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解讀
範式小區,自然生活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範式小區景觀設計方案,就是說針對一個小區,空間劃分相對分散,低成本,場地空間無鮮明特色的小區設計,一般來說,我們會主打「自然」,從兩點入手,營造自然居住環境,重塑活力生活社區,品自然+樂生活,這種概念其實很泛泛,普遍適合各種小區,而且這麼做,也普遍能讓甲方接受,只要最後呈現的效果好就行。記住這兩點,可以應對大部分小區景觀設計方法。城市中見過太多鋼筋混凝土的高樓大廈,使我們對於居住環境的自然需求越來越高,居山水間作為中華文化中居住的最高理想,希望充分豐富自然場景,讓人能品味自然。方案中一句話,還是很有亮點的,「生活是空間的內容,空間是生活的容器」。人本綠色活力社區,然後基於這句話,分為八大空間,活動空間、居住空間、通行空間、精神空間、交流空間、私享空間、綠色空間和文化空間。一棲歡樂,境歸自然,煥新「社區」之趣,汲取「自然」之韻。其實方案中,除了路由之外,一個中央大草坪,就是幾個小休閒平臺,空間造型也很自然,該有的功能和元素也都有,在這,給大家推薦方案中的做法,重點打造的區域部分,就是以下這幾個空間,空間序列示意圖,簡潔清晰,表達明確。
1、主入口,入口營造滿店式下落客區。兩片景牆引導入口,突顯場地精神性;
2、中心開放空間,利用軸線創造尊貴的空間序列;
3、大堂入口,入口門廳,配合水景,營造大堂入口的尊貴感。泛大堂量觀概念,將景觀衍生到門廳。
4、小區休閒公共開放空間,創造宜人的遊園小徑與綠蔭。馬部區域製造小樹林的景觀感覺,以小見大,有限空間造就無限景觀意境。
5、小區遊樂休憩公共空間,草坪、恆溫書屋、景觀廊架、林下廣場,配合空調、無線網絡、高科技互動設備,創造近人尺度的交流客廳。必然會有的景觀小空間,人們可以看書、喝咖啡、閒坐聊天、臺階晨練。配合開放的草坪和樹形優美的大樹。
品自然+樂生活,這種普遍方法,如何才能顯得高大上一點?就要結合人最根本的六感,找幾個關鍵字亮點提升對這兩個點的詮釋,顯得有深度。樂·生活——考慮各種活動,豐富生活方式、促進交流互動的空間設計。享·社區客廳+玩·兒童樂園+悅·康體運動。品·自然———以自然氛圍、主題種植為核心的花園。看·四季變換+聽·流水叮咚+感·櫻花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