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ITER計劃中國超導股線項目全面竣工

2021-01-11 銳科技


2017年3月13日上午,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中國超導股線項目竣工儀式在西安市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辦。國家科技部核聚變中心主任羅德隆、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蘇俊良、ITER組織磁體部門負責人Arnaud Devred以及國內相關單位代表出席了儀式。 


ITER計劃是目前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之一,也是我國首次以平等、全權夥伴身份參加的國際合作計劃。參與ITER計劃,體現了我國在面對人類未來能源問題上的責任和擔當。通過參加ITER裝置的建造和運行,有助於我國全面掌握磁約束核聚變研究和技術成果,帶動我國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


超導股線分Nb3Sn材料和NbTi材料兩種。ITER環向場導體和中心螺線管導體採用Nb3Sn超導材料,其餘導體採用NbTi材料。Nb3Sn和NbTi材料作為關鍵基礎材料,在液氦溫度(4.2K左右)下處於超導狀態,在ITER裝置內可以形成強大的磁籠,約束高溫等離子體。


中方導體採購包共需174噸NbTi和35噸Nb3Sn超導股線,全部由西部超導公司承擔製造。經過多年努力,超導股線製造技術於2010年順利通過ITER組織認證。通過參與ITER計劃,西部超導建立了完整、國際領先的質量管理及控制體系,完成了產品的批量生產技術研發、設備研製、檢測與質量評估等多項任務,製造的ITER超導股線性能優越穩定,產品性能獲得ITER組織及相關同行領域的高度肯定。


ITER計劃帶動了超導材料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為我國建立自己的核聚變堆提供了超導線材製造基礎,對於提升我國綜合科學技術水平和綜合國力發揮了積極作用。此外,通過參與ITER計劃,我國低溫超導股線實現了100%國產化,使我國的超導線材研發能力和工業化生產能力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


ITER計劃中國超導股線竣工,標誌著佔近五分之一體量的ITER計劃中方導體項目已基本完成,也標誌著ITER計劃中方工作乃至ITER計劃整體工作又向前邁了一大步。


(來源:科技部)


