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鄉愁,每個地方的人想到的東西都不一樣,西安人會想到那唇齒留香的肉夾饃,川渝人會想到那辣油飄香的麻辣火鍋,長沙人會想到美味的麻辣小龍蝦,而潮汕人則會想到那碗樸實無華卻又口感獨特的草粿。
在每個潮汕人的童年裡,一定都有這樣一個阿婆或者阿伯,他踩著老式三輪車,帶著一個大喇叭,在夏天的厝頭巷尾來回騎著車,載著滿滿幾鍋草粿,一邊騎車喇叭一邊廣播到:草粿!豆腐花!而遠遠聽到聲音的小孩就會帶著碗默默在巷頭等著阿伯的到來。拿著碗舀上滿滿一碗黑乎乎的草粿,撒上潔白的白砂糖,心滿意足地端回家。我想這是每個潮汕孩子夏天最大的盼頭了吧!
今天的我也是這樣,在樓上聽到遠處傳來的廣播聲:草粿!豆腐花!便迫不及待地跑下樓,在巷頭痴痴地等著賣草粿的阿伯,等了十幾分鐘終於把阿伯等來了。阿伯還是那個阿伯,跟我童年記憶裡的他一模一樣,只有有了些許歲月的痕跡,阿伯賣草粿應該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從一輛木頭做的獨輪車,到腳踏三輪車,再到現在的電動三輪車,感覺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又仿佛沒有變。
草粿,還是和往常一樣好吃。其實草粿是一種挺常見的甜品,跟其他地區說的涼粉,龜苓膏有點相似,又不完全一樣。龜苓膏其實是用龜殼和土茯苓熬製而成的,而草粿則是用潮汕地區的草粿草的幹枝去加水熬製而成的。草粿吃起來帶著一絲苦味還有一絲的草藥味。潮汕的草粿一般是搭配著紅糖粉或者細砂糖拌著吃,甜甜的,清清爽爽,特別適合夏天。
潮汕人喜歡草粿也是有一定歷史的,從千百年的宋元時期就存在的。因為古時的潮汕地區屬於蠻荒之地,特別潮溼,尤其是在夏天更是痛苦難耐,在這種潮溼悶熱的環境之下人們很容易中暑,所以當地人將草粿煮製成湯藥,便於食用,煮出來的草粿既可以當藥,又可以當作一種食物,成為潮汕當地特有的消暑神器,加上口感獨特,所以被保留下來,成為潮汕當地的一種傳統美食甜品。
草粿用的草粿草,當地人也叫做仙草,性涼味苦,適用於入藥消暑,主要生長在廣東的潮汕地區還有福建省,一般分布在水溝附近,在潮汕的一些小水溝現在還分布有少許的仙草,不過雖然城鎮化的發展,野生的仙草現在很少見,一般都是人工種植的偏多一點。
看著這一碗黑乎乎的草粿,本潮汕人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對於其他人來說,這就是一碗普普通通的草粿,但是對於潮汕人來說它卻承載著潮汕人童年的回憶。每每在繁華的大城市之中,看到這麼一家草粿店總會勾起我心中的鄉愁,讓我想到童年的快樂,我想很多潮汕人跟我的想法也是一樣的吧。
本次關於潮汕草粿的內容就介紹這麼多,還有什麼想了解的美食資訊都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