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必看記錄片!| 珍·古道爾與黑猩猩生活38年,用激情、奉獻和毅力改變世界

2021-02-21 北京大學出版社

這部片子更是一個關於人的故事

它不是一部動物世界,它介紹動物,並不只是為了介紹動物,為了告訴你自然有多麼美,動物也有豐富的感情生活。它其實還是一個關於人的故事。

它記錄了珍過去成長的歲月,當她剛踏上她的黑猩猩研究之路,她的孤獨與快樂。它記錄了她從黑猩猩身上感受到的感情,以及她對身邊的人的感情……它展示了珍在人生路上的很多決定是怎麼自然而然做出來的。

更為難得的是,拍攝這些片子的人是她的第一任丈夫,一位偉大的攝影師——雨果。你會更加真切的感覺到,珍·古道爾,並不是教科書上的一個符號,而是活生生的一個人。

珍曾經說過,她一年有300天的時間都在世界各地,飛機就是她的家。但是不管在哪裡,她總是惦記著由她一手創立的根與芽。

我相信她選擇這麼做,正是在實踐她曾經說過的,我們總是掛在嘴邊的那句話:「每個人都很重要,每個人都能發揮作用,每個人都會帶來改變」。 

作    者:【英】珍·古道爾 著

親密無間的社區三十年裡的傳奇故事,

了解黑猩猩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種種細節。

點擊圖片一鍵購書


值得一提的是,

珍·古道爾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大地的窗口》

就在剛剛,入選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頒發的

首屆「中國自然好書獎」「十大自然好書」

榮獲年度國際作品獎

珍·古道爾的人生傳奇不僅在這不記錄片裡,

更在《大地的窗口》這部經典裡。

相關焦點

  • 珍·古道爾:我願犧牲一切,去和黑猩猩生活在一起
    從學者到英雄:黑猩猩世界的「神奇女俠」▲ 1995年12月,珍·古道爾登上美國國家地理的封面。「美女和她的野獸們」。——這是上世紀80年代,一家報紙在報導珍·古道爾(以下簡稱珍)研究黑猩猩這條新聞時使用過的標題。這或許就是人類對於其它動物的看法,它們是野蠻的、充滿了獸性的生物。
  • 傳奇生物學家珍·古道爾:從二十幾歲到84歲把一生交付給黑猩猩
    2017年有一部紀錄片《珍》紅遍了世界各國際電影節,獲獎無數。2018年,珍·古道爾的《大地的窗口》入選首屆「中國自然好書獎」「十大自然好書」,榮獲年度國際作品獎。頒獎詞如是說:「一本令人肅然起敬的偉大著作。在非洲長達三十餘年的研究,為讀者擦亮了窗上的玻璃,看見黑猩猩——這一現存生物裡和人類相似度最高的物種的行為和生活細節,透視了人類行為的自然屬性和人性本身。」
  • 「如果野生黑猩猩不復存在,那將是人類的悲哀」,珍·古道爾在大河...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符冰群10月16日晚,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第十九期、2020年首期大河講堂在長江文明館學術報告廳正式開講。著名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博士(Dr.Jane Goodall)通過網絡視頻連線,以「希望的理由」為主題,講述了她早年在非洲坦尚尼亞岡比森林開展的對野生黑猩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鼓勵每個人理解和保護我們的環境,尊重和關愛所有生命,維護健康的生態系統,讓更多人走進自然。珍·古道爾北京根與芽總幹事錢蕾、武漢市公園協會自然教育分會秘書長倪雲、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副館長張肖雯出席此次大河講堂。
  • 「如果野生黑猩猩不復存在,那將是人類的悲哀」,珍·古道爾在大河講堂開講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符冰群10月16日晚,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第十九期、2020年首期大河講堂在長江文明館學術報告廳正式開講。著名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博士(Dr.Jane Goodall)通過網絡視頻連線,以「希望的理由」為主題,講述了她早年在非洲坦尚尼亞岡比森林開展的對野生黑猩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鼓勵每個人理解和保護我們的環境,尊重和關愛所有生命,維護健康的生態系統,讓更多人走進自然。
