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五味③:鄉愁是一碗溫熱的湖南米粉|品讀·圖文音頻版

2020-12-05 紅網


(請點擊欣賞本文音頻版)

    飲食裡,有人間。食物聯結的,不止是味覺感官,還有環境、時令、過往和希冀,一道菜的繁盛與凋零,食風的奢侈或衰敗,都是一個地區政治、經濟、生態以及文化的側面。

    從最微觀到最宏觀,飲食串起了最可感的個體肉身與最抽象的文化風俗。它反映了一個民族對生活的摯愛,對社會所感到的歡悅。

    為了體味食物與湖南人之間所蘊藏的社會,品讀專欄策劃推出「瀟湘五味」系列文章,從五種食材入手,洞悉湖南發展的幽微之處,以湖南人的舌尖,咀嚼一片土地的發展。今日推出第三篇「腳步•韻味」。

「有所念之人,隔在遠遠鄉,有所讒之味,結在深深腸」。中國人的思鄉病常與食物有關,出門在外吃不到家鄉口味,便容易鬧情緒。每一個人的家鄉,都有一道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食物。任憑別人怎麼說,還是它最好。

對湖南人來說,他鄉和家鄉的距離就是一碗米粉。遊子歸湘,第一時間去熟悉的粉店嗦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才覺「韻味、熨帖」,漂泊的胃才算是著了地。

米粉是南北方文化碰撞的產物,自產生時便與遷徙、異鄉等有隱秘關聯。據傳秦始皇時期,南徵的士兵吃不慣白米飯,想念家鄉的麵條,戰鬥力也因此受影響。夥夫便模仿製面過程,將大米舂成米粉,蒸後搓成條,這便是米粉的最初形態了。

「人的胃是有記憶功能的」,因鄉愁而生的米粉,歲月流轉中,被南方各地演繹得風味各異,漸漸也成了南方人離家時思鄉的載體。

天下米粉,各有派別。如果說廣西螺螄粉滋味殊絕,雲南過橋米線名門正派,那麼湖南米粉則像江湖遊俠,常常只是個小小的門面,混在市井之中,身手各異,風情萬種。

更準確地說,不能用「湖南米粉」去概括這碗粉,十裡不同音的湖南也十裡不同粉。長沙質樸清澈的光頭粉、常德凌厲勁道的牛肉粉、湘潭原味石磨米粉、湘西酸辣燉粉、株洲炒粉、郴州魚粉、永州滷粉……每一種粉的興盛都帶著當地歷史人文、民風民俗的烙印。

若問湖南人哪家粉店好吃,人們往往給出各自的答案,米粉在湖南的普及程度和口味的多元化,絕對超出外省人的想像能力。

長沙天心區的學生,清晨總愛結伴去文廟坪的粉店嗦一碗紅油牛肉粉,呲溜呲溜嗦完後,再急匆匆去上課。粉店面積不大,人多的時候要在外面支起小桌子,臨街而坐,等粉的過程中和同學談東扯西,偶爾忘了帶錢,給老闆報班主任的名字,來嗦粉的班主任就幫忙付了這頓粉錢。畢業後有人太過想念這碗粉,半天假也要殺回長沙,嗦碗粉再乘高鐵返回。

那碗粉的味道,胃已幫他牢牢記住。那是匆忙上課的早晨,是耳邊細細的嗦粉聲,是骨子裡的青春和熱血,最後都灑在一碗同樣火辣的粉湯裡。

當然,一碗粉最美的樣子,還是身處異鄉,驀然與它相逢,大有他鄉遇故知的欣喜。

湖南米粉遷徙他鄉,湯頭的製作倒簡單易行,但米粉本身卻難複製。粉條的筋道、順滑、綿軟,與湖南本地的食材、水質、溫度、溼度關係甚大,故物流業成為米粉遷徙的關鍵。

今日強大的物流業發展和冷鏈運輸,保證了鮮粉的異地投放。米粉利薄,空運成本會搶佔利潤空間,但掛念家鄉米粉的湖南人還是這麼做了,《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記錄下了他們的故事。


在北京常樂屋,常德澧縣人老張每日從湖南空運米粉過去,在家只捨得吹風扇的他卻給米粉吹空調,為的是保持鮮粉的彈嫩。老張是為了孩子搬到北京去住的,北京工作的兒子惦記著家裡那一口粉的味道,老張花了三年的時間往返於常德和北京,最大限度地把常德米粉手藝搬到北京。」常樂屋「的客人大多是來自湖南的新北京人,他們在口味上有各自的故鄉,而且非常頑固。

