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TER執行中心主任羅德隆來校考察

2021-02-24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2018年8月19日,科技部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ITER)執行中心主任羅德隆在學院名譽院長、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長劉永陪同下來校考察。

在考察中,學院院長柯崎向羅德隆主任匯報了學校建設發展、科學研究、教育教學、招生就業、人才培養以及核科學與核技術等專業的學科建設情況。

羅德隆主任對學校建設發展成績給予肯定。在中國核聚變博物館,他表示,這裡是中國受控核聚變起飛的地方,學校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今天看到你們把這塊寶地建設的如此優美,我感到很高興。

羅德隆主任還專門考察了圖書館、會議中心、學術報告廳等場所。他表示,科技部正在積極籌劃中國第一次受控核聚變大會,這裡是會議的首選地址。

在考察中,羅德隆主任還詳細詢問了學校教師參與核聚變研究情況。他指出,學校要立足長遠,發揮核科學與核技術整體優勢,努力打造成具有核科學鮮明特色的高水平大學。
 

新聞連結:

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是國家為加強在ITER計劃中的多邊合作和核聚變領域的雙邊合作,落實ITER計劃國內採購包製造任務,推動國內核聚變能源研究發展而在科技部專門成立的機構,主要從事我國參加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ITER)的事務性工作,承擔我國ITER計劃專項的組織實施,推動我國核聚變能源科技發展。協助政府參與ITER組織管理,作為國內機構參與ITER計劃實施,履行我國承諾的實物貢獻,組織國內單位承擔製造任務及裝置建成後的實驗開發;承擔國家磁約束核聚變研發項目專業化管理工作。開展國家核聚變能源發展戰略及規劃研究,統籌推進相關國際和國內任務,協調推動相關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隊伍建設;管理利用ITER計劃成果、標準和智慧財產權等。

