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長「樹」上 一棚能掙5萬元

2020-11-28 鳳凰遼寧站

你見過茄子的秧苗能長到一米八,莖粗有如一棵小桃樹嗎?5月13日,記者走進瀋北新區財落街道財落一村村民沙憲菊家的蔬菜大棚,一棚綠油油長勢喜人、結滿大大小小「綠美」茄子的新景象打破了人們對茄子原有的認知:原來茄子可以從「樹」上摘下來,一斤多重的大茄子看著就讓人流口水。

「你們來的好巧,我這棚茄子今天才開園,下午就準備採摘,估計能下來四五百斤吧。明早拿到雨潤批發市場上賣,一斤能賣到一塊五。」正在給茄子花授粉的沙憲菊一臉的喜悅。今年45歲的她和丈夫倆十年前從黑龍江來到這裡,一直承包種大棚,如今夫妻倆共種植6個蔬菜棚,只種新品種的茄子和鐵皮柿子。

勤勞且頗具頭腦的沙憲菊,一改周邊鄰居都種植葉菜的傳統,關注果蔬的種植。生長期比葉菜長很多,但收穫時節,兩種蔬菜都賣出了理想的價格,今年的收成很不錯。「我們沒受疫情太大的影響,因為種植的時間不早不晚。」沙憲菊告訴記者,去年,她和丈夫經專業技術人員介紹這款叫「綠美」茄子的新品種,試種後收成特別好,市場上也得到認可。加上是新品種,賣的人少,需求量大,價格就好。

今年,夫妻倆下決心種了三個棚的茄子。這種茄子秧苗壯實,好管理,勞動強度也不高,收穫時也是三四天一收,人力不用太多,有需要時再僱人,這樣勞動成本也低些。「我現在一個棚保守能掙5萬塊錢。今年我還想再租兩個棚,擴大一下規模。」

對政策不太了解的沙憲菊向駐村第一書記白朝暉求援。白朝暉當場表示,一定全力支持,幫助實現她的願望。記者給沙憲菊算了一筆帳,6個棚保守收入30萬元。這對農村的一戶四口之家來說,已經是妥妥的小康啦!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李莉文並攝

