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我心中的小鎮(圖)

2021-01-09 天津日報

  一條運河、一座木橋、一個小鎮,是我魂牽夢縈的地方。這個神奇的千年古鎮──獨流,有我童年的記憶。

  當年的木橋是連通東西兩岸的必經之路。橋頭下邊是一個魚市,清晨是這裡最熱鬧的時候。一個挨一個的大魚盆擺在小街,剛剛打撈上來的魚蝦在魚盆中歡蹦亂跳。熙熙攘攘的人群流動著,人們邊走邊看邊挑選心儀的魚蝦。我和小夥伴們提著裝水的小罐頭瓶擠在人流中,開心地撿拾魚家扔出的小泥鰍、水蠍子、水甲蟲,及時裝進瓶子裡。

  河中有木船往來穿梭。靠岸的大船搭著長長的跳板。大箱包壓在裝卸工的肩上,他們邁著沉重的步子來回走在跳板上,裝卸著貨物。我們看著都覺得有些腿軟……

  小鎮集日是十分熱鬧的,天剛蒙蒙亮,街上便車水馬龍了。晨風中瀰漫著炸果子、煮豆漿、烤山芋的味道,香香的、甜甜的、暖暖的,令人垂涎。在擺滿各色花布頭的地攤前,賣者脖子後面斜插一把木尺,高聲地說唱著。這說唱式的吆喝我很愛聽,內容大都是在誇耀他的商品,常引來一群女人們前來挑選。糧店裡,人們付上兩元錢,說出地址,店員便會把一袋麵粉送上家門。

  我們大院的鄰居是開小賣部的,我常和他家兒子小器遛到攤前,偷偷捏紅糖疙瘩吃,被大人發現喊道:快家走吧!饞貓。

  大院門樓是清代建的,灰瓦翹角木椽子,石鼓門墩。傍晚常有蝙蝠從椽縫中飛出,有時從我們頭頂上飛過,我們紛紛把鞋扔上去企圖扣上一隻呢!早晨常有掉在地上的小蝙蝠,像一個個小肉耗子,張著小嘴要吃的,我們放在小盒子裡,便是特好的寵物。

  院子裡的棗樹又高又大,樹蔭可遮擋半個院子。當時,我們總是期盼著颳大風,如此便可撿到落地的大棗了。

  突然一夜間街上都是志願軍,出入排著整齊的隊伍,哪怕是三兩個人。他們把大街小巷掃得乾乾淨淨,每家的水缸都挑得滿滿的。後來聽說這是從朝鮮戰場回國的志願軍,獨流鎮接待的是209師。我家東屋住了6個志願軍,班長是個一米八幾的大個子,特魁梧,四方臉,眼睛不大但很有神,說話的聲音像銅鐘。閒下來的時候,他常把我舉在肩上……一位志願軍叔叔告訴我們,班長在戰場上扛著機槍打敵人,非常勇敢。

  戰士們利用小草屋的空地做起了大沙盤,起伏的山脈上的草皮用染了綠色的鋸末,馬糞紙做的小房子很逼真。拿槍的大手做起手工來特別靈巧。我是他們唯一的觀眾,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做小房子的工序。

  從此小鎮熱鬧起來,幾乎每天都有各地的文工團來演出,拉歌的場面特別火爆。鄉親和戰士們都陶醉在歡樂之中。

  當志願軍們要離開的時候,他們頓失了平時的笑容。一個小戰士解下隨身帶的小綠搪瓷碗遞給我母親,哽咽地說:「大嫂,我實在沒有再貴重的東西送您,這小碗做個紀念吧!」那場景,我至今難忘。那小碗,母親一直保存著。

  臨行前,班長帶著我和妹妹拍了一張照片。當時,他一把把妹妹抱到腿上,讓我站在旁邊。照片上的班長表情威嚴,穩穩地坐著像一座小山。他很鄭重地將照片交給媽媽,深情地說:「大嫂留著它吧,你們想我的時候可以看看……」頂天立地的大漢,眼眶已經溼潤了,拿照片的大手在輕輕顫抖。這張照片我至今仍保留著。

  臨行時,鄉親們紛紛湧上街頭送行。媽媽領著我和妹妹站在高臺階上望著遠去的隊伍,班長不住地回頭向我們招手。

  時光荏苒,一晃60多年過去,每當我走進小鎮,心裡總是沉甸甸的。當年志願軍掃得乾乾淨淨的大街早已鋪上柏油路面。大院已改建。大棗樹仍靜靜地矗立在那裡,像一位百歲老人向人們訴說著小鎮的變遷。粗糙的樹幹又多了些滄桑,聽說它每年還向人們奉獻著甜脆的大棗。

  古鎮也建起了高層住宅。做醋的小作坊早已變成大廠遷到鎮外,產品暢銷國內外。百姓門前停靠的獨輪車早已換成小轎車。人們迎著朝陽走在平坦的柏油路上,橘黃色的光勾畫著每一個人的輪廓。他們在為小鎮的巨變奔波著,奉獻著。

