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考研政治之唯物論之哲學的基本問題和不同流派

2020-12-05 陳靈均的教育筆記

哲學其實就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這裡面包含兩個方面:思維和存在(也可以表述為意識和物質)何為第一性,即誰是世界的本原。這是區分唯物和唯心的標準。第二: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這是區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

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如此,還是科學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雖說如此,但馬克思主義哲學運用起來總覺簡單機械。不過,我覺得把物質和意識分開,似乎把人類這種智慧生物想得太簡單了,很多哲學都把物質和意識混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佛學。另外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這個不好說,有些事物思維是能夠認識存在,意識是能了解物質的,比如肉眼可看到(或者藉助顯微鏡等儀器)的一切事物:桌子、房子、石頭等等,又比如地球發展歷程和銀河系天體行星的運轉。同時也有一些東西是沒法證得可知還是不可知的,比如人死後有沒有靈魂,人死後沒有了思維,那如何證靈魂是否存在呢?這樣看來,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可否理解為兩者是同時存在的呢?

唯物主義都主張物質為第一性,但唯物主義也有不同的歷史形態,這個區分點就是:作為世界本原的物質到底指的什麼?古代樸素唯物主義依據對自然現象的籠統認識,把物質歸結為一種或幾種實物,比如金木水火土,代表人物荀子。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根據當時自然科學關於原子是物質最小單位的認識,把物質歸結為原子,代表人物牛頓,認為原子的屬性就是一切物質形態的共同屬性。現代辯證唯物主義從無限多樣的物質現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質,從哲學作出了最好概括,指出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本質規定。我覺得這個客觀實在性定義非常廣也包括了社會科學領域的如人類社會發展歷程這樣的社會存在。

唯心主義者都主張意識為第一性,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不同的是作為世界本原的意識到底指什麼根據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唯心主義者陣營又分這樣幾種類型:主觀唯心主義者認為世界本原的意識是本我的意識,如笛卡爾、王陽明。客觀唯心主義認為作為世界本原的意識是獨立於「我」之外的客觀精神,如理學、道學、上帝、絕對觀念。還有一個問題不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但也是一個重要問題。根據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哲學可以分為「辯證法」和「形上學」兩大陣營。

辯證法認為世界是聯繫的、全面的、發展的、矛盾的。行而上學則認為世界是孤立的、片面的、靜止的、無矛盾的。說到這裡,我就很想問:有誰這麼傻會認為世界是孤立的、靜止、孤立、無矛盾的呢?除非是「塞翁矢馬焉知非福」中處於失望狀態的塞翁吧,處於失望困境中的人之所以會特別悲觀失望都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逆境困境是暫時的,人不可能一生總是倒黴的、不利的處境。不過,人生若真有一段這樣痛苦難熬的時光雖然總會熬過來但身處其中必定不是那麼好受吧!

據此以上,唯心主義根據世界本原的不同可分為主觀和客觀唯心主義,根據意識世界是怎樣存在的,可分為辯證唯心主義和行而上學唯心主義,根據世界是否可知又分為徹底的唯心主義和不徹底的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在馬克思之前看待自然是唯物的,看待人類歷史的發展又陷入唯心,所以唯物主義也分徹底的唯物主義和不徹底的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是徹底的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在哲學史上的第一貢獻是第一次將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結合,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第二貢獻是第一次用物質的觀點分析人類社會和人類歷史,創立歷史唯物。馬克思理論上的兩大貢獻是: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

