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你是被鋪天蓋地的大新聞驚醒的嘛!
對,就是,琥珀裡,有恐龍!
12月9日凌晨,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細胞》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雜誌)的論文《白堊紀中期琥珀中一個長著原始羽毛的恐龍尾》(A Feathered Dinosaur Tail with Primitive Plumage Trapped in Mid-Cretaceous Amber)顯示,人類在琥珀中發現的第一件恐龍標本是一條長約3.85釐米、長滿毛的尾巴。根據同類恐龍的體型,研究人員推斷,這一恐龍身長18.5釐米。
就在今天,就是這件琥珀,就是這條尾巴,就在上海自然博物館!
它的發現者們——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博士等四位科學家將介紹他們發現的這枚琥珀中的恐龍標本,並詳細解釋它的發現及研究成果!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邢立達博士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黎剛博士
物種網站長、德煦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長 冉浩研究員
中國臺灣臺北市立大學 曾國維教授
這次活動,也是綠螺講堂的全新子系列——「新問題沙龍」的首期講座!
在這裡,聚焦科學新看法、新觀點、新發現,
在這裡,科學家將與公眾一起進行探討、思辨。
快來報名吧!
報名方式:
你相信非鳥恐龍也會保存在琥珀中嗎?
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官方微信頁面,
回復 綠螺報名+57期+你的答案+人數+年齡
講座地點:
上海自然博物館二樓報告廳
講座時間:
12月9日(周五)16:00-17:30
本文為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原創,
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聯繫tougao@sstm.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