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20-11-28 寧波晚報
江豐電子操控臺。
企業自動化流水線。
康達洲際醫療器械(寧波)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百日百場」院企對接會現場。
浙江創新中心。

    

    

    

    

    

    

    在日益白熱化的城市競爭中,唯有加快科技創新引領,才能搶佔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

    2018年,在「六爭攻堅、三年攀高」行動中,寧波明確「科技爭投」的目標,牢固樹立科技是核心競爭力的思想,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平臺帶動作用和人才支撐作用,引導社會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快增強區域創新實力。

    藍圖繪就,謀定而後動!寧波高起點確立科技發展目標,制定《推進「科技爭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18-2020)》,拉高標杆、對標先進,部署實施「一轉六大」創新行動,確立了「兩邁進」「八倍增」的總體目標。

    2020年,進入「交卷」之年。回望來路,寧波緊扣「科技爭投」目標任務,把科技創新作為「栽樹工程」來抓,快馬加鞭加大投入。「大院大所」接踵落地、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提質增效、社會資本深度參與、技術交易額翻倍增長……寧波科技形成合力,為創新注入強勁動力。

    聚焦「科技爭投」,瞄準前沿發展趨勢,寧波不斷釋放新動能,經濟穩健跑出「新速度」。

    

    緊盯「投」字關鍵 完善研發投入新體系

    

    

    「不日新則日退。」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和競爭優勢,科技投入是必不可缺的要素。

    三年來,寧波通過政策引導投、各方聯動投等多模式推進建立形成穩定、多元的創新投入機制,在政府創新投入、企業投入、社會資本等三個維度實現全面提升。

    政府創新投入力度顯著增強。出臺實施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專項行動計劃,強化財政資金引導作用,2019年全市財政科技經費支出124.16億元,投入總量與2017年相比實現翻番,三年間年均增長率為45.3%,較「十二五」期間的年均增長率提升31.4個百分點。

    創新主體投入強度顯著增長。寧波引導傳統產業向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轉型,解決企業「不敢投」「不會投」難題。1至10月,全市完成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296.7億元,同比增長12.2%。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7.1%,高於固定資產投資12.3個百分點、工業投資7.3個百分點。積極落實企業研發加計扣除、高企所得稅「兩稅」優惠政策,2019年6697家次企業享受稅收減免,金額首次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23.6%。

    政府資本撬動下,社會資本源源不斷投入創新創業活動,為中小企業「輸血」,為新興產業「加油」。為了更好地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發展,寧波出臺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2.0版」,基金總規模將擴至10億元,單次最高投資金額提升到300萬元,與原先相比提高了50%。截至目前,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累計跟投項目264項,撬動社會資本投資超33億元,實現13.7倍放大效應。

    

    「大院大所」接踵落地 打造寧波科創森林

    

    

    以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為抓手的科技創新「栽樹工程」,已成為寧波厚植優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針對寧波科技智力資源基礎相對薄弱、製造業轉型升級需求旺盛的現狀,寧波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大力度推進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栽樹工程」,創造了一批「新紀錄」:瑞凌5天4次飛行談判、一年不到第一條生產線成功試運行並完成首批產品下線;僅用7個月時間,西工大寧波院完成從籤約、籌建到落地全過程。

    2018年以來,寧波先後引進建設高能級大院大所21家、累計達69家。21家新引進的產業技術研究院中,70%以上是與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大等國內985、「雙一流」高校及國家級研究院合作共建,以研究院為紐帶將本部創新資源吸引到寧波,與本地產業鏈實現「強強聯合」。新引進21家研究院已承擔國家科研項目33項、新建創新平臺63個、產出創新成果167項、孵化高科技企業62家。

    「大院大所」正逐步成為寧波人才蓄水池、科技創新策源地。目前,全市69家重點產業技術研究院已集聚各類人才超過3萬名,其中研發人員佔比70%左右。

    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寧波的產業技術研究院挺身而出,發揮了重要的智力支撐作用,以澎湃的創新力量支持全市打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兩場戰役」。

    疫情防控初期,針對企業開工面臨的技術人員不足等難題,寧波於2月8日搭建「愛心科技人」志願者平臺,發揮寧波市科技創新與產業應用聯盟的紐帶作用,發動全市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免費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應急保障。目前,該平臺已面向全市企業提供免費技術支持、產線維護和應急保障服務7366家次。

