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北派古典戲法的三世情緣(上)

2021-01-09 天津日報

  天津是出了名的「戲法窩子」。早在上世紀初期,作為中國傳統幻術表演的主要形式之一的北派古典戲法就開始盛行。在天津南市一帶的茶館、戲院、撂地的布圍子裡,這種古樸有趣的戲法表演很常見。

  和平區非遺展覽館的前廳有三座塑像,最右邊一位就是北派古典戲法大師王殿英。「萬種奇蹟一袍成,千般奧秘兩手中。」說的就是王殿英高超的古典戲法技藝。

  天津古典戲法節目豐富多彩,秉承「手彩、撮弄、藏厭」三大體系,大、中、小型戲法均有傑作流傳下來,《四亮》《平地拔杯》《海底撈沙》《水接紙連》《拉線棒子》《仙人摘豆》便是其中的代表節目。因為長期在四面圍觀的環境下作藝,戲法表演者要邊說邊變,如話家常,幽默風趣,在與觀眾的交流中掩蓋戲法的過門,形成天津戲法「口彩相連」的獨特風格,觀眾百看不厭。戲法不僅豐富了民間的文娛生活,在對外文化交流中,《仙人摘豆》《海底撈沙》等作品也大放異彩,被奉為中國戲法中的經典。中國古典戲法名家王殿英先生為古彩戲法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清末民初,北派古典戲法的從業人員中天津人可不少,張寶清、韓秉謙、朱連奎等都是戲法名師。他們在「三不管」等遊藝場所賣藝授徒,使天津民間戲法不斷傳承和發展。

  上世紀二十年代,戲法名家王殿英生於天津市河北大街石橋西胡同。他的父親王振清是著名的時調弦師。王殿英自幼深受家庭薰陶,對於藝術表演有著濃厚的興趣。值得一提的是,王殿英的妹妹王毓寶在父親的培養下成長為時調名家。

  那時的天津,無論是茶館、小劇場或撂地兒,戲法很盛行。王殿英和馬國良搭檔,先後拜「津門戲法名師」王文韶和郭碧臣先生為師,學習古典戲法。出師後,小哥倆常年活躍在小梨園、慶雲、志誠信等多家小劇場。新中國成立後,他們參加了群聲曲藝社。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王殿英調入天津市實驗曲藝雜技團表演戲法。改革開放後,他充分展示藝術才能,全國各地演出,展示古彩戲法的藝術魅力。

