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7.4萬,Nature33種期刊開放獲取新政引爭議,社區斥其「寄生...

2020-11-26 澎湃新聞

機器之心報導

作者:魔王、小舟

Springer Nature 邁向開放獲取之路,然而每篇 OA 文章 9500 歐元的費用引起了巨大爭議。

今年 10 月,Springer Nature 與馬普數字圖書館(MPDL)達成協議,將為 Nature 及其品牌刊提供首個轉換型協議(transformative agreement,TA)。該協議允許參與機構的作者在 Nature 及其 33 種系列期刊上免費發表開放獲取(OA)文章,參與機構還可以獲得對 Nature 系列期刊的閱讀權限,包括 Nature Review 系列期刊和所有即將推出的 Nature 品牌刊。

這一協議建立在 Projekt DEAL(代表德國 700 多家學術機構)與 Springer Nature 籤訂的協議基礎之上,德國機構可選擇加入,協議將於 2021 年 1 月生效,為期四年。

根據該協議條款,籤約機構將一次性支付在 34 種期刊上的免費閱讀和 OA 發表費用,以及另外 21 種 Nature Review 期刊的獲取。發表每篇文章的成本約為 9500 歐元(約合 11K 美元、74000 人民幣),高於其他精選期刊每篇論文的 OA 費用(不到 6000 美元)。

今日,Nature 公布了與開放獲取有關的另一件大事。

開放獲取新裡程碑?

Springer Nature 宣布,從 2021 年起,將向發表在 Nature 及其他 32 種期刊上的 OA 文章收取 9500 歐元(約合 11,390 美元、將近 74000 元)的費用。同時,還在某些期刊上試行費用減半的新機制。

Nature 認為這一協議具備「裡程碑意義」,能夠促進科學出版中的開放獲取,允許作者支付出版費用,文章發表後讀者能夠免費閱讀。文章作者需向 Nature 支付每篇 9500 歐元的出版費用,這一費用被認為是所有期刊中最高的。但是自然科研出版集團表示這一費用是必要的,因為他們需要支付專職編輯以及工作人員的成本。

此外,Nature 還宣布將嘗試提供低成本 OA 的選項:當作者向 Nature Genetics、Nature Methods、Nature Physics 三者之一提交論文手稿時,如果他們同意參加「引導式 OA」(guided OA),則每篇論文的 OA 費用將降至 4790 歐元或者更少。

在「guided OA」過程中,如果這三本期刊的編輯和同事認為這篇論文值得同行評審,他們將要求作者支付 2190 歐元的初始費用,用於支付編輯評估和同行評審費用),如果論文被接收,作者再支付剩餘的費用。而作者將得到一份評審文檔,包括比傳統評審報告更加詳細的編輯評價,並推薦作者向 Springer Nature 旗下其他某份期刊投稿。

例如,向 Nature Physics 投稿的論文可能會被該期刊接收,或者被告知需要做哪些修改;這些論文也可能會被引導到較少被投稿的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或 Communications Physics 上;如果以上情況都沒有,則這篇論文會拒。如果論文被接收,則作者需要支付剩餘的 2600 歐元費用,才能在 Nature Physics 或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發表。總費用 4790 歐元,是 Nature Physics 標準 OA 文章費用的一半,高於 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出版費用(NC 是唯一完全實現 OA 的 Nature 子刊)。如果文章最終發表在 Communications Physics 上,則作者還需支付 800 歐元,相比該 OA 期刊的總體費用也略有上漲。Springer Nature 表示,增加的費用是為了支付 guided OA 相關編輯的工作薪酬。

該變更將於 2021 年 1 月生效,剛好是 Plan S 的實施日期。Plan S 是科學歐洲於 2018 年 9 月 4 日發起的一項開放獲取的科學出版計劃,由歐洲委員會和來自十二個歐洲國家的主要國家研究機構和資助者發起,該計劃要求受益於國家資助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必須將所有研究成果發表在開放獲取的知識庫或期刊上。而 Nature 的這一變化正是受到 Plan S 的推動。

然而,2018 年 Plan S 計劃被提出之後,一些論文作者譴責該計劃限制了學術自由,減少了職業發展的機會,因為該計劃禁止在 Nature 和其他不提供 OA 選項的期刊上發表。有調查分析顯示,2017 年發表的學術論文中只有 6% 得到了 Plan S 資助者的支持。

