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藥系列之中藥篇(三):藥食同源系列之蓮子

2021-01-17 騰訊網

愛蓮說中寫到:蓮,出淤泥而不讓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圖片由阿狸提供)

蓮子為睡蓮科多年生植物蓮的去胚的乾燥成熟種子,入脾、腎、心經,補虛與固澀兼具。《本草綱目》中這樣寫到: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溼,止脾洩久痢,赤白濁,女人帶下崩中諸血病。由此可見,蓮子對於補脾腎心氣,止洩,止帶,縮尿,固精和安神都有很好的作用。

(圖片由阿狸提供)

現代研究發現,蓮子具有強心、降血壓作用,另外蓮子中含有的氧化黃心樹寧鹼有抑制鼻咽癌生長的作用。作為藥食同源家庭成員之一的蓮子,其光彩不僅在藥材界綻放,在其普通老百姓家裡也一直受到厚愛。

(圖片由阿狸提供)

以下就是生活中幾種常用的食療方法

·蓮子紅豆粥:大米、紅豆、百合、蓮子、冰糖。

食用可健脾益腎、固精益氣、強健筋骨。

·蓮子銀耳羹:銀耳、蓮子、紅棗、枸杞、冰糖。

食用可養陰潤肺、美容養顏。

·蓮子龍眼羹:蓮子、龍眼肉、百合、冰糖。

食用可補血安神,健腦益腎、補養心脾。

·山藥蓮子粥:山藥、蓮子、大米。

食用可健脾益胃,固腎益精,養心安神。

·蓮子百合粥:小米、蓮子、百合。

食用可緩心神不足,失眠健忘。

結語:

1、食用的方法還有很多,然需值得注意的是:因其蓮子性平味甘澀,故大便秘結者慎用。

2、以上所表述之蓮子均為蓮子肉(不包含蓮心)。

(空間生物主動健康研究院 科普專家\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藥學部 李根、王滿)

