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藝術就在日常的細節裡

2020-12-05 365趣生活

今天隨手拍了幾張杯子盤子和秋天時令水果的圖片,微信發給國外的朋友,她說水果滿街都是,你把它們拍成了藝術。

其實,造成藝術氛圍的,不是水果,是用心搭配它們的美好器皿吧。

對日用品講究的人,大概都是細節控,不知你有沒有同樣的習慣,我日常使用杯子碟子碗,跟穿衣服一樣,會根據季節、天氣、心情、環境、食材,來搭配。

早晨喝牛奶吃麥片的杯子碗,喜歡選有清新花卉圖案的歐美骨瓷老物件,吃麵條喝豆漿,喜歡用簡潔質樸的日本盤子碗玻璃杯;喝下午茶咖啡,用歐美古董杯碟;品中國茶,就用定製的手工銀壺和認識的陶藝家親手燒制的杯子。

用慣老物件和手作器皿之後,慢慢地,便不再喜歡工業流水線出品的那些嶄新的千篇一律標準化的東西了。

不是矯情,配齊以上提到的全部物件,不需要花一平方米房子的錢,精美和普通,講究和將就之間,只是一種選擇。就是喜歡用賞心悅目的東西,讓自己切切實實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社交媒體上,常常看到生活美學、儀式感之類的字眼。當我明白美可以成為每一天每一餐的日常後,我很少使用並儘量避開這兩個詞。

不需要談什麼高大上的概念,也無需聽生活應該怎麼樣的雞湯。我對平常日子的態度,就是每一天用美器盛美食,穿舒服的衣服鞋子,不在乎它們多大牌多名貴,只在乎器皿品相好,食材好,服飾質感好。

對生活細節的關注越多,你會發現,精緻和做作之間,有一條鴻溝,需要靠不斷的見識、學習,來跨越。

從日用品入手,提升個人品位培養審美,大概是最簡單實惠的途徑。用美好的有品質的東西,本身就是一種體驗學習。好的物品,凝聚設計師和創作者的時間心力巧思妙想,經歷時光篩選沉澱,通常都是屬於少數人的享受,有緣遇到,喜歡就入手。除非買不起,無興趣,或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另當別論。

用心吃每一餐飯,喝每一杯茶,吃穿用度與時令環境匹配,是我每天做的功課。有趣的是,很多人一提到精緻美好,就覺得高大上,或不接地氣。所以,我非常願意和志趣相投的朋友們,分享每個普通人都可擁有的美的日課。

以前可以順利出境遊時,我們通過每月一次的「結伴趣旅行」,在世界各地感受美好日常;去年我創建「365日趣生活分享群」至今,每周和群友們在線交流日常生活中各種小美好;今年疫情影響,下半年我創立線下工作室,將這些年旅行時從歐美日本等地淘來的美好物件,放到旅行生活館美物微店,與同道中人分享。

