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朱令鉈中毒》奇案的一些與眾不同的看法

2020-12-05 刀影重

《朱令清華大學鉈中毒案》和南大碎屍案、花魁案等被稱為中國七大懸案。系1994年清華學生朱令意外兩次被人投毒,導致身體健康遭到極大的傷害,最後得助於網際網路才受到確診和救治的事件。該案一度在天涯論壇被熱議。如果不了解此案詳情的,請點擊文章最下面「了解更多」連結收聽。

此文為筆者本人原創。不存在抄襲、或者版權問題,特此聲明。

此案自網上被熱議以來,都把矛頭指向朱令的三位室友,孫維尤甚。本人關注此案有段時間了,也看了很多相關信息、記錄片以及《孫維的聲明》。感覺這個案子有幾個被所有人忽視的疑點。

一、案發不久,宿舍為什麼被盜?

我們假設,兇手若是三位室友中任何一個,或者三者合謀。那麼要銷毀證據,有必要盜竊嗎?沒有。因為朱令住院後,三位室友並未搬走!銷證太容易,沒必要搞這麼大動靜。那麼,兇手很有可能是宿舍以外的人,他是要偷走能夠把嫌疑對象引向自己的證據:一個借給朱令的東西、一個紀念品、一管牙膏、或者一個毛巾,而這個東西,跟他有直接關係。或者,他偷的根本就是一個不起眼的東西(在別人看來),而他之所以拿走洗漱用品,很有可能是為了嫁禍室友,轉移視線;

二、熱中藥的「團委辦公室」

大家都知道,朱令是個活躍的人,交往很廣泛。第一次住院反校後,熱中藥是在「團委辦公室」,這個地方有什麼人?二次投毒會不會是這個地方?而且那個時候朱令並不知道自己是中毒,所以根本沒什麼警惕心。熱藥時上個廁所、出去轉轉、跟誰說幾句話都是很有可能的。這些空隙完全可以作案。如果是,那麼就和第一點聯繫上了。宿舍失竊的很有可能就是兇手的目標「中藥瓶」!

三、「神秘來信」到底是何人執筆?

從信的內容看,此人仿佛對朱令以及案件內幕非常了解。信中內容看似譴責朱令父母沒有教育好女兒,實際是在肯定兇手是宿舍其餘三人,並且給了作案動機:朱令晚上經常製造噪音嚴重影響別人。

但我們從一個人的正常心理邏輯看一下:1,如果信是三室友合謀所寫、或者其中一人(兇手)所寫,那不就相當於承認了嗎?本來就在風口浪尖上還主動承認?人都殺了依然不解恨還要落井下石?不太可能。2,如果是金亞、李涵琳其中一人(非兇手),寫這封信是為了引火燒身嗎?嫌自己沒有孫維的關注度?遇到這麼大的事,自己那點小矛盾、小妒忌早煙消雲散了。所以也不可能。3,如果是宿舍外的某位同學給宿舍的三個嫌疑人鳴不平,那絕無可能。「三位兇手」為什麼要告訴你?保密都來不及。就算告訴了你,「三位兇手」會允許你說出來?就算你是站在她們一邊的,這不是站出來替她們默認了嗎?

所以,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真兇執筆!目的是嫁禍!故意誤導輿論走向。這個和第一點宿舍失竊偷走洗漱用品如出一轍(目的其實是中藥瓶)。嫁禍三位室友。可見這是此人慣用手法。

而且,此人署名來自美國以及所講的故事也是欲蓋彌彰。因為美國沒有A4紙方舟子也證明那個故事純屬想像。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他寫信時三位室友已有人移民美國,目的不言而喻。但是兇手本人恰巧沒有。就在中國活得好好的,所謂燈下黑!每天看著論壇,忍不住發了這麼一篇。

四、誰才有作案動機?

