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長度單位—釐米與米」,常見易錯題型及鞏固練習技巧

2020-12-05 好好學習各抒己見

尺子有很多種:捲尺,直尺,水平尺……等等。而小學生用的常用尺子是直尺,應每個孩子備一把,方便直觀的進行學習和練習。

釐米

是測量長度的工具,尺子上的「釐米」就是一個統一的長度單位。釐米是較小的長度單位,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釐米」作單位。釐米用「cm」表示,

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用統一的標準去量,才能知道物體究竟有多長。可以用尺子來測量,用釐米作為測量單位測量物體時,測量時要把尺子的刻度0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著幾,就是幾釐米。

我們通過下面的例題來講解常見的幾種錯誤做法。

常見不當操作或錯誤:

(1).在測量時左端沒有對準刻度0而是對著1,但在填寫數據時又沒有減去這個1,導致結果偏大。

(2)測量時以右端為起點對齊,很容易忘記減數而導致結果錯誤。

(3)測量時尺子沒有放平,斜著放,因為所有的線中,直線是最短的,這也會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

這道潛能開題裡面,這位小朋友的解題思路很明確,值得表揚。

在長度單位裡,可不止釐米這一單位喲,它的朋友有很多,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其中的一個朋友:米。

在量比較長的物體時,通常用「米」作單位,「米」可以用「m"來表示。

1米=100釐米,反過來,100釐米=1米,它們之間的進率是100.

在進行米與釐米的比較或加減換算時,必須先統一單位,將米轉化成釐米或將釐米轉化成米,看轉換成哪個方便轉換哪個,然後再去比較。

常見錯誤:沒有正確掌握它們之間的關係,只比較數的大小,而忽略了長度單位釐米和米的不同。

線段

長度單位一般用在什麼地方?用在一些可以測量出長度的線上,即線段。它雖說只一條線線段,也有它自已的特點喲!

線段的三個特徵:直直的、有兩個端點、可以量出長度。它們是一條直直的線,這條線不能拉長,也不能縮短。

怎麼畫線段

1.先確定一個端點,左手按住尺子,讓刻度0與端點對齊。然後在對應長度處畫兩個端點,再把兩個端點連線。

2.以尺子的刻度0為起開始畫,是幾釐米的線段就畫到尺子上刻度幾的地方。

怎麼測量線段:

直尺的刻度0要對準線段的一個端點,線段的另一個端點對著幾就是幾釐米。

怎麼數有幾條線段:判斷一個圖形中有多少條線段,要抓住線段的三個特徵:直的、有兩個端點、可以測量出長度。數線段的技巧在於找到每條線段上的兩個端點,按照一定的順序數。要數出圖中有多少條線段,可先數單一的一小段,再數由較短的線段組成的稍長的線段,即二合一,然後數三合一......,然後把這些數相加的和,就是圖中的線段數。

常見錯誤:當一條線在線段三特徵缺一或缺二時,也認為它是線段。

來,來,來!下面給幾道題來試試身手,看對這個長度單位的了解到了第幾階段了。

如感覺有難度,評論區留言,會及時解答!

