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防務世界》網站的報導,近日俄國航天局長羅戈津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他已經和中國航天局進行了電話會議,有關兩國共同打造「月球基地」地計劃交換了意見。他表示,這個項目是對外開放的,除了中國和俄國以外,其他國家也可以參與其中。
關於雙方打算合作打造月球基地的計劃,好像一直都是俄國在單方面發聲,中方還沒有官方組織給予回復。要知道,俄國在航天合作方面的的口碑並不是很好。畢竟,航天合作並不像買東西那麼簡單,這種合作的重點應該是雙方互相交換同等水平的關鍵技術,從而使得雙方能夠共同進步。
但對於俄國來說,他們對於關鍵技術的分享一直都是秉持著避而不談的態度,即使在國際空間站的合作中,俄國也是從來都不肯轉讓技術,因此從羅戈津過往的一些言論來看,俄國這是又想借著「科研」的名義尋找肥羊,讓人出錢出力幫俄國完成月球計劃了。
從理論上說,雙方其實是可以在一些不擅長的技術領域開展合作的,俄國甚至可以設法復刻能源號火箭,為月球貨運的飛行提供更多的選擇。但這只是一種理想狀態而已,前提條件是雙方都投入了充足的資金,並且盡力負責各自需要承擔的研發任務。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首先資金方面就已經遇到問題了,像這樣的月球計劃應該已經超過了俄國可以承受的財力了。此外,如果真的要建立月球基地,中國方面掌握的關鍵技術似乎要比俄國還多一些。
其實,關於雙方共同打造月球基地的計劃,俄國航天局長早在2019年的時候就已經向中國提議了。按照俄國的規劃,到了2021年,他們要向月球發送首個星際登陸器「月球-25」,然後再在2024年發射「月球-26」飛行器,從而對月球表面進行測繪。此外,在已經達成協議的框架內,俄國和中國將對在「月球-26」和嫦娥7號飛行器上配備科學設備的可能性進行研究。
從多方信息來看,俄國航天部門這次一定非常希望中國能夠成為這個聯合月球基地的主要出資方,他們希望藉此機會能夠恢復並且提升自身的航天能力。但這種想法的可操作性並不是很高。
或許俄國過去一直習慣利用這種「白嫖」的方式來提升自身能力,但是月球計劃和其他項目不一樣,這種項目不僅耗時長,而且最終成果也不一定會成功,因此面對這種大風險的技術探究項目,中方估計是很難「上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