有觀察者認為:Nature 9500 歐元的出版費用過於昂貴,有可能會將作者分為兩類:在富有機構工作或有支付能力的作者,及其他。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研究者 Michael Marks 表示:「高收入和低收入背景下的年輕研究者通常都負擔不起這筆費用,所以 Nature 可能仍是高級教授的論文居多,這對 Springer Nature 以外的人有什麼好處?《柳葉刀》的期刊影響因子不遜於 Nature,收取的 OA 出版費用卻只有 5000 美元。」

來自出版業的評論員們呼籲採用 Nature 這種「guided OA」方法,以減少評審和期刊重複進行的高成本工作。目前,許多作者將論文投向可能會接收的最佳期刊,被拒後再投第二個期刊。而這會導致一篇論文經歷多輪同行評審,給無償外部評審人員和安排評審工作的編輯都增加了負擔。

有分析人員認為:向作者收取同行評審費用可能會減輕這種負擔,因為一些作者會考慮經濟上的現實問題。但許多期刊都對這一建議提出批評,擔心這會驅使作者轉向不收取此類費用的期刊。

Springer Nature 期刊副總裁 James Butcher 認為:科學家應該願意支付評審費用,因為論文作者將獲得比同行評審更有用更深入的評價。這些評價可能超過 10 頁,涵蓋對複雜問題的見解,例如研究在多大程度上達到了促進數據共享和可復現性的標準。

一篇文章收費七萬四,Nature 惹眾怒

在科學領域,期刊付費問題由來已久。此前,就發生過著名學府與愛思唯爾談判破裂的事件。而這次 Nature 每篇 OA 論文收費 9500 歐的舉動引發了大量爭議。

儘管 Springer Nature 說明了收費高的理由(如編輯和評審費用),但社區研究人員並不買帳。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ECCS)副教授 Ben Recht 發推直斥 Nature 等期刊是「寄生蟲」、「詐騙」:

更有人諷刺 Nature 這篇新聞的標題《Nature journals reveal terms of landmark open-access option》:

標題中「landmark」的意思是「為壓榨公共資助研究設立了新標杆」嗎?

在開放學術平臺逐漸流行的今天,除了這些老牌學術期刊,我們有了更多選擇。Ben Recht 表示:

2020 年了,創建著名期刊只需要一個編委會和一個 GitHub 帳號即可。世界最終將走向預印本伺服器,現在正是所有學科放棄貪得無厭的大型學術出版商的最佳時刻。

Ben 還以機器學習領域免費開放期刊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JMLR)為例,這一期刊正是 2001 年 Machine Learning 期刊編委會集體辭職後組建的。

UC 伯克利 ECCS 助理教授 Moritz Hardt 表示:作者的最佳回應就是集體放棄這些期刊。

紐約大學教授、Facebook首席AI科學家Yann LeCun表示,可以使用OpenReview。

此前,Nature 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推出時,就因遵循傳統學術期刊的封閉模式,引起了人工智慧領域學者的反對和抵制。

參考閱讀:

參考連結:

https://group.springernature.com/de/group/media/press-releases/landmark-agreement-between-springer-nature-and-mpdl/18498782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11/9500-nature-journals-will-now-make-your-paper-free-read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324-y

NeurIPS 2020線上分享:超越CNN的加法神經網絡

論文:《Kernel Based Progressive Distillation for Adder Neural Networks》。

本篇論文中,研究者通過一種基於核的漸進式蒸餾方法構建了性能更好的加法神經網絡。研究者表示,這項研究使得 ANN 性能超越了同結構的 CNN,從而在功耗更少的情況下實現更佳性能。這項研究還將有益於智慧型手機和物聯網等的應用。