譚豔就是這樣一個新北京人。她19歲從長沙去到北京,很長的時間裡,她和丈夫反覆試驗,希望家鄉的米粉在北京落地生根。「最重要的是湯底。鮮肉、棒骨、土雞做底,最少熬四個小時。澆頭也很重要。菜碼牛肉的,排骨的,豬腳的,用小火煨爛。當然,更重要的是粉,一定要鮮。」

到北京20年後,譚豔的「老長沙龍記米粉」開業了,第一天便人滿為患,大半的客人操著湖南口音,她的店子成了在京湖南人消解鄉愁之地。

 

有時候想,湖南人貪那一口粉,究竟吃的是米粉的彈嫩、湯頭的濃鬱,還是同在異鄉的彼此寬慰,或來自故鄉的遙遙期盼?人啊,不管走多遠,味道會提醒你來自哪裡。

從某個角度而言,今天的中國人,很多生活在異鄉——要麼是地理的遠離,要麼是心理的遠離。而味道,那麼輕易地喚醒了人們遠去的記憶,喚醒他們對家鄉、故園、親人的眷戀,喚醒一生難解的鄉愁。

一碗湖南米粉,從童年吃到青年、中年、暮年,仍不改初心,不是一碗粉的滋味多麼偉大神奇,而是復活在米粉中的記憶,已隨味道走入人的情感和生命。對於湖南人而言,米粉是人間韻味、歲月深情,更是心中無法遠去的腳步,徘徊在每一個思鄉的長夜。

