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中熊貓」提前一個月飛來過冬

2020-09-18 央廣河南


9月16日上午,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巡護時監測到8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較往年同期的監測記錄提前了近一個月。同日還監測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鶚、大杓鷸等珍稀鳥種,它們作為冬候鳥的先頭部隊飛抵鄭州黃河溼地。

黑鸛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極其稀少,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有「鳥中熊貓」之稱。黑鸛是鄭州黃河溼地的冬候鳥,它生性機警而膽小,聽覺、視覺均很發達,對棲息地環境條件要求很高,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參照。每年10月中旬,黃河溼地會陸續迎來大批遷徙、越冬候鳥,但今年9月中旬即監測到黑鸛身影非常罕見。

近年來,以黃河生態保護為統領,鄭州黃河溼地全面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保護區內人為活動明顯減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同時,實施了保護區原生態溼地和鳥類棲息地保護等工程,以自然恢復為主、結合人工修復,通過水系連通、植被恢復等措施,擴大溼地面積,逐步恢復和提升溼地生態功能。寧靜安全的生存環境、廣袤的灘涂、豐富的水生動植物,為各種鳥類提供了一個自然家園。

鄭州黃河溼地位於我國三大候鳥遷徙通道的中線通道,每年的10月中旬至次年的4月上旬是冬候鳥遷徙和越冬的重要時期,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東方白鸛、黑鸛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以及大種群的雁鴨、鸕鷀、銀鷗、蒼鷺等在這裡棲息、覓食、越冬。據調查,每年在鄭州黃河溼地越冬和棲息的候鳥在百萬隻以上。(鄭報全媒體記者 武建玲 通訊員 武蓓 趙宗英 文/圖)

