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朋群 張萌
1946年8月29日至30日,在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院,召開了一次對現代氣象學發展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會議,這次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次數值天氣預報學術會議的組織者和主持人,不是著名氣象學家,而是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院數據教授馮·諾依曼。當然,也就是為人們所熟知的那位現代電子計算機創始人之一。
馮·諾依曼與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
為什麼馮·諾依曼會與數值天氣預報結緣呢?事情還要從氣象學家的「計算天氣之夢」說起。
早在20世紀初期,英國科學家理查森就進行了數值天氣預報的嘗試。1922年,他在《天氣預報的數值方法》一書中,論述了數值預報的原理和可能性,並且應用完全的原始方程組,對歐洲地區的地面氣壓場進行了6小時預報。但其結果很不理想:他預報該地區的氣壓在6小時中的變化為154百帕,而實際氣壓幾乎沒有變化。他的失敗曾使人們一度懷疑數值天氣預報的實際可能性。而且,在數值天氣預報的過程中,分析天氣圖、讀取數據乃至計算均由人工完成,需要耗費漫長的時間與巨大的精力。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的誕生,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可能。
1944年,馮·諾依曼來到賓夕法尼亞大學摩爾工程學院,正式成為ENIAC研製項目的顧問。1945年末,他成功說服了高級研究院主任和理事會,撥款10萬美元支持ENIAC項目。馮·諾依曼大約在1945年末或更晚些時候,注意到了氣象領域。他很快就意識到,數值天氣預報是計算機在數學應用領域面臨的最重要的挑戰之一。
1946年5月,他向美國軍方提出建議,在ENIAC項目內成立氣象組。同樣期待著更為準確的天氣預報的美國軍方非常明智和快速地支持了馮·諾依曼的建議,從1946年開始支持和ENIAC項目捆綁的數值天氣預報計劃。
於是,一批美國當時最有思想的氣象學家,通過文章開頭敘述的那次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會議走到了一起,並取得了不僅在氣象科學領域,而且在應用數學和自然科學領域都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果。
在這次會議後的幾年裡,馮·諾依曼身邊總是聚集著一支來自美國乃至世界各地最優秀的氣象學家和電子工程師隊伍,他們的目標是用剛剛誕生的電子計算機做出準確的天氣預報。這個目標在1950年4月初實現。在以1949年1月31日觀測記錄為初值,進行歐洲地區24小時數值預報的試驗中,數值預報首獲成功,計算機輸出的結果對歐洲西部的風向轉換和反映大氣斜壓特徵的低槽延伸現象都正確地進行了預報。
1946年,羅斯貝(美國氣象學家,芝加哥氣象學派創始人)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了馮·諾依曼氣象項目的意義。他認為,馮·諾依曼帶來的數值實驗方法,一方面能讓科學家避免在似乎完美的數學定律面前,面對實際問題無計可施;另外,也能從數值實驗中,審視用微分方程或方程組表示的所謂自然規律是否真的很完美,揭示其可能存在的不足。馮·諾依曼的這一思想,被稱為「啟發式計算」,它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被更多的氣象學者認識到,並逐漸成為氣象學科最先構築的標準方法。數值模式也從單一的天氣預報進化到具備更多和更加豐富的職能。可以說數值模式的研製和應用,改變了氣象學科的面貌,數值實驗的開展,使得理論得以拓展,而更加合理和準確的理論或計算方案,又在不斷改進著數值天氣預報。
組織和實施數值天氣預報僅僅是馮·諾依曼一生學術成就的很小一部分,甚至只是一段插曲而已。然而,正是由於這項工作,馮·諾依曼和一組優秀的氣象學家一起改變了天氣預報的歷史。他在這項研究中提出並解決了電腦程式編制問題,即讓快速運轉的計算機自己讀懂用接近計算公式的「高級語言」編寫的計算指令。馮·諾依曼以數值天氣預報為突破口,對非線性方程的離散化及計算穩定性這一重要的數學應用問題,形成了一套理論和解決方案,其應用價值和受益領域遠遠不局限於氣象領域。
在電子計算機研製階段,就著手思考其應用價值並成功地與氣象結合起來,是馮·諾依曼這位「全能型」科學家最難得的思想,這使得「單打獨鬥」的「計算天氣之夢」,變為受到美國軍方支持、科學界和輿論關注的事件,也讓一直在美國軍方操控下的ENIAC為數值天氣預報成功做出了貢獻。
1946年12月,在芝加哥大學召開的一次氣象學術年會上,對數值天氣預報的結論是「目前構建數值預報系統的時機還不成熟」,美國氣象學會主席也認為「完全基於正確的物理定律的客觀預報方法目前還遙不可及」,美國國家氣象局也對年輕氣象學者埃利奧特提交的《計算的天氣預報》沒有任何表示。然而,這些氣象界「大腕」和當局的所謂主流觀點,卻在馮·諾依曼項目取得成功,並從9年之後的1955年開始,陸續成為各國天氣預報主要手段的事實面前不攻自破。
(來源:中國氣象報 責任編輯:葉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