    

    瞄準產業共性需求 關鍵核心技術接連攻破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科技創新角逐空前激烈,只有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才能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瞄準前沿科技和國家省市重大戰略需求,寧波圍繞「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及五大重點新興產業發展路徑,突出關鍵核心技術支撐、前沿技術引領。

    企業發布需求,政府凝練共性難題制定專項,廣邀全國創新團隊破題——2018年以來,寧波以「揭榜掛帥」模式,啟動實施「科技創新2025」重大專項,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器件/先進半導體晶片及應用軟體等十個領域部署實施項目240個,累計帶動826個團隊參與。

    讓企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成為院所的「課題」,寧波以院企雙向對接會的模式,打通交流渠道。今年,寧波啟動「百日百場」系列活動,推動產業技術研究院千名技術專家與我市500家以上重點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係。

    聚焦關鍵材料、核心部件、高端裝備等核心領域,寧波突破深海臍帶纜、超高純濺射靶材、量子點光學薄膜等一批關鍵技術和戰略產品,佔領科技創新制高點。

    2018年至2019年,我市企事業單位共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2項、省級科學技術獎87項,攻克微量摻鍺直拉矽單晶技術、超分辨光學微納顯微成像技術、廢舊聚酯高效再生及纖維製備產業化集成技術、強磁共振系統關鍵技術與成像方法、嚴重脊柱創傷修復關鍵技術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蛟龍號」深潛器、「嫦娥」探測器等國家重大科技工程中展現寧波科技元素。

    

    創新引領產業發展 企業活躍「後備」充裕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推進「科技爭投」,重點要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寧波積極調整優化涉企政策,鼓勵企業建設創新研發機構、實施技術改造、引進人才,形成「四兩撥千斤」的撬動效應。

    高新技術企業是科研投入的「主力軍」。寧波著力加強引導、宣傳,高新技術企業數從2016年的1376家增加到2019年的2149家;今年共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789家,為去年申報數的2倍。今年年底,預計寧波高新技術企業將突破3000家。

    科技創新「後備軍」充裕。今年,全市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3461家,累計達1.86萬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38家,同比增長45.5%。

    在全市上下支持科技投入的良好氛圍下,寧波科技創新與「246」產業、五大重點領域新興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提升。

    今年1-10月,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804億元,同比增長5.0%,高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6個百分點。5G+、人工智慧、集成電路、軟體和信息服務、工業網際網路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有研發支出的規上工業企業3832家,居副省級城市首位;全市92家上市企業中,有69家是高新技術企業,佔比達75%。

    

    精準「滴灌」雙創生態 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扶持政策不能「大水漫灌」,而要「精準滴灌」,讓財政資金髮揮「四兩撥千斤」的槓桿作用、乘數效應,撬動全社會創造活力。

    寧波堅持改革思維,讓「科技創新」與「科技體制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持續優化「科技爭投」生態建設。

    在開放創新、民營企業為主體的研發創新制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寧波率先探索,取得階段性進展;貫徹落實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三評」改革要求,寧波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完善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賦予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多自主權。

    在良好雙創生態下,以人才為核心的技術、項目、資金等創新要素加速匯集,寧波人才吸引力和集聚力持續走高,「引得進人才、留得住人才」的局面正逐步形成。

    2018年以來,全市人才淨流入率連續居全國城市第2位,其中製造業人才淨流入率列全國城市首位;新引進大學畢業生13.7萬名,新增高技能人才5.9萬名,分別增長65.2%和17.7%,增量與增幅均創歷年新高。

    高端創新人才引進取得實質突破。2018年以來新增21名全職海內外院士,累計達23名,其中兩院院士12名;甬籍院士全職回歸、自主培養海外院士均實現零的突破;浙江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達22個。

    截至今年9月,全市實現專利申請量58054件、專利授權量44589件,同比分別增長12.6%、30.5%;有效發明專利量達29605件,同比增長11.6%。

    