相關焦點

  • 二年級期末總複習,長度單位與100以內加減法,期末必考題型練習
    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總複習,長度單位與100以內加減法,期末必考題型練習。本學期只有不到2個星期就要進行期末考試了,本學期二年級數學學習內容比一年級增加了不少,同學們對本學期知識是否全部掌握了好了呢?各單元知識點的掌握直接影響到期末考試,因此我們需要對每個單元的知識進行鞏固練習,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講解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 知識點。第一單元學的是長度單位。這個單元學習的知識點主要有:尺子是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常用的長度單位有米(m)、釐米(cm)。這個單元的常考知識點主要是普通物體的長度、測量物體、預估物體的高度等內容。
  • 三年級數學易錯題 單位換算應用題
    今天呀,我們繼續來分享三年級易錯題。涉及到單位換算的應用題的解法。小朋友們在一二年級的單位換算是不是都已經練習過了非常多的題型了呢。我們一起先來複習一下單位換算公式: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1千克=1000克,1小時=60分鐘,1分鐘=60秒……還有很多,小朋友們也仔細想想還有哪些呢,想起來以後一定要將這些公式熟記於心哦!
  • 1、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認識釐米(一)
    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如果採用不同測量方式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那麼這些結果都不一樣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測量方式不統一,不便於比較大小。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在生活中,常見的單位有釐米。一釐米是多長呢?
  • 二年級數學難拿高分,定是以下易錯題「拖後腿」,做對就能拿高分
    每個學科,每個年級,學習的知識點不一樣,易錯的題也不一樣,前兩天,有家長私信小夢老師,說他的孩子在二年級,期中考試的時候,數學考的分數並不好,想要在期末之前,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問小夢老師有沒有好的方法跟建議。其實二年級的數學想要考高分並不難,只要把其中的一些易錯點掌握了,就沒問題,下面小夢老師先給大家說一下二年級數學上冊當中的一些易錯點。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微課和同步練習(二)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課本內容視頻微課: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認識線段視頻微課: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按給定的長度畫線段視頻微課: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選用長度單位解決問題>(第一單元完)同步練習選用合適的長度單位1.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 開學第一周:二年級數學《長度單位》周測卷!易錯易混題專項訓練
    對於長度單位這一單元,是二年級比較重點的一個知識了。今天分享一張二上數學第一單元的周測卷,看看自己的掌握程度吧!這套試卷分類很明確,題型新穎,第一頁主要是針對本單元的例題進行變形拓展,打破定勢思維模式,培養孩子的思維變通能力。第二頁,設計為常考題型。包括選擇正確的長度單位,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長度單位的測量等等。
  • 二年級數學第一單元《長度單位》同步練習,全部做對是真學霸!
    二年級數學第一單元《長度單位》同步練習,全部做對是真學霸!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學習《長度單位》的知識點,老師們一般會把這個單元分為四個課時來學習:第一課時:統一長度單位,認識釐米;第二課時:認識米;第三課時:認識線段;第四課時:解決問題確定長度單位。
  • 三年級數學期末總複習,鞏固練習,講述解題技巧,為期末考-時+分
    這份三年級數學期末總複習,鞏固練習題,主要講述解題技巧,比如不規則圖形周長的計算技巧,為期末考試省時加分加。文後附有試題答案,供孩子們參考!第一題考查學生計算和估算能力。如題1的19X8,19接近20,把19當成20,用20X8=160的方法來求得19X8≈160注意題2題中帶*的要驗算!
  •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如何靈活使用長度單位解決問題?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已經學習了一星期,同學們認識了兩種長度單位,基本上也都了解了測量的方法,能夠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高度。但是,這還遠遠不夠。畢竟,學習是要落到實處的,學習數學,真正能夠解決問題,才是最終的目的。
  • 二年級數學綜合測評卷,考長度單位相關知識點,真題,最後一題難
    這份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綜合測評卷,專業考查學生長度單位相關知識點,題型新穎,題目廣泛,涵蓋的知識點全面,真題訓練,鞏固練習,用來查漏補缺,很有效果。最後一題理解不透時,有點難!第一題填空題1考查學生正確使用直尺測量物體長度的能力。
  • 二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常考應用題,收藏起來讓孩子練習,附答案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常考應用題練習。這些題都是經典的應用題型,考查知識全面,非常適合二年級的學生練習。建議家長收藏起來,趁著期末考試前讓孩子熟悉這些題型,掌握答題技巧,提高孩子應用能力。在文末附有答案!
  • 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換算技巧和練習題,期末複習專用,可列印
    長度單位在我們平常生活中經常用到,使用非常廣泛。比如:我們住的樓有多高?床的長度,桌子的高度,孩子的身高,操場有多長等。都是使用長度單位來表示。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學習的長度知識點,長度之間的換算也是考試的必考題型。
  • 二年級數學上冊總複習,各單元知識點匯總,附數學廣角專項測試題
    本學期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學了哪些知識?期末總複習如何進行呢?我們可以將全冊知識點分類整理,進行有計劃地複習,這樣才能提高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們就二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來梳理一遍。
  • 二年級長度單位——教案
    課題:長度單位(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單元第1課時)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統一單位的重要,認識刻度尺,掌握1cm的長度,知道刻度尺的作用,並能夠通過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教學重點了】:認人識釐米,能夠使用釐米作單位去測量物體,會讀數。
  • 二年級數學期末總複習之:角的初步認識,期末必考題型講解與練習...
    二年級數學期末總複習之:角的初步認識,期末必考題型練習與講解。角的初步認識是二年級數學上冊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對同學們來說也是一個難點。尤其是在數角的個數的時候,學生容易出現漏數的問題。下面我們針對這個單元的基礎知識以及常見錯誤進行分析。
  • 二年級上冊數學《長度單位》換算口訣+習題【附電子版連結】
    長度單位中最常見的有千米(km)、米(m)、分米(dm)、釐米(cm)、毫米(mm),他們之間的換算關係為:1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長度單位換算練習題一、填一填1、直尺上6釐米到12釐米長______釐米。2、我們知道的長度單位有________和釐米。3、直尺上2釐米到10釐米長_____釐米.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預習
    3、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將物體的左端對準直尺的「0」刻度,看物體的右端對著直尺上的刻度是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釐米。4、米和釐米的關係:1米=100釐米 100釐米=1米5、線段⑴線段的特點:①線段是直的;②線段有兩個端點;③線段有長有短,是可以量出長度的。
  • 二年級數學:長度單位整理複習,孩子一定需要,果斷收藏
    我們經常接觸到的長度單位是千米,米,分米,釐米和毫米,而米是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標準單位,符號是m,而它們之間的進位轉換是:千分之一千米=1米=10分米=100釐米=1000毫米。長度單位的認識是在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的第一章內容安排的,涉及到的內容也是比較簡單的,就是對長度單位的基本認識,以及簡單的換算,能用正確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再就是能夠測量出物體的長度。但是對於二年級的同學來說,還是要扎紮實實才能夠學好掌握的。本節小隴老師就整理了二年級數學長度單位的整理和複習,相信二年級的小夥伴複習時一定用的上,快收藏了吧。
  • 小學二年級數學【長度單位】同步試題解析
    1.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 )和( ),1米=( )釐米。認識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和「釐米」,掌握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釐米米釐米學生綜合運用實際經驗、估測方法、長度表象加以判斷。鋼筆是較短的物體,用釐米作單位,長頸鹿比較高大,應用米作單位,身高1米多,應是120釐米。4.在
  •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長度單位》預習要點
    不少家長已經跟著我們的視頻開始預習二年級上冊的內容了,但看一遍視頻就是預習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