  • 周三電影晚放映 與珍·古道爾一起,開始《真愛旅程》
    珍·古道爾,在世界上擁有極高的聲譽的動物學家,致力於野生動物的研究、教育和保護。她二十多歲時前往非洲的原始森林,為了觀察黑猩猩,度過了三十八年的野外生涯。她奔走於世界各地,呼籲人們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地球的環境。
  • 今晚7時,聽著名動物學家珍·古道爾講述她與黑猩猩的故事
    珍·古道爾與黑猩猩弗林特相互碰觸手掌。圖/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攝影/Hugo Van Lawick今晚7時到8時,珍·古道爾博士將通過網絡視頻連線,講述她早年在非洲坦尚尼亞岡比森林開展的對野生黑猩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分享其建立的珍·古道爾研究會(Jane Goodall Institute,簡稱JGI)與「根與芽」(Roots & Shoots)環境教育項目的相關情況,鼓勵每個人理解和保護我們的環境
  • 「希望的理由」——著名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在長江文明館大河講堂開講
    2020年10月16日,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第十九期、2020年首期大河講堂在長江文明館學術報告廳正式開講。著名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博士(Dr.Jane Goodall)通過網絡視頻連線,以「希望的理由」為主題,講述了她早年在非洲坦尚尼亞岡比森林開展的對野生黑猩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分享其建立的珍·古道爾研究會(Jane Goodall Institute,簡稱JGI)與「根與芽」(Roots & Shoots)環境教育項目的相關情況,鼓勵每個人理解和保護我們的環境,尊重和關愛所有生命,維護健康的生態系統,讓更多人走進自然,產生聯結。
  • 還記得課本上的珍古道爾嗎?「廝守」黑猩猩的日夜
    一個女人與黑猩猩的故事,這個女人的名字叫做珍古道爾,為觀察黑猩猩,度過了38年的野外生活。而我今天想要推薦給大家的紀錄片《珍》,來源便是超過100小時的未曾披露的珍古道爾視頻,這些視頻於20世紀60年代由雨果範拉維克在貢貝拍攝,在2014年被重新發現。1957年,路易斯利基博士申請補助進行六個月的黑猩猩研究,他認為這項研究或許有助於了解早期人類。
  • 珍·古道爾:與黑猩猩共度的50年
    本刊記者 李珊珊 發自北京2010年初秋,新雨,幾簇玉蘭掛在樹梢,暗紅的外皮已綻開一些,露出裡面鮮紅的種子——這些種子如果落在地上,只要足夠耐心加上小心培護,很多年後,就會長成開滿香甜的粉白花苞的玉蘭樹。旁邊的禮堂裡,說話溫柔的英國女人珍·古道爾正用一場公眾演講紀念自己研究大猩猩50周年。
  • 珍·古道爾博士吃肉代表著恐懼、痛苦、死亡!所以選擇成為素食者
    古道爾博士(DR. Jane Goodall),於1960年代開始從事這項工作。為了研究,她與這些動物一起生活在非洲的森林中,她真的對所有動物都產生了喜愛和欣賞。26歲的珍古道爾在1960年7月獨自從英國前往坦尚尼亞研究黑猩猩,當時我們對於黑猩猩的世界一無所知
  • 董卿在《朗讀者》介紹過她,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將與武漢的小朋友連線講座了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符冰群珍·古道爾,一位在英語、生物等教科書上被中國孩子認識的動物學家、人類學家。當她金色的馬尾變作灰白,而她與黑猩猩的故事,已感動了人類半個世紀。記者從長江文明館了解到,10月16日,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第十九期、2020年首期大河講堂,珍·古道爾博士將通過網絡視頻連線,講述她早年在非洲坦尚尼亞岡比森林開展的對野生黑猩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分享其建立的珍·古道爾研究會(Jane Goodall Institute,簡稱JGI)與「根與芽」(Roots & Shoots)環境教育項目的相關情況,鼓勵每個人理解和保護我們的環境
  • 古道爾:與海蝸牛和黑猩猩共眠的女人
