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記者從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了解到,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面向學科前沿、貼合產業經濟需求,針對國家急需的卡脖子關鍵技術人才培養,學院將從2020年開始在計算機類本科專業中設立「馮·諾依曼」實驗班。
該實驗班計劃設置計算機系統結構和超級計算兩個專業方向。
其中系統結構方向在計算機專業基礎之上,強化諸如處理器設計等計算機硬軟體基礎技術的訓練和計算機系統能力培養。
超級計算方向將結合計算數學和高性能計算,依託擁有世界領先的高性能計算機的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強化並行計算思維的訓練,加強高性能工業計算軟體等交叉學科的課程設置與能力培養。
實驗班以世界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和數學家、被譽為「現代計算機之父」和「博弈論之父」的馮·諾依曼先生的名字命名(無論個人電腦還是超級計算機都採用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既是對科學家的致敬也是對培養卓越人才的期待。
實驗班將配備優秀專任教師,配置優勢資源,推行本科生全員進科研實驗室等制度,培養強基礎、高素質的計算機類人才。
據悉,中山大學1979年成立計算機科學系,已有四十餘年的計算機人才培養歷史,2015年整合全校計算機相關學科資源成立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
目前學院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和計算數學二級學科,坐擁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和大數據科學研究中心。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