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足內旋——生物力學影響

2021-02-12 埃力醫療


一般來說足內旋是指人於走路/跑步時足部向內旋轉的過程。從專業角度來說,足內旋是在距下關節外翻、背屈和外展時產生的;足內旋是一種正常現象,但過度足內旋不是。

站立時,足部向內翻轉、內側足弓變平時會出現足內旋。足內旋是正常步態循環的一部分,它使足部更具有吸收地面衝擊力的能力。但是,過度足內旋只會給人帶來傷害。


接觸階段

1.足跟外側先著地

2.腳和脛骨稍微內旋\內轉

3.利用足弓以及此作用力起到避震和具彈性的功能

站立階段

1.足部關節穩定及固定

2.腳準備外旋

3.脛骨準備外轉

推進階段

1.足跟離開地面

2.重心往前腳移動

3.前腳掌推動

4.足和脛骨外旋\外轉

過度足內旋如何導致傷害?

過度足內旋是一個常見足部問題。它的存在會導致更多的傷害,特別是對長跑者來說。這些傷害有:脛骨痛、脛前肌症候群、髕股疼痛症候群、足底肌膜炎、跗管症候群、拇趾外翻、跟腱炎等。

當足部過度內旋,小腿會向內旋轉,導致膝蓋、髖部和背部相繼產生問題。

過度足內旋通常會導致過度使用性損傷,這類損傷頻繁出現於長跑運動員身上。當人在行走、跑步時,足部內旋,小腿、膝蓋和大腿都會相應地向內側翻轉。如果足部過度內旋,那上述結構翻轉的幅度更大。這會增加小腿、膝蓋、足部肌肉、肌腱和韌帶承受的壓力。


如何得知自己是否過度足內旋?