往日精彩 ☟

來   源 |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微信公眾平臺

通訊員 | 潘燕 袁彬

編   輯 | 徐仁學

相關焦點

  • ITER:「人造太陽」的中國之光
    千億元「會費」的「俱樂部」  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副主任羅德隆愛用「俱樂部」這個詞來指代ITER組織。目前,ITER組織的成員有7家,分別為歐盟、日本、俄羅斯、美國、中國、印度和韓國。而在2001年之前,這個強國俱樂部只包括歐美俄日4家,並一直拒絕中國的申請。
  • 「合肥造」給力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
    這兩大核聚變裝置重要部件的成功研製,標誌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取得了又一新的重要進展。【同期】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主任 羅德隆ITER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核聚變裝置,體現了人類希望和平利用聚變能的願望,中方作為ITER計劃的參與方之一,出色地完成了ITER裝置中諸多重要部件的生產。
  • 前沿|ITER計劃中國超導股線項目全面竣工
    2017年3月13日上午,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中國超導股線項目竣工儀式在西安市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辦
  • 動態|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林衛斌教授接受央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林衛斌教授就「十三五」期間能源發展態勢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採訪,並在2020 研究領域為產業經濟與政策、能源經濟與政策,兼任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 中法聚變聯合研究中心在川揭牌 共研利用氫彈原理髮電
    中法聚變聯合研究中心在川揭牌 共研利用氫彈原理髮電 【字體:大 中 小】   1月12日,中法聚變聯合研究中心在蓉揭牌
  • 2018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野外臺站執行主任招聘公告
    2018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野外臺站執行主任招聘公告 2018-11-06 20:28:39|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 新奧探索建緊湊型聚變裝置,為首個宣布研發核聚變的中國民企
    新奧探索建緊湊型聚變裝置,為首個宣布研發核聚變的中國民企 新奧集團4月19日在河北廊坊舉行的「緊湊型聚變技術研討會」上,國內知名能源企業新奧集團宣布,將在未來十年
  • 中國執行第37次南極考察任務
    央廣網北京11月10日消息(記者張佳琪)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第37次南極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同時,還將開展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工作。
  • 「人造太陽」的中國力量:這盞燈一定能在中國點亮
    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供圖在位於法國南部卡達哈什的180公頃項目工地,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重達1250噸的杜瓦底座已平穩落位於託卡馬克裝置基坑內臨時支撐上1994年,更名為「HT-7」的大科學裝置成功研製,使中國成為繼俄、法、日之後第四個擁有超導託卡馬克裝置的國家。然而,在探索過程中,越來越多國家的科研人員認識到,「人造太陽」科學裝置規模大、建設周期長、投資成本高,任何一個國家「關起門來搞建設」都無法解決所有難題,必須「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1985年,美蘇首腦為此提出了ITER計劃。
  • 深瞳 |「人造太陽」的中國力量
    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供圖 作為我國核聚變領域第一座大科學工程裝置,「中國環流器一號」為我國核聚變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培養了人才隊伍。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供圖 「激將法」逼出的創新 對參與談判的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主任羅德隆來說,2003年到2006年的日曆表上,寫滿艱難、曲折。
  •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張鵬博士一行來濱州考察
    12月25日至26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濱州籍博士張鵬,中科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濱州籍博士王勇,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人工氣候實驗室主任陳金星來我市現場考察。
  • 「人造太陽」的中國力量
    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供圖在位於法國南部卡達哈什的180公頃項目工地,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重達1250噸的杜瓦底座已平穩落位於託卡馬克裝置基坑內臨時支撐上,這意味著1994年,更名為「HT-7」的大科學裝置成功研製,使中國成為繼俄、法、日之後第四個擁有超導託卡馬克裝置的國家。然而,在探索過程中,越來越多國家的科研人員認識到,「人造太陽」科學裝置規模大、建設周期長、投資成本高,任何一個國家「關起門來搞建設」都無法解決所有難題,必須「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1985年,美蘇首腦為此提出了ITER計劃。
  • 深瞳|「人造太陽」的中國力量
    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供圖作為我國核聚變領域第一座大科學工程裝置,「中國環流器一號」為我國核聚變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培養了人才隊伍。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供圖「激將法」逼出的創新對參與談判的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主任羅德隆來說,2003年到2006年的日曆表上,寫滿艱難、曲折。
  • 中國教育報刊社幹部考察預告
    教人司[2014] 195號   按照《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有關規定,經過公開報名、資格審查、面試答辯等程序,經研究,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社長、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總編輯的差額考察對象已經確定,現予公告:   一、 考察對象及基本情況   (一)副社長考察對象(按姓氏筆畫排序)   劉華蓉,女,土家族
  • 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主任包獻華一行來南京郵電大學...
    5月18日下午,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主任包獻華一行來南京郵電大學考察,調研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社會開放工作。江蘇省科技廳副巡視員景茂,江蘇省科技廳條件處、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一同考察。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張志華熱情接待了包主任一行。
  • 中國科大校友崔屹將出任斯坦福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for Energy)主任。  「很高興崔屹將成為下一任Precourt能源研究中心主任,他是一位獨一無二的領導者,擅長孕育成規模、目標清晰的創新。」現研究中心主任Majumdar稱讚。  史丹福大學Precourt能源研究中心於2009年正式成立。該研究中心是史丹福大學的五個跨校園研究機構之一,聚集了從基礎科學技術到政策和商業領域的人才,專注於能源研究和教育。  該中心第一任主任Franklin Orr教授曾擔任歐巴馬政府的能源部副部長,現任主任Arun Majumdar擔任當選總統拜登政府的能源部過渡小組組長。
  • 中國執行第37次南極考察任務 計劃航程3萬餘海裡
    央廣網北京11月10日消息(記者張佳琪)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第37次南極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
  • 頭條| 上海市科委主任張全一行考察科技援疆工作 喀什藜麥擴大種植...
    頭條 | 上海市科委主任張全一行考察科技援疆工作 喀什藜麥擴大種植及產業對接活動順利開展 2019-09-06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可能來自外星人——訪澳國際射電天文學研究中心副執行主任廷蓋
    新華社雪梨1月13日電專訪:宇宙「神秘電波」幾乎不可能來自外星人——訪澳國際射電天文學研究中心副執行主任廷蓋新華社報導員陳宇近日,天文學家第二次發現來自宇宙深處的「神秘電波」——重複快速射電暴,這條消息引發諸多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