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控人剛變更,這家做水暖器材的公司突然「大跨界」,收購了一家...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國際金融報

實控人剛發生變化不久,永和流體智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和智控」)就有新動作了。

12月6日盤前,永和智控公布了擬收購腫瘤醫院的計劃。其全資子公司成都永和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永和成」)擬以最高不超過1.2億元、現金交易方式,收購成都禹鍩普得醫療管理合夥企業(以下簡稱「成都禹鍩普得」)持有的達州中科腫瘤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州中科」)100%股權。

收購成功後,達州中科腫瘤醫院將成為永和智控的孫公司。永和智控稱,此次交易是對目前主營業務作出的適當調整和補充。如若順利,目標公司將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永和智控要進軍醫療領域。

消息一出,永和智控當天開盤即漲停,報收14.63元/股。

一家剛上市三年的製造業公司,為何突然對一家腫瘤專科醫院感興趣?這背後是否與其控股股東近期易主有關?

1

業務變更或與易主有關

永和智控成立於2003年,主要從事流體控制設備及器材研發、製造、銷售,產品包括各類銅質閥門、管件等水暖器材,於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

今年前三季度,永和智控營收同比下滑9.66%至4.5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下滑6.33%至5695.69萬元。而在半年報中,永和智控曾提及,美國對進口中國商品關稅的啟徵大大加重了公司和美國客戶負擔,影響了交易活躍度,使公司面對嚴峻市場競爭。

在業績下行的狀況下,永和智控發生多項變動,實控人變更,股東易居生源、易居生泉持續減持。

三季報顯示,永和智控大股東永健控股持股5800萬股幾乎全部質押;二股東迅成貿易有限公司持股4475.24萬股,質押3000萬股;第四大股東玉環永盛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持股1500萬股,質押800萬股。

有知情人士透露,本次收購腫瘤醫院計劃可能與永和智控控股股東近期易主有直接關係。

11月8日,永和智控發布公告稱,成都美華持有永健控股(永和智控大股東)股權比例變更為88.89%,為永健控股的控股股東,並通過永健控股間接控制永和智控29%的股份。也就是說,成都美華成為了永和智控間接控股股東。

根據公告,永和智控法定代表人正式由應雪青變更為曹德蒞。曹德蒞曾任成都鐵山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鐵山集團)副總經理、四川大行廣澤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2014年3月至今任鐵山集團董事兼總經理。他持有成都美華51%的股份,也是該公司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對永健控股增資2億元的同時,成都美華還向應雪青、陳先雲提供附條件豁免的免息借款5.75億元。而應雪青、陳先雲夫婦控制的公司第二大股東迅成貿易有限公司、第三大股東玉環永宏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第四大股東玉環永盛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分別出具《放棄表決權聲明》:不可撤銷地放棄其持有永和智控22.38%、9.25%、7.5%股份對應的表決權。

這意味著,永和智控上市三年多就賣殼易主。

而從註冊經營範圍看,成都美華是標準的醫療器械企業,成立於2018年6月12日,經營範圍為醫療器械的租賃、銷售,醫療技術研究、技術諮詢,軟體開發銷售等。

但細心者可以發現,成都美華尚未實際開展業務。截至2018年底,其總資產僅為2.31萬元,負債1.31萬元,營收0。

對於此交易,證監會曾要求詳細說明成都美華收購公司控制權的目的,上市公司今後業務發展的方向及相關安排。

永和智控回復稱,成都美華實控人曹德蒞多年來主要投資從事醫療器械及醫療技術等醫療服務行業,產業投資及運作管理經驗豐富,對永和智控平臺看好。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會適時進行新戰略方向探索。

2

標的公司被股權出質

那麼,永和智控看中的達州中科是一家怎樣的醫院?其醫療資源是否符合永和智控與成都美華的「新戰略方向」?

達州中科成立於2017年4月7日,註冊資本1億元。天眼查顯示,達州中科曾於2018年1月4日進行股權出質設立登記,出質人為成都禹鍩普得醫療管理合夥企業,後者的經營範圍是醫學管理和醫學研究。

達州中科的主要人員、投資人均發生過變更,公司名稱在2019年4月12日由「達州中科醫院有限公司」變更為「達州中科腫瘤醫院有限公司」,業務從此前的綜合醫院服務變更為腫瘤專科醫院服務。

截至目前,達州中科的法定代表人張峰旗下共有7家公司,4家註銷。部分公司涉及清算、經營異常、股權出質、法律訴訟等。

就目前來看,達州中科業績情況不明,且未來也沒有相關業績承諾。那麼,上市公司永和智控對其花1.2億元進行收購的潛在價值到底在哪兒,是否存在風險?