相關焦點

  • 馬克思主義哲學回答了哪些基本問題?
    馬克思主義者都有兩把刷子,一是徹底的唯物論,二是徹底的辯證法,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又叫做辯證唯物主義主義哲學。作為哲學的一個重要流派,馬克思同諸多哲學家面臨著一系列基礎問題需要解答,一切的哲學原理,運用法則都是建立在對基本問題的認知之上的。一、哲學是什麼?
  • 2013高考政治複習知識點:唯物論
    中國教育在線訊 高中政治學習需要總結歸納重要知識點才能更好學習政治學科,在掌握了每課重要知識點後才能為以後高考文綜複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是2013高考政治複習重要知識點。  唯物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物質;自然界、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是客觀的;人們改造自然、變革社會的活動要以承認自然、社會的客觀性為前提。
  • 2022年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考研真題——才聰考研
    2007年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考研真題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複習筆記【知識框架】【考點難點歸納】考點一:哲學和哲學的基本問題★★★★1哲學(1)哲學的定義及其要點(見表1)表1哲學哲學的定義及其要點(2)哲學基本問題在本體論方面和認識論方面互相聯繫
  • 2016考研政治:唯物辯證法之命題分析
    摘要:唯物辯證法在考研政治中處於很重要的地位,下面帶領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唯物辯證法的命題規律和趨勢預測。
  • 《2008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第一專題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
    哲學是將人們的世界觀用理論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過一系列特有的概念、範疇和系統的邏輯論證而形成的思想體系。作為世界觀理論形態的哲學,不僅要回答世界「是怎樣」的問題,而且要解決世界對於人來說「應該怎樣」的問題。要懂得哲學世界觀同時包含著人生觀和價值觀,反映著人的情感、願望、理想和信念。哲學不同於人們日常活動中自發產生的樸素觀點。
  • 2020年考研政治每日一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哲學的派別
    【才思考研整理閱讀】上一期咱們講了講哲學的基本問題,咱們再回顧一下:恩格斯明確提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這個基本問題包含兩方面:其一,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其二,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哲學基本問題,決定了不同的哲學家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存在不一致。今天咱們主要聊聊幾個大的派別。
  • 考研政治重點知識記憶之哲學篇(一)
    1.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是人們對世界的根本觀點,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哲學是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為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提供根本準則和一般方法論。2.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與存在,或物質與意識、精神與自然界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 學者宗白華對西方哲學的解讀!一起來扛中國哲學轉化之大旗
    從泰勒斯及其他當時的眾多哲人那裡,我們看到,哲學的認識和人們對世界的理解充滿著那種類似於普羅米修斯對宙斯的反抗精神,當時的哲學以客觀的認識、對真理的求索和與宗教的對立性,而獨立存活和發展。但是,比較遺憾的是,初期的希臘哲學並沒有徹底完成唯物論和無神論的系統創建,這為後來蘇格拉底以後的唯心論的出現提供了出口和契機。
  • 2008年考研政治馬哲各章習題精選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單項選擇題  1.愛因斯坦說:「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這說明  A.哲學是「科學之科學」 B.哲學對自然科學的研究有指導意義  C.哲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
  • 構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拓荒者——李達哲學思想研究
    該書依次論述了社會之本質、社會之構造、社會之起源、社會之發達、家族、氏族、國家、社會意識、社會之變革、社會之進化、社會階級、社會問題、社會思想、社會運動、帝國主義、世界革命以及社會之將來等問題,深刻地分析和批判了各種資產階級社會學說,系統地闡釋了唯物史觀是如何「發現社會組織之核心,探求社會進化之方向,明示社會改造之方針」的。
  • 馬哲知識點: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
    馬哲從《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一章開始系統闡明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這一章的基本內容包括:歷史觀的基本問題;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和本質;社會的經濟結構;社會的政治結構;社會的文化結構。
  • 影響西方歷史進程的20個哲學思想流派,知道一半算你牛
    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的現代哲學派別,在20世紀的美國成為一種主流思潮。對法律、政治、教育、社會、宗教和藝術的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2.意志主義 意志主義是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的開創性流派。它產生於19世紀20年代的德國,流行於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的德、法、英和北歐等國。主要代表是叔本華和尼採。
  • 兩個基本問題: 有妖論和無妖論,唯心論和唯物論!
    二、唯物論和唯心論之辨經過上面的論述,從文化區塊上劃分,我們可以把整個地球的版圖,分為神州和妖州兩部分。神州就是指中國,妖州就是指外國。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人是神族,是龍族。生活在妖州土地上的人,則都是妖奴。在各大妖州的妖奴文化中,他們認為世界是妖酋所創造,為此,他們都有一套套的創世論神話。這便是有妖論思想。
  • 兩個基本問題: 有妖論和無妖論,唯物論和唯心論!
    二、唯物論和唯心論之辨經過上面的論述,從文化區塊上劃分,我們可以把整個地球的版圖,分為神州和妖州兩部分。神州就是指中國,妖州就是指外國。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人是神族,是龍族。生活在妖州土地上的人,則都是妖奴。在各大妖州的妖奴文化中,他們認為世界是妖酋所創造,為此,他們都有一套套的創世論神話。這便是有妖論思想。
  • 考研政治知識點詳解:馬哲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最大的普遍性,具有普遍方法論的指導作用和智慧的啟迪作用,但不能代替具體科學作出具體結論。(3)哲學屬於意識形態,是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築。在階級社會,具有階級性。 (二)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和意義1.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兩方面內容: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質的關係問題。
  • 歷史唯物論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論基礎
    歷史唯物論作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基礎,為我們全面、準確理解這一重要思想,把握其核心要義提供了基本框架。1.法的物質基礎和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如何看待法和法律現象,它們的來源是什麼,是法律決定社會,還是社會決定法律,一直是區分不同法學流派的最根本問題。
  • 考研政治馬哲模塊化衝刺複習之唯物論
    (2)意識的本質   意識從其本質來看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象,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意識是物質的產物,但又不是物質本身,意識是特殊的物質——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意識在內容上是客觀的,在形式上是主觀的。意識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
  • 高考政治必備的哲學知識點框架
    矛盾的特殊性表現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矛盾的雙方各有其特點。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  【方法論】: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相互聯結的。
  • 【思想中國】謝地坤:外國哲學研究七十年回顧與展望
    客觀地說,從「五四運動」至20世紀40年代,中國哲學的產生和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以胡適、張君勱、金嶽霖、熊十力、馮友蘭、賀麟等為代表的一批哲學家走中西哲學融通之路,他們嘗試用自己所理解的西方哲學的理路去探索、研究中國哲學的問題,力圖開創一條新哲學、新文化的道路。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唯物唯心
    《唯物論與唯心論》是提綱的開篇,其中討論了(一)哲學上的兩軍對戰,(二)唯心論和唯物論的區別,(三)唯心論的發生與發展的根源,(四)唯物論發生與發展的根源。筆者按如上四大板塊精簡整理,如感興趣建議閱讀原著。(一)全部的哲學史,都是唯心論和唯物論這兩個互相對抗的哲學派別的鬥爭和發展的歷史,一切的哲學思潮和派別,都是這兩個基本派別的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