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已成名校申請「殺招」?會德英日韓4國語言的學姐經驗總結

2021-01-20 澎湃新聞

原創 eva 爸爸真棒

「對於很多人來說,學小語種、第二外語要比打競賽更有用。」這是一位連續多年帶出「哈耶普斯麻」顧問的肺腑之言。

確實,不論是在私立寄宿美高、英國公學等等,對於學生來說,掌握第二、第三語言是非常重要的,但與此同時,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Alison Gopnik的研究表明,孩子是有語言敏感期的。對於3-7歲學習第二語言的孩子,在各種考試中的表現都和母語人士一樣出色;但如果在8歲之後學習,他們的表現會持續性地逐漸下降,這種情況在青春期尤為明顯。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4歲就移民到新國家的孩子,講話可能不會帶任何口音,但如果是十幾歲的孩子,那就不好說了。

那麼,如果錯過了「語言敏感期」,如何才能學好第二語言呢?這一次,我們邀請了在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就讀機械專業一年級,能夠熟練使用中英德三國語言,韓語日語處於入門初級階段的Eva同學,來談談她的第二語言學習體驗和經驗分享。

*為方便閱讀,下文以第一人稱呈現

隨著年紀的增大,大部分人的語言思維已經固定,聽音辨音的能力已經退化,學語言會變得越來越困難,但是如果說只有小孩子才能學好語言那也是不對的,相比小孩子,十幾歲以上的年紀可以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邏輯性和方法論。

只要掌握了語言的邏輯和學習的方法,加以大量練習,很多成年人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語言學到一個可以用的程度。

筆者當年不是什麼優秀語言學習者,正相反,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犯過不少錯誤,走過不少彎路,也正是因為這些彎路,才促使著自己進行思考和提高,最終在一個較短時間內扭轉以前的錯誤,高分通過了考試。

這篇文章整理了以前走過的坑和一些思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比較小孩子的自然學習能力,成年人學習語言需要投入巨大的時間精力甚至是財力,所以想要學好語言首先要有明確的動力和目標。

最常見的動力是升學,最簡單的目標就是過掉升學考試。而升學考試都會有很明確的對應級別以及需要掌握的東西,那麼對應著各人的時間線,可以很容易的對目標進行拆分,並做一個整體規劃。

在有著強烈升學目標的情況下,非常建議大家做一個整體的規劃安排,這樣可以保證自己不掉隊,每天都有進步。

做完整體規劃和階段性需要達到的目標後,並不是直接悶頭就拿起單詞書開始背,我們需要認真一下語言學習的邏輯。

語言的組成很簡單,發音、語法和詞彙,語法是骨架、詞彙是血肉,而發音是讓這個「人」活起來的東西。

01 。

發音

不要為了純正口音磨滅學習動力

發音很重要,不好的發音在日後的交流中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的不便,但是這個重要的度是需要界定的。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說發音只要不拖累交流就好,再多的沒必要糾結,經常見到很多人為了學習德語苦練小舌音,實際上顫不顫起來完全不影響交流,甚至很多德國人自己也不會,在初學階段因為練不出小舌音就覺得自己學不會德語的也很多,這種自己給自己設置的障礙就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口音這個東西,能純正最好,不能的話只要不影響交流就好。

在機構裡學習發音通常會花很長的時間,老師帶著大家一個音一個音的讀,然後用書上一大堆根本不認識的詞練習,僅僅是拼讀練習,而完全不管它的意思,這樣學個人認為跟讀咒語沒區別,對德語只是發音,對日語韓語等還需要認識字母。

整個過程非常非常枯燥,很容易打擊到學習的積極性。這裡有個小建議,可以最開始的時候找到那種權威的音頻,直接開始跟讀,對每個字母如何發音有個大概印象後就直接開始學習一些拼讀規則,拼讀規則也是有個大概印象後直接就可以開始讀課文了。