朱令是個活躍分子。他和宿舍幾位的交往並不多。在宿舍的時間也不多。甚至班裡活動都不怎麼參加。這種情況下產生重大矛盾以至於要殺人的機率並不高。試想一下,你會和一個不怎麼打交道的人產生多大仇恨?

所有人又忽略了另一個地方「民樂團」。第一次中毒,就是經常去那裡訓練,兇手要作案機會太多了。第二次中毒也是帶病表演完古琴《廣陵散》之後。而民樂團都是些什麼人?顯然不止他們宿舍孫維也不止他們班上的人。而且事實證明孫維和朱令並沒競爭關係。音樂方面,她和朱令根本沒在一個「檔次上」!但是,很有可能是同樣出現在「團委辦公室」的那個人。

民樂團都是些什麼人我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都是熱愛藝術的人。搞藝術的人都有什麼特點?敏感、憂鬱、偏執、極端。這裡並不是對一類人群的歧視,而是普遍歸類法。大家可以查一下中外歷史上的藝術家,自殺、殺人、人品低劣、行為極端的大有人在,跟他們的才華根本不匹配。我只舉一個例子:希特勒從政前就是個畫家。他的瘋狂自行百度。

五、兇手是孫維的機率有多大?

眾所周知,孫維的家庭背景很優越。而他自己又是一個公認的耿直、樂觀、幽默、大大咧咧的人。這樣一個人無論因為瑣事還是妒忌,以至於陰暗到要投毒,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看,可能性非常小。一般這種校園變態殺人狂都是什麼樣的人?貧窮、童年悲慘、父母離異、性格內向造成的內心敏感自負,小地方的天之驕子,接著到了清華這樣的名校,落差感會導致他心理扭曲。大家可以查閱已經破獲的「復旦投毒案」、「馬加爵案」等眾多案件的兇手性格、身世。

再加上前面幾點跡象的分析,個人認為孫維作案的可能性很小。那為什麼大家都一致認為她嫌疑最大?是不是輿論指向的就是對的?不是。因為就這種「有罪推定」方式的慣性,會將所有信息疊加,「疑人偷斧」的效果越來越強烈,有意無意的指向一個錯誤的終點。最後只能讓方向越來越偏離真相,讓真兇得意地躲在幕後逍遙法外!

六、其它幾個方面的分析

1,鉈鹽的獲取途徑我覺得根本就沒必要討論。因為很明顯能接觸到鉈的人不止孫維一個,化學系那麼多人。當時清華大學只是說如果把嫌疑對象放到該宿舍內部,接觸鉈的就孫一個。

2,醫院的誤診實屬正常。所有知名或不知名的醫生,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閱歷進行診斷。有很多病的症狀是很相近的,原因卻天差地別!可能什麼都想到了,就是沒想到投毒。關鍵99%的醫生窮其一生都沒見過呀!就像你平常有個頭疼腦熱的,會想到是有人給你下毒嗎?不會。人都覺得這個是離我們生活很遠,電影小說裡的情節,醫生也一樣。而且據我所知,醫生給病人誤診,是非常頻繁的現象。只是大多數疾病不致命,即便誤診也不會造成惡果,醫生在得知後會立即改變治療方案,也不會告訴你之前誤診了。大病的誤診也比比皆是,哪個醫院沒人去鬧過?

3,警方的介入太晚是因為早期並沒有報案。同樣不至於和孫維爺爺「背後勢力」有關。一是因為從確診鉈中毒到立案偵查兩年時間太長,當事人父母前期也沒重視這個事情(忙著治病)。那年代也沒監控,證據很快被銷毀殆盡。所以很難偵破。二是這個案子並不屬於轟動性的大案,當時最多算個殺人未遂致殘,後來轟動的時候,早已物是人非無從查起。

4,至於警方為什麼給朱令父親說「就差捅破一層窗戶紙」?我認為那時候正在調查孫維,而且警方也認為是孫維幹的,就差最後的確鑿證據。警方壓力也大,但又不能言明畢竟沒證據。所以這樣說以安慰朱令父親。但是後來並未找到證據而是排除了孫維的嫌疑。