11月25日,論文一作、諾亞方舟實驗室研究員許奕星將為大家詳細解讀此前沿研究。

識別二維碼,入群一起看直播。

© THE END

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投稿或尋求報導:content@jiqizhixin.com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一篇文章7.4萬,Nature 33種期刊開放獲取新政引爭議,社區斥其「寄生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自然》雜誌籤署首個開放獲取協議,一篇論文7萬5,所有人都能免費...
    該協議允許籤約機構的作者以 OA 條款在《自然》期刊以及其他 33 種系列刊物中進行出版,此外,發表文章的研究人員也可立即免費閱讀發表的文章。這項為期 4 年的協議將於 2021 年 1 月生效,和其他此類協議一樣,它旨在將這些機構目前用於訂閱的資金轉用於支持 OA 出版。據《自然》雜誌預計,目前約 120 家德國機構將接受這項協議。
  • 羊毛出在羊身上:Nature出版集團宣布第一個開放獲取協議
    《自然》的出版商已經同意了它的第一個協議,允許一些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和其他33種自然品牌的圖書上發表文章。 發表在《自然》雜誌及其姊妹期刊上的研究是靠收費牆的,儘管這些雜誌有時會選擇發表開放獲取的文章。
  • Springer Nature開放獲取期刊推薦 | 第38屆中國控制會議
    原文連結: http://t.cn/AijpvWqC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h-VzYGealN01h7af59C77w 由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委員會(TCCT)發起、廣東工業大學承辦第38屆中國控制會議(CCC2019)於2019年7月27-30日在廣東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
  • Nature文章明年起可免費下載,不過前提是作者得交7.4萬元
    出版商Springer Nature宣布,自2021年起,論文作者在向Nature及其32種旗下期刊投稿時,可以選擇以OA (開放獲取)形式發表。通過這種形式發表的論文向全社會開放,無論用戶所在機構是否支付了訂閱費,一律可以免費下載。不過,前提是論文作者需支付9500歐元(約合人民幣7.4萬元)的文章處理費。
  • 你知道國際三大頂級期刊嗎?一篇三大期刊的文章又意味著什麼?
    因為影響因子的特殊計算方式,因此不同的雜誌其影響因子也大有不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介紹國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因子也非常高的三大頂級期刊。  那麼三大頂級期刊到底是哪三個期刊呢?其分別是:《nature》《science》《cell》。
  • 知網也能搜Nature期刊了!《Nature》137種期刊全部加入CNKI
    >據CNKI學術搜索最新報導,中國知網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籤署合作協議,《自然》(Nature《自然》系列以蜚聲國際的《自然》雜誌(Nature)為核心。該雜誌1869年創刊,從維多利亞時期的科普雜誌,發展為現代科學出版物的國際標杆,見證了19世紀以來科學領域的幾乎所有重大突破。
  • 9500歐元換一篇《自然》開放存取文章,值嗎?
    通過該協議,隸屬於Projekt DEAL的700多家德國學術和研究機構的作者將能夠在施普林格·自然的混合期刊和完全OA期刊中發表開放獲取論文,相關的費用由其機構集中管理。根據協議,成員機構的作者可在1900種期刊中發表開放獲取文章,並獲得這些期刊的永久訪問權限。每篇文章的閱讀與出版費為2750歐元,由中央訂閱基金支付。
  • 33本期刊影響因子被取消!
    33本期刊影響因子被撤,部分自引率超70%千呼萬喚始出來!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都推遲了一周多,而剛才,科睿唯安終於公布了JCR表格。
  • Nature雜誌籤署首個開放獲取協議,將要OA了
    通過變革性協議獲得的OA文章的數量,再加上OA文章的平均下載量是非OA文章的四倍,被引用次數增加了1.6倍,這對於德國研究人員和德國資助的研究意味著更大的影響力和影響力。條款規定:公開發表所有被相關作者在《自然》和《自然》研究期刊上發表的研究論文全面閱讀所有《自然》訂閱標題,包括《自然評論》標題閱讀新發行的所有未來所有《自然》新書和OA出版物的訪問權限根據每篇文章9500歐元的費用,將大量閱讀費用重新分配用於支持開放獲取出版
  • 轉發有禮 | Wiley醫學領域熱門開放獲取期刊影響因子及JCR排名
