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太空!一起來聽來自宇宙的聲音

2020-09-10 漫成都

小時候,你是否會常常望著滿天的星空幻想去不到的遠方究竟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太陽和月亮會交替出現?月亮裡是否真的住著玉兔和嫦娥?宇宙到底有多大?真的會有外星人嗎……

孩子的世界,思想卻能到達任何觸摸不到的遠方,腦海裡總是裝著天然的奇思妙想和對未知事物的探尋渴望。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對浩瀚無垠的宇宙有了一個較為客觀的認知,日常瑣事卻限制了我們的遐想,直到偶然間,聽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的一段來自太空的聲音,像是被一種神秘的力量召喚,被遺忘太久的好奇心再次被激活,終於想起: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卡爾·薩根曾經說:「我們人類是一種充滿希望和毅力的物種,至少,也是擁有少許智慧、無盡的慷慨和熱情,去探索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的物種。」

我想,這句話足以解釋,為什麼孩子對探尋太空和宇宙有著天生的好奇心和熱情?而家長要做的,可能就是儘可能多地創造一些機會,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一顆富有潛力的種子,然後靜待它開花、結果。要相信孩子有成就不凡的天賦和能力。

如你所願,機會來啦!為了更好地激發孩子們探尋宇宙的熱情和好奇心,普及更多的航天知識,我們將首次在航空航天領域,跨界聯合新東方成都學校、天儀研究院、成都環球中心、成都立巢航空博物館,共同推出「2020開學季升空計劃——點亮未來的聲音」,邀請更多的孩子發揮充分的想像,錄製音頻,向全宇宙發聲。

我們將對徵集到的故事音頻進行評選,優秀的音頻將搭載真正火箭飛上太空,讓宇宙聽到你的聲音!

本周日,我們將舉辦此升空計劃的啟動儀式:開學季航天第一課——「你好,太空」講座。啟動儀式將以孩子們聞樂見的方式,普及航天知識,激發航天熱情,點燃航天科技夢想,開啟「向宇宙發聲」的篇章。

講座嘉賓

啟動儀式講座嘉賓:王亞男

王亞男,中國科協航空科學技術文化普及首席傳播專家。現任《航空知識》主編,2013年榮獲中國新聞出版政府獎期刊獎。2016年被科技部、中宣部、中國科協評為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王亞男倡導新概念科學傳播方式,提倡發掘科學技術進程中那些真正令人感動的力量,他善於從科學、人文、歷史以及哲學等方面多維度地解析和傳播科學思想,其新穎的航空航天科普講座受到聽眾的普遍好評。著有《中國航空故事》《百年影像-軍用航空》《百年影像-民用航空》《中國·飛行·影像》《你不知道的航空史》等書。負責組織引進翻譯DK精品圖書《飛機全書》和《摩託車全書》。

講座地點


此次講座舉辦地在成都立巢航空博物館一樓學術報告廳。該博物館位於成都市環球中心西商業區,是全國首個以航空為主題,集航空科技與歷史文化展示、模擬飛行體驗、教育培訓、主題餐廳、航空品商店為一體的現代化民營航空博物館。