相關焦點

  • 回顧ITER計劃,淺析其超導材料應用
    經過科學家的努力探索,託卡馬克裝置的研究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因此,1985年,美蘇兩國領導人首次在日內瓦峰會上提出建造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 Reactor)計劃,這一計劃就是後來為大眾熟知的ITER計劃。我國於2003年的1月參加ITER計劃的談判,並於2006年6月和其他六方籤訂了合作建造ITER的政府間協議。
  • 「人造太陽」獲突破 超導概念受追捧(附股)
    分析人士指出,超導電纜導體再獲突破,二級市場上與核聚變相關的超導電纜導體已出現了集體的上漲;更何況,早在10年前,中國政府就正式參加了iter計劃談判,並成為該計劃合作的成員之一,而根據協議,我國將承擔70%的管裝電纜導體生產量,因而預計與超導電纜導體相關的上市公司寶勝股份(600973)、沃爾核材(002130)、百利電氣(600468)、江蘇神通(002438)將繼續獲得資金青睞。
  • 「天琴計劃」重大進展!科研綜合樓一期項目竣工驗收
    據悉,由珠海建安集團承建的中山大學「天琴計劃」科研綜合樓(一期)項目已於近日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標誌著「天琴計劃」項目建設迎來重大進展。
  • 「合肥造」給力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
    【解說】近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校正場首批線圈暨法國WEST裝置偏濾器關鍵部件竣工,正式交付法方。這兩大核聚變裝置重要部件的成功研製,標誌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取得了又一新的重要進展。
  • 科學島「聚變堆鋼結構工程」計劃2021年8月竣工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CRAFT)是合肥2017年1月獲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來,第一個落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記者今天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項目園區工程於2018年12月開工建設,目前已進入聚變堆鋼結構工程地上全面施工階段,計劃2021年8月竣工。
  • 西安經開區 西部超導"人造太陽"計劃的"西安元素"
    日前,在西安經開區西部超導科技有限公司的會議室裡,來自目前國際最大的科技合作項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組織的專家們,正在就半年前籤約的NbTi超導線材和Nb3Sn超導線材合同進行著第二階段的評審。專家們一致認為,西部超導科技公司生產的NbTi和Nb3Sn超導線材,各項性能指標優異,具有較高的穩定性,質量保證體系完善,已全面達到ITER供貨標準,具備了開始第三階段大批量生產的條件。
  • 中國研製難度最高的超導磁體抵達ITER現場
    葉華龍 攝中新網合肥6月29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29日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法國當地時間6月26日上午11時,在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總裝現場ITER計劃極向場6號超導線圈(PF6線圈)抵達歡迎儀式上,由該院等離子體所承擔研製的PF6線圈正式交付至法國ITER現場。
  • 把黨旗插在重大項目的最前沿陣地
    中國江蘇網7月20日南通訊(記者 曹敏 通訊員 李松)「一切盯著大項目想,一切跟著大項目轉,一切圍著大項目幹。」國網南通供電公司堅持黨建引領,提升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深入實施90項「黨建+」工程,讓廣大黨員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當先鋒作表率,把黨旗插在重大項目的最前沿陣地,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各項工作提質增效的「雙勝利」。7月18日,總投資40億元的海門中航科技航空輕合金項目完成通電,比用戶計劃提前了4個多月,為項目順利落地投產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 超導材料王國的探秘之旅
    本著這樣的理念,西部超導屢創佳績,在超導材料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取得卓越成績。西部超導「超導磁共振成像儀用高性能超導線材」產業化項目獲得2017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該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打破了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的壟斷。 底氣源自實力。「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系目前規模僅次於國際空間站的人類科技合作計劃。
  • ...託卡馬克|超導託卡馬克|人造太陽|聚變|east|iter|法國|阿齊莫...
    ITER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計劃。歐盟、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和印度在內的34個國家和組織參與了這個計劃。參與方共同出資,在法國南部的卡特拉舍建造世界上第一個核聚變實驗堆,全面驗證聚變能源開發利用的科學可行性和工程可行性,這是人類受控熱核聚變研究走向實用的關鍵一步。本報特約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徐國盛向讀者解答相關問題。
  • 我國成功研製ITER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
    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研製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極向場6號線圈(PF6線圈)竣工交付,將通過海運方式運送至法國ITER現場。
  • 「礦冶人物」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廉:讓中國的材料科學登上世界舞臺
    1987年,中國和世界幾乎同步發現高溫超導後,周廉開始了新的攀登,作為國家超導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他主持了多項國家高溫超導材料基礎研究和實用化攻關項目。在世界性的競爭中,作為西北院承擔國家超導攻關項目的總負責人,他領導並親自參加了多項國家863高技術、國家攀登計劃和國家科委下達的攻關課題,在超導體製備、臨界電流及超導器件應用多方面取得顯著的實質性進展。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法聚變國際合作取得重要進展——ITER校正場首批線圈暨法國WEST裝置偏濾器關鍵部件竣工交付
    昨晚(22號),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校正場首批線圈暨法國WEST裝置偏濾器關鍵部件竣工交付儀式在合肥科學島舉行。這意味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法聚變國際合作又取得重要進展。安徽臺記者王瑩報導: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也就是ITER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ITER裝置是一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託克馬克,俗稱「人造太陽」。
  • 布局AI、石墨烯等前沿科技 恆大中科院敲定首批合作項目
    「大健康海雲工程」,總估值約46億,均代表當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發展趨勢。首批合作項目行業人士表示,從恆大此次參投的首批項目來看,儘管投入資金不多,但項目數量多且佔股比例大,更重要的是這批項目都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 太陽雨"超導速熱管"亮相第三屆中國新能源博覽會
    太陽雨"超導速熱管"亮相第三屆中國新能源博覽會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6月14日,以「整合與創新」為主題的2013第七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暨在第三屆中國新能源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正式開幕。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主辦,中國太陽能光熱第一股日出東方·太陽雨(603366.SH)承辦了本次高峰論壇暨博覽會。
  • 山東1-7月機場建設項目全面提速,菏澤牡丹機場預計10月竣工驗收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9日訊 據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官網消息,1-7月全省機場建設有力推進,累計完成投資53.45億元,佔全年計劃任務的72.2%。其中7月份完成投資10.18億,同比增長126.2%。建設項目全面提速,菏澤牡丹機場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進入內外裝修及設備安裝調試階段,預計10月開展竣工驗收和飛機校飛,爭取12月實現首航。濟南機場北指廊工程主體結構施工和內外部裝修全部完成,正在開展設備安裝調試,年底前將投入使用,新增登機橋12個。威海機場停機坪擴建工程加快推進,年底前將投入使用,新增停機位12個。煙臺機場二期工程進展順利。
  • 納米比亞鯨灣項目竣工,中國港灣為大西洋沿岸再添一顆耀眼明珠
    8月2日,由中國港灣承建的納米比亞鯨灣項目舉行竣工交接儀式。納米比亞總統根哥布,中國駐納米比亞大使張益明,中國港灣副總經理李懿出席交接儀式。8月2日,納米比亞鯨灣項目竣工儀式上,當地民眾載歌載舞慶祝。新華社記者 張宇攝納米比亞2030年願景、團結繁榮計劃等國家發展計劃都提出希望建成南部非洲國家物流樞紐,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沃爾維斯灣港的建設。新貨櫃碼頭項目是該國自1990年獨立以來最大的工程項目之一。
  • 北京大學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高溫超導材料與機理研究...
    該項目負責人為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王楠林教授,並聯合來自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復旦大學等三家單位的優秀科學家,共同形成了在高溫超導前沿研究領域具有國際領跑水平的研究團隊。物理學院國際量子材料中心王恩哥院士、江穎教授、王健教授為核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