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事小事,村民第一個想到的是他;鄰裡出現糾紛,村幹部的話不靈,但他的勸說往往很奏效;甚至家裡孩子相親,也讓他幫忙把關……只要一個電話,他就會騎著摩託車出現在大家面前。 |
本報記者 陳朝霞 餘姚記者站 謝敏軍
在餘姚市陸埠鎮洪山片區,總能看到一位皮膚黝黑的中年民警騎著摩託車在大山裡奔波,他走村串戶,了解民情、解決糾紛、檢查消防、治安防控、案件回訪……成為村民的「大熟人」,大家親切地叫他「摩託警察」,他就是餘姚市公安局陸埠派出所民警姜文革。
今年47歲的姜文革是一位從警27年的「老」民警。2011年11月,他被調至陸埠派出所,成為洪山轄區的社區民警。「進山」後的第一件事,他花了7000多元買了一輛摩託車。說起這個,他的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話語很樸實:「派出所到洪山片,開車至少要20分鐘,每天來來回回,開摩託車可節省不少油錢呢!再說,去轄區最遠的大坪地村還要穿過鄞州,車程至少40分鐘,而且山路崎嶇,有些地方汽車根本無法抵達,開摩託車方便很多。」
剛到片區,正好遇上當地派出所換發第二代身份證的收尾工作,考慮到山裡交通不便而且留守老人多,老薑便騎著摩託車開始了「進山」之旅,他上門送證拍照,順便摸清情況。一個月後,老薑順利完成這項工作,對轄區9個建制村、26個自然村的情況有了初步了解。
有了這一個月的摸爬滾打,老薑接著開展的「三訪三評」及警務e超市信息採集工作就如魚得水了。2012年的前10個月,老薑騎著摩託車挨家挨戶上門,跑遍了轄區6000多戶居民家,為了確認一個正確的門牌信息或者住戶信息,他往往跑好幾趟,摩託車裡程數一下子躥上了7000公裡。
三年半以來,除了五天一次的值班和偶爾的雨雪天,老薑堅持騎摩託車「出警」,每天忙忙碌碌地處理山裡村民的各種事務。2012年,袁馬村一位老太太的項鍊被兩名年輕男子搶走,老薑立刻開展案件偵查,確認了犯罪嫌疑人,一個月後兩名嫌疑人分別在金華、溫州被抓獲;2013年,袁馬村一對方姓夫妻離婚後因為房產糾紛找到老薑,老薑一次次上門耐心調解,前後花了半年時間,終於讓雙方滿意和解;2013年「菲特」颱風襲擊,陸埠成為重災區,老薑連續20天駐紮在山裡,和協警一起在齊腰高的大水中轉移了幾百名村民;老薑還與有條件的山村村幹部協商,安裝監控攝像頭,強化治安技防……
如今,姜文革對洪山片區1.8萬常住人口和1000多名外來人口的基本信息瞭然於心,他也成為片區村民信賴的「老娘舅」。在他的手機裡,留的大多是轄區村民的電話,通話記錄裡,大多數也是和村民的通話。
大事小事,村民第一個想到的是老薑:鄰裡出現糾紛,村幹部的話不靈,但老薑的勸說往往很奏效;遇到交通事故,交警到山裡出警不便,也讓老薑來一趟;甚至家裡孩子在城裡相親,也讓老薑幫忙看看、把把關……只要一個電話,老薑就會騎著摩託車出現在大家面前。對此,老薑表示:「別看處理的大多數事情是繁瑣細碎的,但是和村民們走得近了、接觸多了,他們把我當成了自家人,我不能辜負了這分信任。」
說起老薑的敬業,派出所所長張金龍也忍不住誇獎:「他每個月的油費全部自費,比別的民警高出好幾百元。」對此,老薑的臉上依舊露出樸實的笑容說:「我的辛苦換來的是老百姓的方便,是值得的,再說我只是幹好自己分內的工作。」讓他非常欣慰的是,自己的辛苦換來了實實在在的成績:洪山片區發案率從4年前的每年30餘起下降到去年的8起。
左圖為姜文革在大山裡執勤的路上。(牛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