文稿/鄧琛 丹鳳 攝像/一水  朗讀/李婧君

相關焦點

  • 湖南「石磨手工粉」月售10W+!現磨現蒸半小時才磨①份
    每天早晚純手工製作,現磨現做才好吃多少湖南人的鄉愁都歸結到了一碗湖南米粉之上。看似一碗普通米粉,實則要花大心思去現做,去打磨。米粉更是由師傅每日手工現做,畢竟現磨現做才好吃。製作雖頗為複雜和考究,但卻解了在外漂泊的長沙人的無數鄉愁...· 筒子骨+老雞熬上個8小時 · 長沙米粉最大的特點是較為清淡,更注重米粉和肉骨湯原汁原味的呈現。
  • 綦江冬韻漸濃,你眼中的鄉愁是什麼?
    {"title":"綦江冬韻漸濃,你眼中的鄉愁是什麼?"攝冬韻漸濃時,最是鄉愁起在外漂泊,年味將至回家的心是否也越發越迫切?每一個離家的人都會有鄉愁它可能是一碗熱騰騰的麵條是一桌可口的家鄉飯菜是童年記憶中的一草一木......
  • 米粉裡面加罌粟 假茅臺、假檳榔還有假的每日堅果 湖南這些商家被...
    12月9日,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在官方公眾號上公布了湖南通報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第二批典型案例。根據通報,10起典型案例如下:1、陳某非法添加罌粟案2019年8月30日,常德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聯合派出所民警對藥山鎮「來一碗粉館」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該粉館食品加工區擺放有一桶牛肉高湯,執法人員現場對高湯進行罌粟項目快檢快篩,結果顯示為陽性。隨後對該店進行檢查時發現有罌粟原植物65株,執法人員予以當場扣押。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該案移送津市公安局。
  • 山水織錦繡 瀟湘譜華章——湖南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湖南桃源沅江水域成為中華秋沙鴨的重要越冬棲息地。 華聲在線11月18日訊(記者 盧小偉)11月11日至14日,一場名為「美麗中國 瀟湘華章」的網絡媒體生態文明行,走讀長沙、常德兩市。 活動期間,由中央及地方重點新聞網站記者組成的媒體團,在長沙縣高橋鎮、瀏陽市官渡鎮、桃源沅水國家溼地公園、穿紫河、柳葉湖等地,領略山水澄明、綠意滿眼的錦繡瀟湘,探尋美麗中國建設的湖南方案。 一方好山水,滿眼皆覆綠。不止長沙、常德,在三湘四水腹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鄉村建設處處開花。極目湖湘大地,美麗正由外向內延伸,文明在人心深處滋養發芽,結出累累碩果。
  • 潮汕人的鄉愁,是那一碗碗的厝頭巷尾的草粿
    談起鄉愁,每個地方的人想到的東西都不一樣,西安人會想到那唇齒留香的肉夾饃,川渝人會想到那辣油飄香的麻辣火鍋,長沙人會想到美味的麻辣小龍蝦,而潮汕人則會想到那碗樸實無華卻又口感獨特的草粿。拿著碗舀上滿滿一碗黑乎乎的草粿,撒上潔白的白砂糖,心滿意足地端回家。我想這是每個潮汕孩子夏天最大的盼頭了吧!今天的我也是這樣,在樓上聽到遠處傳來的廣播聲:草粿!豆腐花!便迫不及待地跑下樓,在巷頭痴痴地等著賣草粿的阿伯,等了十幾分鐘終於把阿伯等來了。
  • 寧鄉2016年將打造六大歷史人文景觀 讓人記住鄉愁
    猴年伊始,「五養之鄉」寧鄉又傳來了好消息:2016年將隆重打造炭河古城、道林古鎮、玉潭老街、創意煤城、「香山風情」、「神勇湘軍」六大聚焦寧鄉故事的歷史人文景觀,讓人記住鄉愁、留住回憶的同時,更加面向未來。
  • 湖南13.43萬人參加研究生考試 抗疫精神寫進政治試卷
    記者李柯夫連結想考湖大特意吃了碗湖南米粉「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對於報考湖南大學的「二戰」考生彭其鋒來說,日復一日、披星戴月備考的日子讓人印象深刻,「之所以堅持要考研,是因為我想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開考當天,彭其鋒早早地趕到考場附近,吃了一碗「能夠帶來好運」的湖南米粉。「今年受疫情影響,大家的壓力都比較大。」
  • 小米有品再現發燒品,紫外線殺毒,或又將成為米粉的「第一把刀」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越來越注重日常生活的衛生,日前小米有品又上架了一款發燒產品——六豎殺菌消毒刀筷架,與普通刀架相比,小米有品這款產品具備紫外線殺菌、熱風烘乾等功能,全面保障道具的衛生,讓病菌無法病從刀入,全面保障米粉的健康,或又將成為米粉的「第一把刀」。
  • 星光閃亮 快樂起航——「堅持星球」湖南城市啟動暨快樂瀟湘演講...
    11月28日下午,「星光閃亮 快樂起航」堅持星球湖南城市啟動暨快樂瀟湘演講俱樂部成立儀式活動在中國城戴斯酒店盛大舉行,眾多資深傳媒人士、培訓界行業專家以及100餘演講愛好者到場共同見證。出席活動的嘉賓有:北大博雅產學研基地湖南中心總經理林京京,樊登讀書湖南運營中心負責人葉榮飛,長沙培訓行業協會副會長、快樂瀟湘演講俱樂部聯合創始人範紅忠,天澤國際傳媒創始人徐才華,天澤傳媒聯合創始人、快樂瀟湘演講俱樂部創始人徐志華,堅持星球演講教練、星城演說俱樂部創始人奔奔,堅持星球高級演講教練、株洲火車頭俱樂部主席含悅老師,堅持星球長沙城市合伙人羅莉女士等一併出席了啟動儀式
