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孫吉晶 寧海縣委報導組徐銘懌)隆冬時節,天寒地凍。剛剛孵化出來的種雞如何安全過冬?前天上午,記者來到浙江省三個祖代種雞場之一的寧波振寧禽業有限公司的「振寧黃雞」育種中心一探究竟。
「振寧黃雞」育種中心地處胡陳鄉一處山坳裡,三面環山,環境十分幽靜。
經過噴霧消毒後,育種中心主任、高級畜牧師盧磊把我們帶到了一幢白色房子前:「這是全自動育雛育成舍,小雞就生活在裡面。」
進入育成舍,一股暖流撲面而來。控制系統的設備儀表顯示,室內溫度為29.7℃。從寒氣逼人的室外進入溫度如此高的雞舍,一下子讓人感覺不太適應。
記者看到,小雞生活在一隻只育雛籠裡,每隻籠子18隻。「種雞孵化當天經過免疫後就被送入育雛舍,這批1.5萬隻小雞已經在這裡生活了16天。」盧磊告訴說,育成舍採用全封閉的方式建造,腳下的水泥地裡埋設了地熱供暖設施,兩邊的牆壁上安裝了保溫板、擋風板,並備有生物質節能鍋爐進行供熱,室內溫度保持在30℃上下,既能保暖又能有效地隔離疾病傳播,防止出現雞受凍擠壓致死現象。
「振寧黃雞」育種中心擁有智能化的中央環境控制體系,每幢雞舍都裝有智能控制系統,依託溫度信息採集器,智能化調整雞舍內的溫溼度和氨氣等有害氣體濃度。在雞舍的上方,記者看到了一個不起眼的溫度探頭,管理人員就是靠這「小玩意」來掌控雞舍的溫度。而一旦遇到停電等緊急情況,場區內的值班人員能夠第一時間採取發電等應對措施,以減少經濟損失。
據振寧禽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孔建維介紹,目前每4天孵化一批小雞,小雞從育雛舍轉到產蛋室一般需要120天時間。公司常年保持4萬隻產蛋種雞,一天產蛋量兩萬餘枚。經過篩選,約一半的種蛋符合標準,再進行孵化。去年,振寧禽業出欄商品雞150萬隻。
2012年,「振寧黃雞」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是浙江省第一個被國家認定的肉雞新品種配套系,目前育種中心有18個地方品系(配套系),為今後開發研究新的配套系提供了有力的基礎素材。
「目前我們育種中心正在進行振寧黃雞2號的培育工作,爭取在『十四五』期間育成一個新的通過國家品種委員會審定的配套組合。」孔建維對此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