講座時間

9月13日 下午14:30至16:30

具體參與詳情可留言區諮詢小編。

文字|十裡

圖片|受訪者提供

美編|十裡

監製丨王紅

相關焦點

  • 你好,太空!一起來聽來自宇宙的聲音
    ……9月13日,我們聯合新東方成都學校、環球中心、成都立巢航空博物館,舉辦了2020開學季升空計劃啟動儀式——「你好,太空」活動。邀請到中國科協航空科學技術文化普及首席傳播專家王亞男教授,為近百名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知識科普講座,現場掌聲、歡笑聲連連。
  • 科普資訊 | 聽!來自宇宙的心跳~
    科普資訊 | 聽!來自宇宙的心跳~ 2020-08-12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聽,宇宙的聲音
    雖然太空之中無法傳播聲音,但音頻化處理為我們提供了一種體驗和概念化數據的新方式。音頻化擴展了數據的受眾群體,讓盲人和視覺障礙者也可以「聽見」天文圖像,探索圖像背後的數據。 Abell 370在距離地球約40億光年的星系團Abell 370核心裡,居住著數百個星系。
  • 聽!來自銀河系中心的「聲音」
    銀河系中心銀河系的中心太過遙遠,我們雖然無法親自造訪,但仍可以藉助望遠鏡看到銀河系中心在不同波段上的樣子——天文學家們通過將太空望遠鏡捕捉到的(1和0二進位形式的)原始數據轉換成圖像,創造出了我們原本看不到的宇宙視覺表徵。
  • 聽!來自鼓浪嶼的聲音!
    聽!來自鼓浪嶼的聲音!鼓浪嶼遙望著贛江水贛江水伴我成長登上日光巖眺望只見雲海茫茫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徜徉在前湖旁母親生我在英雄城鄱陽湖把我滋養我緊緊依偎著紅谷灘聽她講古豫章
  • 宇宙最大的聲音有多大?
    聲音怎麼來的?宇宙中最大的聲音是什麼?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是我媽媽早上喊我起床的聲音!這聲音大到直接把我從另一個世界嚇回來了!」這當然是一種幽默的說法,打雷、地震、火山爆發的聲音可比媽媽的聲音大多了。那麼什麼是宇宙中最大的聲音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聲音是怎麼出現的。
  • 抖音你好再見g2er歌在哪聽 G2er再見你好完整歌詞分享
    抖音G2er再見你好在哪裡聽?一起來看看抖音G2er再見你好完整歌曲試聽地址及歌詞介紹!  抖音G2er再見你好在哪裡聽?《再見,你好》這首歌最近在抖音上非常的火。繼隔壁老樊的版本後,G2er翻唱的也非常好聽,本文小編會為大家分享這首歌的音源及歌詞,一起來看看吧!
  • 宇宙聞起來有金屬味、宇宙的顏色像牛奶咖啡,宇宙的聲音很神秘
    辨色、聽聲,聞味是人類感知世界的三種方式。迄今為止地球還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但人類對太空非常感興趣,人類極想聞到太空的味道、聽到太空的聲音,看到太空的顏色。太空指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人類以離地球海平面100千米的高度為分界線,稱為卡門線;卡門線上面就是宇宙。且跟我一起嗅宇宙的味道、辨宇宙的顏色,傾聽宇宙的聲音。一,宇宙的味道。要想嗅到宇宙的味道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鼻子聞。
  • 來自太空的聲音,太恐怖了
    把音量調大,聽聽來自太空的聲音,太恐怖了......
  • 宇宙大爆炸的聲音聽起來像什麼?
    我們之所以知道這一點, 是因為在華盛頓大學一位名叫約翰G.克雷默的物理學家決定重塑宇宙大爆炸所發出的聲音。首先,他利用一顆已發射的衛星來檢測宇宙微波背景——宇宙大爆炸所產生的電磁輻射殘餘並記錄其數據。最後,他把這些獲得的數據輸入一個電腦程式,使之轉換成聲音。
  • 聽聽來自宇宙的聲音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聽聽來自宇宙的聲音 聽聽來自宇宙的聲音 懂球號作者: 永無極限 09-02 10:46 戴上耳機來聽聽太陽系各行星發出的聲音吧在浩渺而偉大的宇宙中,人類是多麼渺小! 懂球號作者: 永無極限 不代表懂球帝觀點 消息參考來源: 懂球帝 嚴禁商業機構或公司轉載,違者必究;球迷轉載請註明來源「懂球帝」
