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內經選讀試題
課程代碼:02979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幹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30分)
1.《黃帝內經》彙編成書可能是在( )
A.黃帝時期 B.戰國時期
C.西漢時期 D.東漢時期
2.《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這個「道」是指( )
A.根本、本源 B.道路、途徑
C.法則、規律 D.綱領、本質
3.《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濁陰走五藏」的「濁陰」指( )
A.水谷精氣 B.糟粕和水液
C.大小便 D.精血津液
4.《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六淫致病的特點是:熱勝則( )
A.幹 B.動
C.腫 D.浮
5.下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原文,屬於「陰陽轉化」病機的是( )
A.「陰勝則寒」 B.「陽殺陰藏」
C.「重陰必陽」 D.「陰勝則陽病」
6.《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認為,氣味辛甘「屬陽」的藥物,其功能是( )
A.湧洩 B.發散
C.清熱 D.潤燥
7.《素問·疏五過論》強調「治病之道」應當是( )
A.神內為寶 B.精內為寶
C.氣內為寶 D.血內為寶
8.《素問·六節藏象論》所說的「封藏之本」,是指( )
A.肺 B.脾
C.腎 D.肝
9.《素問·五臟別論》認為「治之無功」的主要原因是( )
A.病情危重 B.拘於鬼神
C.惡於針石 D.病不許治
10.《素問·太陰陽明論》認為,脾主四肢的生理基礎是( )
A.脾統血 B.脾為胃行其津液
C.脾主動化水溼 D.脾氣主升
11.據《素問·大陰陽明論》的內容,人體「下先受之」的邪氣是( )
A.風 B.寒
C.溼 D.暑
12.《素問·經脈別論》認為:驚而奪精,汗出於( )
A.腎 B.心
C.肝 D.肺
13.《素問·經脈別論》所言的肺通調水道理論,對治療水腫病的方法有重要啟迪的是( )
A.溫陽利水 B.攻逐水飲
C.滲淡利水 D.提壺揭蓋
14.《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述「脾氣乃絕」的原因是( )
A.味過於酸 B.味過於鹹
C.味過於苦 D.味過於辛
15.據《素問·舉痛論》所述,「悲」所引的病機是( )
A.氣上 B.氣下
C.氣消 D.氣結
16.據《靈樞·師傳》所論,「消谷,令人懸心善飢,臍以上皮熱」的病機是( )
A.胃中寒 B.胃中熱
C.腸中寒 D.腸中熱
17.根據《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的論述,疾病病情表現最嚴重的時候是在( )
A.早晨 B.夜半
C.白天 D.傍晚
18.《素問·脈要精微論》提出診病的最佳時間為( )
A.日西 B.日中
C.平旦 D.晡時
19.《素問·脈要精微論》認為,代脈的主病是( )
A.氣衰 B.氣少
C.心痛 D.脾虛
20.《素問·脈要精微論》認為,秋季的脈象特點是( )
A.中規 B.中權
C.中衡 D.中矩
21.《素問·評熱病論》認為,「陰陽交」病的「三死」之症是( )
A.壯熱、脈躁疾、喘息 B.煩躁、失志、大便秘結
C.脈躁疾、狂言、不能食 D.煩躁、手足逆冷、下利清谷
22.據《素問·咳論》內容,症見「咳而失氣」者,病屬( )
A.三焦咳 B.小腸咳
C.大腸咳 D.胃咳
23.據《素問·水熱穴論》內容,被稱為「胃之關」的是( )
A.脾 B.心
C.肝 D.腎
24.據《靈樞·水脹》內容,因腹腔腫瘤,在疾病後期,症見腹大如懷孕狀,但不影響月經者,是( )
A.鼓脹 B.膚脹
C.腸潭 D.石瘕
25.據《素問·至真要大論》的內容,「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是( )
A.溫補腎陽 B.健脾祛溼
C.辛溫解表 D.滋陰補腎
26.據《素問·標本病傳論》的內容,「病發不足」時的治療,應當是( )
A.標本同治 B.本而標之
C.標而本之 D.先治其本
27.下列哪一項不是《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的養生方法?( )
A.食飲有節 B.起居有常
C.不妄作勞 D.盡終其天年
28.據《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述,若違逆秋季養生原則,冬季可能發生的病是( )
A.痿厥 B.寒變
C.飧洩 D. 瘧
29.《靈樞·天年》認為:「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 )
A.以父為基 B.以母為基
C.以氣為基 D.以血為基
30.《靈樞·天年》指出,三十歲人的動態特點是( )
A.好坐 B.好疾行
C.好徐行 D.好奔跑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幹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20分)
