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和他的體系結構

2020-11-23 騰訊網

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一個世紀發展,在這一個世紀裡有許許多多的人為計算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馮·諾依曼則被稱為計算機之父。

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是美籍匈牙利人,是著名的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物理學家。是20世紀最著名的數學家之一。甚至是在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也有建樹。這篇文章我們主要說馮·諾依曼在計算機領域的貢獻。

晚年,馮·諾依曼轉向研究自動機理論,著有對人腦和計算機系統進行精確分析的著作《計算機與人腦》(1958年),為研製電子數字計算機提供了基礎性的方案。

馮·諾依曼在第一臺通用計算機前的合影

上期文章我們說過ENIAC(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的發展故事,他對ENIAC的設計提出過建議,他在會議上起草了一個全新的「存儲程序通用電子計算機方案」——ENIAC。特別是確定了計算機的結構,採用存儲程序以及二進位編碼等,至今仍為電子計算機設計者所遵循。

在1944年,諾伊曼參加原子彈的研製工作,該工作涉及到極為困難的計算。在對原子核反應過程的研究中,要對一個反應的傳播做出「是」或「否」的回答。解決這一問題通常需要通過幾十億次的數學運算和邏輯指令,儘管最終的數據並不要求十分精確,但所有的中間運算過程均不可缺少,且要儘可能保持準確。他所在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為此聘用了一百多名女計算員,利用臺式計算機從早到晚計算,還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無窮無盡的數字和邏輯指令如同沙漠一樣把人的智慧和精力吸盡。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馮·諾依曼知道了ENIAC計算機的研製計劃,從此,他便投入到計算機研製的過程中,建立了一生最大的豐功偉績。

在接觸了參加ENIAC研製小組後,便帶領這批科技人員向著更高的目標進軍,在1945年,他們在共同探討時,發表了一個全新的「存儲程序通用電子計算機方案」——EDVIC。在這個過程中,馮·諾依曼展示出他雄厚的知識,充分發揮了他的顧問作用及綜合分析的能力。於是便起草了一份以「關於EDVAC的報告草案」為題的長達101頁的總結報告。這份報告向世界宣布:電子計算機的時代開始了。

這份方案確定了計算機的五個組成部分,包括了: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和輸出設備。並對這五部分做了詳細的描述。這份報告成為了計算機世界中的一個標誌性的裡程碑。這份報告同時也提出了兩大設計思想:

設計思想之一:二進位,根據電子元件的雙穩工作的特點,建議在電子計算機中採用二進位,報告提到了二進位的優點,並預言,二進位的採用將大大簡化機器的邏輯線路。如今這個設計思想仍然在使用。

思想之二: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

就此,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就此誕生了。馮諾依曼理論的要點是:數字計算機的數制採用二進位;計算機應該按照程序順序執行。