  王殿英的徒弟肖桂森常說:「師傅這一輩子,活得那叫一個豐富。」

相關焦點

  • 古典戲法傳承人肖桂森納新徒 非遺項目盼傳承
    天津北方網訊:8月17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戲法的代表性傳承人、天津雜技團戲法演員肖桂森,在魔術界與曲藝界眾多名家、前輩的見證下,為古典戲法再納新徒。  作為從事古典戲法表演逾40年的戲法名家肖桂森來說,從其師父—已故北派戲法大師王殿英手中接過衣缽後,將戲法儘可能推廣和傳承下去一直是他的心願,也是非遺項目的發展需要。此次拜師學藝的新徒陳梅來自黑龍江雜技團,作為經驗豐富的魔術師曾獲2004年澳門國際魔術大賽金獎。她也對古典戲法頗有興趣,在中國雜技理論研究委員會副會長傅起鳳女士的引薦下,決定學習古典戲法。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加強交流 深化合作
    本報訊 12月23日,區委書記範少軍會見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行長陳永宏一行,雙方就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共謀發展、實現共贏進行了洽談。  範少軍代表區委、區政府對陳永宏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並介紹了河東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津版「國之重器」 提升「衛藥」科技內涵
    昨日上午10時,氣溫逼近-10℃,寒風卷著落葉呼嘯在大地上。記者來到天津中醫藥大學新校區,走進中醫藥研究院藥學部儀器室,溫暖撲面而來。此刻,室溫恆定在22.3℃,一排排大型色譜儀、質譜儀中間,幾個身著白大褂的身影正埋頭操作實驗。
  • 綠巨人無意中一句話,竟然撩動了寡姐的心,三世情緣,結局太痛心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在上個月可謂是激起了很大的波瀾,那一段時間無論是朋友圈還是網絡公共平臺,無一不是被這部電影給刷爆了,相信不少漫迷們也去電影院看過了吧。《復仇者聯盟4》作為復仇者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部,本以為會以美滿的結局同漫迷們說再見,沒想到卻是比其他電影更為虐心。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紅樓無限情(圖)
    這個學校是河北省的先生們辦的,所以天津衛的闊子弟罕見,而以文安、徐水、河間、獻縣、滄、景、鹽,以至京東諸縣的「外地」學生為多。這就是說,它的風氣必然是樸實無華,還帶點「村」氣,可是正派,規規矩矩,扎紮實實。毛病是太死,只讓學生讀死書,不知其他。校規極嚴,學生們見了「老管兒」(管人的舍監)如避貓鼠兒的一般。到校外去必須請假獲準才行,不然,擅出校門一步則記大過一次──三次開除不赦。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進一步激發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
    會上,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和平區黨建工作專題匯報片;天津醫科大學黨委、市委市級機關工委組幹處、金融街(天津)置業有限公司黨支部、小白樓街開封道社區黨委負責人分別作交流發言。  會議強調,一要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引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中國女排開啟2021年首期集訓
    本次集訓,包括姚迪、李盈瑩、王媛媛3名天津選手在內的19名隊員參加,仍以2019年女排世界盃奪冠的班底為主,除了朱婷、張常寧、袁心玥、丁霞、顏妮、龔翔宇、王夢潔等名將,還包括首次入選國家集訓隊的廣東女排隊長慄垚,以及重歸國家隊的高意。面對東京奧運會被延期的局面,中國女排在2019年進行了長達七個月的封閉集訓,大多數隊員的技術能力和比賽狀態都有新的提高。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法國「進士」逐夢東方(15)
    桑志華的執勤生活(下)   初春的北方是寒冷的,他們身上穿得很單薄,而且向北會越走越冷,但這阻擋不了他們前進的腳步。這樣像候鳥一樣的隊伍,在路上不斷湧現。稍微富裕一點的乘火車,但條件也很惡劣,人們像牲口一樣被塞在露天的車廂裡。   3月12日下了一場大雪,氣溫降到零下7攝氏度,非常寒冷。
  • 中國最大數字報刊網站蜘蛛網上線
    中新社上海1月12日電 (記者 鄒瑞玥)中國最大的報刊訂閱網站蜘蛛網12日宣布其數字報刊營銷平臺上線,這也意味著此間傳統媒體開始突破地域限制,向手機用戶全面拓展。
  • 檢察院裡有詩人_檢察日報社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陳志榮現任集美區檢察院研究室主任,位列全國首批「打黑除惡」專家的他,似乎很難與「詩人」聯繫在一起,但早在大學時代,熱愛國學的他便「瘋狂」迷戀上古詩詞,研讀了大量古籍,同時師從著名詩詞家楊鳳生,專心學習詩詞格律。     從事檢察工作後,陳志榮依然沒有放棄「詩人」夢,工作之餘陸續創作詩詞曲作品200餘首,發表於國內各類詩詞刊物,逐漸在福建省詩詞界積攢了不少人氣。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我心中的小鎮(圖)
