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節氣中「四立」的前一天叫「絕日」?了解才懂裡面大有深意

2021-01-13 卡季奇文史

我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依據「鬥轉星移」制定了二十四節氣。

24節氣是上古農耕的產物,是「幹支力」表示自然規律變化的特定節令。經過流傳演變至今,其反映了太陽周年視運動,也因此24節氣在公曆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二者前後不差一兩日。

一: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四絕」

二十四節氣中,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而這四個節氣的前一天,即是「絕日」,四個「絕日」統稱「四絕」。

那麼為什麼一年24個節氣中,只有「四立」才有「絕日」呢?因為這四個節氣分別都有結束和伊始之意。

是一個季節的結束,也是另一個季節的開始。

「四立」&「絕日」

按照五行陰陽學說,立春過後木旺而水則絕,立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新的輪迴的開始,萬物復甦,一切更生;

立夏後火旺則木就絕,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春天結束,夏天開始,萬物開始進入旺盛生長的季節;

立秋後金旺則火就絕,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秋天的開始,一年中的轉折點,不管是整個自然環境還是萬物都逐漸開始弱化、減少,從茂盛轉向成熟或者蕭索;

立冬後水旺則金就絕,表示進入了冬季,「冬」有終之意,意味著萬物開始收斂,進入了休養生息、收藏的時候。

綜上之意,就是為何把「四立」的前一天稱為「絕日」的原因。

二:24節氣中的「分至」和「四離」

二十四節氣裡面除了「四立」比較特殊之外,還有「分至」的意義也是比較重大的。

分至就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統稱,簡稱「二分」、「二至」;這四個節氣的前一天叫「四離」,即「離日」。

「二分、二至」&「離日」

為何說「分至」在二十四節氣中也是特殊的存在呢?如果說「四立」代表了四季的開始,那麼「分至」就是四季的中點。「二分、二至」是反映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節氣。

①二分

《明史·歷一》有言:「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簡單而言,就是在春分和秋分這一天,晝夜的時長几乎是一樣的;另一個含義就是「二分」這天剛好一半一半,平分了季節。

②二至

坊間有「冬至一陽生、夏季一陰生」的說法,但這樣的「陽」並非陰陽之說,是指太陽。夏至這天白晝最長,至此太陽南行。古言:「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冬至也有日短至之稱,意思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至此太陽北回。在傳統文化中,幹支時間與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繫在一起的,冬至的界定亦是。

③「離日」

為何叫「離日」?陰陽五行學認為「二分、二至」是陽氣和陰氣的升降差異,在這一天的前一天是為「離日」。二分的前一天是:木離、金離;二至的前一天是:火離、水離,統稱「四離」。

三:諸事不宜,亦是「絕日」的成因

絕有斷、窮盡、不再接續的意思。因為「四立」的含義,那麼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這前一天叫「絕日」了。按照玄學的說法,四離日和四絕日,恰是四季交替,節令轉移、陰陽雜亂之時。所以這一天是「諸事不宜」,民間會把這一天定為「不吉之日」。

因為這四天,不宜遠行更不適合出軍,那麼平日裡的婚嫁、好事就更不適合訂在這一天了。

「絕日」聽起來就有些可怕,但絕非吹噓媚眾只說,否則平日裡辦事,也不會求一個「黃道吉日」了。在擇日術數文化裡面,「四絕日」和「四離日」是絕不會被選用的,不信你想想看。

