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體式細節詳解:下犬式中,大腿到底是外旋還是內旋?

2020-12-04 凡一說瑜伽

昨天寫了一篇關於基礎運動解剖學的知識。其中說到了關節的運動方向,主要是關於理論方面的。在具體的瑜伽體式中,關節的運動方向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各種組合在一起。下面各種留言,大家問得最多的是下犬式,所以再用一篇文章詳細的來分析下犬式中肩關節和髖關節的運動方向。這樣的思路和分析方式也適合其他所有的體式

先來複習兩組概念。

內旋和外旋:在站立狀態下,關節在水平面,向身體內側轉動畫圈就叫內旋,向身體外側轉動畫圈就叫外旋。肩關節的內旋和外旋:在標準山式站立的基礎上,大手指向身體外側轉動叫外旋;大手指向身體內側轉動叫內旋。

髖關節的內旋和外旋:在標準山式站立的基礎上,腳尖向外轉動成外八字時,髖關節外旋;腳尖向內轉動,成內八字時髖關節內旋。

前屈和後伸:在站立狀態下,人體關節在矢狀面發生向前的運動叫前屈;人體關節在矢狀面發生向後的運動叫後伸,或伸展。我們再來看下犬式,下圖

我們先來分析下犬式中的肩關節。

對照上面的基礎概念

1、下犬式中的手臂相當在站立狀態做了一個「向前再向上抬的動作」,這個很容易判斷:肩關節是前屈。2、本來在山式站立時大拇指是朝向正前方的,在下犬式中大手指的方向轉向身體了內側,也就是說:肩關節做了內旋。如果我們在下犬式中只是擺一個樣子的話,那麼我們肩關節做的就是:前屈加內旋。但是,為了讓手臂更有力,肩膀更穩定,同時也是為了給頭頸創造更多的空間。我們需要啟動肌肉力量對關節進行調整和控制。

我們應該這麼做:雙手大魚際、大拇指指腹和中指指腹向下壓墊子,讓小手臂內旋;然後穩定住小手臂不動,啟動肌肉力量,把大手臂向外旋。使小手臂和大手臂之間好像擰毛巾一樣的,一個像內一個像外,增加手臂的穩定性和力量。

這就是細節的,你看別人做下犬,你也擺個下犬的樣子,但是肌肉細微的精準動作,你並不知道。當然對於這一點初學者也不用擔心,在艾揚格大師的一本書中(我記不得書名了)有提到過瑜伽體式練習的幾個階段,其中第一個階段就是先把動作做對,不用去管肌肉的精微調整。

我們再來看下犬式中的髖關節。

依舊對照上面的基礎概念。

1、髖關節做前屈,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都知道。

在說髖關節內旋和外旋之前,先插兩個小常識:

a、在前屈的過程中,髖關節會主動向內收。大家可以做個小實驗。把你雙手掌心放在兩側腹股溝最上端的那塊最突出的骨頭上,你會發現當你彎腰向下的時候,這兩塊骨頭會自動向內移動,而當你直起腰的時候這兩塊骨頭是往外移動,這是髖關節主動行為,不受大腦控制。

b、髖關節內旋容易引發X型腿,而髖關節外旋容易引發O型腿。

2、我們再來看髖關節的內旋和外旋。

雖然在幾大主流的資料上,都主張在瑜伽站立山式中大腿內旋小腿外旋。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一些人就會發現在山式站立中,如果大腿外旋小腿內旋會更舒服,感覺下肢的關節會更順位。所以在山式站立中,髖關節到底要向內旋還是向外旋,就成了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誰也說服不了誰,原因是的確存在個體差異。主流資料再主流,他也沒有辦法消除差異。就像有的人他就是X型腿,有個人就是O型腿。就像絕大部分人心臟在左邊,但是有那麼個別人他的心臟就長在右邊。況且我們的髖關節還會由於生活習慣的原因發生改變,比如有的人變成了X型腿,有的人變成了O型。

所以我們先來看主流資料中的說法:下犬式的髖關節和山式的髖關節是一樣的,雙腳外側緣向下踩,小腿肚肌肉向中間靠,小腿外旋;大腿內旋,收緊大腿內側,腳內側緣向下踩。

如果這樣做,你感覺關節沒有辦法順位不舒服,或者你本身就是X型腿,那麼在練習下犬時,你可以試著讓大腿外旋,小腿內旋。是你的瑜伽,找到適合你身體的頻率和練習方法。

如果你分不清楚哪一種練習方法更適合你。我倒有個簡單的小方法可以分享給大家。你做一個大腿內旋,小腿外旋的;再做一個大腿外旋,小腿內旋的。然後讓人從你身體後方各拍一張照片對比一下,你覺得哪種狀態下你腿型最直最好看,那就用哪一種方法練習好了。