  • 泡「米粉」時,用熱水還是冷水?用錯了「水」,米粉一炒就碎
    泡「米粉」時,用熱水還是冷水?用錯了「水」,米粉一炒就碎一碗炒米粉也不貴,差不多5,6塊錢就一碗了,而且還能夠吃飽,味道非常的美味。小編以前出去逛街的時候,就特別喜歡點上一碗炒米粉,既能吃飽肚子又非常的美味,讓人吃了還想吃。有時候早上不想吃飯,也可以點上一碗炒米粉帶去上學或者公司裡面吃,攜帶很方便,不會有什麼湯湯水水或者特別的氣味。
  • 錦繡雲霄,鴻鵠「歸湘」——記湖南紅土航空「錦繡瀟湘」乘務示範組首次亮相
    10月1日,湖南紅土航空(以下簡稱「紅航」)「錦繡瀟湘」乘務示範組首次亮相於A67255長沙—哈爾濱航班,本次航班不僅僅是「錦繡瀟湘」示範組的第一次亮相,同時也是為了慶祝國泰民安,闔家團圓這個特別的日子。
  • 【瀟湘·花月令】3月湖南花境大賞:帶著味蕾去尋花
    湖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聯合紅網推出「瀟湘花月令」,網羅湖南的春景、美食,方便您結合花期、帶著味蕾「尋花賞花」。   花期:3-4月   美食:寧鄉口味蛇、花豬肉,新化三合湯、罈子米粉肉   到了寧鄉賞玩美麗桃花之後,一定要品嘗寧鄉的特色美食口味蛇、灰湯鴨、花豬肉。   新化美食也很出名。三合湯、罈子米粉肉、泥鰍鑽豆腐、雪花丸子(前面這4道菜去新化一定要點,因為是地方名菜)、餈粑、墩土雞、湖南臘肉、魔芋炒黃牛肉。
  • 小米有品又一眾籌新品上線,米粉:家裡有孩子的快搶!
    相信不少小夥伴都知道小米的有品平臺,各類生活美學、日常必備小米有品平臺都能滿足,高質量低價格依託著小米生態產業鏈體系,用小米的模式做生活消費品,更是把小米的理念從數碼科技延伸到了各大生活消費品品類,可以說,你不知道小米有品,那你一定OUT了!
  • 用蓬勃向上的湖湘精神 鑄造大美瀟湘魂——致「郵政杯」2020湖南...
    一位位湖南日報朗讀者,無數堅若磐石的團隊於其中閃亮登場,吐納芳華,用蓬勃向上的湖湘精神,塑造著大美瀟湘!越來越多湖湘兒女也被聲音凝聚的力量和朗讀傳遞的價值激勵,繼續經世致用,勇往直前!「周末孩子排滿了培訓課,不能到場參與決賽,所以家長聯繫到我們要放棄比賽?」......
  • 長沙3家米粉生產企業因車間有蒼蠅等問題被警示
    6月11日,長沙銀洲食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產米粉。圖/受訪者提供 每天嗍一碗粉,是不少湖南人的習慣。 近日,長沙三家米粉生產企業因為車間有蒼蠅、設備有黴斑等問題,被食藥監部門發布飛行檢查警示函。 生產企業被警示是否意味著產品有問題呢?食藥監表示,飛行檢查中受到警示,意味著該企業有問題需要進行整改,但不代表該企業生產的產品一定有問題。 對於熱愛吃粉的湖南人來說,米粉的衛生安全顯得格外重要。
  • 外交部將向全世界推介湖南#創新湖南融入世界#
    外交部將向全世界推介湖南#創新湖南融入世界# 2019-09-04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離家」927萬公裡,是怎樣一種鄉愁?
    別送我,說再見吧故鄉已在身後了你不要再想起我,請別送我每次聽到這首《別送我》,總會泛起無法抑制的鄉愁,那一句「別送我」,飽含千言萬語,卻又無處訴說,也讓《500miles》的原版,產生了遼遠的距離感。那麼,如果「離家」927萬公裡,會是怎樣一種鄉愁?
  • 我不知道食物的四性五味,談論健康和健康是空談
    根據「 藥食同源」,食品和藥品之間的界限非常模糊,其實,藥和食都來自大自然,很多食物都有四氣五味的特點,所以也可以治病。食物既有食用性又有藥用性,我們的中國祖先經常把食物當作處方。例如:牛肉是家裡常見的一道菜,滋補脾胃,益氣補血,與中醫中的黃芪具有相同的功效,古籍中也有記載:「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羊肉甘溫,益氣補虛。
  • 湖南師大95後編導學生電影首秀,用光影講述他們眼中的世界
    湖南師大95後編導學生電影首秀,用光影講述他們眼中的世界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趙穎慧 當將攝像機交給一群95後,他們會關注怎樣的世界?想輟學的高三女孩、習武的留守少年、遭遇性騷擾的女生、白天是吉他手,晚上淹沒在機器中的印刷工人…… 6月13日,在湖南師範大學編導專業開辦十周年之際,該校樹達學院2015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同學們用兩個月時間拍攝了他們人生中的首部處女作,並在瀟湘國際影城舉辦了「向大師和經典致敬——在光影之間,見證我們的成長「創作匯報展映。
  • 瀟湘詩會·寒露:讓愛凝結成霜,在善良的花瓣上滋長
    10月8日,時值寒露,一群現代詩人集聚長沙崇善堂,開啟瀟湘詩會·寒露崇善詩會的篇章。《愛在心中長成了花園——對話一百首世界名詩》作者,湖南著名詩人、藏書家彭國梁,人稱「鬍子」。詩友呂銘、謝紅、陳鋮(從左至右)朗誦彭國梁書中代表作《這也是一切》。詩友楊捷、張謙(從左至右)深情朗誦《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