來源:鄭州晚報

相關焦點

  • 金灣再現「鳥中熊貓」——黑臉琵鷺
    金灣再現「鳥中熊貓」——黑臉琵鷺 2020-05-15 1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
    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時間:2020-05-09 07: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 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
  • 愛情鳥又飛來了!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愛情鳥」又飛來了!    2010年至今,每年冬天都會有鴛鴦落腳位於寧波雅戈爾動物園的「鴛鴦湖」,數量從最初的一二百隻增加到眼下的近千對。    良禽擇木而棲,吸引鴛鴦的不止是「鴛鴦湖」的綠水青山,還有人們的善待之心。
  • 鄭州黃河溼地迎來「鳥中熊貓」,冬候鳥遷徙先頭部隊已抵達
    但鄭州黃河溼地內,被稱為「鳥中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已經開始歇息,補充南遷的能量了。一年一度的冬候鳥遷徙已經拉開帷幕,先頭部隊已經抵達,位於我國山大候鳥遷徙通道中線通道上的鄭州黃河溼地,即將迎來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熱鬧場面。
  • 「失蹤」20多年的「鳥中熊貓」驚現濱海新城蘆葦叢
    浙江在線05月31日訊這幾天,在紹興濱海新城海塗,每天都有十幾甚至幾十人「潛伏」於一片蘆葦叢中。這些人都是省內外的超級野鳥攝影發燒友,其中包括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野鳥分會會長錢斌等。他們的「偷拍」對象,是新近在那裡被意外發現的「鳥中熊貓」——震旦鴉雀。  據了解,這幾天蘆葦叢中的許多震旦鴉雀小鳥剛孵化出來,在鳥窩裡嗷嗷待哺,母鳥則四處捕食餵養。這個時候拍攝到這種非常珍稀的鳥類,著實令攝影愛好者驚喜萬分。  中國特有鳥種已「失蹤」二十多年  「震旦」一詞來自古印度,這是古印度對華夏大地的稱呼。
  • 海口小區飛來一隻受傷的鳥 這是只什麼鳥?
    小區飛來一隻受傷的鳥  這是只什麼鳥?疑似夜鷺 為國家保護動物小區內飛來的鳥。南國都市報記者徐培培攝  南國都市報10月12日訊(記者徐培培 實習生謝川燕)11日上午,海口市民張先生找到記者,說他住的永秀花園小區發現一隻受傷的大鳥,鄰居們懷疑是國家保護動物灰鷺,請求記者幫忙聯繫相關部門予以救助。  記者注意到,這隻鳥兒的個頭不小,尖尖的嘴巴呈黑色,微微有些彎曲,腳趾為黃色。
  • 「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 又來重慶過冬啦
    中華秋沙鴨備受市民歡迎的候鳥紅嘴鷗正陸續撤退,但熱鬧的重慶,近期又迎來了「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過冬!它們的身影,已出現在江津區西湖鎮綦河河畔,很快也將會出現在主城的長江、嘉陵江等地。中華秋沙鴨為何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第一,因為它的種群數量比較少,屬於瀕危物種,就和大熊貓一樣。第二,其雄鳥在毛色上為黑白相間,外形上有著大熊貓標誌性的黑白。」危騫說,中華秋沙鴨對繁殖環境要求比較高,適應能力較差,分布狹窄,這一系列因素導致其越發珍貴。
  • 《香格裡拉飛羽天堂——每日觀鳥臺》——「鳥中熊貓」黑鸛
    (第2期)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和認識一下「鳥中熊貓」——黑鸛。(黑鸛▲錢斌/拍攝於香格裡拉納帕海)黑鸛屬於鸛形目鸛科,是體形與鶴近似的大型涉禽,全長約100釐米,站高能達120-130釐米。成鳥喙、腳及眼周裸露皮膚鮮紅色,腹部純白色。飛行時翼下黑色,僅三級飛羽及次級飛羽內側白色。
  • "鳥中熊貓"現身紹興海塗蘆葦叢 它叫"震旦鴉雀"
    浙江在線06月01日訊這幾天,在紹興濱海新城海塗,每天都有十幾甚至幾十人「潛伏」於一片蘆葦叢中。  這些人都是省內外的超級野鳥攝影發燒友,其中包括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野鳥分會會長錢斌等。他們的「偷拍」對象,是新近在那裡被意外發現的「鳥中熊貓」——震旦鴉雀。  這種鳥是國際上的瀕危鳥種,上世紀80年代中國曾有記錄,而後就消失了。  這叢蘆葦中,「鳥中熊貓」有好幾百隻  震旦鴉雀的行蹤,是紹興一名攝鳥愛好者無意中發現的。
  • 黑臉琵鷺又來深圳過冬了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nbsp&nbsp&nbsp&nbsp黑臉琵鷺又來深圳過冬了&nbsp&nbsp&nbsp
  • 旅加大熊貓順利回家,因食物短缺提前回國
