身)畢業,一生經歷豐富,下過鄉,幹過泥瓦匠,做過電焊工,大學畢業後到湖北省歌舞團和宜昌市歌舞劇團拉小提琴,後到一家報社作了6年校對。1987年下海經商,如今幾乎沒怎麼做生意了,一心一意搞他的小發明和創造。

一個學藝術的,怎麼會對發明產生興趣呢?宋文強告訴記者,他其實從小就喜歡「折騰」,老是把家裡的東西拿來「組裝」。做生意攢了一點錢後,就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最開始他也是從電視和報紙上獲取信息。比如打蛋器他就是從一部外國電影中看見的,而防偽酒瓶則是在報紙上看到假酒多,以一個生意人的頭腦發現做酒瓶防偽有商業前景,於是拿著家裡的酒瓶進行改造。

問起宋文強的發明訣竅,他表示最主要的是有了靈感就馬上做,「其實每個人在看到一個不怎麼合手的東西時都會有靈感,只是時間一長可能就忘了,但如果你馬上就把你的想法做出來,那可能就是一項發明了。」上個世紀90年代,宋文強的名字出現在《中國專家人才庫》上。將近40歲的時候,放棄自己的專業去開始全新的生活,「剛開始我的發明只是自己用,後來經人指點才去申請專利。其實只要能用著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那種快樂就已經足夠了。」

專利申請的成功給了他物質和精神上的動力

一個發明完成下來,耗費精力不說,沒有足夠的錢也不行。為申請專利,宋文強已經自掏了幾萬元的經費。」你看到的只是我申請成功了的,因為不實用或不方便等原因沒成功的還有六七十種。」

2000年,宋文強在宜昌辦了個生產鞋底清洗機的小廠。同年在國貿和九州租下攤位進行試銷,由於定價較高和宣傳不到位,銷售僅僅持續了1個月就宣告失敗,防偽酒瓶等其他發明也沒能成功地向廠家推銷出去。由於醉心發明,那幾年宋文強基本上中斷了自己的生意,一直在「吃老本」,經濟開始吃緊。「說實話,我都有點想放棄了,我並不想靠發明來掙多少錢,可發明出來後投產又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那段時間宋文強開始迷惘,關鍵時刻,專利申請成功給了他動力,「看著我的專利申請被批准,我決定還是繼續下去,用做生意來養活發明。」2002年,宋文強去了深圳,在那裡繼續著他的發明夢想。

尋找合作夥伴期待發明轉化為產品面市

現在的宋文強成了「空中飛人」,經常是深圳、宜昌兩頭跑。「現在我待在宜昌的時間還沒在外面多。」儘管生意很忙,宋文強還是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到了發明上,「我參加過十幾次高交會,每次都是專門去看那些便於攜帶,能增加生活趣味性的小產品,從中吸取營養來完善我的發明。」

「其實我現在又有了幾個想法,已經開始付諸實踐了。」談到未來,宋文強顯得很有信心,「儘管現在由於錢的原因,自己不能開廠,但我對發明的市場前景還是蠻看好的,如果有廠家願意把我的發明變成產品,我就決定把專利賣出去或者以專利入股,那樣我就有足夠的資金來把我另外幾個點子變為現實了。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總有一天我會親手讓我的發明全部出現在市場上。」

記者手記

發明,生活的快樂

初見宋文強,很難想像面前這個清瘦的中年男人已經50多歲了。他的眼睛看起來特別有活力,每當他談到自己的發明時,那種興奮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孩子。在整個採訪過程中,宋文強提的最多的就是「快樂」。是的,他的發明沒能使人們的生活出現驚天動地的變化,或許只是改變了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可就是這些細節讓他和正在使用這些發明的人得到了快樂,也許正像他所說的那樣,「生活,快樂就好。」(見習記者劉路)