在後續的應用中,我們的拼讀拼寫能力會被反覆練習,這樣提高的效果會更快也更有效率。

相比較開始用半個月死磨發音,這樣的方法好處一是在用中學絕對不會無聊,此時我們讀的東西都是有意義的,那些奇奇怪怪的規則也會更容易被記住,二是跟老師跟讀是被動學習,而當我們自己硬著頭皮開始拼讀課本時,這個就變成了主動學習,那麼效率也會高,也可以記得更牢。

例如筆者學習德語時,發音學了半個多月,非常無聊,而在學習韓語和日語的過程中只花了一天的時間過掉字母發音和拼讀規則,後面直接硬著頭皮讀課文,都是基本上一個星期就搞定了頭疼的字母和發音。

02 。

語法

是語言思維的體現

語法是語言的骨架,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語法通常是一個語言思維的體現,學習語法就是要學習思維,而思維轉換又是最難的。這裡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小經驗和小教訓。

一是推薦大家上來先買一本大而全的語法書,語法書都有著很好的分類,方便查閱目前的進度,也能有一個大局觀。

因為語法無非分幾大塊,最基礎句子結構,時態,人稱,德語裡還會有變格等等。

如果沒有大局觀最開始很容易被複雜的語法體系嚇到,覺得怎麼他們這也變那也變的,但是如果一開始就手握完整體系,我們就會知道這些東西都沒跳出這些模塊,一共也就這麼幾個模塊。這樣會大大降低自己的畏難程度。

二是一旦學會了最基礎的句子結構,就可以開始練習造句,讀文章。

永遠把這個知識點放到環境裡去看,這樣它才有意義,才不會枯燥。多體會文章中的用法,對培養語感也很有好處。

三是學習語法的時候可以嘗試不要翻譯,直接理解。這麼說也許有些迷惑,總之就是知道它什麼意思就好,沒必要非要翻譯成中文說出來。

之前說的語法就是思維,有的思維在中文或者英語裡是沒有的,那就切忌翻譯,原因有以下幾點:

破壞了自己對這種思維的感知;

導致以後看文章速度上不去,因為這樣腦子會永遠比別人多轉一道彎。

會對聽力造成毀滅性影響,因為人是不太可能邊翻譯還能跟上人家說話的速度的。

如果說話寫作的時候永遠先想中文再翻譯,腦力消耗太大,例如德語是動詞放最後甚至有可分動詞,還有說話語句也不一樣等等,如果先想中文再翻譯那大腦面臨的就是大量語句調換重新排列的災難現場,等換過來了,說話對象也走了。一上來就直接用該語言思維也許會比較難,但是堅持下去絕對有好處。

四是實在在開始的時候太難,可以用另一種更接近的語言進行輔助學習。如果學習德語可以藉助英語作為工具,相比較中文,英語和德語更接近,很多結構德語看不懂翻譯成英語之後再對照回來就可以很容易理解了。

但是一旦過了這個階段還是要儘快擺脫英語影響。例如對筆者來說英語是絕對的強勢語言,開始用英語學德語是很順利,但是後續花費了很大的精力才擺脫想著英語說德語這種思維方式。

除了這些,剩下的就是好好學,很多細小的語法點是會對一句話的意思造成很大區別的,就在前幾天筆者做題的時候還因為忽略了一個小的語法點導致意思看錯。

總之就是基礎一定要打牢,不能馬虎。不然高級階段閱讀就是災難。但是如果有某個點實在太難理解,那不妨放一下,因為文章讀多之後再回來看就會豁然開朗的。

03 。

詞彙

單詞一定要背,但切忌死記硬背

詞彙是血肉,沒了詞彙量看文章猶如讀天書。如果要給學習詞彙定一個優先級,那麼動詞一定是要最先學的,首先是動詞是有限的,尤其是常用動詞更是沒有多少個。

如果能把動詞掌握的差不多,那麼一篇文章基本能看個六七成。翻譯成中文然後死記硬背這種學習動詞的方法個人認為一點用沒有,因為一個動詞常常有一堆意思,中文裡一個意思常常會對應德語或英語裡一堆詞。

這時候直接面對一堆翻譯就算硬記住了也完全不會用,而且過程很痛苦。所以學習動詞一定要在文章和例句中學,比起單純背單詞不如直接背例句,單詞也可以不需要翻譯成中文記憶,因為思維太不同。