1.挺直站立。看自己的足部內側是否有明顯的足弓。如果足底最深處接觸地面,那說明你的足部為過度足內旋。

2.請仔細觀察自己的鞋子。如果鞋跟外側磨損不均,那麼說明你的足部為過度足內旋。


3.足底壓力檢測


相關焦點

  • 有限元法在足底筋膜炎生物力學研究中的應用
    由此多項研究推斷其損傷機制為足部結構異常、足底筋膜過度異常受力所導致的筋膜慢性退行性改變,而不止是一種炎症 [6] 。足底筋膜炎不僅使患者感覺痛苦,還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行走或站立時足跟的疼痛與不適,尤其是晨起下地時疼痛明顯,行走過度或劇烈活動後疼痛感加劇,嚴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時也有疼痛感,疼痛部位多位於足跟內側,壓痛較為明顯 [21] 。
  • 有限元分析在足部生物力學研究中的應用現狀(下)
    研究先天性馬蹄內翻足(CCF)內側縱弓的生物力學模型發現,距、舟骨繼發畸形主要是由於矯形後應力集中、足弓背屈變形造成的,因此在矯形過程中要儘量避免應力集中和足弓的背屈變形。通過設計鞋內墊來緩解和預防足部疾病一直是研究的熱點。最初,國外學者通過建立2D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接觸性鞋跟墊與傳統鞋跟墊對足後跟和足底筋膜壓力的影響,研究表明,相對於平跟墊,完全性接觸鞋墊能夠減少44%的足後跟峰值壓力,可以用完全接觸性跟墊作為治療腳後跟痛的手段。
  • 羽毛球四種發力方式:向心內旋,向心外旋,離心內旋,離心外旋!
    我在今年不知道是哪期的《羽毛球》雜誌上看到這樣一段話:德國的一項運動研究表明,羽毛球運動員持拍手的肩關節囊的肌腱套要比非持拍手強壯,且肩部向心運動中,內旋的力量要比外旋的力量大;離心運動中外旋的力量要比向心運動中外旋的力量大。
  • 那是你不會內旋和外旋
    那是你不會內旋和外旋 最近遇到很多球友都在談,打完羽毛球之後手腕疼,而且殺球越厲害,手腕痛的越厲害,這是為什麼呢?一個最主要的原因為就是發力不對,用手腕的力量去把球壓下來,手腕過於彎曲,導致扭傷而疼痛。
  • 是「摩擦」產生上旋球? 真相讓你大吃一驚
    首先我們要考慮球拍碰撞力(也是動力鏈傳導到拍子的力)的方向問題,生物力學上更多是從拍頭速度來看的,速度是矢量、更有利於測量,那麼就有必要從力的分解的角度來看了,如下圖:  通常我們是從向上與向前的兩個力的維度來考量網球的飛行軌跡效果的,下面是常規平擊球與上旋球的飛行軌跡,但還是有很多特例需要辯證分析影響網球飛行軌跡的。
  • 專家談斯圖裡奇受傷:疤痕組織或生物力學影響
    《回聲報》就此採訪了世界著名的體育醫學以及再生骨科專家拉爾夫-羅傑斯,希望了解這名28歲球星屢屢受傷背後的原因,以及這是否會影響他的未來。拉爾夫-羅傑斯曾作為一線隊醫生在切爾西工作過一年,作為相關領域的專家,他也曾遇到過各種類型的運動傷病。
  • 一分鐘教你用好內旋與外旋
    內旋揮拍指前臂向內轉動帶動球拍旋轉擊球。在正手範圍內,內旋揮拍擊球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在反手擊球時外旋前也都會先向內旋,以增大加速過程。     練習方法   ﹣肘關節向前正對球網   ﹣手臂拉伸,快速向前內旋轉至手背衝臉擊球
  • 是「摩擦」產生了上旋球嗎?偏心碰撞力學說「NO」
    首先我們要考慮球拍碰撞力(也是動力鏈傳導到拍子的力)的方向問題,生物力學上更多是從拍頭速度來看的,速度是矢量、更有利於測量,那麼就有必要從力的分解的角度來看了,如下圖:  通常我們是從向上與向前的兩個力的維度來考量網球的飛行軌跡效果的,下面是常規平擊球與上旋球的飛行軌跡,但還是有很多特例需要辯證分析影響網球飛行軌跡的。
  • 活性生物材料用於細胞生物力學傳導
    生物力學中引入活性生物材料已經對幾種生物現象(例如癌症遷移,纖維化和組織再生)的研究和潛在療法有了促進作用。近期,來自哈佛大學的David J.這些平臺可以被歸類為以下兩種:1.經過結構改性的系統,通過調節百步變化改變基底的力學性質,從而耗散細胞內源性力2.應力發生系統,活性基底能夠施加外源性力在細胞上。首先,對於第一類平臺,研究人員可以利用一系列合成材料基底,以及水凝膠基系統使細胞產生內源性力,來研究細胞如何重構以及對細胞外基質(ECM)做出響應。
  • 技術貼丨關於內旋和外旋的想法
    在發球和正手拉球時,教練很強調擊球時的內旋發力,羽毛球教練更是如此。但是加入內旋發力後,很多人拉球出現容易下網的情況。這裡可能是2.5和3.0的分割區域,由於內旋加入產生威脅同時,大大提升了下網概率,尤其是對方的無力量球,反而2.5以下比賽名次好的很多是放高球的。
  • 寶寶頭頂「一個旋橫,兩個旋愣,三個旋打架不要命」是真的嗎?
    我們小時候應該都會聽上一輩的人說過這樣的話:一旋橫,二旋寧,三旋打架不要命。一旋好,二旋壞!尤其是頭頂不止一個旋的朋友肯定從小到大身邊一直會有這樣的聲音。不過,老人們也說,這也要看旋長到了那裡,都在頭頂上就是聰明,有的頭頂上一個,另一個長在別的地方,比如額頭髮跡上,老人們說這樣的人脾氣倔。再如兩個旋的孩子聰明,三個旋的孩子難管不受控制。
  • 足踝生物力學之父