相關焦點

  • 用微笑改變生活
    一個人成功與否,關鍵在於你駕馭生活的能力,看你是被生活所役,還是你掌控生活。輾轉了半個中國,從河南中原地帶,跑到中國的最西邊-新疆,戈壁灘上猶如發配一般的生活了七年,也許是對乾旱的戈壁沙漠的審美疲勞,內心裡更加嚮往於美麗的海水和沙灘。於是乎跑到海南島上買了房子,然後想著以後的生活問題,租房、裝修打算創一份能養家餬口的小生意。
  • 生活的藝術就在日常的細節裡
    對日用品講究的人,大概都是細節控,不知你有沒有同樣的習慣,我日常使用杯子碟子碗,跟穿衣服一樣,會根據季節、天氣、心情、環境、食材,來搭配。早晨喝牛奶吃麥片的杯子碗,喜歡選有清新花卉圖案的歐美骨瓷老物件,吃麵條喝豆漿,喜歡用簡潔質樸的日本盤子碗玻璃杯;喝下午茶咖啡,用歐美古董杯碟;品中國茶,就用定製的手工銀壺和認識的陶藝家親手燒制的杯子。用慣老物件和手作器皿之後,慢慢地,便不再喜歡工業流水線出品的那些嶄新的千篇一律標準化的東西了。
  • 是我們改變生活,還是生活改變我們?
    今日上班之生活感悟篇。早晨起來,突然發現天氣下雪。從之前規避的上班路線!騎共享單車-到地鐵口做地鐵-再騎共享單車去公司,路程半個小時。今日下雪的原因,路線改為坐公共汽車-到地鐵口-騎共享單車到公司。之前覺得滴滴不安全,各種狀況,今天遇到打的這麼難,我深有感觸,滴滴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為何計程車沒有想到自己改變,因為他們思維慣性,習慣了平常的生活規避,等突然出現了新的事物他們不願改變,也不讓別人改變。從畢業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快10個春秋了,從大學到社會,我們從年輕的豪言壯志,我們將改變世界,世界會因為我們而改變。
  • 細節帶動滿意度 稱謂改變是對麥田房產的認可
    來自福州麥田房產的經紀人吳躍鵬,他用經歷告訴大家,房產服務裡也有「蝴蝶效應」,小細節也能帶動顧客100%的滿意度。初入麥田,作為新人的吳躍鵬處事卻十分沉穩和幹練,在與顧客溝通交流方面得心應手,總能從細節處打動顧客。  吳躍鵬說:「大部分客戶都是花大幾百萬去買房子,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作為房產服務人員要為每一位客戶負責。」所以他每次帶看都會從細節處出發,貼心為他們著想,以真誠服務的姿態成就每一位客戶的買房大事,他也因此實現了更多可能。
  • 科學網—手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手機行為(手機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系副教授嚴正撰寫了一本名為《手機行為(手機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以下簡稱《手機行為》)的書,探討手機對人類行為所帶來的深刻改變。 由繁到簡再到繁 嚴正在十幾年前就開始進行計算機行為的研究,隨著網絡的發展,他的研究延展到網絡行為領域。
  • 科學改變我們的生活
    生活雖然平淡無奇,但偶爾也會給你來個小驚喜。原來是要通手搖發電來提供動力,我自然也要試上一試,手微帶汗地握住了搖杆,「唰」地一下子用上最快速度電流表上指針一直在轉,最終,周圍人驚訝地叫了一聲,停在了9A的位置,小摩天輪也隨著緩緩轉動。 活動結束,內心有頗多感慨,不可否認,科學已成為了當今社會的第一生產力,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面貌,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這一切都是科學的功勞。
  • 科技改變我們的現實生活
    科技改變生活同學們,當我們坐在電視機前收看豐富多彩的節目時;我們手按滑鼠在計算機的世界裡暢遊時;當我們沉浸在與同學在電話裡快樂地聊天時……我們可曾想過:是什麼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那麼多的變化?是科技!是科技的巨大力量,改變了我們身邊的一切,改變了整個世界隨著科技的逐漸發展,我們的生活有什麼變化呢?
  • 用望遠鏡看海市蜃樓,會出現什麼結果?能看到更多細節嗎?
    海市蜃樓用望遠鏡觀看,會出現不一樣的效果?這值得一試!對於生活在海邊的人來說,海市蜃樓是一種經常會見到的現象,一般情況下它會出現在海面的上方,在雲層當中,形成一些朦朦朧朧的圖像。這些圖像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它會根據空氣環境和大氣的流動而逐漸地發生改變。這些場景並非是實景,而是一些虛像。海市蜃樓形成的原因從科學上來解釋,海市蜃樓形成的原因,是由於光折射而產生的一種景象,在不同的介質當中,光的傳播速度和方向,都是會發生改變的,受到介質影響而發生改變的光線,這一現象我們稱為光的折射。
  • 用望遠鏡看海市蜃樓,會出現什麼結果?能看到更多細節嗎?
    對於生活在海邊的人來說,海市蜃樓是一種經常會見到的現象,一般情況下它會出現在海面的上方,在雲層當中,形成一些朦朦朧朧的圖像。這些圖像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它會根據空氣環境和大氣的流動而逐漸的發生改變。這些場景並非是實景,而是一些虛像。