不如就直接理解例句,背例句,知道什麼情境下運用是什麼意思就行了。這樣閱讀速度也會大大提高。

名詞是無限的,但名詞可以分個類。

第一類是基礎名詞,例如門,床,筷子。這種直接對應中文背就好了。

第二類是抽象名詞,例如精神、記憶、愛等等,這種最好是以詞組的形式記憶,因為提到他們經常是會搭配動詞的,例如提高記憶、表達愛意扽等。

第三類是專有名詞,這種推薦分主題背誦,讀文章的時候碰到了就歸到一個表裡,例如交通、環保、科學等等。

不是啥專業分類,但是個人認為夠用了。大部分名詞記憶都推薦從文章裡摘出來,和動詞組成詞組記憶。

至於形容詞,推薦和名詞或動詞組成詞組記憶,形容詞數量龐大,翻譯的話經常出現一對多或多對一的情況,這個時候能不翻譯成中文就不翻譯,多搜集例句體會它到底什麼意思,有時候還可以用谷歌直接搜索看圖片來體會它的意思。

總之就是單詞一定要背,沒了詞彙量語法學再好都沒用。但是背一定不要死記硬背,筆者自己是靠著大量閱讀把詞彙量刷上去的,那種拿著單詞書背的事從來沒幹過。當然這個因人而異,總之就是一定要放在運用環境下記憶。

04 。

別的一些七七八八

當語言學到開始可以看懂一些句子之後,就可以開始找一些課本外的資源了。

例如最開始的時候可以看一些小孩子的動畫片,pepa pig這種就行,下飯看還挺好玩的。

因為是給小朋友的,語言都是最簡單的結構,但是可以大量豐富我們的詞彙量和詞彙搭配。到中級水平之後就可以開始閱讀一些給青少年寫的新聞,科普等等,這些文章結構都不會難,一是可以鞏固語法,二是可以拓展詞彙量,三是可以看看真正母語者是怎麼遣詞造句和表達的,四是內容真的很有趣,比課本有意思。

在高級階段就可以開始複述和概括練習了,每天聽一個三分鐘的給青少年的新聞,邊聽邊提取關鍵詞,然後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出來。或者看完一篇文章順手把它的大框架,主題思想等等列出來。

這兩種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聽說讀寫四項能力,聽完複述尤其對聽力和口語有奇效,筆者自己靠著這個方法把曾經最爛的聽力變成了最好的一項。

最後就是多多利用油管,多看看他們的紀錄片,博主的vlog等等,這樣不僅能提高聽力和詞彙量,也可以更多的了解當地的文化和思維。網上的資料太豐富了,只要用心找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剩下的就是堅持練習,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要能堅持,語言是不會學不會的。