  當年和我一起玩耍的夥伴小器早已從部隊轉業,現在享受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沉睡在大運河上的老木橋如今已重修完畢,這座天津市非遺項目又重新承載著來往的遊客。

  我常在夢中回到當年,看到志願軍戰士一張張笑臉,班長那雙大手又把我舉到他的肩上,我和小夥伴又重新提起了小罐頭瓶向魚市跑去……

  夢醒時,淚溼枕巾……

  常想,那些曾和我接觸過的志願軍戰士如今身在何方?老班長是否在向子孫介紹著那張泛黃的老照片……

  小鎮在歲月中悄然發生著變化。

  願小鎮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小鎮永在我心中。

相關焦點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紅樓無限情(圖)
    少年書劍在津門  我考進初中,已經是十五歲了。這中學是河北大經路東側的覺民初中。這個學校是河北省的先生們辦的,所以天津衛的闊子弟罕見,而以文安、徐水、河間、獻縣、滄、景、鹽,以至京東諸縣的「外地」學生為多。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圖)
    為儘可能地保留跨頁長圖的美感與細節,系列統一採用非傳統的24開本大小,裸脊彩線裝訂可直接攤平,極大地提升了閱讀觀感和趣味性。此外,獨特的鏤空工藝配合插畫元素的設計巧思精美,彰顯淡雅的國風意境,讓人眼前一亮。  如今,隨著中國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如何更好地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國門,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圖)
    記者走進天津職業大學學生食堂,在這裡現場「檢驗」大家對於垃圾分類知識的學習效果。  中午11點,食堂開餐了,學生們陸陸續續地從校園的各個方向前往食堂就餐。15分鐘後,已經有用餐完畢的學生端著餐盤前往設在食堂出口處的「餐具回收處」。記者在現場看到,回收臺上設有3個回收口,分別是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與之相對應的是3個安放於回收臺下的垃圾桶。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加強交流 深化合作
    本報訊 12月23日,區委書記範少軍會見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行長陳永宏一行,雙方就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共謀發展、實現共贏進行了洽談。  範少軍代表區委、區政府對陳永宏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並介紹了河東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津版「國之重器」 提升「衛藥」科技內涵
    記者來到天津中醫藥大學新校區,走進中醫藥研究院藥學部儀器室,溫暖撲面而來。此刻,室溫恆定在22.3℃,一排排大型色譜儀、質譜儀中間,幾個身著白大褂的身影正埋頭操作實驗。  「我們正在對12種人參類藥材,包括人參、西洋參、三七、紅參、人參葉等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參皂苷』同時進行含量測定,確定活性成分在不同藥材中的含量差異,從而進行質量評價。」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密西西比河畔的馬克·吐溫(圖)
    仿佛他就在這條船上,就坐在我的身邊。依稀瞥見他捋著兩撇短髭,響著濃重的鼻音,講著歲月深處的往事。  哦,就是這條密西西比河,蕩漾過他兒時的歡樂,激發過他青年發財的夢想。然而,弟弟亨利·克列門斯因火輪爆炸而慘死的情景,在其心庭投下陰影,一生都不能散去。他曾捶胸頓足,痛罵自己沒有阻止弟弟當領航員,又怎會命喪黃泉?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北派古典戲法的三世情緣(上)
    天津是出了名的「戲法窩子」。早在上世紀初期,作為中國傳統幻術表演的主要形式之一的北派古典戲法就開始盛行。在天津南市一帶的茶館、戲院、撂地的布圍子裡,這種古樸有趣的戲法表演很常見。  和平區非遺展覽館的前廳有三座塑像,最右邊一位就是北派古典戲法大師王殿英。「萬種奇蹟一袍成,千般奧秘兩手中。」
  • 「紙張風波」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隨著一聲驚叫,我身邊的人全圍到了窗戶旁邊。    時間回到三分鐘前,我樂呵呵地和同學聊著天,手中的鉛筆盒不小心掉了,不知怎麼的,原本放在桌子上的一張紙竟飛出了窗外。天啊!一時之間,我們都愣住了,其中一個同學反應過來,跑到窗戶邊,把頭微微伸出窗外。此時我心中慌極了,心想:這該怎麼辦啊!要是被老師知道我豈不是完了!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進一步激發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
    會上,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和平區黨建工作專題匯報片;天津醫科大學黨委、市委市級機關工委組幹處、金融街(天津)置業有限公司黨支部、小白樓街開封道社區黨委負責人分別作交流發言。  會議強調,一要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引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 我的樂園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504班小記者 陳琪豪    我的樂園是書房,它既是學習樂園也是我放鬆娛樂的地方。我會在書房裡做作業、拼樂高、畫畫……最喜歡的是收集恆星資料和看軍事小報。    我喜歡把關於恆星的資料收集起來,比如織女星、牛郎星、比鄰星等,科學家把太陽這種恆星稱為「黃矮星」。有時,我把許多學到的知識寫在書房的黑板上,假裝自己是「小老師」,給媽媽上課。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中國女排開啟2021年首期集訓