相關焦點

  • 馮·諾依曼與計算機的發展
    說到計算機的發展,就不能不提到美籍科學家馮·諾依曼。馮·諾依曼早期以算子理論、共振論、量子理論、集合論等方面的研究聞名,他開創了馮·諾依曼代數。他為研製電子數字計算機提供了基礎性的方案。1944年,馮·諾依曼與摩根斯特恩合著《博弈論與經濟行為》,這部著作是博弈論學科的奠基性書籍。晚年,馮·諾依曼研究自動機理論,著有對人腦和計算機系統進行精確分析的著作《計算機與人腦》。作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馮·諾依曼被後人稱為「計算機之父」。20世紀初,物理學家和電子學家關於數值計算的機器應該採用什麼樣的結構而爭論不休。這個問題被爭論了多年,但一直沒有得到解答。
  •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計算機組成的金字塔
    因為計算機的所有「計算」都是由 CPU 來進行的。自然,CPU 也是整臺計算機中造價最昂貴的部分之一。第二個重要的配件,就是內存(Memory)。你撰寫的程序、打開的瀏覽器、運行的遊戲,都要加載到內存裡才能運行。程序讀取的數據、計算得到的結果,也都要放在內存裡。內存越大,能加載的東西自然也就越多。
  • 數學名人 | 馮·諾依曼
    博弈論之父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美籍匈牙利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物理學家,是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馮·諾依曼是布達佩斯大學數學博士,在現代計算機、博弈論、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計算機之父」、「博弈論之父」。
  • 【六中學科故事】計算機之父——約翰·馮·諾依曼 John von Neumann
    從20世紀初,物理學和電子學科學家們就在爭論製造可以進行數值計算的機器應該採用什麼樣的結構。人們被十進位這個人類習慣的計數方法所困擾。所以,那時以研製模擬計算機的呼聲更為響亮和有力。20世紀30年代中期,美國科學家馮諾依曼大膽的提出,拋棄十進位,採用二進位作為數字計算機的數制基礎。同時,他還說預先編制計算程序,然後由計算機來按照人們事前制定的計算順序來執行數值計算工作。
  • 12月28日:1903年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出生
    馮·諾伊曼出生於匈牙利的美國籍猶太人數學家,他是現代計算機創始人之一。他在計算機科學、經濟、物理學中的量子力學及幾乎所有數學領域都作過重大貢獻。他的出生不僅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喜悅,也值得整個計算機界去紀念。
  • 約翰·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是布達佩斯大學數學博士,是現代計算機、博弈論、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現代計算機之父」、「博弈論之父」。馮·諾依曼先後執教於柏林大學和漢堡大學,1930年前往美國,後入美國籍。歷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入選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會員、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計算機原理:理論基礎(圖靈機)與(馮諾伊曼)體系結構!
    相信在這個時代,工作工程中使用最多的莫過於計算機,那麼你知道計算機的原理是什麼嗎?近期在V2EX論壇就有這樣一個類似問題引起大家的討論,就是計算機的原理是圖靈機嗎?這個人就是圖靈,而這個被他發明出來用於計算的機器就被稱之為圖靈機。但是一定要明白一點:圖靈機只是一種計算模型,而計算機模型不止圖靈機一種,還有 lambda 演算等等,然而所有的計算模型都能證明與圖靈機等價,或者計算能力不超過圖靈機。圖靈機是這些計算模型裡面最直觀的最簡單的。
  • 電子計算機背後的奠基者——數學天才馮.諾依曼
    1903年,布達佩斯迅速發展,是一個蓬勃發展的知識之都。約翰·馮·諾伊曼的確是通過天生的天才和富裕的家庭能夠在當時的精英教育體系中脫穎而出的人之一。馮·諾依曼很小的時候就對數學,數字的本質以及周圍世界的邏輯感興趣。即使在六歲的時候,他的母親曾經有意無意地凝視著他,問道:「你在算什麼?」,這顯示出他對數字的天生的親和力。不過,年輕的馮·諾依曼不僅對數學感興趣。
  • 《非馮諾依曼網絡計算體系》高端理論專著隆重預發布
    倪光南院士在為《非馮諾依曼網絡計算體系》一書題寫的序言中更進一步指出:非馮諾依曼網絡計算體系跳出"Win-Tel"體系的束縛,以一種全新的架構解決或規避了困擾計算機產業發展的諸多問題,是一個兼具完整性和革命性的突破和創新,更是核心技術完全自主安全可控的"中國成果",將助力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格局中站穩腳跟。
  • 計算機之父——約翰·馮·諾伊曼