相關焦點

  • 雲膳谷丨通過藥食同源的食物配伍調理?
    、山藥、山楂、馬齒莧、烏梢蛇、烏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龍眼肉(桂圓)、決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餘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實、花椒、紅小豆、阿膠、雞內金、麥芽、昆布、棗(大棗、黑棗、酸棗)、羅漢果、鬱李仁、金銀花、青果、魚腥草、姜(生薑、乾薑)、枳子、枸杞子、梔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櫞、香薷、桃仁、桑葉、桑葚、桔紅、桔梗、益智仁、荷葉、萊菔子、蓮子
  • 大健康產業的新寵兒:藥食同源中藥材需求不斷增加
    在健康服務業興起的當下,「藥食同源」產品能否成為健康產業新的增長點?藥食同源產品未來前景又如何呢?    縱觀2017年中藥材流通市場,藥食同源品種發展勢頭強勁,成為增長主力    2017年,藥食同源品種發展勢頭強勁,相關品種需求總量增長率為9.5%,遠高於非藥食同源品種
  •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藥食同源嗎?
    評論認為,中國民間對於食藥同源哲學的痴迷,以及對野生動物具有醫療作用的想像,可能導致自然界中的病毒感染人類。 據之前官方發布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這次疫情可能與部分人進食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有關。但疫情的原罪,就這樣被歸於中醫的傳統經典「藥食同源」理論嗎?
  • 6種煲湯常用的藥食詳解,別下錯料哦!
    中藥入膳是中國進補的傳統,尤其是湯裡面,經常會放一些中藥來增強滋補的效果,煲湯常用的藥食同源之品有哪些,功效和宜忌,你知道嗎?01、枸杞枸杞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稱其「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
  • 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
    果爸小啟:中醫中藥的起源和我國的歷史文化一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民族。我們的祖祖輩輩喜歡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講究五行相生相剋,衍生了許許多多別具一格的藥食同源文化。一、青蒿《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其意思是說,呦呦鳴叫的小鹿,以野外的青蒿草為食物。
  • 杜仲葉「藥食同源」意義何在?
    一大批從事杜仲食品開發的企業重拾信心,為迎接杜仲葉「藥食同源」獲批准後儘快推進產品上市在做積極的準備工作。更有許多對杜仲產業觀望多年的企業和資本加快了杜仲產業布局和杜仲資源綜合開發研究與發展步伐。將杜仲葉作為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藥食同源)管理以後,會給杜仲產業發展產生哪些積極影響呢?
  • 萬皇太歲CEO王大瑋:傳播太歲價值,踐行藥食同源,弘揚傳統文化
    實施大健康工程不僅僅是病有所醫,更重要的是疾病預防——「食療」是中國自古以來行之有效的預防疾病的方法。《經濟參考報》曾刊發題為《市場空間巨大,「藥食同源」助力中醫融入生活》的報導。文章稱,近年來,「藥食同源」「食療」理念逐漸受市場關注。「藥食同源」是中醫藥學特有的健康理論,歷經數千年實踐有效驗證歷久彌新,在融入百姓生活「治未病」方面優勢明顯,市場前景看好。
  • 植物與中藥之--雞眼草
    救飢採子搗取米,其米青色,先用冷水淘淨,卻以滾水湯三五次,去水下鍋或煮粥或作炊飯食之,或磨麵作餅食亦可。」 (註:本段是我加註標點符號,不妥之處諒解!)古人能「食其子」,可見觀察之仔細,食品之缺乏。(2)配合茵陳、金錢草、田基黃等藥同用,治療溼熱黃疸等症。對於腹瀉、痢疾常配合馬齒莧、車前草、辣蓼等同用。
  • 馬兜鈴酸致肝癌事件調查:我們的中藥是否安全?
    含馬兜鈴酸的藥是否都不能吃了?我們的傳統中藥又是否安全?記者進行了調查。  「一種草藥的黑暗面」——馬兜鈴酸有可能導致肝癌?  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10月中旬發表一篇封面論文,題為《臺灣及更廣亞洲地區的肝癌與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廣泛相關》,雜誌編輯以「一種草藥的黑暗面」為題推薦了這篇論文。
  • 身邊的中藥|「朝廷咱家人最多」(蓮)
    今天介紹的睡蓮科植物蓮,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水生植物,來源於它的就有六味中藥入選,包括荷葉、蓮子、蓮子心、蓮須、蓮房、藕節,一種植物為藥典貢獻了6味中藥,佔比約1%,可以說是入選之最了!蓮這一家子絕對是《中國藥典》中的大家庭了,相當榮耀。故有「朝廷咱家人最多」之說,你說在理嗎?其實呢荷花、荷梗和蓮藕也都是中藥,入選其它中藥典籍。
  • 藥食同源幾千年,中國植物飲料創新有哪些可能?
    中國人素有「藥食同源」的傳統,中醫中也大量以草本植物入藥,可現如今的中國植物飲料卻囿於古法製作、良藥苦口,無法兼顧功能與口味。此外,大量新推出的植物飲料依舊沒能擺脫「涼茶」品類的限制,依舊主打清熱、下火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可誰能想到,那些在中藥匣子裡躺了幾千年的植物們卻被國外品牌玩出了花樣。
  • 安全用藥月進行時 嘉定區成立首支安全用藥科普志願者隊伍
    原標題:安全用藥月進行時,嘉定區成立首支安全用藥科普志願者隊伍 | 藥事藥聞   作為「愛上海」的升級版,上海市藥品監督
  • 安全用藥 戰疫同行
    市市場監管局於11月6日上午,在新天地廣場舉行了「全國安全用藥月」陽泉市啟動儀式,現場通過設立諮詢臺、宣傳板、標語條幅,發放宣傳單和宣傳手冊形式開展宣傳。隨後縣區級市場監管部門開展了「守護健康 合理用藥」系列宣傳活動。
  • 崇德敬業 至臻至善:藥學部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系列...
    2019年成立健康中國智慧醫藥創新聯盟,推進智慧藥事服務共享平臺建設,完善藥學社區服務。2019年獲得第四屆亞洲QFD醫療改進與創新優秀案例二等獎。2019年獲得《藥學服務與研究》雜誌遴選的全國五家「藥學服務高影響力單位」之一。2020年4月,第三次獲得上海藥學科技獎。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與肝癌有關?這幾種藥,你家可能有
    馬兜鈴科植物是傳統的中藥,由於這味中藥具有利尿、抗感染、消除炎症和對抗蛇毒等強大的功效,過往曾經被廣泛的使用,且可以作為中藥材進過一系列炮製後入藥。 但是近年來,在一系列的科學研究中把引起亞洲地區肝癌發生的矛頭紛紛指向了馬兜鈴酸,這也使得我國中藥在國際上的發展過程中遭受到了質疑
  • 【關注】含這種成分的中藥致癌?食藥監總局回應了!
    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日前對媒體說,馬兜鈴酸與肝癌的直接相關性尚無直接有力數據支撐,但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鑑於此,我國自2003年以來採取一系列風險控制措施,馬兜鈴酸腎損害病例數量已大幅下降,未收到直接引發腎癌報告。據了解,不是所有馬兜鈴科植物都含馬兜鈴酸,而馬兜鈴酸藥材的根和根莖部位幾乎不含馬兜鈴酸。
  • 投稿:食藥同源,純植物飲料,茶哈兒到底是一款什麼樣的飲品?
    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想法總是一會冒一個,突然好想吃火鍋,我又想到,最近朋友給我介紹了她們公司的一款飲品,一款食藥同源的純植物飲料——茶哈兒,她的同事喝了一段時間的茶哈兒,身體得到了改善,並且她的同事是因為有了效果才來到公司做了這款產品的市場推廣。 我驚訝於飲品居然還能做到食藥同源,大家吃吃喝喝不就圖個高興嗎?誰會去選擇有中藥材料的飲料?
  • 武漢風景名勝系列第一部之「大美東湖」:第八篇-東湖植物園
    武漢風景名勝系列第一部之「大美東湖」,共分為10篇來介紹,分別是第一篇-東湖景區的前世今生;第二篇-東湖聽濤景區;第三篇-東湖磨山景區;第四篇-東湖落雁景區;第五篇-東湖吹笛景區;第六篇-東湖梅園;第七篇-東湖櫻園;第八篇-東湖植物園;第九篇-東湖白馬景區和第十篇-東湖綠道。
  • 藥食同源—大、小薊
    每天花費一分鐘 身邊的中藥 一起學! 小薊 【中藥名】小薊 xiaoji 【別名】刺兒菜、青青菜、野紅花、刺薊菜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中醫學資料:中藥的用藥禁忌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中醫學資料:中藥的用藥禁忌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陸續進行,怎樣備考成為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整理了山東醫療衛生招聘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