5,為什麼北京警方不願公開偵破過程?就是因為時間過去太久,而且警方在介入的時候離案發就有段時間了。缺乏關鍵證據也無法再找到真兇,公開只能引起輿論猜測以及再次傷害受害者親屬。這樣的輿論後果誰來承擔?所以這些方面和朱令爺爺聯繫起來,我覺得有點可笑。真實度不大。

綜上所述:

真兇很有可能是朱令所在「民樂團」的一個人,性格內向、敏感脆弱、出身卑微,同時又陰狠毒辣的人。民樂團有男有女,未必一定是女生。情殺的可能性也有,像朱令這麼優秀的人,被人表白也很正常。可能就是一次隨意的拒絕,戳傷了一顆敏感脆弱的靈魂。才釀成如此悲劇。如果說嫁禍轉移視線、銷毀證據這些太戲劇化,我認為不然。因為像清華大學這樣的地方,出一個這樣邏輯縝密、鎮定自若的兇手,沒什麼奇怪的。

純屬一家之言,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討論,提出不同意見。

相關焦點

  • 清華鉈中毒朱令孫維案兇手是誰 朱令案怎麼回事同宿舍人現狀如何
    清華中毒案有新進展嗎?清華鉈中毒朱令事件發生在1995年,朱令在校期間離奇出現鉈中毒症狀,雖然經治療已經保住了性命,但是大好前途沒有了,一輩子都被毀了。朱令案永遠破不了是怎麼回事?朱令案同宿舍有哪些人,現狀是怎樣的?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清華鉈中毒朱令事件真相。
  • 清華鉈中毒朱令事件真相如何 朱令案回顧同宿舍的人現狀如何
    朱令案是怎麼回事,還能破嗎?同宿舍有哪些人?朱令,北京人,1992年考入清華大學。朱令事件是指朱令在校期間離奇出現鉈中毒的症狀,導致身體健康遭到極大的傷害,最後得助於網際網路才受到確診和救治的事件,這是中國首次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國際遠程醫療的嘗試。
  • 朱令案事件始末真相是什麼 清華朱令鉈中毒兇手是誰真正的秘密是?
    1973年,清湖大學學生朱令,在學校期間莫名出現鉈中毒的現象,讓其遭受了身體和心理上雙重傷害,一位才女宛如「智障兒」,這件事情背後,也驗證著社會的良知過於漫不經心。朱令事件由於朱令沒有鉈的接觸史,警方認定為是投毒事件,但此案經過調查之後,幾度沉浮,兇手至今仍逍遙法外,尚無明確結果。
  • 清華化學系女生朱令鉈中毒事件回顧(組圖)
    她想活下去  從1994年12月5日朱令發病到在醫院診斷不出病症,再到朱令1995年4月28日被北京市職業病衛生防治所確認為兩次鉈中毒,之後服用普魯士藍解毒。當年11月,朱令從醫院出院,轉入其他醫院和康復中心接受治療。
  • 方舟子談「朱令案」致命毒藥「鉈」的犯罪史
    近段時間,朱令鉈中毒事件在網上炒得紛紛揚揚。「鉈」到底是一種什么元素,有怎樣的歷史故事?方舟子5月17日在和訊網的個人博客發表文章《一種致命元素的傳奇》,向我們講述了致命毒藥「鉈」的犯罪史。發現新的化學元素,曾經是化學家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耀。
  • 新聞回顧:清華女生離奇鉈中毒
    「而且檢驗結果證明,朱令是先後兩次鉈中毒,第二次中毒時間是在第一次中毒康復後她回到學校時,也就是1995年2月20日至3月3日之間,在這個時間段內,因為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朱令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宿舍的床上,這就說明她不大可能在宿舍以外的地方第二次鉈中毒,中毒的地點顯然就在宿舍內。」
  • 中國校園三大奇案之一朱令案,兇手逍遙法外,20多年為何真相難破