    大箱包壓在裝卸工的肩上,他們邁著沉重的步子來回走在跳板上,裝卸著貨物。我們看著都覺得有些腿軟……  小鎮集日是十分熱鬧的,天剛蒙蒙亮,街上便車水馬龍了。晨風中瀰漫著炸果子、煮豆漿、烤山芋的味道,香香的、甜甜的、暖暖的,令人垂涎。在擺滿各色花布頭的地攤前,賣者脖子後面斜插一把木尺,高聲地說唱著。這說唱式的吆喝我很愛聽,內容大都是在誇耀他的商品,常引來一群女人們前來挑選。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圖)
    記者走進天津職業大學學生食堂,在這裡現場「檢驗」大家對於垃圾分類知識的學習效果。  中午11點,食堂開餐了,學生們陸陸續續地從校園的各個方向前往食堂就餐。15分鐘後,已經有用餐完畢的學生端著餐盤前往設在食堂出口處的「餐具回收處」。記者在現場看到,回收臺上設有3個回收口,分別是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與之相對應的是3個安放於回收臺下的垃圾桶。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18年,在「六爭攻堅、三年攀高」行動中,寧波明確「科技爭投」的目標,牢固樹立科技是核心競爭力的思想,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平臺帶動作用和人才支撐作用,引導社會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快增強區域創新實力。    藍圖繪就,謀定而後動!
  • 超級計算機能算「天地人」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天津濱海新區從來不缺少創新平臺。在近年來從外部引進的科技創新平臺中,天津濱海新區軍民融合創新研究院、中英生物醫藥技術轉化與產業化基地等8個科研機所被譽為「八大金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 「最初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找到了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談技術合作,沒想到的是,竟然開啟了一段不尋常的研發之路。」中昇創舉(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 中國古彩戲法:成也傳統、敗也傳統?
    伴隨魔術在年輕人中悄然受追捧,很多人並不了解我國的傳統魔術——古彩戲法。「眼疾手快可以隔空取物,變幻莫測的技藝讓人眼花繚亂,險象環生的表演讓人動魄驚心……」如今,依然被老一輩人津津樂道的古彩戲法,在很大程度上已淡出人們的視野。雖然在一些電視節目或舞臺演出中,還可以看到古彩戲法傳承人的表演,但是傳承乏力、認知度低、缺乏展示推介平臺等問題,依然困擾著這一非遺項目的傳承。
  • 楊樂——盛世中國·玄妙莫測·中國古彩戲法傳承人
    著名魔術表演藝術家楊樂女士卻有傳承古彩戲法的硬功夫,她以極為嫻熟的手法,把古彩戲法表演得出神入化,讓魔術的東方設計思維和美學精神成為驚豔世界的精彩!  傳統魔術技法的傳承,需要法由師授,功由戶出的習成。跟著大師學絕活,可以讓自己的魔術技法得到玄機真諦。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密西西比河畔的馬克·吐溫(圖)
    坐在古風的木船上,向前駛著,腦際一直閃動著那位與邪惡不共戴天,神靈也敢調侃的大文豪馬克·吐溫的身影。仿佛他就在這條船上,就坐在我的身邊。依稀瞥見他捋著兩撇短髭,響著濃重的鼻音,講著歲月深處的往事。  哦,就是這條密西西比河,蕩漾過他兒時的歡樂,激發過他青年發財的夢想。然而,弟弟亨利·克列門斯因火輪爆炸而慘死的情景,在其心庭投下陰影,一生都不能散去。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圖)
    作為《中國日報》《上海日報》等多家英文媒體的創始人,張慈贇先生深諳中西方語言文化之精髓,外加其擁有十餘年政府新聞工作經驗及三十餘年的重大翻譯項目的實踐經歷,使得這部叢書所甄選的故事及其時代背景,是最能展現中華文明成果的根本創造力和中國人對宇宙、自然、社會和人的本質的思考。
  • 鏖戰大荒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手遊首曝上古妖獸線稿
    摘要:《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原著中,擎蒼乃鬼族至尊,法力與戰神墨淵不相上下。《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手遊即將浪漫開測,遠古神獸即將一一登場,原著中的感人三生戀情也將全面再現,三世情緣,與你相約! 楊冪趙又廷主演電視劇同名3D仙俠手遊《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來啦!還記得東瀛與夜華君鏖戰,重傷夜華的四大兇獸嗎?它們穿越到《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手遊裡,將由你和主角們前去收服!
  • 長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長春日報電子版 - 主流網
    2010年3月30日 星期 二 上一期南關區全安街道全安廣場社區  南關區新春街道永春社區  南關區民康街道理健康胡同社區  南關區鴻城街道東風社區  南關區曙光街道師大東電社區  南關區長通街道龍興社區  南關區桃源街道濱河社區  寬城區新發街道上海路社區  寬城區站前街道北京大街社區  寬城區東廣街道黃河路北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