這些事都很小,很瑣碎,卻養眼養心。

所以,生活的藝術,不是高高在上的,只要你願意選擇和美好的日常在一起,一杯一碟,一日三餐間,就有詩意。

相關焦點

  • 連接社區與博物館,在日常生活中創造藝術體驗
    8月2日晚,由北京保利藝術中心有限公司與加拿大運動生活方式品牌lululemon在保利藝術博物館共同舉辦了一場藝術瑜伽活動。 今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名為《未來未來Not yet. Not yet》-保利「學院之星」當代藝術展。現場的瑜伽愛好者們可以在練瑜伽的同時感受當代藝術的濃鬱氛圍。
  • 文創與藝術在快城市裡創造屬於自己的慢生活
    呼應充滿文創與藝術的公共空間,以及大廳裡極具雕塑美感的樓梯弧線。室內空間從一進門,我們便以一座微雕塑的弧形櫃體劃分區域,在小空間中刻意製造出有別以往的行走動線,放大進入客廳時的視覺感受,並將柔和的弧形延伸帶入各個角落。
  • 日常生活處處可見但依舊有所不同,紫米充電鋰電池套裝的小細節
    乾電池絕對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了。七號電池或者是五號電池伴隨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很多家庭用的小東西。都需要使用幹點啥進宮面。給唐建呢,我小時候喜歡玩的四驅車。怎麼放到現在來看到我的以前滑鼠?鍵盤。也都是需要勇敢電池進行供電的。但是我沒有都知道乾電池其實並不環保,對環境的損害還是比較大的。
  • 用細節改變生活
    從一個下鄉「知青」到工農兵大學生,從一名藝術工作者到一個成功的下海商人,宋文強一直沒有忘記自己心中的夢想。經宜昌市專利事務所代理申請,他的多項發明獲得國家專利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如今,他正在為下一個目標——自己的發明大批量生產繼續努力。  折騰常用的玩意兒讓生活變得更簡單宋文強的多項發明都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藝術即生活 生活即藝術——畫家劉俠作品賞析
    中華詩詞會員、鄭州市青少年詩詞協常務理事、河南愛心之家會長 、中國社會藝術協會榜書委員會副秘書長、鄭州大學西亞斯慈善大使,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各級展覽,散文、詩詞在各級報紙上發表。劉俠繪畫, 其畫風清新灑脫 ,氣韻沉鬱內斂,集"立意、造型、筆墨"為一體,形成了獨具一格的"俠風"。
  • 藝術是生活的鏡子,藝術教育教你「照鏡子」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文丨張原藝術像裝在花瓶裡的一朵花。大多數人以為藝術為少數人專屬,只有這一部分人才有裝這朵花的花瓶,而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藝術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它解決不了生計,也不能養家餬口。在普通人的印象裡,既然沒有裝花的花瓶,徒有花朵只會變成累贅。是什麼讓藝術成為少數人的特權呢?
  • 微景觀丨菜市場與日常生活的「集市感」
    (沈從文《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這是市井生活裡真正具身化(embodied)與沉浸式的體驗與氛圍,是可親、可感的日常生活,是生鮮電商扁平頁面的文字、影像無法帶來的感受。菜市場中的人際交往與互動逛菜市場是輕鬆、市井的日常生活實踐,拖鞋、褲衩在這裡再尋常不過,西裝革履才會被視作另類。
  • 在百年老洋房裡打造「藝術生活方式」新體驗
    圖說:藝術出遊Art Outing主題活動正在舉行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上周末,首屆上海夜生活節的啟動儀式在思南公館拉開帷幕,文藝範兒的「思南夜派對」兩天吸引了4.5萬人次的市民前來打卡。
  • 破浪2020|陽光城·溪山悅:住進山水自然裡,悅享藝術生活
    從原先單純的「住」到如今「工作+生活+居住」,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居住需求也在發生變化。被綠色環繞的住所、具有藝術感的日常、可以便捷改造的空間……陽光城·溪山悅滿足了現代人對未來居所的美好想像。地處密雲的陽光城·溪山悅,擁有三山環抱和兩河交匯,使得人們可以在山水之間體驗沉浸式自然生活。
  • 戲曲藝術不是照抄生活的原狀,而是以程式化藝術形式來表現生活
    戲是生活的虛擬,戲曲藝術表現生活的辦法不是照抄生活的原狀,不去造成觀眾的幻覺,使他們覺得舞臺上演的就是正在進行的生活,而是以特殊的藝術形式即程式化來表現生活。沒有程式化就沒有中國戲曲藝術。而程式化之所以能產生,是基於中國戲曲藝術對戲和生活之間關係的這樣一種認識,即戲是生活的虛擬。
  • 郭文斌《農曆》:日常生活裡的文化程式