原標題:《二外已成名校申請「殺招」,會德英日韓4國語言的學姐獨家經驗總結》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二外已成名校申請「殺招」,會德英日韓4國語言的學姐獨家經驗總結
    確實,不論是在私立寄宿美高、英國公學等等,對於學生來說,掌握第二、第三語言是非常重要的,但與此同時,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Alison Gopnik的研究表明,孩子是有語言敏感期的。對於3-7歲學習第二語言的孩子,在各種考試中的表現都和母語人士一樣出色;但如果在8歲之後學習,他們的表現會持續性地逐漸下降,這種情況在青春期尤為明顯。
  • 2022考研: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考研經驗備考指導
    2019年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考研專業課高分經驗分享我是18年12月參加的川外英語語言文學考研初試,其中專業課:611 基礎英語 135分、811 英語翻譯與寫作130分,二外法語73分,政治73分。
  • 2020年南開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考研初試複習備考經驗專業課指導
    2020南開英語語言文學考研,統招報名了有200+的人,最後複試線370分,進入複試的大概有20+的人,最終錄取11人,基本都是390分+,有一個380分+的。還有幾個370分+的本校調劑到了格拉斯哥的翻譯項目。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填報。三、初試複習經驗南開考:政治、二外、基礎英語、專業英語這四門。
  • 會多國語言就很厲害嗎?在國外找工作,到底需要懂幾種語言才夠?
    在國外職場裡想謀一份差事,外語能力本就是最基本要求,語言根本不該放在「優勢」一欄,它是你理所當然要運用自如的東西在聯合國工作,身邊總是會有來自全球各地的同事,除了共通語言英語之外,分別又操著天南地北的各國語言,甚是有趣。有時候,甚至可以是「尬聊」時最佳解套話題。
  • 成都:用中英日韓4種語言「介紹」大熊貓
    新華網成都8月11日電(記者馮昌勇)記者8月11日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獲悉,這家基地精心設計並印製了2.5萬冊中、英、日、韓4種語言的《熊貓之旅》,以便更好地向前來參觀的海內外遊客介紹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大熊貓。
  • 21Fall申請經驗談:學長學姐有話說,必要因素是什麼?
    由於美國開純金融項目的學校太少,所以一開始我選擇了申請香港的高校,畢竟背靠大陸就業好。  在申請的過程中,我又深深感受到美英港新的專業。周老師在對金融 ps 部分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與經驗,強調申請人最核心的價值,突出金融專業最需要的能力。
  • 學長學姐分享系列|全美CS計算機專業top5學長申請經驗分享回顧
    從三月起,Trochilus Edu開始舉辦每周一次的線上學長學姐分享活動。被邀請的30多位學長學姐均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美國頂尖大學。剛剛經歷完申請季的他們對於申請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體會。標化如何逆襲?文書如何打動招生官?
  • 想申請LEA專業,如何同時備戰英語和法語?
    LEA專業全稱是Langues Etrangères Appliquées,以法語為母語,以英語和另外一到兩門外語為研究對象,學習語言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就業方向廣泛,是中國學生申請法國公立大學最熱門的專業之一。但是LEA專業的申請難度也很大,因為LEA專業對於學生的英語和法語的要求都很高。
  • 看學姐如何從競爭激烈的EECS申請中脫穎而出
    Q:感謝學姐的信賴~學姐申請時是如何規劃自己出國這件事情的呢?其實我G/T準備的比較晚,加上本身語言能力不是特別好,所以GRE到大三暑假才考出來,託福也是臨近提交申請才過線的,所以想要出國的學弟學妹們一定提早準備。
  •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英語(含英日雙語、英法雙語、商務英語、旅遊...
    專業主幹課程:  英漢翻譯、英語口譯、英語詞彙學、英語語言學、英美文學史、英日語言文化對比、基礎日語、日語寫作、日語聽說、中級日語、高級日語、日本概況、日漢翻譯等  就業領域:國家機關、企業、公司、學校、外事、翻譯、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旅遊等部門。