相關焦點

  • 老話說:迎親不選四離日,出門莫挑四絕日,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老話說:「迎親不選四離日,出門莫挑四絕日」,到底什麼是「離日」和「絕日」呢?所謂的「迎親」指的就是結婚,是以前結婚習俗中最後一道環節,叫做「親迎」。古人的結婚風俗包括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個環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六禮」。以前人最在乎「婚姻天定」,所以古人在結婚之前首先要向天問吉。
  • 我國最早出現的四個節氣,四季中分別有一個!
    節氣從出現在現在,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雖然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完整的24節氣體系,但是在很早以前,節氣只有四個,即是24節氣最早的雛形。這4個節氣分別是冬至、夏至、春分以及秋分。那麼,為什麼是這4個節氣最早出現呢?這就要從測日晷開始說起了。
  • 中國二十四節氣解讀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的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每個月有兩個節氣。
  • 2020大雪節氣是哪一天幾點幾分星期幾 大雪是一年中第幾個節氣
    2020大雪節氣是哪一天幾點幾分星期幾 大雪是一年中第幾個節氣時間:2020-12-07 19: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大雪節氣是哪一天幾點幾分星期幾 大雪是一年中第幾個節氣 再過幾天就是大雪節氣了,每個節氣都有它的特點,節氣三候就代表著這個節氣的氣候條件,大雪節氣最常見的就是降溫
  • 二十四節氣是何人所創,距今有多少年了?
    「二十四節氣」,肯定不是哪一個或者哪幾個人單獨創立的。最簡單也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就是儘管「二十四節氣」的全部名稱,在西漢才見於古籍記載,但最晚在戰國時期,這一系統已全部形成了。進一步說,「二十四節氣」的雛形,要前推至距今6000年以前。
  • 這是大科學!聽丁一匯院士給你講二十四節氣的當代意義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我們很熟悉二十四節氣,你知道它背後有哪些科學價值嗎?經濟日報記者近日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聽他闡釋二十四節氣的當代意義。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凝結的智慧都在這裡
    二十四節氣對應的時間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的節氣,代表春夏秋冬的開始。 比如:在每年的 2 月 4 日前後,是立春節氣,為農曆正月,代表春 天到來。在每年的 5 月 6 日前後,是立夏節氣,為農曆四月,代表夏天到來。在每年的 8 月 8 日前後,是立秋節氣,為農曆七月,代表秋天到來。
  • 這樣理解陰曆、陽曆、農曆就簡單了(說節氣 中)
    用小學生都懂的知識去理解24節氣(說節氣上)有心人會發現,每個節氣總是落在固定那兩天,例如「雨水」總在公曆 2 月18-19 日,「清明」 總在公曆 4 月 4-5 日。這是因為西方公曆計算一年也是按照地球繞太陽一周,跟節氣規律是一致的。
  • 天象時空交接點禁忌——四離、四絕日原理(一)
    >       使用擇日造命法,在有些情形下,雖然造命日課是上吉,但切勿擇於因天象影響而致大兇之日上,如:      (一)節氣交接——日課擇於交節前一日,或交小氣前一日,但只限於四季交節及四季之中氣前一日,即:        四絕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一日。
  •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的講究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解釋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不少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歌謠,有一首說:「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正好將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一一概括。那麼,二十四節氣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讓我們來了解吧。
  • 今年閏四月,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
    說起閏月,還有閏年,雖然大多數人都了解,知道閏月指的是傳統曆法陰曆所置,而閏年則是現在通用的公曆所置。可是還有不少人對此分辨不清,比如為何有閏年閏月?比如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下面我們就簡單科普一下。
  • 今日春分來了有哪些寓意 春分節氣習俗
    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今日春分,燕歸花開,春分的美好象徵寓意有哪些?春分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第四個節氣,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
  • 雍正王朝中五個意味深長的小細節,個個都是人精一舉一動大有深意
    《雍正王朝》是一部經典的劇作,劇情精彩、細節豐富,裡面的演員貢獻出了極為精湛的演技,其中細節更是意味深長,讓人回味無窮。只有反覆觀看,仔細分析,才發現一舉一動皆有深意,個個都是人精,一舉一動大有深意。康熙臨終前做的幾手準備讓隆科多保四爺登基,再讓張廷玉挾持隆科多。康熙死前,給了隆科多兩道密旨,一道是隆科多如果想要勾結八爺和十四爺,立即處死。這道聖旨由張廷玉保存。在康熙死後,隆科多果然給雍正保駕護航。
  • 24節氣中的立冬是什麼意思 2020立冬是幾月幾號立冬後多久開始很冷
    立冬節又叫「十月朔」、「秦歲首」、「寒衣節」、「豐收節」。     立冬節氣在古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古人十分看重四個帶有「立」字的節氣,立冬節氣是冬季之首,在古代,皇帝會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現在雖然沒有以前講究,但是立冬節氣依然是深受人們歡迎的節日。     立冬後多久開始很冷     立冬後氣溫下降變化明顯隨著冷空氣的加強,氣溫下降的趨勢加快。
  • 南北半球日照均12小時,赤道「最熱」一天來了,據說雞蛋能立起?
    趣味探索訊 今天是3月20日,農曆二月廿七,一天一度的春分節,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春分到來意味著北半球天氣已經轉暖,今天過後,白天將長於夜晚,同時這也意味著南半球高溫已經消退,今天過後,白天將短於夜晚。但對於既不屬於南半球也不屬於北半球的赤道地區來說,今天將是「最熱」的一天。
  • 節氣時間把握好很重要
    所以,人身有兩個樞機,一則少陽,一則少陰,兩個樞機皆屬火。人以火為樞機,因為人的生命即是一團陽氣。人的生命源於太陽,太陽為火,人亦如此,以火立極。生命的陰陽變化,需要火力來作為樞機。
  • 中國古代的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制定的?這三種方法真有智慧
    在二千多年前的《尚書虞書堯典》中記載:(帝堯)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可見,在上古的帝堯時期,中國的古人並不是利用八卦,而是通過觀察日月星辰等天象,來制定節氣曆法並指導農耕的。在古籍中,明確記載了制定二十四節氣的方法有三種,分別是鬥轉星移法、圭表測影法、黃赤交會法。
  • 你應該懂的基本天文曆法
    原標題:你應該懂的基本天文曆法 一、曆法與曆書 推算年、月、日的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制訂時間順序的法則叫"曆法"。"曆書"是排列年、月、節氣等供人們考查的工具書。曆書在我國古時稱通書或時憲書,在封建王朝的時代,由於它是皇帝頒發的,所以又稱"皇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