    在醫院經過了多方的化驗多次的檢查都查不出病因,這個時候同仁醫院有一位醫生就提出來一個疑問說既然朱令是化學系的學生,那有沒有可能朱令在學校做實驗的時候接觸到了一些有毒的試劑,這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朱令母親這個時候,提出了一個疑問說朱令當時還是本科生,所以大部分時間做實驗的時候都是和同學一起進行,即使是接觸到有毒的試劑,為什麼就只有朱令一個人中毒了,雖然說對中毒這個說法朱令母親是一個懷疑態度
  • 清華女生朱令鉈中毒案辦理情況曾上報中央領導
    19年前,相似慘劇也發生在清華大學女生朱令身上。如今朱令全身癱瘓、100%傷殘、雙目近乎失明、大腦遲鈍,如果不是當年的鉈中毒事件,她也許將擁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多年來,朱令案件的重重疑點一直未被完全揭開。警方已認定此案系投毒,但究竟是誰投的毒?案件最終又為何不了了之?朱令的大學室友孫維,作為本案唯一嫌疑人,曾在2005年發布聲明自稱清白,更令本案撲朔迷離。
  • 溫籍清華女生「鉈中毒」案 19年等不到一個真相
    朱令,一個簡約伶俐的名字,因復旦投毒案而重回公眾視野。  這名曾經的清華大學才女,祖籍溫州樂清。1995年,她被確認為鉈中毒,鉈含量遠超醫學致死含量。雖經救治,但仍留下嚴重後遺症:智力、視覺、機體和語言功能嚴重受損,生活無法自理,18年來一直靠雙親照顧。今年,朱令的雙親均已72歲。  「警方說是人為投毒,誰是兇手?」朱令的父親吳承之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語氣十分平靜。
  • 兩名公司老總鉈中毒懸疑:鉈何以兇猛致毒
    細心的讀者甚至很快回憶起了十多年前讓公眾廣泛獲知鉈中毒的清華女生朱令事件,這一事件因至今仍未完全解除有人投毒的嫌疑而成為懸案。而就在兩富翁鉈中毒的消息披露的同時,湖北警方解密的鶴峯縣一起4人不治身亡,4人脫髮脫皮的投毒殺人案,也指向了鉈。   一種陌生的物質就這樣頻頻出現在了公眾視野。      1861年,英國物理學家威廉·克魯克斯發現了鉈。
  • 南大案已破,北大朱令被投毒案何時昭雪?
    黃開勝在1998年4月25日的一份書面材料中提供的數據顯示,「提出診斷意見的電子郵件有211封郵件認為朱令是鉈中毒,佔提出診斷意見的電子郵件總數的79.92%。貝志誠在北大徵集了20多名北大同學義務翻譯,不斷地把信件譯成中文,送給朱令父母,希望他們儘快轉交給主治大夫,給朱令做一次是否鉈中毒的檢測,但是協和均以「幹擾治療」的名義拒絕。
  • 舊聞:清華女生離奇鉈中毒 18年後仍是謎
    1995年3月9日,朱令第二次出現中毒症狀,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舜偉高度懷疑為「鉈中毒」,但是沒有進一步化驗。病情迅速惡化,朱令入住ICU(重點護理組)病房。由於呼吸不暢,22日被迫接受了氣管切開手術,從手術室一出來,她就陷入了深度昏迷。
  • 至今未破的案件——朱令案(本人仍然在世
    多年來,不少網友認為孫某有動機並了解鉈的屬性、有獲得鉈的途徑,因此有投毒的嫌疑,並一直呼籲警方重啟調查。2013年4月16日,隨著復旦投毒案的告落,關於徹查朱令案的呼聲亦再度湧現,昔日作案嫌疑人孫維遭到社會輿論的廣泛爭議。5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通過官方微博作出回應,表示礙於證據滅失無法偵破,且過程中未受任何幹擾,呼籲公眾理性看待此案。
  • 女工鉈中毒昏迷26天 或因接觸廠內含毒物質(圖)