相關焦點

  • 觀賞茄子樹嫁接栽培關鍵技術
    觀賞茄子樹嫁接栽培關鍵技術楊瑞怡觀光農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比如可以長 4 年的盆栽茄子樹,一盆可以結 8 個品種且總數近 200 個茄瓜的茄子樹等。第十三屆佛山市農業良種良法展示會上的茄子樹讓市民流連忘返,本文將詳細茄子樹的嫁接栽培技術。
  • 公安章莊鋪:引進「茄子樹」,帶富貧困戶
    (記者 安嬌姣 通訊員 楊俊 張學華)大棚內種植「茄子樹」,通過嫁接其他蔬菜實現多產,每畝年產值可達5萬元左右。公安縣章莊鋪鎮汪家汊村在市住建局、市港務集團的幫扶下,發展產業扶貧項目,為貧困戶打開致富門。
  • 這是啥茄子 霜越打越長個
    而且這土豆中有含量佔到千分之一的花青素,能清除人體自由基,吃不胖還美容,女性顧客最喜歡了。  「這茄子咋能長這麼大啊!」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李大爺還是不相信茄子能長到十幾斤重,直到技術人員將茄子切成兩半,才笑呵呵地買了包種子走了,「回去咱也種大茄子吃!」就在展廳入口,一串串掛得高高的茄子在人影中忽隱忽現,圍在周圍買種子的農民忙得技術人員不可開交。
  • 茄子長在樹上?華中農大這項科技成果了解一下
    、紅燒茄子、清蒸茄子等,作為餐桌上十分常見的蔬菜,茄子深受人們喜愛並被廣泛種植,一般當年春季育苗栽植,夏秋季採摘。▲葉志彪教授(左一)介紹茄子樹(謝小琴 攝)茄子長在樹上是個什麼樣子?記者跟隨葉志彪教授來到位於武漢市江夏區鄭店街段嶺廟村的教學科研實習基地:湖北鄉香茄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 茄子竟長在樹上
    長江網11月14日訊14日,位於武漢市江夏區鄭店街段嶺廟村的華中農業大學教學科研實習基地內,一行行掛滿果實的茄子樹正在陽光下茁壯成長。這是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教授葉志彪經過10年潛心研究獲得的成果。
  • 砧木嫁接 樹上長茄子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通訊員 尹宏偉 餘芳  砧木展新枝,茄子上了樹。冬日裡,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黃岡市黃州區陶店鄉春陽蔬菜專業合作社,蔬菜大棚裡綠意盎然,一行行一兩米高的「茄樹」,讓人眼界大開。  這些「茄樹」上,結著紫色或白色的茄子,與普通茄子沒有兩樣。
  • 超5米茄子樹!青藏高原的"神奇"蔬菜園
    「最高超過5米的太空茄子樹!」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田家寨鎮田家寨村西河灘的青海千紫緣太空植物博覽園內,遊客們面對這些「太空蔬菜」連連發出驚嘆。「太空育種具有變異多、變幅大以及高產、優質、早熟、抗病力強等特點,能讓我們享有大果實帶來的大收益……」已經成為園區管理人員的小卡陽村村民李生貴邊介紹邊忙活著手裡的活計。「等品種再成熟一些,就可以推向市場進行規模化種植了。」李生貴的眼裡滿是期待。
  • 高校教授培育出長樹上的茄子 草本變木本…這真的很厲害了!
    高校教授培育出長樹上的茄子 草本變木本…這真的很厲害了!時間:2020-10-24 22:26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高校教授培育出長樹上的茄子 草本變木本這真的很厲害了!
  • 茄子新品種厲害了!畝產4萬斤,草本變木本,長在樹上四季掛果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很多農產品都已成超乎農民的想像,就像前段時間專家就實現了畝產三千三百多斤的玉米,這無疑是給農民打了一針強心劑,在很多農村人的印象中,一畝玉米能收一千多斤已經很不多了,但別人卻能畝產三千多斤,是不是想都不敢想?
  • 華中農業大學葉志彪教授培育出長在樹上的茄子:一次種多年收
    葉志彪稱茄子樹是由野生茄子嫁接培育而來,一次種可多年收,四季掛果,抗害蟲性強,有更高產量和營養價值。據悉,這種茄子樹是利用不同的野生茄子相互雜交而培育出來的優質砧木品種。它上面可以嫁接不同的砧木品種。現在,葉教授嫁接的有茄子番茄等不同的種類。
  • 用上環保酵素 一舉多得
    壽光洛城街道推廣使用後蔬菜產量高品質好,土壤也明顯改善從今年5月份開始,壽光市洛城街道對轄區裡1200多個示範戶推廣了環保酵素,首批製作的5500多桶環保酵素使用到了大棚裡,目前這一茬蔬菜已經上市。11月4日,記者走訪發現,用了環保酵素的蔬菜不僅產量提高了,品質也提升了,土壤還得到改善,增加了有機質。
  • 我們都知道茄子,但是你們知道茄子對環境條件有什麼喜好嗎?
    在一定溫度範圍內,溫度稍低,花芽分化稍有延遲,但長柱花多;反之,高溫下花芽分化提前,但中柱花和短柱花比例增加,尤其在高夜溫下(高於20℃)影響更為顯著,落花增加。茄子在17℃以下的低溫或35℃以上的高溫情況下,生長發育緩慢,花芽分化延遲,授粉和果實的生長發育都會因此受到阻礙。當溫度低於10℃時就會引起茄子植株的新陳代謝紊亂,甚至使植株停止生長。5℃以下就會使植株遭受凍害。
  • 黃州:神奇茄子長樹上 新品種促產業提質
    黃岡新視窗網消息(黃岡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童話 蘇紅)茄子大家都吃過,也見過茄子是怎麼生長的,普通的茄子也就是半米高左右,那麼兩米多高的茄子樹你見過嗎?黃州區種植的新型「茄子樹」不但個頭高,產量高,還大大的提高了種植收入。
  • 結了一次果之後,茄子樹還可以再利用,我們要學會修剪技術
    不少種植戶種植茄子的時候,他們的經驗都是比較豐富的,但是第一批茄子收穫之後,茄子樹其實已經進入了衰弱階段。很多人可能以為,這就結束了,其實通過修剪的方法,還可以讓它二次結果。要學會修剪的技術,這裡面注意的東西就比較多了。首先我們要確定一下我們修剪的時間,一般第一批茄子收穫之後。
  • 一個種棚能手的「沉浮記」
    新華社濟南12月16日電題:一個種棚能手的「沉浮記」新華社記者陳灝、邵魯文「過去俺家是貧困戶,現在成了村裡的富裕戶、科技種棚『示範戶』。幾年時間,俺頭上的『帽子』換了三頂!」摘掉「窮帽」、戴上「富帽」和「科技帽」,53歲的山東省高唐縣蔣官屯村村民朱長貴說話底氣又回來了。朱長貴腦子靈活是村裡公認的。
  • 農村這種長在樹上的茄子,很多人都沒見過,農民卻表示這很容易種
    對於茄子,相信大家平時都是沒少吃的,像魚香茄子、紅燒茄子、地三鮮等等,而茄子在市場上也是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價格實惠,自然是深受人們的喜歡啦。而在農村的菜地裡,也經常能看到矮矮一排茄子秧,等到收穫的季節,就能看到又長又細的紫色茄子,趁著長老之前就得採收下來啦。
  • 老房屋頂「長」出鋼架棚,柳州一村民萬餘元「打水漂」
    柳州市柳北區古木村內,有一處比較「奇特」的建築,下面是幾間老舊的平房,平房上面蓋著一個大了一圈的藍色頂棚。這個頂棚被兩排鋼柱固定著,其中一排立在屋內,穿破了屋頂的石棉瓦,另一排則立在院子裡。家主這番操作用意何在?工人拆除違規搭建的鋼架棚。
  • 茄子當起了「縮頭烏龜」,這該咋辦?
    蔬菜苗期生長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後期的產量,今年孫家集街道前楊村王明義由黃瓜改種上了茄子,種上半月有餘,茄子縮頭不長了,別說後期產量了,這能不能結果還得另說。
  • 「搶鮮」探花博會:神奇茄子長樹上 有兩米多高(圖)
    茄子樹  「快來看,茄子長在樹上了!」一根根透亮誘人的茄子,居然掛在了樹梢上,讓人不禁垂涎三尺。在大多數朋友心中,茄子都是一年生植物,而且也就半米高左右。而在漳州花博園的現代農業館裡,兩米多高的茄子樹不足為奇。  除了1號主展館,現代農業館也是遊客爭相前往的觀賞點。一走進現代農業館,就會被裡面乾淨清新的環境所吸引,「簡直顛覆了以往我們對傳統農業的一個髒亂的印象啊!」遊客小林感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