  • 英、日、韓……多國語言「雲翻譯」在嘉定這個社區上線!
    英、日、韓……多國語言「雲翻譯」在嘉定這個社區上線!但是翻譯軟體有時難免翻譯得不夠準確,導致工作成效不理想,而翻譯志願者也無法隨時在居委會待命,「語言不通」成為了基層開展外籍人士防疫工作的最大障礙。立足需求,「志願翻譯團」補位有速度菊園新區依託志願者服務平臺,在線上招募英文、日文、韓文等有語言翻譯特長志願者,很快就招募到了近30名教師、外企員工、大學生等,組成了「翻譯團」。
  • 關於英語四級的備考,學姐的經驗十分豐富
    學姐在剛入大學的時候就知道了大學生可以考英語四級證書這回事,從那一刻便開始了長達三年的英語四級備考。學姐在這三年中經歷了三次英語四級考試,在英語四級的備考上可是久經沙場,總結了許多獨到的經驗。現在把這些備考英語四級的經驗分享給學弟和學妹,只要抓住了英語四級的軟肋,那麼獲得英語四級證書就會如探囊取物。英語四級考試的單詞量要求很高,而對語法的要求就顯得非常溫柔,所以學弟和學妹要把主要的精力花在攻克單詞量上。學姐在第一次英語四級備考的時候就是忽略這一點,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語法上才導致自己的英語四級成績顯得不堪入目。
  • —我的CS申請總結
    Pivot老師很有經驗,無論是在選校、還是文書上。一開始我對自己的定位比較模糊,但是經過Pivot老師的分析和指導,最終找到了準方向、明確了定位。最後的申請結果如同老師的預測,那些他認為希望比較大的學校都拿到了錄取。而在文書上,Pivot老師幫我寫了初稿,我覺得十分專業,骨架完整,脈絡清晰,我此後的改動都基於老師的初稿。
  • 喜提中日/中韓離線 訊飛翻譯機嗨翻日韓體驗之旅啟程
    此次訊飛翻譯機2.0將陪伴只會說「思密達」的他去到韓國,和韓國小姐姐談天說地,和大海、菇島展開一段美好的故事。@蘑菇張小姐姐是一位90後知性女博士,擁有高品位的她已經走遍五大洲、探訪過三十個國家與地區,為粉絲帶來了許多超精華遊記與攻略。此次,她將喜提訊飛翻譯機2.0去到日本,品嘗地道美食,實現旅行溝通零距離。
  • 我的成功申請經驗分享
    目前咱們陸續都在匯總一些熱門院校MBA的考情分析和學長學姐的申請經驗,目前北京地區已經整理了5篇:面試經驗 | 中央財經大學MBA考情分析及學長分享面試經驗 | 中國農業大學MBA學長學姐分享面試經驗 | 人大MBA考情分析及學長學姐分享面試經驗 | 貿大MBA學長學姐分享,金融財會的同學可別錯過!
  • NLP市場規模超百億,自然語言處理專業大熱,英專學生也可以申請
    提到自然語言處理,非計算機專業的同學可能會覺得有些陌生,但自然語言處理的應用場景你一定陌生,比如聊天機器人(蘋果Siri, 亞馬遜Echo),機器翻譯(谷歌翻譯),語音識別(科大訊飛),電商平臺基於歷史搜索和瀏覽記錄推薦你可能感興趣的產品(淘寶,京東,考拉),知乎或其他問答平臺會分析回答的質量,決定是否將某些答案摺疊,甚至我們電腦或者手機打字用的輸入法。
  • 2021年CSC聯合培養博士申請提醒
    2020年11月13—15日,第十二屆國際研究生獎學金信息說明會(IGSF)以雲端方式舉辦,共有來自15個國家的38所國外院校/教育機構參加,國內31所高校作為承辦院校組織學生參加了相關活動。會上,國家留學基金委相關機構和部門負責人分別就國家公派出國留學政策、國家公派研究生類項目以及各國研究生教育比較及申請指導等進行線上專題宣講、面對面諮詢。
  • 珠海北師港浸大UIC學姐斬獲五大名校MKT、獎學金,經驗攻略分享
    大一基本就打定主意決定留學,所以除了日常學習功課,暑校、實習安排在假期;大三開始準備語言考試和申請前期準備(定校、文書準備等);到大四上申請開放的第一批投遞。軟實力的提升是越早越好,不是到了開始寫文書的時候再查漏補缺。 申請季很累,加上平常的學業壓力也不小,任何事情預留出充裕時間準備總是好的。
  • ...多語種公共服務平臺」,可為110、120等熱線提供英日韓三語翻譯
    廣州擬設「多語種公共服務平臺」,可為110、120等熱線提供英日韓三語翻譯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19-03-07 金羊網訊 記者梁懌韜報導:根據廣州市公安局去年6月統計,
  • 盤點德英大學校訓:語言簡短精煉體現辦學理念
    盤點德英大學校訓:語言簡短精煉體現辦學理念 這一校訓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在擁有84000人口的圖賓根市,每4人中就有1人是大學生。或許是「我敢做」校訓的激勵,圖賓根大學培育出了眾多大家。「天上的立法者」克卜勒、德國哲學集大成者黑格爾、德國最偉大的詩人荷爾德林、浪漫主義詩人烏蘭德、藝術童話大家豪夫、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謝林、與中國文化頗有淵源的黑塞等,都曾在該大學就讀。我國著名外交家喬冠華也畢業於該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