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浪嶼得名 與音樂有關
鼓浪嶼被稱為「海上花園」,在古代叫做圓洲仔,因為嶼上西南海濱有一個受海水衝擊侵蝕而成的礁穴,浪花拍擊在上面,聲音好像擂鼓一樣,因此從明代起,便將它稱為鼓浪嶼
-
劉子毅《聽天》 象來自天際的振聾發聵的聲音
下面即將「登場」的就是從《星光大道》中脫穎而出的樂壇全才劉子毅,在喜迎雙節之際,其攜手新專輯《聽天》為歌迷獻上一道饕餮視聽盛宴。 劉子毅的傑作,從大氣唯美的《盛開》到凝練深情的《再給我點時間》,再到纏綿悱惻的《我最愛的女人》,以及一手操刀哲思無限《聽天》,可謂首首動聽曲曲經典。
-
鼓浪嶼圍剿貓爪藤
早報記者吳語黃毅輝實習記者陳珠香文/圖 鼓浪嶼正在爆發一場貓爪藤與人在爭奪生存空間的戰爭! 從今年6月份開始,鼓浪嶼市政環境衛生管理處組織了一支貓爪藤人工清理隊,對鼓浪嶼山體的貓爪藤進行人工清理,第一步是清理山頭上的貓爪藤。此前,廈門市政府下撥了約50萬元的經費,專門用於治理鼓浪嶼的貓爪藤。
-
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首,廈門最大的島嶼,鼓浪嶼你去過嗎?
醉米鼓浪嶼鼓浪嶼(英語:Kulangus)原本被稱為「圓砂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代命其為「五龍嶼」,明代改為「鼓浪嶼」,因島的西南海岸有一塊高達2米以上的暗礁,漲潮時潮水湧來,觸礁的聲音和太鼓很像,鼓浪嶼是廈門最大的島嶼,與廈門島的廈門世茂海峽大廈、廈門大學等隔海相望,2017
-
鼓浪嶼,美麗的音樂之島,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可以說,無論是在藝術、教育,還是醫學、建築,鼓浪嶼都扮演了一個時代先鋒的角色……」 鼓浪嶼位於福建省東南海域、廈門市西南部海中,隔著約500米寬的鷺江與廈門島遙遙相望。這座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島嶼很小,小得只有1.91平方公裡的面積,但她卻足以書寫出令人驚嘆的傳奇和內涵。
-
鼓浪嶼圍剿貓爪藤(圖)
※在鼓浪嶼已有100多年歷史 「說起鼓浪嶼『貓爪藤』,其由來的確切時間已經無查考。」廈門大學生命科學院溼地與生態工程研究中心王文卿副教授說,「不過,目前比較統一的說法是在1840年鼓浪嶼成為英國租界後從海外引進的。」 王副教授說,「貓爪藤」原產地自然分布在安德列斯群島、墨西哥、中美洲直到南美洲的阿根廷。
-
廈門鼓浪嶼,竟然藏著幾十家特色小店,如今成網紅景點
廈門以海景聞名世界,城市建設整潔,世界聞名,廈門的鼓浪嶼更是名副其實的旅遊勝地,鼓浪嶼有著悠久的歷史,南宋時名為「五龍嶼」,明浪正式命名為「鼓浪」,因其上有暗礁,受潮衝擊時發出過鼓的聲音,故得名。鼓浪嶼植物豐富,90科以上,有1000種以上,有著名的海景,有著名的鼓浪紀念館等,每年都有許多遊客來,這幾年鼓浪嶼越來越熱鬧,開店的人也多了,今天就介紹鼓浪嶼獨特的店鋪。古建築中有許多小店,其中就有一家店,高牆高院,斑駁的牆壁上雕刻著精美的裝飾牆,磚牆上的拱形窗戶,又賦予了一種西式建築的風格,到了廈門後,多次受到西方列強的入侵,因此,有些還感染了西方建築和基督教風格。
-
流浪貓狗泛濫影響市容 鼓浪嶼展開「貓狗大轉移」
有「祖籍」鼓浪嶼,上百年在島上繁衍生息的野貓野狗;有和主人失聯,淪落街頭流浪的小貓小狗;也有專門被主人帶到鼓浪嶼,然後拋棄在島上的寵物貓狗……一直很愛貓狗的鼓浪嶼居民,也有點招架不住了。那麼小的島,數百隻流浪貓狗,攪得島上居民沒了安寧。整晚貓叫春,隨處狗大便,還有抓傷咬傷事件時有發生。雖然擾人,但它們也是生命。怎樣才是兩全之策?