    路德博士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各種足形進行更好的分類,這一強烈願望使他邁入足科這一領域。在對很多醫學分科進行了認真地學習之後,他選擇了足科,因為他覺得這一領域有供他研究的最佳機會。在他的學生時代,他很快就對足部分類研究的主觀方法失去興趣並覺得一定有更好的分類方法。瑞典植物學家卡爾.裡納斯對他的足部分型理論可行性方面有巨大影響。受此影響,路德博士開始使用骨質的骨架作為分型的基礎。
  • 瑜伽體式細節詳解:下犬式中,大腿到底是外旋還是內旋?
    內旋和外旋:在站立狀態下,關節在水平面,向身體內側轉動畫圈就叫內旋,向身體外側轉動畫圈就叫外旋。肩關節的內旋和外旋:在標準山式站立的基礎上,大手指向身體外側轉動叫外旋;大手指向身體內側轉動叫內旋。髖關節的內旋和外旋:在標準山式站立的基礎上,腳尖向外轉動成外八字時,髖關節外旋;腳尖向內轉動,成內八字時髖關節內旋。前屈和後伸:在站立狀態下,人體關節在矢狀面發生向前的運動叫前屈;人體關節在矢狀面發生向後的運動叫後伸,或伸展。
  • 有限元分析在足部生物力學研究中的應用現狀(上)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FEA應用的領域逐漸由小應變、小位移、彈性材料以及靜力學分析向大變形、熱分子材料和非線性材料以及動力學分析的方向發展,並與生物力學領域的許多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受足踝複合體結構複雜性及在體實驗條件的限制,以往研究大都局限在分析足與鞋墊的總體運動、地面支撐反作用力和足底壓力分布,對不同載荷和運動狀態下足各組成部分應力、應變變化規律研究較少,而此類研究能夠使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足部功能、預防足部疾病以及運動損傷的發生。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國內外學者將FEA應用到足部生物力學分析研究中。
  • 技術|發球力量的最大秘訣:手臂的外旋和內旋
    作為發球動力鏈的最後一個動作,手臂(包括手腕)的內旋直接決定了發球質量的好壞。為了保證最後手臂內旋得到最大能量釋放,你必須在球拍在身後完全下落後進行充分的手臂外旋。這是職業選手發球中最大的秘密之一。「搔背」動作絕對是網球界長久以來流行的最大誤區之一,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很多的網球教練在不厭其煩的使用它,直接影響了很多業餘球員發球質量。如果不進行手臂(包括手腕)的外旋,使得球拍與身體右側平行,那麼下一步的充分內旋就是不可能的,當然也就沒有快速的發球。
  • 小臂內旋——羽毛球爆發力的來源
    小臂內旋——羽毛球爆發力的來源 小臂內旋,不是一個技術,而是正確動作的一個必然環節
  • 廣東省生物力學學術年會暨首屆粵港澳生物力學高峰論壇在廣東...
    中國教育在線訊  9月15-16日, 廣東省生物力學學術年會暨首屆粵港澳生物力學高峰論壇在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舉行。論壇通過主題演講、圓桌會議等方式,匯聚粵港澳大灣區知名高校、醫院及以色列理工學院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立足生物力學領域前沿,為GTIIT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  在15日舉行的論壇開幕式上,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副校長林丹明教授對專家學者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 羽毛球內旋,外旋很高深,聽聽樂動體育資深教練如何點破
    (原標題:羽毛球內旋,外旋很高深,聽聽樂動體育資深教練如何點破)
  • 角膜生物力學分析儀——為近視手術安全雙重保障
    好消息德州愛爾眼科醫院又添新「銳器」角膜生物力學分析儀讓近視手術更加安全!角膜生物力學分析儀可以直觀反映圓錐角膜風險,尤其是針對靜態地形圖正常患者,它為屈光手術提供更準確的術前數據,更大限度降低屈光手術風險,使屈光手術更安全。德州愛爾眼科醫院引進角膜生物力學分析儀,也標識著在屈光手術領域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 著名生物工程學家,「生物力學之父」馮元楨辭世……
    當地時間 12 月 15 日,世界生物力學之父、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馮元楨老先生,於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雅各布醫院(UCSD Jacobs Hospital)安詳離世。跨越 100 載的光輝歲月雖已暫停,但馮老先生的人生傳奇永不謝幕,從航空學泰鬥華麗轉身至世界生物力學之父,他的一生遠比戲劇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