  • 科技改變生活,文化改變方式
    最近,從新聞上,看到深圳一家有港資背景的好嘢食材貿易商行,與大學合作,發明了可以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喝的「周氏「商標有機雞湯速溶乾粉,猶如咖啡一樣,把喝雞湯當做了一種生活方式。真的是不錯的嘗試。這不禁讓我感嘆:社會變了,科技改變生活,文化真的改變方式。讓傳統的繁瑣飲食習慣,變得簡單快捷,猶如微信支付一樣,便利,成事,管用,成為今天新生代的生活符號。
  • 閱讀,改變了我的生活
    閱讀,改變了我的生活   楊旭    我喜歡閱讀,因為她改變了我的生活,提高了我的生活質量,讓我在工作產生了智慧的動力。
  • 細節「狂魔」日本人,在食品行業如何用小心思做大事情?
    03 隱藏在細節裡的小美好,讓人會心一笑一個細節的改變,可能比創造一個新的東西意義更大、作用更大。日本食品行業還有一些小細節,雖然不能帶來多大的實際作用,但能讓消費者會心一笑。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和中產群體,他們在購買食品時越來越挑剔,精緻的生活不允許出現體驗感不好的產品。當食品企業把握好細節,一方面是對產品品質的把控,如一包瓜子中不出現空殼;另一方面,在細節上下功夫可以讓消費者感受到企業的用心。比如在夏威夷果包裝裡配開果器、一次性手套等,這點在三隻松鼠等堅果零食企業已經可以看到。
  • 5G改變社會,改變生活,改變你我之間的距
    那麼,5G時代會對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呢?從 1G 到 5G,移動通信系統已經完成了數次技術更新,每一次更新都帶來了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時延和更多的特性,也帶來了更好的用戶體驗。5G時代,我們將進入一個智能感應、大數據、智能學習整合起來的萬物互聯時代。
  • 線上讀書會|紙的細節,就是生活的細節
    我們邀請了兩位多產的作家來討論他們的作家生活。上海|紙的細節,就是生活的細節——《紙神》分享會時間:12月5日(周六)14:00-16:0012月5日下午,竹尾紙張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手島一英和《紙神》譯者楊玲,將做客朵雲書院旗艦店,和大家聊一聊紙與生活細節。
  • | 珍·古道爾與黑猩猩生活38年,用激情、奉獻和毅力改變世界
    這部片子更是一個關於人的故事它不是一部動物世界,它介紹動物,並不只是為了介紹動物,為了告訴你自然有多麼美,動物也有豐富的感情生活。它其實還是一個關於人的故事。它記錄了珍過去成長的歲月,當她剛踏上她的黑猩猩研究之路,她的孤獨與快樂。
  • 孑孓不獨活 手機雙攝像頭怎樣改變生活
    所以,由此觀之,手機攝影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它可以記錄心情,記錄成長,記錄相聚,記錄分別,記錄每一個逝去的青春。人們越來越多的用手機記錄生活    而對於手機拍照來說,最早我們看到的影像,基本上是手機對影像進行數據記錄處理的結果,和我們平時使用相機拍攝的照片大有不同,並非通過感光元件的成像而最終記錄下來
  • 停止抱怨,改變生活,讓自己活得精彩
    這幾日心中總是有很多的感慨,感慨我的青春一去不回頭,感慨我的人生還停留在好多年前,感慨我前途一片迷霧,感慨我的生活一點都不精彩。在感慨中不禁想起自己的抱怨,抱怨今天自己的一切都是因為這個環境,抱怨為什麼這個環境限制了我許多。
  • 流媒體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的?
    流媒體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的?因為這次疫情,我們原本的一些生活方式在悄然發生改變。流媒體平臺的興起,將許多線下活動轉移到線上成為了可能,並且也能很好地保留一部分參與感和互動感。看電影可以線上,看演唱會可以線上,甚至G20峰會都可以線上。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目前全球範圍內可供選擇的流媒體平臺,到底都有哪些。
  • 疫情 改變了 我們的生活
    疫情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思考,我們的生活發生了變化,我們的消費方式也在被改變。而對於疫情嚴重的地區而言,又何止是改變這些,有多少個家庭因此而變得不完整,又有多少個企業賠的血本無歸。疫情還在繼續,我們的生活也在繼續,期望明天一早起床,一切恢復如常。
  • 科技改變生活,手機發展史
    工作要用,生活要用,娛樂要用。只要一部手機都能做到。18年某飲料公司就發起一項競賽:成功做到一年不用手機的人將獲得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9萬元)獎金。層層選拔來自紐約皇后區的Elana Mugdan成為幸運兒:她通過選拔,贏得了挑戰一年不用智慧型手機的資格。如果完成挑戰,她就將獲得1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