  • 既然地球上有聲音,那太空中也有吧?還是只是因為你聽不見而已?
    太空中並沒有聲音。如同光和熱,聲音也是一種波。但是,其中有一個主要的區別,就是不同於光和熱(輻射), 聲音需要媒介才能夠傳播。只有通過分子或者粒子,聲音才能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去。寬泛地講,電影《絕世天劫》是有史以來寫得最不走心且違背科學的電影,不是之最也是之一。
  • 人們在太空中能聽到聲音嗎?
    文章說明了人在太空中不能聽到聲音,並說明了聲音物理學和在太空中不能聽見聲音的原因,解釋了太空人在太空中聽到聲音的原因。它們使得人們心中一直對「太空中不能聽見聲音」這個物理事實有著極大的誤解。畢竟我們可不止一次「親耳」聽見「千年隼號」或者「企業家號」在太空中穿梭時發出的尖嘯之聲。這個場景已經成為一代經典,以至於人們往往會吃驚地發現實際上飛船在太空中工作的情況與他們想像的完全不同。
  • 宇宙中沒有聲音?那你就錯了,聽聽太陽系中各個行星的聲音
    宇宙中沒有聲音?我們在生活中聽到過風聲,雨聲,雷聲等其他各種聲音,那對於宇宙中的聲音,小夥伴們知道是什麼樣子的嗎?說到這,相信很多小夥伴已經非常好奇了,現在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大家都知道在宇宙中是不存在介質的,因此只能通過人造設備進行採集,我們才會聽到各個行星的聲音,大家都知道太陽是一個熾熱的球體,然而太陽發出的聲音並非是我們生活中見到的大火蔓延聲,嚴格的來講,太陽並不是在燃燒,只是發出的光和熱都是來自於核聚變反應。
  • 令人毛骨悚然,NASA公布的「詭異音頻」,竟是來自宇宙天體
    話說2017年的萬聖節,美國NASA公布了一張收錄了一系列音頻文件的專輯,這些音頻都是來自於宇宙天體的聲音。一直以來,NASA都有搜集外太空神秘聲音的工作,只不過選擇在萬聖節這個時間點發布這張音頻專輯是因為這些聲音非常地應景。
  • 新型引力波探測器已進入研發階段,它可以探測來自宇宙初始的聲音
    引力波是相對論預測的一種天文現象,對於它的探測具有很大的意義,可以研究宇宙大爆炸後的一秒內到底發生了什麼,黑洞的形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宇宙是不是來自大爆炸,現今的微波背景輻射是來自宇宙大爆炸,還是一次巨大的天文事件,都有望獲得答案。
  • 太空中沒有聲音嗎?那你錯了,快來聽聽太陽系各行星的聲音吧
    在太空中,人類其實聽不到任何聲音,因為聲音不會在真空中傳播,所以人們聽不到太空中其它星球發出的聲音,因為聲波只能通過媒介傳播,由於星際空間幾乎沒有這樣的物質,因此聲音無法在其中傳播,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太空是沒有聲音的,因為他們知道太空是一個真空環境,從而導致在人類的印象中,宇宙是寂靜、是永恆的,雖說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它卻又不完全正確,畢竟太空中不存在人耳就能聽到的聲音,或許我們都錯了,可能只是人類聽不見
  • 宇宙最大的聲音有多大?也許已經傳播了幾十億光年
    那麼什麼是宇宙中最大的聲音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聲音是怎麼出現的。聲音其實就是一種振動,它的存在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要有聲源,也就是振動的物體;二是要有能使聲音(即振動)傳遞出去的介質。所有的氣體、液體、固體,例如空氣、水、木頭等,都可以傳遞聲音。
  • 聽虎鯨說「你好」和「再見」—新聞—科學網
    模仿聲音是人類口語的一個標誌,它和其他先進的認知技能一起推動了人類文化的進化。有證據顯示,雖然在靈長類動物裡,複製同類聲音的能力是人類獨有的,但一些鳥類和哺乳動物也獨立地進化出了類似能力。而對虎鯨的實地觀察記錄了其存在群體分化的語音方言,這些通常被假定為非遺傳的。 新研究中,一頭14歲的虎鯨能通過模仿訓練師的語言自己發聲,說出「艾米」和「再見」等詞語。
  • 來自宇宙的謎之聲音
    來自宇宙的神秘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