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吳語黃毅輝實習記者陳珠香文/圖
鼓浪嶼正在爆發一場貓爪藤與人在爭奪生存空間的戰爭!
從今年6月份開始,鼓浪嶼市政環境衛生管理處組織了一支貓爪藤人工清理隊,對鼓浪嶼山體的貓爪藤進行人工清理,第一步是清理山頭上的貓爪藤。此前,廈門市政府下撥了約50萬元的經費,專門用於治理鼓浪嶼的貓爪藤。
今年9月30日前,廈門環衛部門將對鼓浪嶼清理貓爪藤工作進行初次驗收,明年9月再進行復驗,清理工作預計將持續至2006年。
一場圍剿貓爪藤的持久戰,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此前曾有媒體報導廈門市鼓浪嶼的「貓爪藤」已經嚴重威脅鼓浪嶼的生態,一些其他的植被紛紛被「貓爪藤」蠶蝕。來自廈門大學的專家學者權威說法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鼓浪嶼近年來外來物種「貓爪藤」破壞景觀和危害綠化樹種的情況日益突出。
近期,廈門市環保局、廈門市檢驗檢疫局、廈門大學等多個單位組成的專組團正式對其進行深度調查。同時,廈門市農業局啟動了應急預警機制防外來生物入侵。
在原產地,「貓爪藤」對樹木的影響很小,但在澳洲和美國的佛羅裡達,「貓爪藤」嚴重危害當地植被。「貓爪藤」對其他植物的危害主要有兩種,一是絞殺,二是枝葉覆蓋樹木,使之生長不良或導致死亡。這兩種都屬於機械方式。
王副教授說,「貓爪藤」葉片頂端具3枚鉤狀卷鬚,爪狀,3分叉,每一個分叉前端都有一個小鉤,幼枝藉此攀緣;莖節處生有不定根。上述特徵賦予了「貓爪藤」無與倫比的攀緣能力,在石頭、磚塊、水泥牆面、鐵甚至玻璃表面爬行,可以不加選擇地攀緣於任何一種植物上:無論是喬木樹種還是灌木樹種,鄉土樹種還是外來樹種,樹皮粗糙的還是光滑的,都可以暢通無阻。
2001年-2003年間,王副教授對鼓浪嶼全島園林綠化樹種「貓爪藤」的危害情況進行了普查。在對庭院、道路、公園綠地等地段進行逐木調查中,調查對象主要是喬木樹種的成年樹、棕櫚植物、竹和灌木樹種,其中記錄下的「貓爪藤」危害的個體總共有近3000棵植物。
此前,廈門大學生物學系林鵬教授等人曾於1991年3月對鼓浪嶼燕尾山、筆架山、鹿駝山、英雄山、雞母山、日光巖、菽莊花園、大德計山、升旗山等地的臺灣相思樹林進行了群落調查,共調查了12個10×10平方米喬木樣地和3個2×2平方米灌木、草本樣地。調查結果表明「貓爪藤」在上述樣地中出現的頻度為21.7%,共有15株。根據鼓浪嶼綠化辦提供的數據,「貓爪藤」面積在16.52萬平方米左右。種種跡象表明在12年前鼓浪嶼「貓爪藤」已經逸為野生,如今已大量危害鼓浪嶼其他的樹種。當然,鼓浪嶼對「貓爪藤」危害的認識有相當的群眾基礎,許多庭院、所有公園都有採取人工措施清除「貓爪藤」,所以「貓爪藤」危害程度的統計受人為幹擾較大。
雖然「貓爪藤」對攀緣對象有不加選擇性,但「貓爪藤」對各樹種的危害還是存在一定的種間差異。在調查的24個樹種中,受害程度居前5位的依次是:臺灣相思、闊莢合歡、土密樹、重陽木和園柏,檸檬桉受害最輕。「貓爪藤」對臺灣相思和闊莢合歡危害比較嚴重的原因可能與它們都是豆科植物具有固氮能力有關,因為「貓爪藤」喜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