    金鷺 鄭勇 王虎羽 文/圖

相關焦點

  • 中國聯通引領5G智能科技新風向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目前,浙江朗迪集團等一批企業已入駐餘姚智能家電行業雲平臺,朗迪集團正與寧波聯通合作打造連接各生產基地的風葉輪產線視覺檢測平臺。    近期,中國聯通已聯合信通院、浙大中控、浙江藍卓開展四方合作,成立「5G+工業網際網路」聯合創新中心並落地寧波。
  • 俞夢孫院士工作站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蔣煒寧)昨天,俞夢孫院士工作站暨易中禾健康工程中心奠基儀式在寧波東錢湖易中禾仙草園舉行。這是寧波市第一個與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合作開展的人體系統健康工程研究機構。  俞夢孫院士是中國航空生物醫學工程的開創者和學術帶頭人,致力於航空醫學工程研究50餘年,攻克了幾大世界航空醫學界的難題,還長期關注中醫文化和系統健康研究。
  • ——甬舟一體化推進工作一周年紀實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甬舟兩市發展各有特色優勢,也各有短板弱項,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科技與產業也不例外:    根據《寧波市推進甬舟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甬舟兩地將圍繞數字經濟「一號工程」,聚焦綠色石化、港航物流、海洋經濟等產業,共同打造優勢互補的產業大格局,整體提升兩地產業競爭力和科技競爭力。如今,甬舟一體化科技交融的新篇章已全面掀開。
  • 鯨波萬裡情無隔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        記者 厲曉杭 張昊 朱宇         這是一次與時間賽跑的緊急搶修——    蓋亞那首都喬治敦的海底電纜中斷,部分地區陷入一片黑暗中,蓋亞那政府宣布其為「國家緊急事件」,這時離西方傳統的聖誕節只有不到1個月……    這是一場代表中國出徵的勇敢「逆行」——    在蓋亞那政府緊急求援下,寧波派出的技術專家遠赴重洋
  • 寧波交響樂團昨晚奏響「星星的聲音」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崔小明 通訊員姚棟)昨晚,寧波交響樂團2018-2019音樂季之「穿越星際的旅行」在寧波文化廣場大劇院上演。青年指揮家朱曼攜手寧波交響樂團奏響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的作品《行星組曲》,在甬城的夜空灑下一片璀璨的星光。    本場音樂會以邊講邊演的方式進行。在每一個片段開始前,朱曼都會對「行星」片段的內容進行簡要的介紹,這樣更加方便現場觀眾理解。
  • 甬產導電銀漿性能對標世界一流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編者按:日前,2018「尋找寧波最具投資價值企業」活動選出「30強」,湧現出一批初創型、高成長性企業,涉及新材料、新裝備、智能製造、生物醫藥、電子商務等領域,發展前景喜人。今起,本報聯合寧波市股權協會、甬股交等單位,推出「尋找寧波『雛鳳之星』」專欄,展示這批明日之星企業創業創新、不斷走向更廣闊市場的歷程。
  • 讓閱讀之風吹遍甬城每一個角落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昨日上午9時半,寧波軌道交通和寧波圖書館聯合主辦的地鐵圖書漂流活動,向市民發出了閱讀倡議書。在為期一個月的活動期間,有500餘冊圖書放置在軌道交通一號線福慶北路站點,市民可以把書帶上地鐵,也可以帶回家,讀完把書還回福慶北路圖書漂流站點。當天,不少讀者前來體驗活動,並提出了增加圖書種類的建議。
  • 奉化溪口蔣家龍門千層餅飄香千裡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即便是土生土長的寧波人,也很難一下子回答出這個問題。奉化溪口鎮上有幾家製作千層餅的老店,筆者前去觀察制餅過程,但還是很難在老師傅行雲流水般的揉面擀餅動作間看出這餅到底有幾層。    「別數啦!」伴著爽朗的笑聲,蔣家龍門千層餅店的店主蔣定君回到了店裡。他娓娓道來,千層餅以小麥粉和豆黃粉為主料,苔菜、芝麻、菜籽油等為輔料,餅一共有27層,厚度卻僅約一釐米,長寬各約5釐米。
  • 江北跨入宜居宜業「兩江」新時代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10+2」中的「10」,指的是核心濱水區、灣頭休閒商務區、謝家—寶慶寺區塊、甬江北岸、姚江北岸、洪塘區塊、杭州灣大橋寧波門戶區、慈城古縣城、保國寺—蓀湖旅遊度假區、北高教園區等十個城市功能區塊;「2」指寧波(江北)高新技術產業園、寧波陸港物流園區兩大園區。  藍圖已繪就。