-
一起來聽來自宇宙的聲音
他們已經迫不及待地要進場聽講座啦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空軍上尉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為301公裡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歷時1小時48分鐘,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
2014最大天文大潮 廈門水漫鼓浪嶼 泉州衝毀建築
一夜之間,泉州市區金山公園被江水淹沒,2.8公裡的步行道留下厚厚的淤泥;在泉州臺商區月亮灣,沙灘上的售樓體驗中心被侵襲,10來米高的棕櫚樹被拔起,連咖啡廳下的石條也都被掏出;在廈門,海水倒灌進中山路、環島路、鼓浪嶼
-
一起來聽來自宇宙的聲音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對浩瀚無垠的宇宙有了一個較為客觀的認知,日常瑣事卻限制了我們的遐想,直到偶然間,聽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的一段來自太空的聲音,像是被一種神秘的力量召喚,被遺忘太久的好奇心再次被激活,終於想起: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位於鼓浪嶼的廢棄豪宅,臺灣主人棄之不顧,網友:我去撿一套
文/嗡嗡旅行日語(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鼓浪嶼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作為我國的5A級旅遊區,鼓浪嶼每年都會吸引無數的人前來參觀旅遊而鼓浪嶼,原來並不叫這個,而是叫「圓沙洲」,在明朝的時候才改名為「鼓浪嶼」。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當時島上的西南方有一塊兩米多,中間空的礁石。海浪拍打上去的時候,聲音就像擂鼓一般,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鼓浪石」,「鼓浪石」所在的島嶼也就因此得名。鼓浪嶼作為廈門最大的一個島嶼,每年遊客如織,為廈門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收入,和廈門海峽大廈、廈門大學等隔海相望。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
聽!來自銀河系中心的「聲音」
音像轉譯從圖像的左側開始向右移動,聲音的不同特徵代表了輻射源的位置和亮度。位於圖像上方的天體所發出的光被視為「高音」,而光的強度則控制了音量。恆星和緊湊的輻射源被轉換成單個音符,而擴展的氣體雲和塵埃則產生出持續變化的「嗡嗡」聲。當行進至圖像右下角的明亮區域時,音量漸強效果就產生了。
-
廈門旅遊攻略鼓浪嶼旅遊路線
鼓浪嶼1、上島門票: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2、上島碼頭路線返回時無需再買票(20天內有效),不限定回程碼頭、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國際藝術刻字館(暫停開放)、風琴博物館聯票85元4、島上住宿除了酒店還有庭院式住宿可以考慮一下~5、碎碎念:船票一定要提前買,到對應碼頭坐船如果想上鼓浪嶼逛逛
-
中考物理知識點:聲音的特性考點
中考物理知識點:聲音的特性考點 關於聲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耳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的聲音,是因為蝴蝶翅膀振動的幅度太小 B.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高」指聲音的響度大 C.用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
2020日出女子跑·鼓浪嶼鳴槍開跑 迎接曙光初耀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1約29日(記者 莊楊筱)2020日出女子跑·鼓浪嶼29日在鋼琴碼頭鳴槍開跑。數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跑者在世界文化遺產賽道上,以奔跑致敬不平凡的一年,共同迎接曙光初耀。
-
科普資訊 | 聽!來自宇宙的心跳~
科普資訊 | 聽!來自宇宙的心跳~ 2020-08-12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為什麼會討厭自己真實的聲音?聽小骨導致聲音差異
事實上,人在錄音設備上聽到的聲音才是自己聲音聽起來的真正樣子。 位於中耳的聽小骨(有三塊小骨頭)導致了自己聽到和別人聽到的聲音之間的差異。 聽小骨是人們處理噪聲的一種關鍵方式:鼓膜對聽小骨產生振動,然後經由這些骨頭把振動傳遞到耳蝸中(耳蝸是內耳中的一個螺旋狀結構)。耳蝸把來自外部世界的振動能量(噪聲)轉化為電能,這就是腦細胞如何相互通信。
-
外來物種貓爪藤肆虐「海上花園」鼓浪嶼
這是人們對聞名於世的「海上花園」——廈門鼓浪嶼的盛譽。如今,一種名為貓爪藤的植物,卻使這些美麗的詩句「爬」滿了憂傷。如門帘狀掛滿中西式小樓房的院牆,像蒙古包似地將樹木團團包裹、形成連綿起伏的綠色地毯,這種在鼓浪嶼隨處可見的、小葉頂端有3枚酷似貓爪的鉤狀卷鬚植物,就是貓爪藤。它生命力旺盛,隨處可以生長,已成為鼓浪嶼園林樹木的一大公害。
-
三分鐘帶你了解鼓浪嶼,四大特色玩轉全島,有趣的地方等有趣的你
很多人對鼓浪嶼表示既陌生又熟悉,在我沒來到這裡之前也一樣,對鼓浪嶼的印象就是:它在廈門,有很多西式建築,經常在媒體和別人口中聽到,別的沒了。既如此,先給大家做一個基本介紹。鼓浪嶼位於廈門市九龍江出海口,面積不到2平方公裡,和廈門市隔著600多米寬的鷺江海峽,宋元時期稱為圓沙洲,明代開始稱鼓浪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