對於收購一事,永和智控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還只是一個意向性的協議。至於公司未來戰略布局規劃如何,要由管理層決定,具體信息參見公告。」

有業內人士認為,腫瘤專科醫院並不是一般機構可以涉足的,必須是擁有強大醫療實力和資金實力的機構才能運營。問題在於,永和智控是製造業企業,並無醫療背景。就算是腫瘤專科醫院利潤率在各專科醫院中名列前茅,也不可盲目投資。

但截至永和智控回復證監會時,曹德蒞及成都美華尚未對上市公司今後業務發展方向作出具體計劃或相關安排。今後,永和智控戰略發展規劃為何,主業將聚焦何方,對醫療領域如何布局?關於這些問題,截至發稿前,《國際金融報》記者尚未收到回復。

記者 黃華

—— /

相關焦點

  • 公告精選:水井坊實控人擬要約收購股份 多家公司實控人或變更
    【熱點】  水井坊:實控人擬溢價23%要約收購不超20.29%股份  水井坊(600779)6月25日晚間公告,公司實控人帝亞吉歐擬通過要約收購方式
  • 這家做閥門的上市公司擬變更控制權 接盤方來自醫療行業
    9月26日,上市公司永和流體智控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永和智控 002795)披露公告稱,公司於當天接到控股股東台州永健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永健控股」)及實際控制人應雪青、陳先雲夫婦的通知,其正在籌劃永健控股引入第三方投資人增資擴股及實際控制人其他表決權安排事項,將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
  • 多項資產遭凍結,實控公司或被暫停上市
    還記得當初聲勢浩大要38億元收購981個公眾號的瀚葉股份嗎?繼「天價生意」黃了之後,如今瀚葉股份訴訟纏身、年報難產,且大股東陷股權質押危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初那位叱吒上海灘的私募大佬,從幕後走向了臺前,也帶著瀚葉股份走向了「折戟沉沙」。
  • 諾德股份8億收購案調查:未披露關聯關係,收購標的疑為實控人「白...
    公告顯示,福建清景銅箔是福建省唯一的一家電解銅箔材料生產企業,成立於2011年5月19日,陳生為法人、董事長。該公司擁有規劃設計年產2萬噸高端電解銅箔生產基地,目前該基地年產能5000噸超薄鋰電銅箔,擁有年產2萬噸高端電解銅箔生產基地的辦公樓、研發大樓、員工宿舍和食堂等配套設施,核心客戶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微宏動力。
  • 諾德股份8億收購被否 實控人與收購標的關係撲朔迷離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這家上市公司8億元收購被否!實控人與收購標的關係撲朔迷離諾德股份實控人陳立志提議的8億元現金收購案遭股東大會否決。記者梳理發現,雖然陳立志極力否認同收購標的的關聯關係,但陳立志控制下多家公司的工商信息卻與深圳清景莫名雷同。
  • 襄陽軸承:控股股東仍為三環集團 實控人變更
    網易財經1月14日訊  襄陽軸承今日晚間公告稱,控股股東三環集團改制完成後,武漢金凰通過三環集團間接持有公司27.93%股份,湖北國資委通過襄軸集團間接持有公司18.09%股份;
  • 紅岸預警:華仁藥業大股東虧本轉讓股權背後 公司5億資金或遭佔用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研究員孫詩宇)訊,7月1日,華仁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永裕恆豐投資,協議轉讓20%股權給曲江金控,獲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批覆同意,交易完成後,公司實控人將發生變更,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將成為公司新實控人。這是華仁藥業3年第2次發生實控人變更。
  • 實控人變身央企,江南化工連日封板,能幫母公司化解債務危機嗎?
    本次交易完成後,江南化工的控股股東將由盾安集團變更為特能集團,實控人由姚新義變更為兵器工業集團。8月10日、11日兩個交易日,江南化工(002226)連拉兩板,今日報收8.97元/股再度漲停,市值112.0億元。 「接下來等著數板」,有股民戲稱道。易主突如其來,江南化工的資本版圖中藏著什麼故事?
  • 原實控人轉讓公司50.62%股權 環威股份控股股東及實控人發生變更
    5月30日,環威股份(870487)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發布公告。  公司原控股股東為林群彬,原實際控制人為林群彬、林曉洪夫婦。本次收購前,林群彬持有公司股份佔比95%,林曉洪持有公司股份佔比為5%。
  • 潤晶科技實控人楊曉宏未及時披露收購報告書 收股轉警示函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 6月11日消息,新三板基礎層潤晶科技(837240)實控人楊曉宏未及時披露收購報告書、財務顧問專業意見等,收全國股轉公司警示函。2017年11月8日,楊曉宏與東營新潤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潤投資」)籤署《一致行動人協議》,通過《一致行動人協議》,楊曉宏合計持有東營海源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源投資」)86.61%的表決權。同時,海源投資持有山東海科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科控股」)100%股權,潤晶科技為海科控股的孫公司。綜上,楊曉宏對公司達成間接控制,構成收購。