    《農曆》:回到生活本身——簡評郭文斌長篇小說《農曆》※北喬郭文斌《農曆》敘寫了我們最為熟悉的生活,帶我們走進一戶平常鄉村人家,體察陪伴了我們數千年的民俗。承載文化意義的民俗,真是潤物細無聲,化入百姓生活歲月的血脈。對於浸染民俗的百姓而言,那些形而上的意義已不重要,民俗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說,是民俗構成了他們的人生和每一個腳印。在人們的理念中,這就是生活,如果沒有這些習俗,如果不按此程式,這日子就不算過過。郭文斌為了有效地呈現這種「天然」,以原生態的的方式呈現中國文化的根基和潛流,展示中華民族民間化的經典傳統,經典化的民間傳統。
  • 線上讀書會|紙的細節,就是生活的細節
    在全球化的現代世界,多種語言、文化在超越了地域、階級、時空,在日常生活中交織、碰撞。同一個概念,表達者和接受者所產生的理解可能是不一樣的。概念的生成、轉譯、使用,都在不斷變化。概念只是一種進入途徑,我們要透過概念發現其重要的政治和社會蘊含,以及詞語所表達的相關經驗和思想。12月5日晚,方維規教授做客三聯韜奮書店,與讀者探討概念史以及「概念史能做什麼」。
  • 美術館設計|墅巴斯弗朗西斯畫廊-展示生活中的藝術
    英國巴斯一家畫廊以家庭環境的方式展示作品,整個畫廊的房間布置得很像起居室,藝術品、古董和陶瓷作為裝飾,房間的角落裡擺著帶有閱讀燈和書籍的豆形木製書桌,旁邊是由彎曲的人造壁爐裝飾的休息區,奶油色的花束沙發、蒼白的木茶几和裝滿野花的大壺裝飾整個空間,奶油色的牆壁與深色木地板形成對比,光線充足的前廳作為展覽空間可以俯瞰周圍的街道
  • 仙王的日常生活:影流大姐頭就要領盒飯?非也,你忽略了三個細節
    開門見山地說,《仙王的日常生活》動畫中,出了有些人喜歡那個愛做作的孫蓉師妹之外,大叔猜想絕大多數人最喜歡的還是我們的女二號影流大姐頭吧,但我們知道,在第九集中,大姐頭遇到了落單的王令,本想下手的,但是有個二五仔耽擱了,不過好在也沒怎麼耽誤。
  • 生活裡的好品味:好好對待生活,這樣生活才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樂趣
    這對於CELINE粉絲來說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甚至對於CELINE藝術總監HediSlimane而言是一次很大的越進,在即將結束的2019年,在法國巴黎最時尚地方,開設了首間高級香水旗艦店。這香氛專門店,融合了法國極簡藝術美學,黑白雪花大理石,搭配著透明沉著的玻璃陳列櫃,每一款香水都散發出獨特的魅力,出自之外店內還收藏著四位木質藝術家作品,為了不讓黑白大理石顯得單調從而增添了溫暖的感覺,進到店裡卻有一種舒適感。
  • 在僑城,遇見稀奇的生活藝術
    在僑城,遇見稀奇的生活藝術「稀奇是日常中缺失的,一切新奇事物的總和。我們以稀奇對抗平庸世界,試圖挖掘尋常背後的那份驚喜,這便是稀奇的生活藝術。」作為僑城不可多得的產品業態,綠景美景廣場秉承著與稀奇藝術同源的理念,致力於以新型的空間載體,實現可變的生活圖景。
  • 那些隱藏在現實生活中的美學藝術
    相較於以前人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生活方式,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日益緊張,加班加點已經成為工作常態。在忙碌的過程中,有一部分人感覺自己的內心仿佛缺失了一塊,空洞洞的,卻又說不上來是什麼感覺,儘管人仍然很忙碌,但是內心卻總是不踏實。
  • 小米有品上線克裡姆特名作復刻版,完美還原細節,讓藝術零距離
    後來在小米有品上看到克裡姆特名作復刻版畫-生命之樹三聯,對於《生命之樹》的復刻作品,其實在很多五星級酒店中經常會有看到,而且這幅畫的原作是壁畫,其中涵蓋了埃及、拜佔庭和日本的藝術元素特徵,雖然克裡姆特是奧地利畫家,不過這幅畫還是充滿了東方色。而且這幅畫也有金葉彎彎,果實纍纍,寓意財運亨通,富饒吉祥的意義。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國畫新面貌,從日常生活中尋找社會變遷的深意
    也可以說,每屆全國美展的舉辦都似乎相應提出了不盡相同的時代命題,從而促進了中國畫在這70年間的藝術變革。講座中,尚輝用200餘幅歷屆全國美展中的獲獎作品和頗具代表性的入選作品,解析了中國畫現代性變革的藝術風貌和學術路徑。尚輝用「開山引路、發展奠基」兩個關鍵詞對第一屆全國美展進行總結。他介紹,1949年7月2日,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
  • 袋鼠家裝修-生活是一門藝術,裝修更是一門藝術!
    裝修其實就是一種缺憾的藝術,不可能做到完美,這樣想很多事情就容易妥協。不是「砸錢」就可以打造出令人滿意的效果!時間來得及嗎?說到家居裝修,可是關係到家庭生活幸福指數的重要一環。對於初次接觸的業主來說,新房裝修絕對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繁瑣的流程,無處不在的陷阱和細節更會讓人摸不著頭腦。環保程度、服務水平、質量優劣和價格多少都是值得百般考量的標準,也關係到每個有家裝需求客戶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