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世界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著人類發展進程,也重塑著世界政治經濟秩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我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新中國第一部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近期《北京日報》「理論周刊」對2020年我國理論學術界關注的熱點話題,作了簡要梳理,現摘編其主要內容,以期為讀者展現當今中國發展及世界變化的狀態與趨勢。
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
在歷史交匯點上的一次重要會議
學者認為,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為中國的長遠發展擘畫了繼續前進的新設計、新藍圖、新願景,是一篇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的綱領性文件。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在治國理政中實行的這一方式,具有顯著的優越性。它既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又堅持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既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又確保了規劃(計劃)的科學性、合理性;既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現實利益和需要,又符合長遠的發展目標和國家整體利益;既統籌了宏觀全局,又突出了問題導向;既是在進行頂層設計,又堅持了問計於民;既體現了政府的宏觀調控,又發揮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
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戰以來對世界產生影響最大的一次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重大衝擊,改變著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影響著人類發展進程,也正在重塑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學者認為,面對這場疫情「大考」,中國交出了一份經得起檢視的「答卷」。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東升西降」的發展態勢進一步凸顯。此外,危機中孕育新機,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成為改變舊地緣政治的加速器,世界期待一個更公平的國際體系。
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學者認為,我們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發展歷史上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向世界展現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中國開展的脫貧攻堅戰,從理論突破、貧困治理、制度創新、世界貢獻等各個方面看,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都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民法典表決通過:
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學者認為,我國民法典是民事權利保護的宣言書,是治國安邦、經世濟民之重器。它的頒布在我國法治建設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必將對我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帶來更積極、更全面、更深遠的影響,也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保障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
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立國之戰鍛造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學者認為,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黨和人民付出巨大代價、進行偉大鬥爭獲得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民族風骨、民族力量、民族血性、民族智慧在戰爭中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錘鍊與升華。
RCEP籤署:
我國對外開放歷史上的又一座裡程碑
學者分析,作為我國近年來籤署的最大規模的自由貿易協定,RCEP無疑是我國對外開放歷史上的又一座裡程碑。尤其是在全球經濟飽受疫情衝擊,全球化前景日趨晦暗的背景下,相對於以往的各類雙邊與多邊自由貿易協定,逆勢而出的RCEP對於中國也具有了更為特別的意義。RCEP是對衝逆全球化風潮的重要舉措,是破局TPP(CPTPP)挑戰的突破口,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提供相對穩固的基本盤。(張記合)
來源:北京日報