    這種張弛有度、鼓勵獨立自由思考的環境,以及在二戰歲月中對人類命運的悲憫情懷,使古道爾在日後的生活和研究中,格格不入於打著各種「科學」旗號的世俗性偏見,她的大半生,即是在與這種偏見的鬥爭中度過的。   1957年,23歲的古道爾受僱於人類學研究領域的權威路易斯·利基,慧眼識珠的利基給了古道爾一份旨在揭示原始人類行為模式的靈長類動物研究計劃。
  • 講座| 黑猩猩的陰暗面:欺騙、戰爭、不能容忍小群體
    近日,中國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孫忻做客北大博雅講壇成都方所書店,圍繞首屆「中國自然好書獎」年度國際作品獎的獲獎圖書——珍·古道爾的《大地的窗口》,講述了古道爾一生從事黑猩猩研究和保護的傳奇經歷,也為我們揭示了地球上與人類血緣關係最近的物種的奧秘。以下講座內容摘編自主辦方提供的現場錄音稿,經孫忻本人審定並授權發布。
  • 珍·古道爾:我們可以選擇對地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公眾科學...
    本場專題論壇開始時,由綠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和籌備組邀請到的英國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人類學家和動物保育人士、同時也是聯合國和平使者的珍·古道爾(Jane Goodall)博士發表了開幕致辭。通過我們對待動物的方式,這些疾病已經出現在了世界各地。我在非洲用了很多年時間來研究黑猩猩。它們是人類最近的近親,在很多方面都和人類相似,包括在生物學上。當我在1960年剛一開始這項研究時,我還沒有上過大學。我的導師告訴我,我必須去獲得博士學位,而當時沒時間去獲得學士學位了,所以,我和黑猩猩一起生活了兩年。
  • BBC動物紀錄片王朝:權利的遊戲之黑猩猩
    BBC《王朝》紀錄片歷時4年,由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愛登堡爵士David Attenborough解說,《王朝》紀錄片主要揭示動物世界中權力,競爭和溫柔的複雜性,在全球最知名的地點,記錄了世界上最具標誌性的動物的故事。
  • 新冠疫情期間,珍古道爾正在自我隔離
    英國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道爾(Jane Goodall)於2018年在巴塞隆納宇宙盒(CosmoCaixa)科技館  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一次籌款活動被取消,珍古道爾這些天和其他所有人一樣處於自我隔離狀態
  • 珍妮·古道爾:我心仍歸荒野
    1960年,年僅26歲的珍妮帶著一個筆記本,一隻望遠鏡和對非洲野生動物的著迷住進了坦尚尼亞貢貝的雨林,開始了長達60年對黑猩猩的研究。她的工作糾正了許多學術界對黑猩猩這一物種長期以來的錯誤認識,揭示了許多黑猩猩社群中鮮為人知的秘密,開創了人類對靈長類動物的理解。她也因此被BBC評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 博物書單| 和萬物分享生命奇蹟
    這個社區是非洲的岡比,原住民是一群黑猩猩以及一位非凡的女性——珍·古道爾,黑猩猩的學生、保護人和歷史學家。整本書讀起來宛若溫情生動的小說,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學著作之一。透過古道爾流暢細膩的筆觸,我們得以了解黑猩猩這個地球上與我們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物種的種種細節:它們能製造和使用原始的工具,經常獵殺一些中小哺乳動物;育幼期很長;社會組織已非常明顯,有一定程度的豐富社交行為來維繫族群內部的和諧關係;有明顯的地位和階層劃分,甚至也會自相殘殺,發動戰爭屠殺同種的其他族群同類…… 珍·古道爾說:「人生有許多片供我們透視世界、尋找意義的窗口
  • 不騙你,我剛剛真的聽懂了黑猩猩的「話」
    西拉利在坦尚尼亞貢貝國家公園一項珍·古道爾研究項目做了30年田野助理。多年的經驗,讓他一聽到這種特定的聲音立即就知道黑猩猩們發現了蛇。 這是不是說,黑猩猩有自己的語言?他和同事在森林中跟蹤黑猩猩的生活,帶著擴音器和錄音機,等待它們呼叫。除了記錄新聲音,他們還收集了其他研究者的錄音檔案,到目前為止,威爾遜的團隊已經掌握了71個小時的錄音。 他們發現,黑猩猩在不同情景下,會發出不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