    電子廠得知她鉈中毒的消息之後,有5名工作人員來到醫院看望她,並先後給她支付了7萬元的治療費。醫生當時告訴普思電子廠的工作人員,劉美招鉈中毒不排除是在工廠裡做工期間接觸到了含有鉈的物質造成的。普思電子廠的工作人員第二天就向當地派出所報了案,希望警方能夠將劉美招鉈中毒的事情調查清楚。
  • 姐妹花罕見同時鉈中毒 鉈含量超常人上千倍
    1月8日晚上7點左右,剛剛經歷了生死別離的郭麗娟接到了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毒性分析室鄭老師打來的電話,說她和妹妹尿液裡的鉈含量異常高於正常人,可能是鉈中毒,必須馬上到醫院治療。郭麗娟一下子癱在了地上。  鉈含量竟超出常人上千倍  1月9日,郭麗娟住進了治療中毒的專業醫院——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醫院對郭麗娟尿液再次進行了毒性檢測。昨天,毒性檢測有了最新結果,報告顯示郭麗娟每升尿液中所含的鉈達到了4.28毫克。  中毒科主任朱啟上說。正常人只有血液和肝臟含有微量的鉈,尿液中是不含有鉈的(不排除10微克以下的檢測誤差)。
  • 清華女生鉈中毒案前嫌疑人:想將真兇繩之於法
    根據「孫維聲明」2005年12月30日發布在天涯社區的聲明,1997年4月2日,她被北京市公安局14處帶走訊問,警方稱她是「唯一能接觸到鉈的學生」。1998年8月,警方宣布解除對她的嫌疑,「他們承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我和朱令中毒有關。」   在2005年的聲明中,孫維表示她並非能唯一接觸鉈的學生,清華對試劑管理也不嚴格,並且她與朱令沒有不和,沒有投毒動機。
  • 中國留學生疑向室友投鉈毒,有多少個朱令的悲劇正在上演?
    12月20日,美國賓州,中國留學生被收監,疑向非裔室友投鉈毒。22歲的中國留學生楊宇楷(音譯名)曾就讀於美國賓州理海化學專業,檢方稱楊宇楷承認購買鉈等化學用品,並將其摻入在公共冰箱的食物中。美檢方進一步透露,楊宇楷購買鉈的初衷是想在其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懲罰自己,並且該名留學生有種族歧視的傾向。可能是該名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沒有發洩的渠道,導致了反社會的犯罪行徑。這起案件不由得讓人想起20幾年前,清華大學才女朱令被投毒的案件。鉈毒無色無味,屬於慢性毒藥。。
  • 校園鉈中毒真相暴露心理隱患
    鉈可以用來製造光電管,低溫溫度計,光學玻璃等。由於鉈是無味的金屬,和澱粉、糖、甘油與水混合即能製造一種「款待」老鼠的滅鼠劑。另外在生產鞭炮的原料中往往也有鉈的含量。  郝醫生:這個金屬有一個特點,可以和很多種元素形成化合物,比如說我們經常談到的硝酸鉈、硫酸鉈,和一些酸根形成鹽類。
  • 女幼師2次網購劇毒鉈將情敵毒成植物人 盤點鉈中毒事件
    檢察官說,李天樂在丈夫的食物中投放了鉈,致使其丈夫王曉業在2011年1月不治身亡。     江蘇11人鉈中毒謎團:男子因私情敗露挨打而投毒   近日,家住江陰華士鎮陸橋夏家巷的租住戶丁女士向揚子晚報記者反映,他們租住的一幢兩層小樓裡有10餘人出現不同程度的脫髮、便秘、乏力、渾身疼痛等鉈(tā)中毒症狀。
  • 探訪清華鉈中毒案受害者父母:家屬曾不知此案結辦
    探訪清華鉈中毒案受害者父母:家屬曾不知此案結辦   探訪清華鉈中毒案女生朱令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