    劉宏聲攝   千龍網髮根據中加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協議,兩隻大熊貓於2013年3月飛抵加拿大開啟兩國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先後在多倫多動物園和卡爾加裡動物園安家。期間,大熊貓「二順」於2015年10月誕下一對雙胞胎幼仔,取名為「加盼盼」和「加悅悅」,已按協議規定於今年1月回國。今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造成旅加大熊貓主食竹供應難以長期保障。經中加雙方友好協商,決定提前終止合作。熊貓基地表示,大熊貓給中加兩國人民帶來了歡樂,增進了兩國人民的友誼。
  • 晉江:家中飛來「怪鳥」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鷹
    ­  11月11日下午,晉江溜霞小區附近來了一隻「怪鳥」。林業部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後,確認「怪鳥」為夜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周女士介紹,11月11日下午4時30分左右,她和丈夫外出時,留在家裡的孩子們發現冰箱上飛來一隻「怪鳥」。孩子們趕緊向鄰居求助。鄰居李先生將它抓住關進籠子。­  「可能是它太想家了,或者是受了驚嚇,小傢伙對大家送來的水和食物都不理睬。」周女士表示,他們也無計可施。­  在記者的建議下,周女士報警求助,民警聯繫了林業部門的工作人員趕到現場。
  • 天壇裡飛來鴝姬鶲 引攝友圍觀
    原標題:天壇裡飛來鴝姬 引攝友圍觀 高先生/供圖 前幾日,一隻身姿豔麗的小鳥忽然飛到天壇公園落腳 昨天下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天壇公園,在公園西北角見到二三十名攝影愛好者架起「大炮」圍成一圈,並不時調整鏡頭位置,等待「明星鳥」的出現。 「這麼漂亮的小鳥在咱北京的大冬天可是少見呢!我剛才就拍到了,可惜它當時沒打開翅膀。」一位攝友興奮地告訴記者。
  • 濟南:家裡飛來一隻怪鳥 不吃東西「愁煞人」
    濟南:家裡飛來一隻怪鳥 不吃東西「愁煞人」                     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      齊魯網 10月14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導,昨天,濟南吳先生的家裡飛來了一隻長著常常嘴巴的怪鳥
  • 市民拍鳥發現野生黑鸛 全球僅有千隻被稱"鳥中熊貓"
    昨日中午,一隻黑鸛(中)站在幾隻白鷺與蒼鷺中休息 華商報記者 趙彬 攝  11月25日,在長安區東大一處漁場內,兩隻黑鸛落在漁場旁。有人稍微靠近,警覺的黑鸛立馬起飛。華商報記者 趙彬 攝 文 肖琳  華商報訊(記者 肖琳)黑鸛有著「鳥中熊貓」的美譽,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月25日,一群鳥友在長安區東大拍鳥時無意中發現兩隻野生黑鸛。
  • 不讓過冬候鳥餓肚子 德陽財政掏4萬元保鳥食
    (原標題:不讓過冬候鳥餓肚子 德陽財政掏4萬元保鳥食) 本報訊 (
  • 北鳥南飛 花城過冬
    進入秋冬時節,溫暖如春的花城廣州,就成了各種候鳥南遷過冬的好地方。據了解,廣州共有鳥類251種,分屬18目54科,佔廣東省鳥類總種數的45.80%。南沙溼地景區、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大學城灣咀頭溼地公園、流花湖公園等五處,是目前廣州市觀鳥的主要場所。南沙溼地位於全球候鳥遷徙的8條路線中的一條,每年逾10萬隻候鳥來這裡過冬,也為人們提供了絕佳的觀鳥時機。
  • 首批白鶴飛來鄱陽湖過冬,遷徙途中大吃特吃,幾天內體重增加一倍
    今年9月28日,白鶴被確定為江西「省鳥」,將加大保護力度。雪靈谷了解到,白鶴數量稀少,全球不到4000隻,被譽為鳥類「活化石」。每年全球98%的白鶴會前往鄱陽湖越冬。01全球98%白鶴在鄱陽湖過冬,體型比丹頂鶴小,飛羽延長成鐮刀狀白鶴也叫西伯利亞鶴、黑袖鶴、修女鶴、雪鶴,體長約130-140釐米,體型比丹頂鶴小,是大型涉禽,它的喙、頸、腿都很長。
  • 昌平的鳥,飛翔的精靈
    3月到7月,近4個月的時間裡,他跟拍了7窩戴勝鳥,將它們覓食、求偶、築巢、交配、哺育的場景全部記錄了下來。拍攝期間,每天凌晨4點,張號就來到鳥巢下,躲在層層的偽裝網下,「隱身」觀察戴勝鳥一天的生活。北京的春天經常颳風,這樣的天氣,對於拍攝鳥兒飛翔的姿態比較有利,但對於張號來說,大風天就意味著漫天飛舞的楊柳絮。
  • 德陽拿出4萬元買鳥食 不讓過冬候鳥餓肚子
    德陽市民與鳥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王域西)12月15日,記者從德陽市林業局獲悉,為解決德陽冬季候鳥食物短缺的問題,德陽財政日前下撥4萬元用於購買冬季候鳥鳥食,幫助候鳥過冬。260多種野生鳥類聚集德陽近年來,選擇到德陽過冬的候鳥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據德陽市觀鳥愛鳥志願者會初步統計,從初冬到春季,德陽聚集了包括留鳥、冬候鳥和旅鳥在內的260多種野生鳥類。「鳥兒越來越多,現有的食物可能出現短缺。」協會會長李小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