  • 颱風天裡的管網巡檢人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汽車在環城西路寧波電視臺附近停下,小章他們取下撬棍,打開一個窨井蓋,窨井裡面漆黑一片。小章介紹:「道路上的雨水通過兩側的落水口收集到雨水主管,雨水主井每30米左右設置一個,現在檢查一下這個排水井裡面的防護網有沒有損壞。」小章踩了踩井內的防護網,「挺結實的,承重200公斤沒問題。」
  • 象山人工培育擬目烏賊取得成功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在寧波大學教授蔣霞敏及其團隊的幫助下,象山人工培育擬目烏賊已獲成功。據悉,這是國內首次大規模育苗成功。    苗場負責人黎盛告訴記者,今年3月,他從廣東引進了擬目烏賊受精卵,經過培育,目前最大一批胴長已經長到五六釐米。「我們將不同大小的烏賊幼體分至不同的育苗池,防止在餌料不足的情況下,小幼體被攻擊導致死亡。」黎盛說。
  • 29.7℃,振寧種雞在溫暖中過冬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前天上午,記者來到浙江省三個祖代種雞場之一的寧波振寧禽業有限公司的「振寧黃雞」育種中心一探究竟。    「振寧黃雞」育種中心地處胡陳鄉一處山坳裡,三面環山,環境十分幽靜。    經過噴霧消毒後,育種中心主任、高級畜牧師盧磊把我們帶到了一幢白色房子前:「這是全自動育雛育成舍,小雞就生活在裡面。」    進入育成舍,一股暖流撲面而來。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我市蝴蝶研究專家林海倫經過26年的野外調查後,給出了一份最新的《寧波蝴蝶調查報告》,目前寧波有蝴蝶11科201種,其中,珍稀蝴蝶有63種,南方遷飛經過的蝴蝶6種。其中最大的蝴蝶是金裳鳳蝶,展翅達20釐米,這在寧波比較少見。最小的蝴蝶是酢漿灰蝶,僅1釐米大小,在公園花草叢中到處可以看到這種扇動著藍灰色翅膀的小精靈。  蝴蝶雌雄如何辨別?
  • 出口產品應嚴控多溴聯苯醚含量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寧波餘姚檢驗檢疫局隨即對該八批次退運貨物進行了現場調查,發現問題主要出在電壓轉換開關這個配件上,該開關的塑料外殼和內部塑料墊圈均被檢出含有多溴聯苯醚。  據悉,多溴聯苯醚(PBDEs)因其優異的阻燃效果,是一種普遍使用的工業化學溴化阻燃製劑,被廣泛應用於電子電氣產品的塑料、橡膠零件、電線等中。
  • 2020年理論視野中的熱點問題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著人類發展進程,也重塑著世界政治經濟秩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我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新中國第一部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近期《北京日報》「理論周刊」對2020年我國理論學術界關注的熱點話題,作了簡要梳理,現摘編其主要內容,以期為讀者展現當今中國發展及世界變化的狀態與趨勢
  • 中國最大數字報刊網站蜘蛛網上線
    中新社上海1月12日電 (記者 鄒瑞玥)中國最大的報刊訂閱網站蜘蛛網12日宣布其數字報刊營銷平臺上線,這也意味著此間傳統媒體開始突破地域限制,向手機用戶全面拓展。
  • 姜文革:大山裡的「摩託警察」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 ——記寧波今日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義方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 毛超崢    通訊員 陳標    走進位於溪口鎮畸山工業區的寧波今日食品有限公司,內部隨處可見金槍魚元素的裝飾。自1996年以來,公司的發展就圍繞一條金槍魚展開,總經理陳義方也以金槍魚永不停歇的精神帶領公司從一家鄉鎮企業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金槍魚加工基地,實現年加工金槍魚約5萬噸,年銷售額超6億元。
  • 彩虹新村楊家路髒亂頑疾何時了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 中國教育報刊社幹部考察預告
    教人司[2014] 195號   按照《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有關規定,經過公開報名、資格審查、面試答辯等程序,經研究,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社長、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總編輯的差額考察對象已經確定,現予公告:   一、 考察對象及基本情況   (一)副社長考察對象(按姓氏筆畫排序)   劉華蓉,女,土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