    馮·諾依曼,著名匈牙利裔美籍數學家 計算機科學約翰·馮·諾依曼家 物理學家 化學家 。1903年12月28日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人家庭。馮·諾依曼的父親麥克斯年輕有為、風度翩翩,憑著勤奮、機智和善於經營,年輕時就已躋身於布達佩斯的銀行家行列。馮·諾依曼的母親是一位善良的婦女,賢慧溫順,受過良好教育。
  • ARM處理器的程序與數據存儲(馮·諾依曼與哈佛結構)
    3、「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和「哈佛」體系結構 說到ARM程序與數據存儲,應該講一下「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和「哈佛」體系結構。因為ARM7系列採用馮·諾依曼體系結構,而ARM9~ARM11採用哈佛體系機構。兩種結構描述如下: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20世紀30年代中期,德國科學家馮諾依曼大膽的提出,拋棄十進位,採用二進位作為數字計算機的數制基礎。
  • 馮·諾依曼逝世60周年:他做了無數一流的工作,包括奠定了計算機...
    今天是馮·諾依曼逝世60周年的日子。馮·諾依曼在數學、理論物理和邏輯領域貢獻良多,也影響、改變了許多人,比如圖靈、納什。今天我們熱烈討論的AlphaGo、人工智慧,與馮·諾依曼同樣分不開。馮·諾依曼在計算機工程的開創性工作是計算機產業的基礎,所有的人都在受益。馮·諾依曼生於1903年12月28日,逝於1957年2月8日。
  • 馮·諾依曼與計算天氣之夢
    事情還要從氣象學家的「計算天氣之夢」說起。  早在20世紀初期,英國科學家理查森就進行了數值天氣預報的嘗試。1922年,他在《天氣預報的數值方法》一書中,論述了數值預報的原理和可能性,並且應用完全的原始方程組,對歐洲地區的地面氣壓場進行了6小時預報。但其結果很不理想:他預報該地區的氣壓在6小時中的變化為154百帕,而實際氣壓幾乎沒有變化。
  • 約翰·馮·諾依曼的早年生活、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時期及電子計算機之路
    在他逝世後約六十年的現在來看, 他預知電子計算機時代來臨的重要性更是日益顯現。馮·諾依曼不僅僅只是數學家。他的天賦在於將數學抽象概念及數學方法結合成不平凡的常識, 一切他對事物的想法都能觀察到。如果馮·諾依曼活得更久一點, 他一定能夠獲得阿貝爾獎、 以及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計算機科學獎和諾貝爾數學獎等殊榮。這些諾貝爾獎項雖然還不存在, 但是總有一天終究會設立。
  • 中山大學開設「馮·諾依曼」計算機實驗班—新聞—科學網
    7月10日,記者從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獲悉,該院針對國家急需的卡脖子關鍵技術人才培養,將從今年開始在計算機類本科專業中設立「馮·諾依曼」實驗班。
  • 計算機之父、博弈論之父,原子彈也有他一份,馮諾依曼何方神聖?
    怎麼樣,咱們本文把他歸作科學通才之列,名副其實吧。接下來,咱就逐一談談他在上述各方面的天才貢獻。文章太長,還是老規矩:分為上下兩部分,這篇是上半部分。·諾依曼體系結構,直至今天的計算機仍然在使用,所以我們一般都稱他是「現代計算機之父」。
  • 現在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作為現代計算機之父,他對計算機世界所做出的貢獻可以說是不可估量的。讓我們一起走進七十多年前的那個火車站來回顧一下這個偉大的發明問世的前前後後吧!每秒能進行5000次加法運算,每秒能進行400次乘法運算。
  • 馮·諾依曼辭世60周年紀念
    導讀:今天是馮·諾依曼逝世60周年的日子。馮·諾依曼在數學、理論物理和邏輯領域貢獻良多,也影響、改變了許多人,比如圖靈、納什。今天我們熱烈討論的AlphaGo、人工智慧,與馮·諾依曼同樣分不開。馮·諾依曼生於1903年12月28日,逝於1957年2月8日。馮·諾依曼在數學、理論物理和邏輯領域都做出了很多貢獻。
  • 今年起,中山大學將打造「馮·諾依曼」實驗班
    南都記者從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了解到,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面向學科前沿、貼合產業經濟需求,針對國家急需的卡脖子關鍵技術人才培養,學院將從2020年開始在計算機類本科專業中設立「馮·諾依曼」實驗班。該實驗班計劃設置計算機系統結構和超級計算兩個專業方向。
  • 揭開 計算機之父和博弈論之父神秘的面紗,領略全能天才大師的魅力
    從此以後,馮·諾依曼轉戰物理領域,在數學、應用數學、物理學、博弈論和數值分析等領域都有不凡的建樹。由於血統原因,馮·諾依曼在戰爭時期遭到了德國納粹的迫害,不得已離開德國,定居在了美國,並且加入了美國國籍。此後他一直任職於普林斯頓大學,後來去了原子能委員會。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馮·諾依曼參與到美國的重大科研項目當中,比如著名的&34;。除此之外,他還是&34;的重要創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