關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麗。

相關焦點

  • 12個不該做錯的瑜伽體式,80%的人都做錯過!
    瑜伽體式練得多,不如練得對,練習重點在於細節。 下面是一些瑜伽體式中需要注意的細節,都是大家不注意就會犯的錯誤,尤其是瑜伽初學者快來認真看看吧!
  • 練瑜伽,髖外旋能力差?試試這套瑜伽序列,簡單有效!
    #百裡挑一#髖部外旋能力差,會導致膝關節內扣,例如:練習戰士一、戰士二、盤蓮花等!長期髖部外旋受限會造成膝關節損傷!今天分享一套以靈活髖關節為主題的瑜伽序列,髖外旋能力弱的伽人一定要多練!01、下犬式從貓牛式進入下犬式調整5-8個呼吸02、單腿下犬式吸氣,右腿向後抬高進入單腿下犬式髖部擺正,停留3-5個呼吸03、反犬式從單腿下犬式進入反犬式雙肩對等發力,不翻髖停留3-5個呼吸04、戰士二吸氣,右腿邁向雙手中間右髖外旋,進入戰士二式停留3-5個呼吸05、側角式
  • 9個不同類型的下犬式變體,你能做幾個?尤其是王子文曬的這個
    今天和大家來聊一聊瑜伽體式的變體。我們以前介紹過下犬式之所以被稱為串聯之王就是因為它四肢著地根基特別多。瑜伽體式不管你怎麼串聯怎麼轉換,手和腳最少有一個得作為根基吧(忽然想到只有頭頂落地的倒立)下犬式四肢著地就為它向其他體式的串聯提供了方便。其實變體也是一樣的,下犬式四肢著地的特點為下犬式的變體創造了更多的可能。
  • 練瑜伽「大臂外旋」為什麼那麼重要?尤其要注意!
    特別是對於肩頸比較僵硬的同學,一練起瑜伽體式,都會聳肩。所以,要重點去強調,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 那麼,肩膀外旋是為了肩頸放鬆,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如下圖中淺綠色的部位: 當雙手上舉過頭頂或者側平舉,如果此時大臂內旋(上圖左),會導致
  • 28個常見瑜伽體式解剖圖,正位、發力一目了然(收藏級!)
    今天,給大家分享28個常見瑜伽體式解剖圖,正位、發力一目了然,如果這些體式對你來說都不難不妨閉上眼睛練習,去感受身體各個部位到底是如何發力的,你都做對、並做到了嗎?2、樹式補充要點:屈膝腿外旋,腳與大腿內側互推腳用力向下踩,大腿收緊向上提3、鷹式
  • 20張基礎瑜伽體式正誤對比圖分享!
    20張基礎瑜伽體式正誤對比圖分享!練對比努力和勤奮都重要!又來給大家分享瑜伽基礎體式正誤對比圖了。其實這類圖分享過很多,我相信大家也收藏過很多。就像題目說的錯誤練十次不如正確練一次,同樣的收藏十次不如認真的看一次,在練習中實踐一次。
  • 瑜伽前屈體式中:下背部腰骶的位子總是拱成一座小駝峰怎麼辦?
    這幾天一直在說很多前屈類體式做不好的原因和背部脊柱沒有辦法得到延展有很大的關係,比如下犬式中腳後跟一落地,腰骶的地方就會鼓起一個小駝峰。    不止瑜伽體式需要,脊柱延展對健康也很有必要。  在貓牛式的基礎上  雙腳併攏,雙膝向兩側打開  吸氣時,脊柱延展  呼氣時,身體前屈,額頭落地,雙手向頭頂的方向延展  在體式中保持30秒左右。
  • 羽毛球四種發力方式:向心內旋,向心外旋,離心內旋,離心外旋!
    我在今年不知道是哪期的《羽毛球》雜誌上看到這樣一段話:德國的一項運動研究表明,羽毛球運動員持拍手的肩關節囊的肌腱套要比非持拍手強壯,且肩部向心運動中,內旋的力量要比外旋的力量大;離心運動中外旋的力量要比向心運動中外旋的力量大。
  • 瑜伽體式知多少?教你7個瑜伽姿勢,讓你更深入理解瑜伽
    無論你是初識瑜伽,還是已經堅持了大半年。我相信很多伽人們在上課的時候,對於老師所教的一些瑜伽體式和功效都還未能很深入的明白。今天跟隨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瑜伽體式知多少?今天帶來7式瑜伽,讓我們慢慢了解瑜伽體式,快點動起來吧!
  • 16個簡單的瑜伽體式,適合冬季每天練習!
    #百裡挑一#那麼,今天就給大家推薦16個以全身練習為主的瑜伽體式大腿向下沉降,小腿往後推胸腔上提,雙肩放鬆下沉大腿肌肉收緊,保持8個呼吸2、戰士2式左腿離地上抬至與髖同高雙手向前伸直,左腿伸直雙手、身體、左腳一條直線保持8個呼吸後,換反側7、下犬式