    Wiley在科睿唯安6月發布的2018年«期刊引證報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中依然保持強勁,保持了其在期刊數量,文章出版量和文章被引用量上排名第三的位置。Wiley被收錄的期刊中有56種是開放獲取期刊,37本開放獲取期刊的影響因子較去年有所上漲,26本期刊位列JCR分區排名1區,4本期刊收穫第一個影響因子。我們對健康科學領域的期刊進行了一些盤點,期刊涉及醫學綜合領域,免疫學,癌症,微生物學,心臟及心血管系統,神經科學,公共、環境及職業健康,獸醫學。
  • 成都理工大學:對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的SCI論文,不再予以認可!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這文章關於OA期刊論文不算數的內容,如下:成都理工大的論文政策裡,明確標明OA期刊不再予認可。是的,中科院TOP期刊不行,SCI一區也不行!自然指數排名的計算,其實也是看論文發表情況,但統計對象卻只有精挑細選的82種期刊。在這些期刊中,也不乏OA期刊:除兩面大旗之外,還有《PLOS Biology》、《PLOS Genetics》、《eLife》等。一說到開放獲取的期刊,就好像是只要你花錢了,論文一定能發的感覺。
  • 開放獲取期刊eLife獲2500萬美元資助—新聞—科學網
    eLife 網頁截圖 全球最大的3家私人生物醫藥贊助機構在2012年啟動eLife期刊時,希望可以重組科學家發表其一流論文的方式
  • 每篇超過一萬美元,《自然》期刊高昂的版面費惹爭議
    本Nature品牌刊物上發表開放獲取(OA)的文章。MPDL)於10月20日宣布,他們已經就首個計劃與Nature集團進行了談判,該計劃將從2021年開始實施,把Nature期刊的開放獲取權限提供給約來自這些機構的論文會變成開放獲取的形式。從過去的趨勢來看,2021年,符合條件的機構將發表約400篇論文,佔Nature品牌期刊論文的3.5%。根據這項為期四年的協議,籤約的德國機構將一次性支付一筆費用。他們將可以免費閱讀這34種期刊和另外21個Nature Reviews雜誌上的文章,以及以OA的形式在這34種期刊上發表論文。
  • 探索新的開放獲取健康期刊
    ScienceOpen自豪地宣布,我們與Spotlight on Research (SOR)建立了夥伴關係,提高人們對SOR開放獲取、同行評議的健康期刊的認識。Spotlight on Research的使命是在易獲取、高質量、高透明度和公平性等方面成為在線學術出版的領導者,並成為所有從事和閱讀健康相關研究人群的首選同行評議來源。它的期刊旨在通過在網上免費提供高質量、以證據為基礎的健康信息來改善人們的生活和健康。
  • 花7萬5發一篇Nature論文,所有人可免費閱讀!值嗎?
    作者 | 胡珉琦 張文靜從2021年起,德國的科學家可以花費9500歐元在《自然》系列期刊上發一篇開放存取(OA)文章!開放存取是一種基於知識共享的學術出版模式,將後端訂閱付費轉移到前端作者付費,在遵循創作共享授權協議條件下向全社會開放免費閱讀。
  • 「掠奪性」期刊上發表的文章獲得很少或零引用
    Jeffrey Brainard於 2020年1月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 在「掠奪性」期刊樣本中發表的每10篇文章中有6篇在5年內沒有獲得一次引用,與許多開放獲取期刊一樣,掠奪性期刊會要求作者發表論文, 但掠奪性期刊的被引率大大低於傳統的,經同行評審的期刊。
  • 每兩天發表一篇文章,這位教授的高產令人難以置信
    從今年的數據來看,他平均每兩天就會發表一篇同行評審的期刊論文,看起來他的產出並沒有因為新冠疫情而受到影響。根據Scopus資料庫的統計,2020年他已經有了161篇產出,目前整體的總產出已達864篇。實際上,這個數字可能還低估了他的真實產出:Google Scholar上顯示,至少有1200篇成果的作者列表有他的名字,總被引用數達到了8萬,僅在過去5年被引數就達到了5萬。Griffiths教授是如何產出這麼多論文的呢?
  • 這33本SCI期刊被警告,今年無影響因子
    作者 | 寧筆愛它恨他,期刊影響因子都在那裡,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年度發布還是引起了一些關注。按照慣例,JCR今年繼續警告了33種期刊,這些期刊沒有公布影響因子。原因也還是兩種吧:自引嫌疑、互引嫌疑,不過今年的全部是自引好像。
  • 花7萬5發一篇Nature論文,所有人可免費閱讀!值嗎?
    來源:科學網從2021年起,德國的科學家可以花費9500歐元在《自然》系列期刊上發一篇開放存取(OA)文章!通過該協議,隸屬於Projekt DEAL的700多家德國學術和研究機構的作者將能夠在施普林格·自然的混合期刊和完全OA期刊中發表開放獲取論文,相關的費用由其機構集中管理。
  • 自復寄生蜂超寄生行為研究獲進展
    自復寄生蜂具有利用同種或異種初級寄生蜂產生雄蜂的生物學特性,因此在生物防治中是否引進這類寄生蜂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熱點問題。 這項研究首次發現自復寄生蜂Encarsia sophia更偏好利用異種寄生蜂生產自己的雄性後代,而且雌蜂同異種來源的雄蜂交配後能寄生更多的寄主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