31.《素問·調經論》的「陰虛則內熱」,其病因病機包括( )
A.勞倦傷脾 B.肺胃陰虛
C.清濁升降失司 D.陰不制陽,虛火內生
E.胃中谷氣鬱而化熱
32.下述方法屬於《素問·五常政大論》所言的「反佐法」者是( )
A.寒因寒用,熱因熱用 B.寒因熱用,熱因寒用
C.治寒以熱,涼而行之 D.治熱以寒,溫而行之
E.治熱以寒,治寒以熱
33.據《素問·太陰陽明論》的內容,闡述「脾不主時」原理的有( )
A.脾者土髒 B.治中央
C.脾為胃行其津液 D.常以四時長四髒
E.脾與胃以膜相連
34.《靈樞·本神》認為,凡是「用針者」,要努力做到( )
A.察觀病人之態 B.察觀五臟精氣之盛衰
C.察知精神之存亡 D.察知得失之意
E.察知魂魄之存亡
35.《靈樞·本藏》認為,五臟的主要功能有( )
A.藏精神 B.藏血氣
C.藏營衛 D.藏志意
E.藏魂魄
36.下列經文出自《素問·生氣通天論》的有( )
A.「生之本,本於陰陽」 B.「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C.「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D.「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
E.「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 衛外而為固也」
37.據《素問·舉痛論》所述「視其五色」診病原理,痛者可見的病色有( )
A.黃 B.赤
C.白 D.青
E.黑
38.《素問·脈要精微論》認為,善色應具備的特點是( )
A.明潤 B.含蓄
C.有光澤 D.色弊
E.五色精微象見
39.據《素問·痿論》的內容,「腎熱」的診斷要點是( )
A.色白 B.色黑
C.毛敗 D.齒稿
E.爪枯
40.《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述的順天守時養生法則是( )
A.春秋養陰 B.秋冬養陰
C.春夏養陽 D.冬夏養陽
E.春夏養陰
三、填空題(每空格1分,共10分)
41.《內經》的藏象學說,是通過________來認識內部臟腑器官的________。
42.《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在內,________也;陽在外,________也。」
43.《素問·六節藏象論》:「天食人以________,地食人以________。」
44.《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散精於________,淫氣於________。」
45.《素問·玉機真藏論》:「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________獨見,獨見者,________也,故曰死。」
46.《素問·脈要精微論》:「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________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________也。」
47.《素問·湯液醪醴論》:「________為本,________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
48.《素問·至真要大論》:「諸________,皆屬於上。」
49.《素問·上古天真論》:「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________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地之________皆竭矣。」
50.《素問·上古天真論》:「夫道者,能________,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四、名詞解釋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51.陰陽喜怒(《素問·調經論》)
52.五十而復大會(《靈樞·營衛生會》)
53.煎厥(《素問·生氣通天論》)
54.間者並行,甚者獨行(《素問·標本病傳論》)
55.失神者死,得神者生(《靈樞·天年》)
五、簡答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56.舉例說明「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的針治方法。
57.簡述《素問·五臟別論》有關五臟功能特點的理論及其臨床辨證論治的意義。
58.《靈樞·本神》認為脾虛腎實均可致五臟不安,這一理論有何臨床意義?
59.簡述《靈樞·百病始生》中「三部之氣」的含義及其與病「起於陰」、「起於陽」的關係。
60.《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諸逆衝上,皆屬於火」的機理是什麼?
六、論述題(共10分)
61.試述《素問·湯液醪醴論》中所述水腫病的形成機理、症狀特點及治則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