  • 瑜伽體式詳解(二十一)平衡能力較差,站立不穩,就練這幾個體式
    每日瑜伽詳解,分享健身快樂!輕輕鬆鬆練瑜伽,健康快樂過一生!【本期導讀】瑜伽體式詳解(二十一)平衡能力較差,站立不穩,就練這幾個體式!對於瑜伽初學者來說,身體要素的不足,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一個簡單的站姿體式,就會出現左搖右晃,站立不穩。
  • 基於MSP430的質子旋進式磁力儀設計
    在航空、海洋、地震預報工作中,用於地磁臺站的磁變觀測和流動磁測。目前地磁測量所使用的磁力儀多數是進口產品,價格昂貴。國產的磁力儀以北京地質儀器廠生產的CZM-2型質子旋進式磁力儀居多。該儀器為20世紀80 年代產品,使用簡單方便。但受當時技術條件限制,儀器功耗大,穩定性較差,精度較低(±1nT)。
  • 首個旋式鑄造單晶爐問世
    本報訊 (記者 葉偉) 日前,世界首個旋式鑄造單晶爐研製在江西賽維集團成功,將有望大幅降低光伏發電成本。  據悉,該旋式鑄造單晶爐由中科院陳仙輝院士團隊和賽維技術團隊合作研製,由多晶矽鑄錠爐改造而成,單爐矽錠重量可達1200千克,實現了鑄造單晶矽的高單晶比例高出材率生長。
  • 一分鐘教你用好內旋與外旋
    內旋揮拍指前臂向內轉動帶動球拍旋轉擊球。在正手範圍內,內旋揮拍擊球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在反手擊球時外旋前也都會先向內旋,以增大加速過程。手腕在擊球過程中隨手背彎曲。      注意事項   通過前臂和髖部的轉動帶動肘關節向前,同時重心後仰。
  • 過度足內旋——生物力學影響
    一般來說足內旋是指人於走路/跑步時足部向內旋轉的過程。從專業角度來說,足內旋是在距下關節外翻、背屈和外展時產生的;足內旋是一種正常現象,但過度足內旋不是。站立時,足部向內翻轉、內側足弓變平時會出現足內旋。足內旋是正常步態循環的一部分,它使足部更具有吸收地面衝擊力的能力。但是,過度足內旋只會給人帶來傷害。
  • 世界首個旋式鑄造單晶爐研製成功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寇勇)世界首個旋式鑄造單晶爐日前在江西賽維集團研製成功。該旋式鑄造單晶爐由中國科學院陳仙輝院士團隊和光伏老牌企業賽維集團技術團隊合作研製,由多晶矽鑄錠爐改造而成,單爐矽錠重量可達1200千克。
  • 圖表式教您快速排除旋片真空泵故障
    旋片真空泵的真空度下降,煙霧,噴油,油封洩漏,噪音,泵油乳化等。停機後可根據下面圖表對應故障情況一一排除。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2、洩漏噴油:進氣口暴露在大氣中或進氣口外有大量洩漏。維修方法:排氣閥損壞,檢查排氣閥是否損壞,更換排氣閥。3、冒煙故障:長時間吸菸,屬於不正常。維修方法:泵入口外部,管道,閥門和容器的檢查。洩漏檢修後,煙霧將結束。
  • 11個經典開髖動作詳解,標註每一側髖關節運動方向的版本(收藏)
    今天給大家介紹十個瑜伽體式中同樣經典常用的開髖體式,堅持練習,效果勝過青蛙趴,而且這些體式可以全方位打開髖關節。4、女神式髖關節:外展站在墊子上,雙腳平行向兩側大大的分開,雙腳掌外旋到自己的幅度。卷尾骨,收腹部,肩膀後展下沉。呼氣時,彎曲雙膝蓋,至大腿平行地面,小腿垂直地面在女神式保持5~8組呼吸。
  • 首個旋式鑄造單晶爐研製成功 大幅降低光電成本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世界首個旋式鑄造單晶爐在賽維研製成功。該旋式鑄造單晶爐由陳仙輝院士團隊和賽維技術團隊合作研製,由多晶矽鑄錠爐改造而成,單爐矽錠重量可達1200kg。經測算,相比傳統直拉單晶工藝,旋式鑄造單晶爐製造的單晶成本大幅降低20%;同時,可以改造、升級多晶矽企業現有的多晶矽鑄錠爐,盤活多晶矽鑄錠設備資產,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旋式鑄造單晶爐一改直拉單晶傳統工藝,是一項單晶製造行業顛覆性技術革新。鑄造單晶技術比傳統直拉單晶更適合HIT高效電池,且成本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