  • 我想收購黔東南公估公司變更大全
    收購全國性經紀公司轉讓代理公司^^^於經理收購全國性經紀公司轉讓代理公司^^^易贏家我想收購黔東南公估公司變更大全美好的人際關係從自我介紹開始,我們老闆近打算收購一家全國的經紀公司,但是沒有合適的標的,公司要求乾淨無異常,公司要求乾淨,沒有債券好帶法人股一起轉轉讓歡迎有資源的老闆聯繫啦!
  • 這家化學公司一次性收購3家企業
    2020年的塗料行業,全球收購頻發。這才剛步入2021年,又有一家公司進行收購活動,還一次性收購了三家企業。 中外塗料網了解到,這家名叫斯坦化學(StanChem Polymers)的公司還來頭不小,成立於1968年,是世界乳液聚合物的領導品牌,它的全資子公司阿爾比防護塗料(Albi Protective Coatings)在2021年伊始完成了對Dux 油漆(Dux Paint)及其姊妹公司霍桑塗料(Hawthorne Coating)和霍德產品(Hood Products
  • 剛入職一家小公司才兩天,又拿到大公司offer,怎麼辦?
    剛入職一家小公司才兩天,又拿到大公司offer,怎麼辦?先說結論:如果真心想去大公司,可以直接跟小公司說明情況,最好想一個藉口,只需提前三天跟小公司說明情況提出離職就好,已入職的公司是可以配合你解除勞動合同的。不用太擔心。
  • 通策醫療擬溢價收購實控人旗下資產 併入三葉兒童口腔品牌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作為國內第一家以口腔醫療連鎖經營為主要經營模式的上市公司,通策醫療(600763)正擬併入實控人旗下三葉兒童口腔品牌。據悉,上海三葉由海駿科技投資,是一家專注於兒童齒科的口腔健康管理服務公司,主要是對三葉品牌診所、醫院進行運營管理。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到,三葉口腔診所的客戶定位為兒童,秉承預防大於治療的理念,通過會員制的方式,為更多家庭提供兒童口腔健康服務。
  • 一家公司香港上市,一家被新美大收購,這位連續創業者的訣竅是什麼...
    從神州付到錢袋寶:看應該如何做方向上的判斷和選擇回想一路走來,我們其實創建了不少公司,探索了不少方向。神州付、錢袋寶是其中有比較大成績的公司。我們是在5年前第一批拿到人民銀行支付牌照的。大家都說牌照難拿,不過如果你提前做準備,實際上也沒有那麼難,要是所有事情都等到眼前再去做就來不及了。
  • 上海機電:8.05億元收購三菱電機空調47.6%股權
    這家化工外企在華完成首次收購 6月11日,奧升德功能材料公司(下稱「奧升德」)宣布已籤署協議,收購常熟市和氏璧新材料有限公司、特和工程塑料(蘇州)有限公司的全部資產,包括這兩家公司位於江蘇省常熟虞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製造工廠、技術中心、倉庫及其它資產。
  • 私募大佬陷9億官司:20億股權被凍結 瀚葉股份實控人恐變更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萬千)訊,還記得當初聲勢浩大要38億元收購981個公眾號的瀚葉股份嗎?即「天價生意」黃了之後,如今瀚葉股份訴訟纏身、年報難產,且大股東陷股權質押危機。公告顯示,2017年4月,申萬宏源證券與瀚葉股份實控人沈培今籤訂協議,約定由申萬宏源證券作為融出方,沈培今作為融入方,雙方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依據協議約定,沈培今以其1.75億股「升華拜克」(後更名為「瀚葉股份」)作為質押標的股票,向申萬宏源證券融入7億元的資金。此後,沈培今又補充質押「瀚葉股份」1566.6萬股。
  • 6億大買賣黃了,尚緯股份終止跨界收購直播公司
    來源:財聯社鬧得沸沸揚揚的羅永浩關聯直播公司交易案最終「流產」,在歷經「跨界質疑」「利益輸送質疑」以及交易所「嚴刑拷問」後,12月3日晚間,尚緯股份(603333.SH)表示終止收購直播公司星空野望。就此次終止收購事宜,財聯社記者連夜多次聯繫尚緯股份相關人士未獲置評。對於此次收購終止的原因,公司表示因考慮到直播新規實施將會對直播行業產生較大影響等,公司對估值定價、盈利預測以及對賭等進行了重新研判,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最終決定終止此次交易。
  • 一邊「王者」一邊「農藥」 「停牌大戶」瀚葉股份跨界併購...
    見習記者 楊柳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陳鋒 上海報導任性停牌一直飽受投資者詬病,「釘子戶」瀚葉股份(600226.SH)為了收購一家微信自媒體公司,自2017年11月28日起開始停牌,宣布重大資產重組計劃,至今還沒有復牌。
  • 賴小民同窗劉廷安辭任董事長 中國華融系「影子公司」港橋金融巨變
    與此同時,賴小民江西財經大學同窗劉廷安任職港橋金融董事會主席4年後辭職,永新華實控人李永軍繼任。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永新華,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而記者給公司發送郵件,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