    本次集訓,包括姚迪、李盈瑩、王媛媛3名天津選手在內的19名隊員參加,仍以2019年女排世界盃奪冠的班底為主,除了朱婷、張常寧、袁心玥、丁霞、顏妮、龔翔宇、王夢潔等名將,還包括首次入選國家集訓隊的廣東女排隊長慄垚,以及重歸國家隊的高意。面對東京奧運會被延期的局面,中國女排在2019年進行了長達七個月的封閉集訓,大多數隊員的技術能力和比賽狀態都有新的提高。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18年,在「六爭攻堅、三年攀高」行動中,寧波明確「科技爭投」的目標,牢固樹立科技是核心競爭力的思想,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平臺帶動作用和人才支撐作用,引導社會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快增強區域創新實力。    藍圖繪就,謀定而後動!
  • 中國最大數字報刊網站蜘蛛網上線
    中新社上海1月12日電 (記者 鄒瑞玥)中國最大的報刊訂閱網站蜘蛛網12日宣布其數字報刊營銷平臺上線,這也意味著此間傳統媒體開始突破地域限制,向手機用戶全面拓展。
  • 我的鸚鵡朋友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南浦小學404班小記者 王萍    今天家裡多了兩名新成員,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媽媽卻故意賣關子:「到家你就知道了!」我衝進家門,用「火眼金睛」四處搜尋。呀,原來是兩隻小鸚鵡!看,這隻小臉胖乎乎的,一看就是個「貪吃鬼」,頭上的毛摸起來軟軟的,讓人愛不釋手。另一隻更可愛,那雙亮閃閃的小眼睛眨呀眨,好像在對我說:「你好呀,小主人!」
  • 擴散| 「我心中的國寶」——天津美術館第八屆文物主題夏令營招募...
    擴散| 「我心中的國寶」——天津美術館第八屆文物主題夏令營招募開始了!為進一步提升文物保護在構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這個夏天,天津美術館將推出「我心中的國寶」文物主題夏令營,邀請少年兒童走進美術館,聆聽國寶故事,體驗傳承技藝。通過有趣的動手實踐詮釋匠人精神,感受中國古人的聰明智慧,弘揚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提升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天津建設沿海智能化防控體系(圖)
    同時,該隊還積極協調,對天津153公里海岸線、近千平方公裡轄區進行了詳細勘察,實現出入沿海地區受控人員、船舶100%全掌控,努力形成天津沿海及鄰海陸域的「全方位、立體化、智能化」的管控體系。  根據天津市委 「關於建設以科技為支撐的智能沿海防控網,全面提高我市海防工作水平」的總要求,天津市公安局沿海安全保衛總隊第一時間與有關單位對接協調,成立6個勘察小組,對天津153公里海岸線、近千平方公裡轄區進行了詳細勘察,共計完成170個重點場景、200餘條沿海防區出入通道的防控需求分析,細化完善沿海防控網建設方案,力爭整合現有沿海陸域感知設備數據,實現出入沿海地區受控人員、船舶100%
  • 超級計算機能算「天地人」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天津濱海新區從來不缺少創新平臺。在近年來從外部引進的科技創新平臺中,天津濱海新區軍民融合創新研究院、中英生物醫藥技術轉化與產業化基地等8個科研機所被譽為「八大金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 「最初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找到了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談技術合作,沒想到的是,竟然開啟了一段不尋常的研發之路。」中昇創舉(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 中國聯通引領5G智能科技新風向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政務大數據:以業務、數據、安全三線運營管理為整體理念打造的政務大數據管理平臺,建立以扁平化、聯動聯勤、政社互動為特徵的社區綜合服務管理新機制,運用大數據手段,依託網格化管理和空間地理信息,以可視化的方式展示政務大數據的匯聚、運行、監管、治理等內容,搭建社會治理系統,實現智慧街道「一張圖」。
  • 西瓜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圓溜溜的西瓜像個胖娃娃,它身穿一條深綠、淺綠相間的條紋裙子,頭戴黃色髮夾,聞起來有一絲淡淡的清香,讓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切開一部分,濃濃的香氣撲鼻而來,紅彤彤的果肉十分誘人,我迫不及待地挖起一勺放進嘴裡,甜甜的汁水直流心間。    西瓜不但美味,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還能消暑解渴。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104 王貴武 王貴武,男,漢族,1959年3月生,民建會員,天津銀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烈士為國盡忠,我替烈士盡孝」——在過去的21年中,王貴武尊認16位烈士的父母為自己的父母,幫助烈士們贍養父母、盡孝養老,演繹了一段超越血緣的感人故事。 1978年,王貴武入伍到駐蘭州空軍部隊,1980年底復員回到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